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土家哭嫁歌词,以及哭嫁妆习俗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哭嫁、上刀山、椎牛、摆手舞、赛龙舟、对山歌等风俗的是哪个民族
哭嫁:土家族独特的风俗
上刀山:僳僳族人刀竿节里上刀山
椎牛:古时苗家为了消灾灭病,生活安康,家道兴旺,才祈求神灵保佑,许下椎牛心愿
摆手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发源于重庆的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内的酉水河流域。
赛龙舟:傣族赛龙舟,南方汉族赛龙舟
对山歌:壮族
哭嫁:土家族
上刀山:僳僳族
椎牛:苗族
摆手舞:土家族
赛龙舟:傣族赛龙舟,南方汉族赛龙舟
对山歌:壮族
哭嫁妆习俗
哭嫁通常在新娘出嫁前半月甚至一个月就开始了,一边准备嫁妆,一边哭嫁。湘西土家族一般哭七到十天,长的要哭一两个月。起初是隔夜哭,后来就连夜哭,越到婚期临近,哭的时间越长,哭声越悲切,婚礼的前一晚,则要哭个通宵。哭的状态,有时掩面而泣,有时号啕痛哭,越到后来哭声越大。有的独自哭,有的则父母、姐妹或兄嫂陪同哭。歌也是哭着唱的。土家族一般由九个与新娘要好的姑娘陪哭,称为“陪十姊妹”。新娘哭嫁的题目有哭爹娘、哭兄、哭嫂、哭姊妹、哭弟、骂媒、哭上头、哭穿衣、哭辞祖先、哭席、哭上轿等。
陪哭者则就婚仪中的礼物、器具、事项等唱陪歌,母亲、嫂子则唱劝慰性的陪哭辞。
湖南嘉禾县等地的哭嫁,则是一种融歌、舞、戏剧于一体的大型表演活动,不仅有哭有歌,还有舞有剧
我们土家族有什么特色
土家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风俗民情的少数民族。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巴人古老的图腾巫祝对民族的精神文化有一定影响,形成了土家族独特的歌舞风情和婚丧嫁娶习俗,如哭嫁,跳丧等,其巴山舞,撒野尔火和山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巴人的崇武和彪悍的血性,也成为土家儿女火热风情和英雄夲色的基因。
土家族在古代有自已的语言,后来虽然在民族文化融合中遂渐汉语化,但仍有独特的方言交流。土家族流传的南曲是优美的古典音乐,土家族文化人创作的竹枝词是很有特色的诗歌。土家族的山歌和劳动号子更是源遠流长。
土家族在生活习俗上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和居住的吊脚楼。土家族人大都生活在湘鄂西和川东山区,自古以渔猎农耕生活,在生产劳动中也习惯于使用背篓打杵等工具和捕猎的手段。
土家族在历史上长期生活在土司制度中,清代康乾时期才改土归流,上世纪五十年代才被认定为少数民族,並实行集中生活地区的民族自治社会行政体制。
土家人有哪些特点
1、贵客到来,要放铁炮以迎主人为宾客主人立即煨茶装烟,做油茶汤。席上,要喝大碗酒,吃大块肉。同时,还请寨上的老人或头面人物,陪客把盏2、哭嫁3、土家族的“赶年”、“四月八“和苗族的“赶秋“等节日4、土家族的摆手舞,铜铃舞,土家刺绣
湘西土家族风俗
习俗方面,土家男女多经过对歌相爱后再结婚,结婚仪式复杂,繁琐,并且十分讲究,结婚过程中有哭嫁的习惯。土家族在土司制度前实行火葬,土司制度后实行土葬,葬礼过程中有道士做法,死者亲属披麻戴孝,哭唱哀歌,跟随道士行丧礼,期间鞭炮轰鸣,场面看起来极为悲痛,历时几天几夜,然后才将装好遗体的棺木抬上事先选好的地方埋葬。
土家族饮食方面和汉族有所区别,闲时多是一日两餐,农忙时节一日三餐。日常主食除了米饭以外,还多以包谷饭为主,有时也吃豆子饭,红薯,土豆饭,粑粑和团撒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美食。土家族菜肴以酸辣性菜为主,比如各种各样的酸菜,辣椒是每餐必不可少的菜品。豆制品也很常见,特别是合渣,可以少在每个土家人的心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谷饭配合渣,简直是人间极品美味。土家人喝的酒多是自家酿制的包谷酒,米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
土家族节日众多,其中又以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其中以土家年最为隆重,又称赶年,意思就是赶在汉族前过年,大年过二十九,小年过二十八,关于这来历说法,多是与古代战争有关。
土家过年十分热闹,刚进入腊月,土家人便开始置办年货,打糍粑,做团撒,杀年猪。二十四打扫烟尘,敬灶神,过年这天,贴对联,祭拜祖先,去先人坟地焚烧纸钱,蜡烛,燃放鞭炮。团圆饭一般中午就开始吃,饭后给家禽,果树喂年饭,三十晚上燃烧旺火守年,鸡叫头遍放炮竹抢年,初一串门拜年,初三跳摆手舞,直到正月十五方散,过十五时必吃猪头肉,也预示着这年过完了,可以开始新一年的农活了。
在宗教信仰方面,土家族与汉族多相似,也是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过年过节都要敬奉祖先,祭祖食品多样化,有荤有素,有的在吃饭前,先把筷子在饭上插着静默放一会,表示让已故祖先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土家族很注重礼仪,民风淳朴,见面要相互问候,客人到来,必定盛情款待。
OK,关于土家哭嫁歌词和哭嫁妆习俗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