常识的定义是什么(什么叫常识)

1.常识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常识”中有“常”即普遍的,而“识”可以是认识,也可以是知识,后面两者属于进阶,即从“普遍认识”过渡到“普遍知识”其中,两者都是依托于“认识主体”,而常识的认识主体必然是“群体”,细化而言,即是群体记忆、群体经验的等范畴。

2.常识是啥

它是一种超越个体主观的普遍经验认识比如“空腹不能喝牛奶”,对于乳糖不耐受的群体而言,这就是个常识;“酒精不能配头孢喝”,对于经常喝酒或体质不行,经常服用抗生素的人说,就是个常识,更是禁忌这类“常识”多半以某种教条、禁忌以及原则来表现,仅是一类代表,而常识上升到某种理智分析后,也会变成普遍观念中所流传的“知识”。

3.常识指的是什么

简单的推论常识可以满足人们日常活动中的形式逻辑推理;一般的生活常识可以作为技术格言和道德箴言,既满足日常活动中的处理各种事物的需要,又满足日常交往中调节人际关系的需要模糊的自然常识,在并非要求对自然现象作出精确解释的日常活动中,可以基本满足人的活动适应自然规律的需要。

4.常识的概念

警示格言式的政治常识,使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一种可得到某种互相认同的对政治的评论、解释和期待,从而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下大事、体现人心向背的需要这些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常识”,都是从社会普遍传播,时代观念积淀下来的“共同经验”,只能适用于“日常生活”。

5.常识包括什么常识和什么常识

比如上面举例的“空腹不能喝牛奶”或“酒精不能配头孢”等常识,只要理解内在的逻辑和科学依据,它也就上升为普遍的经验知识,合乎逻辑的常识那么,“常识”究竟是怎么来的?常识源于经验,其根本特性也是经验常识的世界图景,是以人们的经验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为中介而构成的世界图景;常识的思维方式,是以经验的确定性为基础而形成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常识的价值规范,是以共同经验所形成的普遍信念来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6.常识包括哪些方面

这句话到底要如何理解“世界图景”呢?当婴儿来到这个世界,躺在婴儿车上面,仰视天花板时,肯定不知道这个东西叫“天花板”,也不知道总是在他视野里面的那两个大人就是“爸爸妈妈”但当孩子长大后,他知道这些东西,周围的一切本来“未命名”的奇怪物品与人,都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原来这个是妈妈,这个是爸爸,镜子里面的那个是我。

7.啥叫常识

这种贴满世界的标签,多半以观念、理念呈现,你如何思考这个东西或这个人,而这个东西或这个人又对你意味着什么——这些无形的“纸条”贴满了周围未知的一切由此,你原本未知的内容变得可知,而可知之间的复杂关系又构建出一个“世界”,属于你的理念所理解和把握到的世界。

8.常识是啥意思

原来“喉咙很干涩”是“渴”的感觉,那么我就要喝“水”,然后“水”需要装到“杯子”里,杯子又有“杯身”与“手把”,放在“桌子”上……这一切,都在构建你的“世界”但这只能算得上是“主观经验事件”,还未上升到“普遍经验”,当你开始交流、沟通以及表达,并吸收外部他者所知晓或传播的某种观念——主观经验才能由此上升到“普遍经验”。

9.常识是什么意思

常识是大部分生理健全者所持有的“普遍经验”,共同体以此类“普遍经验”或“普遍记忆”而具有“共性”,进而互相沟通、分享以及协调经验,上升到“普遍认同”其中,“生理健全”是共识的充分条件比如当我们看向正午的晴天,视觉正常的人可能看到的是“蓝天”,色盲的人看到是另一种颜色,全盲者完全看不到天的颜色——这就是普遍经验与普遍记忆的差异,最终导致无法获得“常识”。

10.常识包括什么

常识最本质的特质,就是它的经验性来源于经验,符合于经验,适用于经验,一言以蔽之,对经验的依附性,是常识的实质因此,常识概念总是依附于经验表象,并围绕经验表象旋转,由此而形成的常识的世界图景,就是经验的世界图景。

常识依附于经验,经验来源于表象那么,什么又是“表象”?“表象”即是“外部事物”之所以向人类感官所呈现、给予的那种“现象”,其来源于常人所具有的感觉 *** 、感官印象——视听嗅味触等五感——以及外部 *** 所留下的,在理智内部整合成的“观念”。

我们知道:“太阳”就是天上那个圆圆的,温暖的东西,也是地球所围绕的恒星,但如果没有了这颗恒星,“太阳”这个指代就不会出现;即便没有“太阳”这个名称,我们也可以用“X”或“Y”等符号来指代它在这种描述中,“太阳”概念是围绕着作为人的那个经验表象的“太阳”而旋转的;如果失去关于太阳的“经验表象”,“太阳”这个概念就变成了纯粹的名称。

如果使你感受热、看到的光的“太阳”消失了,那么“太阳”这个名称也是无意义的,纯粹的两个汉字符而已这个颜色是黑色,这个颜色是白色这个味道是酸的,这个味道是甜的这个摸起来很热,这个摸起来很凉街道上有一群人在行走,街角有一对情侣在争吵,此时此刻你正在看手机,手指滑动在手机屏幕上,视线跟随字体段落而偏转。

不穷尽举例,这些都是表象作为经验个体(我、你、他以及她)来说,以分享知识为基础而构成的经验世界图景,由于概念对经验表象的依附性,概念总是围绕不断流变的表象旋转,概念自身只不过是描述经验的名称常识因为根植于共同经验、群体记忆以及历史传承,我们难以说明它的具体内容,但它作为一种普遍经验的存在——是人最初把握世界的朴素来源,但又因为它具有足够的稳固群体基础——又容易导致观念的凝固、片面以及僵化,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体。

在此层面而言,常识是一个混沌整体注:本文视角主要从“哲学视野”出发,去理解“常识”的某种特质以及本质,其对立主体为“哲学”与“常识”的区分文章内容引用:《哲学导论》/孙正聿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