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的歌(随州山歌视频)

1.随州歌曲

原标题 聆听那支遥远的歌——为李旭斌、罗爱玉《随县民间歌谣》序作者:蒋天径(三)随州民歌多用帮腔,过门多用锣鼓点子随州民歌的旋律为什么多在 *** 意义上展开,原因就在有帮腔和锣鼓点子锣鼓多用于过门,帮腔多用于曲尾。

2.随州唱歌

帮腔不是作曲者有意设置,而是一伙人在情不自禁中主动加入大合唱民歌姓“民”,民歌的生成环境在民间,承载的是农家生活和劳动场面,传唱在旷野和山川间,自由奔放,无拘无束,这是所有民歌的共同特点所以加入合唱的人,没有条件限制,没有人为设置,各自放开先天嗓门,哪怕再沙哑、再破锣也无关大局,以一种大自然的本来面目——竞相显示万般风采,谁也不嫌弃谁,谁也不想压倒谁。

3.随州方言歌曲

帮腔就像一个人挑草头上肩,旁边的伙计用力帮了一把那样,让挑担人感到轻松,让主唱者感到“一人唱来万人和”的那种浩大气势和满心畅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帮腔并未让外人感到杂乱刺耳,其原因就在于整个曲调在 *** 方向上展开,自身就有一种和谐的倾向。

4.山哥随州

如:在随州最为普及的《小扭丝》(例五),在主唱者把一句主词唱完后,衬词部分便人声锣鼓一齐上,热闹非凡!很能说明问题的是,随州有一句骂人的土话:“莫跟在别人 *** 后面‘喝(音护)彩’!”骂的就是那些没有主见,跟在别人后面起哄的人。

5.随州唱歌比较出名的人

帮腔是烘托主腔的,因为是“赶热闹”,多少也有那么一点起哄的意味随州民歌中的“彩词”、“喊彩”等等,都是有这种帮腔的民歌吴山镇新集村汪隆本(右一)等村民演唱民歌(四)随州民歌强调本腔演唱对演唱随州民歌,乡下有一句土话道出了真谛:“女腔会调(dǐao)翠,男腔挣断筋。

6.随州的歌手

”我曾与著名的随州花鼓戏第四代传承人何相安先生讨论过,他说这也是传统花鼓戏的演唱风格所谓调翠,就是要求歌声清脆悦耳梁山调里有一个曲牌叫翠调,我不知道这里为什么叫翠,而不叫脆?是记录的错误,还是另有什么寓意?我猜想,翠更富有色彩和诗意,要不,随州会有那么多女性取名翠!何况还用了一个“调”字来强化翠!这就说明,女声演唱者,必须以最动人的歌声来调动和撩拨听歌者特别是男性的情绪。

7.唱响随州前十名的名单

当然,会调翠而不能过,过了,就是吊妖!对于男腔“挣断筋”,强调的是力量,刚健,富有冲击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挣得颈上、额上青筋直暴在一次聚会上,何相安先生曾随意表演了一段《清早起送宾朋扬鞭走马》,让在场人拍掌叫绝。

8.随州rap

民间邱荣明老先生的推秧草歌也有这种效果所以,我们学习民歌,不能只看曲谱,曲谱是死的,真正要唱活唱好,没有师承不行!(五)在这里,我很冒昧地说一句:随州民歌没有唱响随州,也没有走出随州这固然原因种种,但有一点是与随州音乐人相关的,即随州的音乐创作缺少本土的音乐元素。

9.请播放随州

很多人,包括有些专业人士,都以为随州民歌太单调,无韵味,不动听这话请收起!并请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把眼睛向下看,把脚步往基层迈,多接触、多研究随州民歌,你就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随州民歌的抒情性极强!强到可以和任何一地的民歌比高下。

10.随州歌曲有哪些

我这里仅以随州的《龙船调》为例,随州的龙船调见书的有好几首,但都不及洛阳顾世国演唱的《十字歌》(见例二)的音调美,恰恰这一首龙船调又未被收进《三民集成》这首龙船调较之利川的《龙船调》,可以说毫不逊色,甚至道高一筹。

利川的《龙船调》是女腔,音乐细腻,媚态十足;随州的《龙船调》是男腔,高亢有力,阳刚气十足,而且衬词穿插迂回,曲调跌宕回环,演唱难度十分高若比煽情,《采花调》达到的意境,更是非同一般听听那柔声软气,你会只爱花吗?年岁较长的人一定还记得,“四清运动”时,湖北实验歌剧团编排的大型歌舞剧《亿万人民跟着 *** 》,里面有很多随州民歌的音乐元素,最具代表性、传唱最久远的《大洪山呀山连山》(后改为《一花引来万花开》),采用的音乐元素就是《采花调》。

我这里将全曲转录,让大家来品评:我前面讲过,56,65,是随州地方民歌的特殊音乐元素,运用之妙全在这一点的处理技巧上随州花鼓戏的彩调都是随州民间小调,十分优美动听《小扭丝》几乎所有民间艺人都会唱民歌手蓝明义先生,用《杨花扭》、《小扭丝》演唱了十多首不同内容的歌,原因就在于这些调子动听,大家都会唱,群众基础好。

请特别注意“扭”字,这种曲子是能让人“扭动”起来的,表演性极强“杨花扭”在随州就是指“扭秧歌”!我怀疑这个“杨”就是“秧”,可能是在长期传唱中说变了音,或者是采录人员在记录上发生了错误秧在随州、在中国南方特指“稻秧”。

栽秧是个勾腰活,忙得腰酸背痛时就得扭扭身子,活动活动筋骨,于是就产生了“扭秧歌”带有群众性的扭秧歌活动,一般是在忙过插秧后一是时间上稍微闲省一点,再者忙完农事后也需要庆祝一下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化“扭秧歌”,兴起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陕甘宁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时期。

这是红军长征胜利后,从南方带到西北来的,因为陕甘宁一带不栽秧种稻,但要发动群众需要这种简单易学的艺术活动,于是就在陕北流行开来,并逐步扩展到全中国应该说,随州也是扭秧歌的发源地,既古老,又优美,研究和发掘它的艺术特色实属当然且必须。

一个发掘出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的地方,能够在乐坛上久久沉默吗?我们已经看到,一批有追求的音乐人正在努力冲刺,随州的音乐创作定将再创新辉煌!只要有空,随时就可来一齣三大家不免要问:这种注重表意、追求洒脱、不讲规整的三句子、五句子歌,为什么会在随州如此流行?此前,我也曾对自己提出的“随州民歌词曲的不规整性”进行过认真批判。

发现有两个突出问题,可以推翻这个立论:一是“三句子”歌符合成规,即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成三”理论中国最早的一部经典《易经》,所画八卦,就是三画成像;所提“三才”,就是天地人《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最终将中国的“成三”理论定型化从实例上看,写文章:凤头、猪肚、豹尾;种粮食:春种、夏长、秋收;打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词汇里有一日三餐,约法三章,举一反三……俗言中有:三伏带秋,热得眼泪溜;三代不读书,好似一圈猪;一早三光,一晏三慌……音乐上有三段式,逻辑上有三段论,军事上有三三制……成三的现象俯拾皆是。

即使对犯错误的处理态度,强调的也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容忍度也限制在“事不过三”所以“三句子”是“成三”理论的产物二是初始创作的三句子、五句子歌,也许是为了突破规整的格律框框,寻找一种自由表达方式,但后来却始料不及地形成了一种新风格,固化为一种新框框,成了束缚随州民歌发展的一条绳索。

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似乎道理凿凿,很难推翻我带着这种怀疑,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多位民间歌手交谈,他们的回答都十分简单明了:一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成三”理论,何况三句子歌不多,最多的是五句子歌;二是想唱歌就随便来个三五句,不难也不费神,有腔无调也没人笑话,管什么框框调调。

行了!“随便来个三五句”,追求的不就是一种自由表达吗?还讲什么规整不规整!从本质上看,是随州人的性格使然中国素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之说,我们有好几位民俗专家,从不同侧面谈到“随州无客水”的地貌特点对随州人文精神的影响。

随州无客水,但随州水资源丰富,各种木船都可驶入随州腹地,既带来外地商品也带走随州特产,商品交易十分发达,同时也催生了随州文化的独特个性这种文化个性我称之为“主人派儿”,表现为自主、自尊、大方、好客,还有些无拘无束、大里大气的样子。

有“派儿”的人尽管喜欢“摆派儿”,但对外来文化也很包容,如随州花鼓戏,四大主腔除了彩调纯属本地外,奤调、蛮调、梁山调都具有外地色彩,另外还有南曲、侉腔等等,都一并吸收过来有包容心并不是不摆谱,并不是全套照搬。

主人自有主见和生活品位好客的主人“满桌子大席”招待你,你回馈的东西,合味口的就多吃一点,不合味口的就少吃一点,或者搁置一旁留待以后再加工肥沃富饶的随州土地,养成了随州人的“主人派儿”和大方之气,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我曾在《天下随时》一书中认真讨论过随州人这种“主人派儿”的“喜洒”性格随州人平时口中不讲“潇洒”,而是讲“喜洒”“潇洒”是一种浪漫情调,而“喜洒”则是一种乐观精神一曲走红歌坛的《潇洒走一回》,随州人听了直摆头,以为那人要豁出去浪漫一阵子后就不想再活了。

生活在现实中的随州庄稼汉子,决不会丢了农具去当潇洒人的“粉丝”他们安于自己的农家生活,乐于自己耕种的土地,在推秧草时唱唱秧歌,在车秧水时打打锣鼓(当然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活得也有滋有味喜洒的随州人走到哪里,便把笑话带到哪里。

晚上坐在草堆旁、槐树下、凼堤边,是他们最惬意的时候,手里摇着蒲扇,嘴里哼着小调,这小调有可能是即兴创作的,也可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因没有任何著作权之争,也不是参加什么电视大奖赛,所以也就不拘形式、不讲音调、不顾脸面地胡唱起来。

听听长达十多段六十多句的一曲男女对唱情歌《四季犯情》,你就能感觉到当时的活跃气氛开场是男人唱,“春季里牡丹新,姐儿犯了情”,猝一听,以为是姐儿有情况了!其实不然,是男人以为姐儿“反情”了,于是便数落起姐儿的不是来。

别以为乡间俗世的男人们,总爱拿女人开涮,实因封建时代的女人太不自由,以此开头,“戏”才有发展所以乡下把这种有情节的小调,称为“二小戏”当女声唱出了“恨不得把心肝割给你尝尝”后,男人喜出望外,便许以实物:“一买胭脂膏/二买苏州粉/三买五色花绒线/四买绣花针/五买八宝金环坠在姐耳根/六买上身大红袄/七买下身丝罗裙/八买桂花油/九买金箍子闪光明/十买木梳镜子照姐儿身。

”女人也被男人的话语所感动,用尽心思来款待他:“冬季里寒三九/汤热了烧黄酒/叫一声我的郎今晚你莫走/我们俩就着圆月喝个两相守/看姐儿对你的味儿足不足”于是六碟点心、六碗热菜一一端上来,后面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在场的人都闹哄哄地跟着和起来:“喝的醉醺醺/倒在牙床睡/睡到半夜把腿提/一觉睡到明早起。

”这种荤素搭配的乡间小调,百唱不厌,场场爆笑声不断其实这首情歌何止六十多句,周围会唱的人随时会编一段新词加进来,万福店的蓝老先生说,他给某家老人做寿时,就这首歌唱了半个时辰还有人接腔随州地域有个专用词叫“日白团”,获得这个尊号的人,很吃得开,很招人喜欢,其实他们都是随州人的喜洒性格催生出来的地方能人!潇洒人就没有这种东西了,他们玩的是个人心跳,招摇的是稀奇古怪,一阵疯狂后随时又会陷于颓丧。

喜洒人的喜打心里来,洒往四方去喜洒人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状态,在现有的环境中尽量活得快活喜洒人对生活的态度始终是积极的,尽管有苦也有痛,却从不叫苦连天!他们有气能自醒,有苦能独饮,累了大大地吼一口气,愁了长长地放一声歌。

随州人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欢乐情绪,尤其是灌两杯酒后这就是三句子、五句子畅行于随州的人文基础!随州人对五句子歌的喜爱几乎形成了一种“全民运动”态势这不是夸张,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说得更确切一点,就是在“四清运动”以前,这种态势还存在。

一辆水车架在河边,那里会一天到晚歌声不断;一帮社员在大田里推秧草,张三唱罢一曲,李四马上就会接上腔,王五恨自己没有抢前,或许会挖一坨泥巴飞到李四身上去呢!唱歌真成了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太阳一出照大河,耳听人家在唱歌。

三步两步跑过河,先听人家唱什么,再陪人家唱个歌”当年就是这种景象农村像老邱这样的人,一喊一大阵,一走一大排,歌声不歇,笑声不止,赌起狠来,还押上工分来比高下随州之所以流行五句子歌,还应归因于固有的文化氛围。

李白的五句子《荆州歌》,已映衬出随州五句子歌的久远历史从我们收集的这本歌集里,也能反映出这种文化氛围的浓烈程度“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一天不把山歌唱,愁得少年白了头,人到老年万事休”这里不仅述说了五句子歌的历史,点明了唱五句子歌的意义,也透露出不甘“老年万事休”的共通心境和形成爱唱五句子歌文化氛围的真实原因。

为了不白少年头,唱歌当然应从年少抓起“十七十八正唱歌,我怕声音不调和,喝了三杯调和酒,人不调和酒调和,调和声音好唱歌”到底年少底气不足,以这种“美酒佳肴”造势,一是壮胆子,二是亮嗓子,同时也反映出他衣食不愁,时间充裕的经济状况。

然而阳光雨露并不会洒到每个角落,也有经济条件不够好的,但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穷人也不禁会唱歌“二十岁的小伙好唱歌,人说他是穷快活我一不唱歌混饭吃,唱着做活好快活,会唱歌儿好处多”试问好处多在什么地方?唱歌能唱饱肚子吗?当然不能!这要靠生活信念作支撑:“太阳出山星儿稀,莫笑穷人穿破衣,十指尖尖有长短,树木琳琅有高低。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就告诉我们,有积极生活态度的人,能披星戴月干活的人,决不会饿得肚脐眼贴到腰椎骨上,而且好日子迟早会到来这就是随州民歌的文化精髓由于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随州造就了一批顶天立地的大歌师(请参看刘大业《涢水祭祀歌》,程卫国《随县锣鼓演唱》),这批歌师能走红,当然也是随州人捧出来的。

“仁兄唱歌好声音,一下吹到北京城文官见了把位让,武官见了把酒斟,杯杯先敬唱歌人”把歌手抬到那么高的位置,有两把刷子的人谁不想在歌场上露一手!以前,随州人凡遇红白喜事,都要请歌师来唱歌,有条件的,还要请几班子歌师来赛歌。

最考验歌师本领的是赛“盘歌”盘歌,顾名思义,就是互相盘诘,一问一答,一方总想把另一方“盘熄火”,一盘就盘好几个时辰,盘得对方没有一点气焰了,胜者就算状元歌师这就要求歌师们事先必须精心准备“闲谈几句不算歌,山中毛桃难解渴,解渴还是要井底水,唱歌还是要把书本摸,书本上的词儿才是歌。

”所以读书很重要,毛桃似的粗劣词句干涩刺人,人们不喜欢,真正能解渴的还是有学问人编唱出来的歌所以,有本领的歌师都是要花大力气、长时间来做精心准备的,《一心要写五句子歌》道出了创作者的艰辛和努力:“吃了饭来把碗搁,手搬椅子拦门坐。

拿起羊毫笔一杆,十指尖尖把墨磨一心要写五句子歌”说了这么多,却都是过往景象!而今民歌衰落已成必然趋势我们不能怪基层文化部门重视不够,也不能怪 *** 机关投入不够机械化让一切笨重的农业生产工具失效,水车被劈开当柴禾烧了,秧耙子齿锈成废铁扔掉了,90后的小子们想见见实物都寻找无门,他还能随你去学唱车水歌、推秧草歌?天方夜谭!然而,收集整理随州民歌的工作还得作,犹如整理唐诗、宋词、元曲,它们的盛世已过,但它们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精神尚存。

尤其是民歌音乐,它不依赖于车水、推秧草之类的歌词而可长久生存所以我们在聆听那些渐去渐远的随州民歌时,应尽力追寻它的文化精髓和生命意义衷心希望各位读者在品读中能发掘出更多宝藏,时时推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