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亚里士多德:人的本性在于求知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亚里士多德用这一格言来说明哲学的起源。与这句格言相类似的一句格言是柏拉图的:“哲学起源于闲暇和诧异。”
亚里士多德解释说,人出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动,不服从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学问。哲学的思辨最初表现为“诧异”,诧异就是好奇心。最早的哲学家出于追根问底、知其所然的好奇心,对眼前的一些现象,如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感到诧异,然后一点点地推进,提出关于宇宙起源和万物本源的哲学问题。
除了“诧异”外,从事哲学活动还必须有“闲暇”。设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哪还会时间去“诧异”?一个人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哪会有心情去探究近乎奢侈的哲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家多为贵族,他们不必为生计操劳,因此才能从事纯思辨活动。亚里士多德把“闲暇”作为哲学思辨的必要条件和立足前提。
二、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源,整个世界,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永不停息燃烧着的火焰。由此,他得出了“万物皆流,无物常住”的结论。河水川流不息,当人们第二次原地踏入这条河时,碰到的水流已不是原来的水流了。比如,你爬山的时候,通往山顶的路和下山的路也已不是同一条路了,因为万事万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都在瞬间即逝地变化着。这条路上肯定有树叶落下了或者地上的树叶改变了位置,泥土中间和表面蚯蚓、虫子、细菌正在穿梭,而泥土自身的一部分也在腐烂,一部分正在化为石头,只不过人类的肉眼无法明察罢了。
因为万物皆变,此河流已经不是彼河流了。在赫拉克利特看来,一切都在变化,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回到过去,与其对着逝去的河流空自悲切,还不如珍惜现在,把握现在。
三、柏拉图:人们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中
柏拉图在他的重要著作《理想国》里曾经有个非常重要的隐喻——洞穴隐喻。
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一群囚犯自出生起就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且他们的手脚被捆绑,无法转身,只能背对洞口。在他们的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将一些木偶的影像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由于他们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所以这些囚犯便会将墙壁上晃动的影子当做真实的事物。有一天,其中一人挣脱了枷锁,走出洞口,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才明白墙壁上的那些影像只是真实世界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影像,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他返回洞穴试图向其他人解释,希望引导他们看到更真实的世界。然而那些囚犯不相信他,他们想象不出比洞穴更真实的世界,他们认为他疯了,并不断地指责他。
通过洞穴比喻,柏拉图想传达给我们的是这样的信息:我们所面对的只是现象,本质则是现象之外。如果要认识本质,必须“转向”——不是身体的转向,而是“灵魂的转向”,柏拉图的意思:我们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质(理念),必需灵魂的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因为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
四、马基雅弗利:政治无道德
马基雅弗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他是一位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主张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摆脱外国侵略,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在他看来,君主国是最理想的。他的名著《君主论》就是在论述一个王国怎样才能保住,怎样会失掉,由此总结出君主的治国之道。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争权夺利的斗争,与公正、仁慈等道义原则无涉。他说,政治的统治手段和措施应该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
他说:“政治真理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抛弃自己的两个伙伴──神学与伦理学”,因为“讲道德和搞政治不是一回事”。“所谓道德,不过就是有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品质。道德和伦理的善,不过是实现物质成就或权力地位等世俗目标的手段……神学和伦理学都是政治的工具,而政治就是利用一切工具达到目的的实践的艺术。”
五、芝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
芝诺素有“悖论之父”之称,他有四个数学悖论一直传到今天,其中包括我们最为熟知的阿喀琉斯和乌龟的悖论,我在之前文章单独讲过,此处不做重复。此外他还认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故事是这样的:一次,一位学生问芝诺:“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在这个哲学故事中,芝诺把知识比做圆圈,生动地揭示了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
这个故事表明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接触和思考的问题越多,就越觉得有许多问题不明白,因而就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相反,一个人缺乏知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低,就越觉得自己知识充足。
六、霍布斯: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
霍布斯生活于政治、宗教激烈斗争的革命年代,他提倡绝对王权论,遭到国会反对,于1640年出亡法国。保王党人很赏识霍布斯的观点。王政复辟后,受宠并得年金。但在恢复天主教和排挤国教的宗教纷争中,他的《利维坦》被视为“无神论”异端而遭迫害。
霍布斯受当时机械论的影响,试图将机械论引入社会分析,提出了社会—国家学说。他认为在没有国家和社会的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人自危,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混乱、战争状态。
人们天性趋利避害,厌恶战争和厮杀,渴望和平与舒适,于是理性便提出可以使人们达成一致的方便可行的条件,也就是自然法,它是衡量善恶的一般标准,如正义、公道、谦让、慈悲等,如果人们要想确保和平和安全,就必须用“自然法”来约束“自然权利”。
但自然法毕竟只是道德上的约束,在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公共权力的情况下,很难真正发挥作用,要想摆脱这种困境,所有人必须放弃自然权利,将其让渡给一个人或由一些人组成的会议,把众人的意志变成一个意志,这种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所谓的“契约”。在这种约定之下,混乱野蛮的自然社会便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超越所有人之上的公共权力,于是“国家”便诞生了。
七、莱布尼茨:人类的观念就像“有纹路的大理石”
莱布尼茨是德国唯理性哲学家,他认为人类的所有观念,包括后天经验的观念,其实都是天赋观念,是在一开始就存在人的心灵之中的。比如小孩第一次看见苹果,产生了苹果这个观念,在经验论者看来是一开始小孩心中并没有苹果的观念,是看到苹果之后才形成的。但莱布尼茨却认为,一开始这小孩脑海之中就有了苹果的观念,只是之前没有显现出来,直到看见苹果那一刻才被激发出来。
用莱布尼茨自己的话来说,人类的观念就像“有纹路的大理石”,这个比喻是针对洛克的“心灵一块白板”的,意思是各种观念知识就像大理石的花纹一样,一开始就存在,但需要工匠的打磨才能显露出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莱布尼茨的天赋观念理论,还需要外界的 *** 才能成立。即人类的所有观念都与生俱来,但平日里大都都隐而不现,只有被感官经验 *** 才会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莱布尼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种折中。他假定了天赋观念,但却无法绕开后天经验的因素。
八、休谟:因果关系只是一种思维习惯
休谟指出,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一件事物伴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两件事物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关联,使得后者伴随前者出现,休谟在《人性论》以及后来的《人类理解论》一书中反驳了这个理论,他指出虽然我们能观察到一件事物随着另一件事物而来,我们并不能观察到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关联。而依据他怀疑论的知识论,我们只能够相信那些依据我们观察所得到的知识。
休谟指出,我们对于因果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期待一件事物伴随另一件事物而来的想法罢了。“我们无从得知因果之间的关系,只能得知某些事物总是会连结在一起,而这些事物在过去的经验里又是从不曾分开过的。我们并不能看透连结这些事物背后的理性为何,我们只能观察到这些事物的本身,并且发现这些事物总是透过一种经常的连结而被我们在想象中归类。”“我们所有涉及到因果的推理,都不过是从习惯而来的,而非来自别的任何东西。”
因果联系之间其实存在一个信心或盼望的跳跃,比如我们认为明天必定会来到是基于经验中对昨天今天与明天的“知识”,不自觉的把明天作为今天的结果,这是盼望和信心,不是知识!
九、波普尔:能够被证伪的才是科学的
波普尔是20世纪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最著名的理论,在于对归纳法的批判,提出从实验中证伪的评判标准:区别“科学的”与“非科学的”。
和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一样,波普尔对归纳法发出了质疑。休谟曾提出,我们见到太阳每天都会升起,但并不能确定太阳明天也会照样升起。假想并不能通过先例而在理性上得到证明。
而波普尔的看法,则与他的“可错性”原则相结合。他说,既然无法证明太阳明天会升起来,那么我们只能假设一条理论,认为太阳会升起。如果太阳第二天没有升起,那么这条理论就是错误的。然而,直到太阳不升起的那一天之前,这条理论仍不能被证伪(证明是假的)。波普尔由此推出科学理论的划分标准:若某理论可被证伪,这理论即是科学的。因此,只需要一只黑天鹅就足以推翻“凡天鹅都是白的”这一结论。新的科学结论取代了旧结论之后,能够解释更多的现象。
于是,波普尔从归纳法的不可靠性,得出了科学的可贵性:科学知识不等于真理,科学知识只是猜想。科学的特点就是它可以被证伪,科学正是因为能够被不断证伪而不断发展。反之,那些不着边际的形而上学空话和伪科学,尽管可能永远也无法驳倒,却也永远没有任何用处。惟有科学能够通过不断证伪而步步逼近真理,而科学家真正的使命也就在于努力去证伪自己的理论,而不是设法最终证实它,因为真理只能不断逼近,而不能最终达到。
十、康德: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除了在认识论上调和了笛卡尔的唯理论和休谟的经验论,提出了“哥白尼”式的先验哲学思想外,在伦理学上也有重要论著。
康德认为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假如我们像动物一样,听从欲望、逃避痛苦,我们并不是真的自由行动。因为我们成了欲望和冲动的奴隶。我们不是在选择,而是在服从。自律使我们与众不同,自律令我们活的更高级,也正是自律,使我们获得更自由的人生。
用他的那句格言来说,就是:自由不是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