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B站短片《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出圈了。
但我真的很恶心转发点赞正能量三连《二舅》的人。
且不说二舅全程没有独白,就是一个老头的剪影全靠作者剪辑拼凑,让稍微有点内容常识的人看了就觉得“过于熟练”……同时从很多人在评论区大夸此片堪比《活着》不难看出,点赞的人也就能get到《活着》。
“人太穷,是会丢上帝的脸的。”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
人苦太久了,也是会丢上帝的脸的,毕竟苦难是廉价的,吹一万遍也不会变成金子。
这就是苦难就像屎,有人越吃越香。
朋友圈里转发一下,附加几条正能量的评论,好像二舅真的治愈了他们的精神耗竭了一样,好像他们看过的苦难故事还不够多一样。
恐怕这是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苦难,而大赞苦难的人恐怕还是没苦够。
相信任何一个在精神和物质上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都不会赞美苦难,能夸得出的都是还不够撕心裂肺。
二舅算好的,水深火热中、时间验证中没有扑腾起浪花的那么多病残呢?这些当事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似乎让人觉得不解决也很正常,觉得失败、无法战胜是OK的。
二舅身上是网民缝上去的苦难小红花,毫无意义,满身累赘,又很像新娘子,必须和人间美德、生活智慧联姻,才能解读得下去。剩下那1%不符合苦难美德标准的二舅,不会被讨论。
视频的结尾,作者给二舅回头的定格特写过已给出立场,苦难似乎成了二舅的勋章——它代表着那些人生初始就不幸的人,是怎样用自己的力量过成平常人的样子的。
看完后只想问,就这?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这事儿有必要夸?
1
活成平凡人没啥可骄傲的
首先活成平凡人没什么好骄傲的,这是一个普通人的义务,残疾人活成二舅这样也是在完成他们自己的义务。这些义务可能是他们需要偿的因果,或者能力、外界条件不足造成的人生困境。
完成这类义务有什么可标榜的?就像蚊子包是免疫系统留下的证据一样,我们出生后就与外界相斗争、抗衡以获得活下来的权利,全都是活着的前提而已,义务而已,这都要拿出来赞美,是无赞可赞吗,这样看未免人生也太贫瘠。
二舅让我想起了我大舅,早年四肢健全脑子还行,全家人供他考大学,但农村毕竟教育条件差,他花了大家的钱却没考上,却端着知识分子的架子不放。在经商致富的几个姐弟中时不时强调自己才是那个最牛逼的人。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和自己内心搏斗了几十年的平凡人,被农村教育条件耽误的人,最后平凡到只能在家数落供他的兄弟姐妹。等我作为全家第一个考上大学的人摆酒席请他吃饭的时候,他竟然还酸了我几句,显然没B站二舅搏斗得彻底。
二舅、我大舅这些典型的平凡人所经历的苦难,不能说是笑话,但也说不上赞美。一棵树长坏了就该扔掉,抱着它称赞老半天等作诗?坏了就是坏了,失败就是失败,不够妥帖的就是不够妥帖,不安稳的不是颠沛流离又是啥。
不得不说,有时候我们会歪曲自己的认知来贴合现实,企图掩耳盗铃——在被袭击了n次后。你说你看我多厉害,多大的苦我都能吃,那我可以躺平不再抗争了吧,是这个世界逼我的。
n+1的抗争精神越来越在很多人身上消失,因为自我鞭策、拷问这事儿实在太累了,还未必有好结果。
常看到一些抖音爆款,公号爆款的标题:
《承认自己没本事的样子,就是最大的本事》
《30岁以后,你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
款款扎在心尖上。这是什么?来自陌路的驯化?(虽然我自己就是干这个的,负责地说正是由于我们这些传媒垃圾的存在,才导致了很多 *** 观点深入人心)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变得这么温柔、驯化、无公害了,像个倒霉
当然,苦难当然不用回避,但也没必要在各种媒体上歌颂吧。打开电视看看,打开手机看看,什么电视剧、头条图文、抖音视频、微信小视频,都在播放很苦的故事,这些东西都是些毒鸡汤,还不是文艺创作这种有硕果产出的苦。
最近热播的郑晓龙导演的《幸福到万家》简直把苦味文化揭了个底朝天,就连导演自称反封建的《甄嬛传》看了七八十遍之后也是一个苦字。文学作品更不用说了,从南唐后主的愁,从《红高粱》到《活着》再到《白鹿原》,没有一部作品不是充斥着苦味的。
《活着》里富贵儿赌个精光后给整个家庭带来的灾难,那种毁灭性的打击,可以说让人看一次老一次。但这些苦难是可以分离着到文艺世界去看的,我们在那个世界里感性一把也就算了。回到现实世界,还没出戏就危险了。
不知道是不是习惯了分离性地看问题,苦涩之余,我常常跳出来想,我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嘴里咂摸来咂摸去,跟个老太太喝稀饭一样,已不是昨日光景,还在咂摸,而且要鼓励我们的下一代人一起咂摸,虽然他们爱的是《孤勇者》,OOTD的九宫格 *** 。
90后和他们的前辈们早就该察觉到,早就有人不愿意和他们苦了。
比如二舅的物质苦难所带来的别扭、无能、挫败、廉价,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就会被封存了。
2
你反刍苦难的时间过长了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在文艺作品中提到这些苦难,而是“回味苦难”这种行为本身就很奇怪,而且它久久盘踞脑海,所占比例异常。
好像大多数时间都没有用在理性复盘,而是用在反刍苦难上了
行走坐卧反刍,年过半百反刍,得到失去反刍。
经验代替思考,回忆代替想象,反刍说白了是间接的赞美和认同,饮鸩止渴,甘之如饴。
就比如我,在28岁之前我的整个思维都是泡在过去的,因为我过去经历了几乎摧毁我心理的苦难,所以我花很长时间在反刍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扯淡上,觉得自己比谁都苦。2021年后大概想明白了,但因为长期反刍自己的苦难,忧郁、暴躁的性格已经很难改掉了。对苦难十年如一日的反刍,早就渗透到思维方式上去了。
如果说是想从过去的苦难中复盘什么,理性复盘就好了,为什么我们会被带拐到情绪里去,沉迷在过去。赞美苦难,黑的说成白的,是引申义考虑太多,或者周围人长期洗脑驯化的结果。
让你觉得苦的也是好的,好的就是最好的。
至于什么是最好的,连看都不让你看。(比如最近被捂住的朋友圈事件)
3
任何时候都不该拿最低要求说事儿
视频结尾,作者盘点了一大圈后得出的结论仍含褒贬。
朋友说既然作者选择讲述二舅的一个顽强、精彩的个体故事,就没必要在结尾给出评价。
作者原话是:
“我四肢健全,上过大学,又生在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我理应度过一个比二舅更为饱满的人生。”
即使作者用略带悲壮的音乐给二舅切完回眸pose,疑问也没结束。
朋友说的有道理,看似自我检讨实际上还是在对标高标准的人生,这是赞美完苦难不可少的步骤。
谁都同情苦难,但说白了心里还是不屑与苦难、败落的人为伍的,毕竟谁都不愿意倒霉。
上至求上得中的人生策略,下到一篇po文的偶尔同情,只要自己维持住一个标准,就能获得恒久的安全感。
但就怕不小心卷入“苦味”骗局,习惯性赞美苦味,不能自拔。
赞美苦难不可取,那去哪里呢?我们该向上对标还是向下对齐?
首先,说人生没有标准答案的人,要么就是已经烂掉的人,要么就是富得流油的人。和普通人有个屁关系。
从质量上讲,向下对齐一定是没好处的。法乎中得其下,更别说法乎下。
昨天看到梁文道一个访谈,说一个人怎样才能知道活着有没有意义,给出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概括成一个故事。
“不是我哪年出生,哪年高考,而是一个真的有人物、情节,有开头、结尾、 *** ,有驱动力前进的故事。它可能是个爱情故事,可能是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如果你的人生能被说成一个好听的故事,那你的人生就有意义了,就有核心了。那么,属于你的人生故事,核心和意义是什么?”
相信大部分人的故事就是读书结婚生子老死,毫无波澜。
对标什么样的人生,就会得出什么样的故事。
评论区那些说人生本无标准和意义的,只是不得不去经历那个苍白的故事,还自我安慰。而听信了照做的人却要为此买单。
所以那些试图撤销底线,试图弱化别人的人,赶紧远离。
而且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查二舅的医疗事故,读者里跳出来维护“美化苦难”无罪的人却很多,好像赞美苦难比代价得偿重要得多。
我劝你醒醒,任何逾越法治的苦难都该万人唾弃而不是万人赞美,否则就是撕开口子没下限。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违法犯罪的耐受度是很高的。对于命运,哪怕是不公平的打击,也跪久了站不起来。
另外,从拓展宽度上讲,互联网已经把优劣暴露得这么清楚,还是有人在装瞎说人生不分优劣标准。
这些人是不知道好赖吗?
瞎吗?
是觉得群租房比三层别墅的居住体验更好?还是觉得挤地铁比专职司机更节约时间?
表面上看着是个物质问题,但是我们的人生就是用一个个物质场景堆砌出来的。向下对齐,说服自己不必渴求好的物质条件,然后日复一日为五斗米浪费时间,把青春消耗在所谓的工作上,把自己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消耗在给 *** 打工上,偶尔还要被房贷压着跪舔。
穷的生活是很自由,很随意,不按标准来,枉负一场命运,就光荣了?
得多贱的人,才觉得向下对齐,不再向前的人生是OK的,这和直接买块墓地躺进去也没啥区别了。
是颗树还知道向上长,况且还不是沙漠,怎么就非要活成蜉蝣海藻之类的东西。
我知人生如激流,挣扎了也未必有结果。但是从语言表达上就不该说什么人生怎么过都行的浪荡话。
当语言穿过大脑,表达就成了我们当时存在的一部分,最终还是自己负责。
4
到底是优越感还是同情心
嘴上赞美二舅,这些人会祝福自己的孩子遇到困难时成为忍耐服从的二舅吗?
走在街上碰到二舅不还是赶紧闪开怕被碰瓷吗?
当他们看到自己身边人不小心成为二舅的时候奉上一片同情心,才能暂置一下优越感,同情心有些时候就是优越感的替死鬼罢了:
“可以同情别人,但这事儿想轮到我没门。”
他们既不愿意这种苦难发生在自己微薄的命运上,也没有力气去争取未来,妥协已经是他们的所有了。这种可怜兮兮的无能被概括为一种生存智慧,其中一条叫赞扬苦难。
当年农村女孩考上北大后感谢苦难引起的社会反思都被狗吃了?当年反对感恩苦难的声音要比今天大的多,而我们极有可能在倒退。
当年北京状元熊轩昂的寒门难出贵子的观点轰动一时,这几年被很多“小镇做题家”、“寒门也能出贵子”的言论颠扑——
恐怕写文章的人都未必过过从小到大被一线城市父母及时满足,及时得到良好语言和通识教育的生活,却说小镇做题家当年的窝窝头很香,反正无论如何这群人就是要给苦难鼓掌。
想起之前有个实习生跟我们正职同事说:
“好羡慕你们能在北京租房啊。我在这里有房都没法体会到租房的乐趣,真的。”
举着个例子是想说,有些人仅存的优越感也就那点了,不去赞美下苦难可怎么流淌。有些群体赞美他们就是在给他们的苦难打折,哪一个北上广深漂受得了这种999点攻击。
如果说赤贫是流脓,赞美无异于继续扒皮。
有时我想我们的观念正在被自媒体带拐。有时候就连我们想对抗的话题,都是没事找抽的自媒体设置好的争议点。
谩骂、攻击、键盘侠多于严肃的讨论。毕竟“严肃”这个东西是最不受流媒体待见的,不利于获取流量话题意味着被辞退,KPI完不成。意味着读者在跟着传播者变得变坏,不利于获取流量的,就是非正义的。
5
随便升华是很危险的
粗略地说,很多人的思维对事物的感知过于模糊。比如看到二舅的苦难被他自己消化了,就直接得出我们遇到苦难时也应该学习这种方法,甚至直接跳跃到,只要能战胜苦难,日子总会好的。
这些事情之间是没有严密的逻辑联系的,看到的人却迫不及待地类比。
但是每个人的生活又是原创的,类比搞多了没有什么意义。
退一步,缺乏相关经验的对比也很费劲。我们看到的苦难的例子,比如《活着》,比如《我与地坛》,只是呈现在媒介上,多少人根本没有体会过农村、残疾这些现实因素的“不可挪动”,就直接升华到人生上去了,类比去了。
随便升华是很危险的。因为人生的一个个瞬间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起心动念的敲击下脱轨滑开的。
“我愿追逐一个高质量人生,在这个社会上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财富。”还是说:“只要有一天我有二舅的心态兜底,我精神内耗被疗愈,我就能凑合活着。”
激进一点的人可能会让二舅去找那个医生赔款,让二舅加急残疾证的办理。
但有多少人愿意改变现状,就有多少人因为看到了“赞美苦难”驻足不前。
毕竟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更何况我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习惯“单核”。故事之中包含的感情因素早已被心理学家证实为宣传工具的密匙。当希特勒、曼德拉、拜登这些人物在台上演讲的时候,有哪几个不是用故事开始,用强烈的情绪来博得同情。
之前读过的一个论文,一旦陷入情绪,接下来接受观点就容易多了。《乌合之众》说台下的观众沉浸在故事情节里,跟随演讲者的节奏动情的时候,观念也就完成了所谓的植入。
那个让我们胆怯,想哭的苦涩的东西,除了出现在文艺作品中,还要吓倒我们多久。
我是一直崇尚俄罗斯文化的一个人,家里的人长得也像俄罗斯人,可能上上上上辈子有一点关联。不管哪种文化,日本武士文化也好,维京文化也好——总有一种不轻易说痛的文化,可以成为逐渐变形、下堕的人生的冷却剂。
但作者有一点说得很对,做宇宙第二快乐的人——做向前看的人。因为向前看所以不会反刍苦难。
回味过去的话太好说,记忆即存在嘛,但除此之外呢?
一只猪不能总想着当猪吧,像U盘抛弃光盘一样抛弃对个人苦难的赞美吧,真有点过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