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 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首次完成了中国大一统,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废分封,设郡县。如果没有秦始皇的文字、货币、语言的统一,中国可能就和现在的欧洲一样,正是有了秦始皇中国才有了统一,并且还开疆扩土,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部外族入侵,修筑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水系。开发了岭南和江南地区,将其纳入今日中国的版图,当时的岭南和江南地区人烟稀少正是有了灵渠才有了今日南方地区的兴盛,中国的统一自秦始皇开始。
2. 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在秦始皇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先秦的体制是世官制,汉武帝开创了察举制,令各郡国实行举孝廉,推举有才能的人经过考察当官,并进一步实行中央集权,对各诸侯实行推恩令(汉朝认为秦灭亡的原因在于,没有分封子弟屏蔽中央造成秦朝的灭亡,所以实行了郡国制,自刘邦平定异姓诸侯王后,并在各功臣杀白马誓盟,非刘姓不能封王,导致后来各诸侯王独立,拥有兵权和行政区和立法权可以对抗中央,由此爆发了七国之乱,正常情况下,一个诸侯死后他的位置只能由长子继承,继承王国,而推恩令则是,将他的王国分成几部分给他所有的儿子,这就导致这个王国越来小,无法和中央对抗),并禁止诸侯参与政事,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任用有才能的人当这就的侍从,并且还把全国分为十三个部分,设立十三州刺史部,加强对郡国的控制,这也就是后来的州牧,如后来的荆州牧刘表,益州牧诸葛亮,州牧逐渐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并在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此后中国两千年的儒学文化,对外在秦朝版图的基础上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把河西走廊纳入了中国版图(河西走廊大部分是今天的甘肃),打通了通向西域的通道,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并把西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向南征服了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今广东、广西和福建部分),经营西南夷(今云贵地区),和卫氏朝鲜(今辽宁和朝鲜北部)在其地设置郡县。
3.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取代了汉朝四百年的天下建立了魏国,在位期间采纳了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度,取代了汉武帝时期的察举制成为新的选官制度,九品将人才分为九等级,进行选择,主要是看出身,世家大族为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联合世族治理天下阻止了外戚和宦官专权,对外曹丕平定了青州和徐州的叛乱,完成北方的统一,并派曹真收复了西域,再度确立了中原王朝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4. 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中国著名的改革家,整顿吏治,设立了三长制(早期是宗主都护制,东晋十六国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北方的世家和大地主为了自保,构筑堡垒,聚族而居,为此好多百姓为了自保依附这些世家和地主,形成了割据势力,北魏武帝拓跋腾无法改变只能承认他们的合法性,将这些地主任命为宗主,督护百姓,着严重了阻碍了中央集权,影响了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因此确立三长制,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人口,督促耕作,征发徭役和兵役,打击了世家大族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今日的乡镇也是脱胎于此),并推行汉化,全面改革鲜卑旧俗,鼓励鲜卑贵族和 *** 联姻,以汉语代鲜卑语,并迁都洛阳目的是为了远离,守旧派的聚集地故都平城,在洛阳加强汉化和民族融合。也正是孝文帝改革使得北魏成为了中原正统王朝,为此后天下一统奠定基础。
5. 隋文帝
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灭陈朝,完成了自西晋末年中国接近二百年的分裂,中华大地再度统一,在位期间进行了律法和制度的改革,使得南北的政治制度统一,为了中央集权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决策草拟政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决定后,由尚书省统领六部执行),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有效的提高了管理效率,自此郡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并且在隋朝开创了科举制,使得阶层可以在上下级之间流动,寒门也可以成为上层,促进了社会公平。
6.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结束了隋末大起义的混乱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在位期间虚心纳谏,听取群臣意见,与民休养生息,对外开疆扩土,灭掉了东突厥和薛延陀,征服高昌和吐谷浑,打通河西走廊,为唐高宗时期收复西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征服了高句丽,收复了辽宁故土,确立了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基础,在他统治期间万国来朝,他被称为天可汗,唐太宗奠定了唐朝的繁荣和昌盛,影响了此后的东亚地区,日本进入了唐化时期,日本现在的建筑不少都是唐朝的风格,可见大唐的影响。
7. 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了唐末自黄巢起义开始的藩镇割据,采用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统一了大半个中国,并杯酒释兵权,收藩镇的军权,进行中央集权,开创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宋朝也彻底确立中国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
8. 元世祖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结束了自唐末,辽宋金第二个南北朝三百年的分裂(宋不被认为是统一王朝,中国的一统,包括辽东、燕云十六州、河西走廊、川蜀、云贵地区、江南地区和华北平原。)实现了中国第四次统一。在此基础上还把 *** 纳入中国的版图,自此 *** 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此特地设立了宣政院,对外征服高丽、日本、爪畦和占城,确立了东亚第一霸主的地位。
元世祖在位期间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分裂了三百年的文化和经济,使得经济文化再度统一。
9. 明太祖
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元末割据势力,并进行了北伐,中原的骑兵在华北平原上击败了蒙古骑兵,攻取大都,平定天下,并在哈密设立卫所,中原势力再度进入了西域。
朱元璋在位期间,进行中央集权废除宰相,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让百姓生活富足,并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确保了边疆的稳定,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减少了官员被百姓的压迫,发展农业发展。并大兴科举和建立国子监确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很多人学以致用,在明太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为大明王朝276年的天下奠定了基础。
10.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归流的意思是废除当地的土司制度,由中央的官员管理,加强了对西南边疆的管理)。废除贱籍制度(贱籍社会地位最低,贱籍世代相传,不得改变,不得参加科举,不能做官,不许购置土地产业,不能和普通民众通婚,从事当时社会所谓的“贱业”,永世不得翻身,废除贱籍使得很多人获得了自由),实行摊丁入亩(古代的时候是收税分为一份是按田亩收的地税,一份是人丁收的人丁税,这对人口多田少的百姓无疑是个负担,于是把部分丁税合并到田税里,减轻了无地和少地百姓的负担,大大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火耗是指从民间收上来的碎银子,溶解制成银锭的损耗,比如收了100两制成银锭成了95两,这就是火耗,需要向百姓征收5两火耗银,而贪官可能收50两火耗银,这大大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主要是官员收入太低了一个县令一年45两,这要养活一大家子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收取火耗银养活家里,而雍正的火耗归功使得火耗银成为明确的标准,大大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并把火耗银用作养廉银(使得清官不用收,贪官不敢贪),实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以前一个人当官家里人可以不纳税,后来演变成一个家族不收税,而且其他官员的家族也不用交火耗银,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使得官员的亲戚都得纳税和交火耗银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公平)。
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追缴亏空。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曾经有个记录雍正七年是闰七月,384天,雍正工作了376天,他只放了8天假,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