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信的新专辑《炼金术》,是一张让我有些出乎意料的专辑。虽然比起有些认定信只会飙高音、只有金属嗓的歌迷来讲,我一直认为信是一位远比大众标签和定义,要远为细腻、多元的歌手,也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音乐人。但不得不说,《炼金术》这张专辑,似乎又超越了我能想象到的信的音乐可能性之边界。
有的歌手是歌迷爱听什么,他就唱什么、坚持什么,因为这样做,既安全又舒适。而《炼金术》这张专辑里的信,更像是“甩掉”了他过往的一切,如同一个新人般重新上路。对于像信这样已经打磨出音乐体系的歌手来讲,这样的断舍离,谈何容易、做起来更不易。
但信不仅做了,而且做得很成功,他留下了一部分过去的自己,又用全新的音乐、全新的选曲、全新的表达,重塑了另一个全新的自己。这种全新,表现在音乐听感上,就是初听《炼金术》这张专辑时,确实会让人有些怀疑,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引亢高歌、热血激昂的信吗?
因为要完成新专辑的自我重塑造,这一次的信,甚至放弃了唱作人的身份,不再直接参与任何作品的创作,而是让八组音乐人(其中黄韵仁和刘伟德参与各自参与了两首作品)代替他发声。
作为一个唱作歌手,回归纯粹的歌手身份,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一种音乐的冒险,因为这意味着他要走出自我创作的舒适区,用另一种诠释、解读、融合的方式,演绎他人的作品,甚至适应不同音乐人的旋律和律动。
当然,因为有李格弟参与整张专辑的歌词统筹,再加上信本人的文字定调和制作人身份,也让信即使没有直接创作作品,也依然定位了专辑主题和内容的走向。所以,八首作品虽然来自八组音乐人,其中更有像陶喆、小宇这样风格极具辨识度的音乐人作品,《炼金术》这张专辑依然不会给人一种作品之间的相互排斥感。
换一句话说,《炼金术》是一张完成度很高的专辑,气质很统一、概念很完整。
出乎意料从第一首小宇的作品《上了瘾》就开始了。《上了瘾》有着Alternative R&B特有的氛围感,Auto-Tune的加入,用另一种带有科技感的金属音效,为声线本来就很金属的信的声线,增添了意想不到的磁性层次。
通常来讲,像信这个级别的唱将歌手,都会抗拒Auto-Tune这种人声处理,但事实上,Auto-Tune早就不是走音、跑调歌手专属的修音工具,在电音时代,它早就成了音乐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恰如其分的渲染,成为延伸歌手音色可能性的一种创作。
和比较传统的R&B不同,Alternative R&B强调的是音乐的氛围和演唱的情绪,而《上了瘾》这首歌听起来让人很上瘾的原因,恰恰也正是作品中出现的那种迷幻、梦幻的氛围,以及信那种似梦迷离般的演绎。高音?也不是没有,但信在《上了瘾》这首歌曲里的一段高音华彩,很快就融入了音乐氛围里,既像是和声、也像是内心的回声。因为深陷其中,也早就让人忘了技巧。
没想到,信还是一个能唱Alternative R&B的高手!
作为一种音乐上的前后呼应,《炼金术》这张专辑,也将《回信》放在了最后,而这也是一首融合Trap元素的EDM作品,和《上了瘾》一样,这都是信走出音乐安全区后,在一个全新领域的冒险。
同样是Trap、同样是EDM,在这种注重音色和律动的作品里,信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信自己的声音。所以,在《回信》这首作品里,经过电音处理后的信的声音,自始至终都是作品的支点,没有被编曲的音色吃掉,也没有被律动的节奏晃晕,信还是信,只是换了另一种方式,主导他的音乐和发声。
同样带电的还有让Disco节奏充满Future的《燃料》。的确,这一次在新专辑里的信,在电音层面对于律动的控制,也让他突破了以往摇滚风格的那种激昂与酣畅,以一种更无极的节奏把握,做到了演唱和律动的彼此互动和衬托,也算是这张专辑可能性的其中一种最大可能。
陶喆创作的《醒》,算是专辑里,最接近信标志性风格的作品。但收放自如的演绎,细节细腻的处理,用情绪的变化,不断推进音乐的进程,那种可以从歌声里听到痴狂的表达,同样亦是深度了解信演唱特点的好机会。
专辑主打曲之一的《为你着魔》,则是一首唱的美得不得了的作品。信的声音,在这首歌里就像是一道雾线,既有着氤氲和朦胧的美感,却又不乏柔中带刚的锐气。信对整首歌曲的演绎,甚至有种近似于水墨画的技巧,起承转合间,有侧锋、有顺锋,也有逆锋,有点染,也有破墨和拨墨,刚柔并济、黑白分明。
另一首专辑同名曲《炼金术》,虽然比较接近以往的信的作品,但细节还是有所不同。和之前的信相比,在这次的新专辑里,现在的信确实强调了那种去技巧化的表达。所以,在《炼金术》这首作品里,才格外体现出那种“远在天边,却像近前”的矛盾与纠结。
很明显,信对于这次的新专辑,确实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而他自己也承认,改变了很多的唱法。但实际上,从音乐的呈现来讲,信固然是在演唱表达上,有了很多新的拓展和尝试,但除此之外,能让这些拓展和尝试听来顺耳的原因,更在于他情绪和情感表达的深入和细腻。
技巧没了情感,音乐如何完美?
在李格弟的助力下,整张专辑以“炼金”作为文字表达的主线,既创造了《炼金术》的密室,也谱绘出了《醒》里的太空舱,但真正的出口,或者说是对信传神的定义,还是《燃料》这首作品里的“拼命的烧”。
一直坚持炼曲成金的信,在这张专辑里,他既是炼金的那个人,何尝不是那块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