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区别(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关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区别(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关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区别(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关系)

写在前面

前段时间,我写了《认知觉醒》的读后感,在书中内容的基础上,我基于自己的理解和经历,认为觉醒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1、初级觉醒:重塑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2、中级觉醒: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目标

3、最终觉醒: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把自己的认知传承给别人

现在从我自身的经验出发,分享一些关于进入初级觉醒的技巧(这里我并没有去参考《认知觉醒》这本书)

发现他人的优点,然后模仿他们

为什么要进入好的学校,大的平台,是因为周围的人足够优秀,我们在和他们共事时,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做事,如何解决困难,然后贪婪地吸取他们的优点,化为己用,再进入更好的环境。

我在读硕士时,编程算法能力不是很强,而我舍友的算法能力就很突出。于是我开始观察他是如何学习的,我发现他每天就会做leetcode(算法习题平台),用实际动手来训练自己的编程能力。于是我就开始模仿他,每天跟着他的节奏做一样的事情,最终我写算法题得心应手,完成了对自己能力的培养。

我的硕士导师,在看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会尝试抽象出一套通用的方法论,来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举个易于理解的例子,比如我们在解二次方程时,我们可以用各种手段得到答案,解决我们的问题,再进一步思考,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来解决同一类问题。这种思考模式就是对问题的抽象,和深度思考。在做科研和导师日常沟通时,我发现了他这种思考模式,于是我开始模仿他,遇到问题时,都按他思考的方式来想问题,久而久之,我习惯了深度思考。后来这种能力,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梳理问题和深度分析问题的习惯,获得了很多同事的认可和赞赏。

所以,我们需要进入一个优秀的环境,有发现他人优点的眼光,再刻意地模仿他人,就能逐步学习他们的能力。

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刻意练习

这一点和上述类似,不过这种技巧更偏向于自省,要学会分析自己的短处,然后修复它们。

在高中时,我数学的解析几何不是很好,这点从成绩和平时做题的速度就可以反映出来,这时候要直面问题,不要回避。于是我买了很多习题册,只做解析几何相关的题目,直到我熟练掌握了它们。很神奇的是,即使后来我遇到一些很难的题,我也不会有畏惧感,也许是平时的训练,已经让我产生了免疫。工作经验实际上和刻意练习没有差别,经验丰富的人,也会遇到他们不会的问题,但是他们依然淡定、可以被信赖,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他们看多了问题,免疫了畏惧。

搞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要什么都学

模仿别人的优点、补足自己的缺点也不能滥用,或者说适度即可。一个人不可能完成所有事情,需要团队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要搞清楚自己大概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侧重完善不足的点,毕竟精力有限,不可能成为完人。如果自己对技术感兴趣,就多注意身边技术好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如果自己更倾向于发展管理、分析问题的能力,就需要思考如何去组织问题,面对困难,调动不同类型的人去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所以还是要倾听自己的内心,找到最让自己舒适的学习点。

我自己在深入技术时,会有一种不适感,但是深入到抽象的问题分析、或者对全局进行把控时,会感到莫名的兴奋和满足。所以我学习的方向,就会偏向于对全局的考虑和抽象问题的分析能力上,在工程解决方案上能成为一个行家就可以,不需要成为专家。

没有练习的环境,就用大脑构建一个练习场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刻意练习的机会。对于做题或者技术设计等等,我们当然有办法刻意练习。但是上台演讲、带领团队完成任务,这些并不是都有机会可以练习的。这时候可以动用我们的想象力,比如模拟一个演讲的场景和主题,自己私下写好稿子,然后闭上双眼,构想一个场景,想象自己如何完成一场优秀的演讲,获得掌声,然后鼓舞自己。不断练习,直到找到一个机会,真实地去完成一次,再反思自己实战时遇到的问题,修复自己的不足,再进行想象练习。这种思维的练习方式并不容易,需要专注并有耐心。我个人认为这种技巧有点类似冥想,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完成一个场景的构建。

我初步用这种方式,就是在做内容汇报的时候。比如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内容分享这些,由于缺少锻炼机会,我就在写完文档或者ppt时,不断地在大脑中练习汇报的场景,直到自己对汇报很熟练为止。

相信自己,能力不够不是天赋不行,而是练习不足或者方式不对

诚然,我们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会挫败或者被人批评。面对失败,很多人会怀疑自己,然后中途放弃。我相信有天赋,但那种是极少数的,普通人只要练习方式没错,然后练习得足够多,是一定可以训练出能力的。当我们反复练习,都没有效果时,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方式不对。比如自己在做题时,是不是缺少总结,一味地追求快,而忽略了质量,没有吃透错题的情况下,还在快速地刷题。

我在训练自己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挫折,不过庆幸的是,我从未怀疑自己,总是会从失败中,再去寻找新的思路。

回想过去,自己的思想革命了吗

假如你回顾过去一年,过去半年,自己的思想没有那种强烈的变革,那我估计你大概率是没有比较强的成长,这时候就需要反思一下了。如果是高速的成长,这种思想变更的周期,可以短到一个月或者几个星期。我从上大学到现在工作了四年,仍然可以保持着几个星期的思想变革,当然不是一直这样,但至少一年内会有一段时间保持这种状态。

可以尝试去回顾一下,过去的生活,你可以回想出每个月你做了什么事情?你遇到的问题?你收获了什么吗?你能回想到的时间粒度,大概就是你成长的速度。工作到现在为止4年,我几乎可以以两个月为粒度,回想起我做过的事情和收获,所以我的平均成长速度大约是两个月完成一个思想变革。

比如,我在大学时明白知识就在书中,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去记住那些内容,而是去理解最根本的原理;2020时,我学会如何组织不同的人,去完成一个复杂的问题;2021时,我学习到了更复杂的技术,可以用于支撑我管理更复杂的项目;2022年时,我开始学会如何从零开始,把一件小的事情做大,做得更加有影响力。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这里不好举例。需要自己去回顾和反思,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否发生了巨变。

更多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区别(认知觉醒和认知天性的关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