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小丑》——用大提琴带你走进「小丑」疯狂的内心
今天果子带大家康康之前提到过的美剧《切尔诺贝利》的配乐家,大提琴手Hildur Guðnadóttir的另一部配乐作品《小丑》(joker)。
配乐家Hildur Guðnadóttir:
Hildur是一名冰岛籍的作曲家,曾因为HBO出品的《切尔诺贝利》获得艾美奖。另外,她也曾经为《边境杀手》配乐。身为一名大提琴演奏家,她也有着深厚的古典音乐的基础和积累。再加入配乐家的行列后,更是将实验音乐,电子音乐和后摇滚音乐融入到了她的配乐风格当中,体现出超强的戏剧感,于是,在像《切尔诺贝利》和《小丑》这类的影片中,我们可以很充分的体会到hildur 音乐在影片中为观众带来的张力和感染力。
《小丑》的配乐,更是Hildur配乐生涯里的再一次佳绩。倘若你在看电影的时候留意了她细腻的配乐,你就能体会到亚瑟(主角Joker)内心扭曲的世界。那些压力,那些绝望和痛苦以及那些转化成为邪恶的意念都在她的配乐中变成一种感染人的力量。
音乐的力量:
还记得在伯克利音乐学院读本科的一堂必修的音乐实践课上,另一名与我同是作曲专业的日本男生发言说道“音乐是有着强大的能量的,我们要小心的使用它,以防有人受到伤害。”当时的我还不能理解他的意思,认为他夸大了音乐的影响力。直到我看了《小丑》这部令我十分压抑的影片,并且被Hildur的配乐敲打到了我内心的压抑面。不过与其他一些影评人不同,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从配乐的角度来说,他将人物的黑暗和压抑面都无比真实地展现了出来;从电影的“压抑”角度来说,我认为它很真实的展现了亚瑟内心的病态和扭曲,观众甚至与亚瑟一起分不 *** 实与幻想的世界。其实电影并不是“合理化“了亚瑟一系列的杀人做法,而是让观众与精神病患者有了同理心。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那些需要关爱的人群,也让我们看到一部分社会的残酷,从而更好的磨砺和保护自己。
致敬经典《摩登时代》:
谈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就不得不提到卓别林的喜剧电影《摩登时代》。在《小丑》这部电影里,导演就曾多次致敬《摩登时代》这部电影。他们都是表达底层人民在社会的残酷背景下的一些悲哀。这部电影的第一个预告里就用了源自于《摩登时代》的《Smile》这首配乐。这也更加说明了两部电影之间的联系。
SmileNat King Cole - Nat King Cole - The Ultimate Legends Series (15 Best Tracks Ultimate Legends Series Number 24)
电影中,亚瑟曾潜入有钱人的戏院,当时电影院中正在播放的就是《摩登时代》这部电影。多么可笑的是在哥谭市的有钱人们虽然看着为穷苦工人阶级说话的电影,但是生活中依旧无视他们,鄙视他们,甚至嘲讽他们。这也更加描绘了社会的可笑。
接下来的乐评牵扯到部分剧情,如不希望剧透请慎重阅读。:)
1.《Defeated Clown》
《Defeated Clown》 故事的开头就是亚瑟对着镜子拉扯自己的脸,努力“扯”出一个微笑。随之是亚瑟在街头跳起了舞,为一家琴行做商演,此时一群小混混抢走了他的广告牌子,并且把亚瑟骗到了破败的街道中痛打了他一顿。
随之,音乐响起,亚瑟痛苦地蜷倒在地,类似时针滴答声的小三度弦乐拨奏,缓慢的行进着,极力地压抑着亚瑟内心的痛苦和无助。低沉的效果合成器带着弦乐缓缓进入。让人透不过气。这首音乐成功的在电影开头将观众们带入哥谭市这样一个毫无人性,互不关心,高官 *** 的电影背景下。奠定了电影的整体基调。
2.《Hoyt’s Office》
这首配乐是当老板叫亚瑟到办公室,要他偿还丢失的广告牌的钱时响起的配乐。这首配乐先是以很低的合成器,体现出了办公室压抑的气氛,随后随着合成器加重而缓缓加入的大提琴更是体现了亚瑟面对不公的无能为力。这就是一个多说无益,那就是一个被权力压榨的世界。
3.《Following Sophie》
在小丑亚瑟无比压抑痛苦的人生当中,女邻居sophie 无疑是他的一种精神支柱。在电梯与sophie巧遇之后,两人相互透露了理解和友好。随后亚瑟便开始了对sophie的尾随。这段配乐便开始响起。在观影中,这段配乐另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背后的打击乐。十分压抑,且无序。与亚瑟跟踪人时内心的忐忑和窥视的不安。随后大提琴强而有力的拉奏与鼓点相呼应。直到这段的戏结束,配乐逐渐散去。这段配乐如此的压抑,也为后续揭开“一切与索菲的交往都只是幻想”的谜底,埋下了种子。
4.《Subway》/《Bathroom Dance》
亚瑟第一次开枪杀人,便是整部电影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那是在地铁站中,当亚瑟看到了被三名男子骚扰的女性后,忍不住笑出声音,从而激怒了三人并遭到殴打。从《Subway》这首配乐中,合成器的震动声像极了地铁上的机械声,真的很佩服hildur的配乐想法。随后慢慢地,八分音符的节奏响起。高频的节奏像极了摇滚乐中的镲片,这就仿佛暗示着,代表黑暗力量的亚瑟马上就要被激活了。
在杀了三人之后,亚瑟便跑到了地铁肮脏的公共厕所中开始了手舞足蹈的“怪舞”。而此时亚瑟的内心正在进行着从抑郁压抑的忧郁症患者,到病态疯狂的杀人魔的转化。在《Bathroom Dance》这首配乐中,首先我们听到的是大提琴独奏的,小三度(配乐中多次用小三度的来回行进,这似乎也是配乐的一个主题),这段大体简单而压抑的来回行进就像是代表着亚瑟的内心声音。随之加入的是类似教堂音乐的 女生合唱声。如此圣洁的声音与低音的弦乐完全构成了不和谐的关系,而这样的低音弦乐就代表着亚瑟,他即将抛弃他内心的最后圣洁角落,他即将开始拥抱黑暗和疯狂。
5. 《That’s Life》
最后和大家分享影片中的一首经典爵士乐《That’s Life》。
亚瑟在电影中完成最后变成杀人魔Joker的蜕变,便是在去参加莫里的节目前,把自己的头发染成绿色的时候。此时That’s Life 》的配乐响起。亚瑟随着这首歌曲在房间中跳起了属于他的“怪舞”。
《That’s Life》这首歌曲是由Frank Sinatra (人称“瘦皮猴”)演唱的,他是非常著名的美国男歌手,同时也是获得了奥斯卡奖项的演员。同时也被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优秀的流行乐男歌手。
在电影中,莫里可以说是亚瑟心中唯一存留的一丝正常人的心里——那就是对成功的向往。虽然亚瑟总是在电影中“怪笑”,但是当他在看莫里的脱口秀时,露出的却是正常人一般的对梦想事业的向往。但是在他收到莫里的打击后,在节目上杀死了莫里,此时他也对着摄像机说出了“That’s…”虽然Life没有说出口,但是“That’s life”这句歌词充分的体现了亚瑟对人生的无奈。
总结:
其实这部电影还值得更多的细细品味,有很多地方,导演都没有明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幻想。但在配乐的部分选曲和作曲的配器上,我们都被Hildur的配乐感染着,让我们体会到这位一直“怪笑”和“狂舞”的小丑内心的声音。这部电影和配乐给我们了对“异类”的同理心,让我们体会到了他们内心的无助和压抑。今年这部电影的配乐获得2020年金球奖最佳原创配乐奖。更有望夺得2020年2月9日即将颁发的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
更多影音资讯,请关注「影为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