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为什么许多人明明很努力很优秀了,却还是不快乐?
——他说,还不够好,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他说,不配快乐,毕竟跟“别人家孩子”相比还差得远;
——他说,没有安全感,好像此刻拥有全世界,下一秒就会失去;
—— 他说,就算再努力,似乎也达不到父母、最在乎之人的期待;
——他说,习惯性想要令所有人满意,早已忘了如何取悦自己……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还得回到一个人的童年。
读给焦虑的父母,也读给长大的“小孩”。
《爱,就是接纳他本来的样子》
作者 | 张娟
No.1
父母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完美的小孩。
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的孩子还不够好,还可以更好。正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心念,我们忘记了要看见孩子本来的样子,而是执着于自己对完美小孩的期待。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有创伤的人,他们很努力,他们在外人看来足够优秀,但他们却不快乐。因为在他们自己的评价体系里,他们觉得自己还不够好,他们觉得自己还可以更好。他们这样的心念是从哪里来的?是从父母那里来的。
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永远觉得他不够好,他就永远觉得自己没有达标,他还要继续努力,那么这个孩子的生命一定常常是和失落、沮丧相伴的。
因为他从父母那里感受到“我不好”“我还不够好”“我还可以更好”。他不能够在那个当下来感受自己已经足够好了,他会把注意力一直放在“我如何做才能更好”“我该如何做才能让别人觉得我更好、更完美”上面。
No.2
No.3
当我们让一个孩子在内在跟自己打架的时候,在挣扎“我到底做我自己还是做妈妈喜欢的那个孩子”的时候,其实对孩子来讲是残酷的。因为他一直都要在这两个选项中间做一个选择。
比如说,孩子想听火柴点着时的声音,而妈妈说那是危险的,不可以去动。下雨了孩子想穿着雨鞋去蹚水的时候,妈妈说不可以,那样会感冒的。孩子拿着自己喜欢的零食,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的时候,妈妈说不可以太自私,要大方一点。
这些时候,孩子一直都处于一个纠结的状态,他一直跟自己内在的需求打架,他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都要问,哪个是我想要的?哪个是妈妈想要的?时间久了以后,孩子的内在就无法合一了,他的身体和他的心就慢慢地分离了。
现在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身心灵成长的课程,导师们总是在告诉每一个人:无论你是怎样的,你都要学会接纳你自己。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太难了,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被比较习惯了,我们的生活里充满了比较。
我们在这样一个系统里待久了,就忘记了接纳自己,尤其是接纳自己的不足。它就像事物的两面,你有好的一面,一定也有不好的一面。当我们能够正视我们好的部分,也要能够接纳我们不好的部分,对自己的接纳才是身心合一的状态。
作为父母,我们要先学习接纳自己,然后才能接纳我们的孩子。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意味着我们把生命的力量交还给孩子自己,那么,孩子终将强大。
No.4
在很多妈妈向我哭诉孩子对自己种种的伤害时,其实我听到的都是这个孩子只是想做他自己。
比如出门的时候,妈妈对孩子说“你穿上衣服,外面冷”,孩子说“不用,我不怕冷”,妈妈说“你一定要穿上衣服,外面冷”,孩子说“不用了,拿着麻烦,我要走了”。于是妈妈就生气了,最后孩子拿着衣服也生气地走了。这时候妈妈开始伤心,觉得孩子不听话。
我就在想,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温柔地提醒“儿子穿件衣服,外面冷”,儿子说“没事,我 *** 了”。而我们就在此刻停下来,允许他有自己的决定,如果他出去被冻着了、着凉了,这个结果都是他在体验和经受,下一次你再提醒他穿衣服,他一定会拿一件衣服,对他来讲是不是一件好事?
爱的流动就是我们要看见:什么是我们的需要,什么是孩子的需要;什么是你想让孩子成为的,什么是孩子自己想成为的。
我们一旦放弃了想控制孩子的想法,我们一旦允许孩子做他自己,我们也就会安然地接受孩子就是要有这样一个独自去体验的过程——这样一种事实会让我们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少。
所以,如果想要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想让孩子和我们有亲密和谐的关系,我们就首先尊重孩子,让他做自己。
No.5
孩子的到来,不是要完成我们对于完美小孩的期待,他就是来经历他自己的成长过程。
他可能性子慢一点,他可能柔弱一些,他可能不那么机灵,他可能有点内向,但是那又怎么样?
父母越是能够无条件地爱这个孩子、接纳他本来的样子,孩子才会更有意愿让自己变得更好、更优秀。
如果你希望孩子满足你的期待,那么你的方法一定不是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先接纳和爱他现在的样子。
当你真正开始接纳他现在的样子的时候,那个改变才会发生。因为只有孩子觉得自己足够安全时,他才会启动自己内在的动力。你越是抗拒他,越是指责他,越是觉得他不够好,他越是持续地让你看到他的不好,因为他没有改变的动力。
如果孩子在父母那里得到的信息是“爸爸妈妈是无条件地爱我的,无论我是什么样他们都是爱我的”,他内在就有巨大的安全感。
凭借着这样一份巨大的安全感,他就会所向披靡,就会勇敢地做他自己。
注:标题为编者自拟
内容整编出自 | 张娟《在生命深处与孩子相遇:
如何重建与孩子的情感联结》机械工业出版社
配图 | 视觉中国
制片人丨王元
编辑丨王若璐 校对丨高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