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齐天歌曲歌词(齐天乐原唱),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齐天歌曲歌词(齐天乐原唱)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齐天歌曲歌词(齐天乐原唱)

本文目录一览:

周邦彦的齐天乐主要内容介绍 周邦彦代表作有哪些

《齐天乐》是周邦彦的一首描写秋天之景的词作,据说是他四十岁左右在金陵所作的,当时他已经在宦游了,见秋景而心哀伤,怀念起故乡,于是只好借酒消愁。

周邦彦词

上阕写秋景,连杂草都已凋零衰败,而词人是人在异象,见此景内心悲伤之上再填悲伤。傍晚时分下起了雨,寒意顿生,而蟋蟀的鸣叫声好像是在劝人织布,的确可以听到闺房里有人在裁剪衣服的声音,这是在赶制冬天的衣服。窗子轻轻地掩上。天冷了,该铺上垫褥,撤去凉席,不过綀囊还留着,当时词人用它装萤火虫来照着读书。夏季的东西在天冷的秋天自然显得没用,这是时间的变化,暗示的是词人年纪渐老,而仍一事无成。不过虽然如此,从前读书时的刻苦好学的精神和綀囊一样,还保留着。秋天的悲凉消极之感在最后两句突然变得积极昂扬。

下阕词人开始怀念过去。他在荆江待过的时间最久,那时他和老友互相对望的地方,离别的思念真是无边无际。“渭水西风,长安叶乱”一句化用贾岛的诗,说是长安,实指汴京,点明词人所思念的故人是在那里,回忆起当时他们的诗情。这些都是词人凭高眺望时的所见所想。而现在,他只能借酒消愁,就着螃蟹的螯来下酒。虽然想要喝个大醉,但看着夕阳快要落山,愁苦仍然不曾减去一分。

周邦彦的这首词,借秋意抒发了飘零、迟暮、怀人等多种哀伤的感情。

 北宋词人周邦彦的代表作有哪些

后世对周邦彦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人。虽然他的词作主题较为单一,但优秀的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苏幕遮·燎沈香》、《兰陵王·柳》、《少年游·并刀如水》等。

周邦彦《苏幕遮》

以《苏幕遮》为例,王国维评价它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上阕写景,词人焚烧着沉香来消除夏天的暑气,这是室内之景,突出的是一个静字。麻雀鸣叫着呼唤晴天,拂晓时它们在屋檐下东张西望地偷偷说着些什么,这是檐下之景,鸟雀活灵活现。水面上的荷叶清新圆润,而上面昨夜的雨珠都已经被刚出来的太阳晒干,荷叶在微风中挺拔在那里,慢慢地舞动着,这是室外之景。这三句描写荷叶的词句,一直被人所称道,原因就是形象生动,语言清新自然,但“清圆”、“举”等字十分精到。

下阕,是词人看到荷塘景色后的所思所想,为抒情。他想到的是遥远的故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去一次。词人的家乡时在吴越,可是自己却长久地旅居在长安。现在是五月份了,家乡小时候的伙伴是否会想到我呢,让我在梦里划着一支轻舟,到家乡的杭州西湖的荷花丛中去吧。词人自己思念家乡和故人,却写故人思念自己,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主客移位。而最后以虚幻的梦境作结,意蕴无穷。

周邦彦的这首词,胜在得荷之神韵,也在于全词的清新的风格和悠远的境界。

周邦彦名句有哪些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词人,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词派词人所宗。

著名诗人周邦彦

历史上关于周邦彦的名句有很多有很多,像“叶上初阳干宿,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句诗词就是出自于他所著作的《苏幕遮·燎沉香》一诗中。他的这句话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他自己的词风——疏荷小立的一份“清圆”意味。然而回头想想,他当时身处的时期,是北宋末年,也可以说是周邦彦见证了国家的衰亡,本应该十分敏感的词人却于末世沉浸在“清圆”的自在悠闲中。

作者周邦彦所著作的词大多是以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因此在诸多在周邦彦的名句中,当然也少不了这些,像诗词《少年游·并刀如水》中“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就是为了纪念自己的情人李师师所写的著作,而后来李师师也是为了纪念他吟唱了周邦彦所写的一首《兰陵王柳》,使得这两句诗名流千古,成为周邦彦的著名诗句。

关于周邦彦的诗词在艺术技巧上确实高出一筹。过去、现在、未来的景象相交错,技法多变却又前后照应,结构严密而又委婉曲折。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也难怪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

[img]

为什么许镜清一人包办了所有《西游记》配乐?他是何许人也?

每当“噔噔蹬蹬……”的音乐响起,我们就知道《西游记》要开始了。

很少有人知道这首歌的作者是许镜清。

《西游记》里的每一首乐曲都出自他一人之手。

“穷苦成就我”

多知唱者,少知词作者,无知曲作者。

听到一首好的歌,很少有人去深究这首歌的曲作者是谁。

许镜清先生从来不在乎这些,作品已经如此高调,他本人也是低调的不能再低调。

这与他不太顺利的成长经历有关。

1942年,许镜清出生在山东省的一个村落里,家境十分贫寒。

父亲为了养家糊口,随着大家的步伐“闯关东”;母亲抱着才一岁多的许镜清,来到了离家乡山东两千多公里外的黑龙江。

父亲打零工,母亲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两个妹妹,辛苦劳作,也仅仅只够吃得上饭。

作为家里的长子,许镜清5岁开始帮家里干活,天不亮就去捡煤核、树枝子。

家里取暖只能靠这些,如果捡不回,就只能冻着。

东北的冬天出奇的冷,手脚冻得没有知觉是经常的,有时候还会冻出水泡。

除了父亲,许镜清是这个家里的顶梁柱,他必须坚强起来。

在这样的生活中,许镜清唯一的乐趣是摆弄父亲用鱼皮给他做的二胡。

这可能就是他的音乐启蒙。

小时候的许镜清学习不好,三年级时,父亲给他写了一张纸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许镜清一生中与父亲的对话不多,记得最清楚的只有两句。

还有一句是:对你的母亲好些。

这是父亲离世前,对许镜清说的最后一句话。

许镜清14岁的时候,操劳的父亲挺不住,撒手人寰。

许镜清成为了家里唯一的男人。

用许镜清的话来说:“按道理来讲,我是不应该读书的,应该找个工作,哪怕是力气活也好,留在家里照顾母亲和妹妹。”

大学录取通知书打破了平静凄惨的生活。

拿着通知书,许镜清进退两难。

他看着满头灰尘的母亲,很难痛下心来选择远方。

穷,穷的不敢有梦想。

母亲却说:去吧,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就算拉小车也把你供出来。

献给《西游记》

临走前,母亲拉小车、捡苞谷给他攒了可怜巴巴的三块钱。

为了让母亲少操点心,许镜清一边上学一边 *** 。

作曲班一共三个学生,许镜清都没混上个一官半职。

他不爱说话,不爱交际,一心想着怎么尽快完成学业。

1965年,许镜清从哈尔滨艺术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担任作曲。

同事都在想着怎么“当官”,只有许镜清像个傻小子一样埋头苦干。

许镜清肯踏实学新东西,对民族乐器了如指掌,还接触了电子乐。

1983年,一个好运就砸到了许镜清头上。

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开始拍摄,第一集中的《生无名本无姓》始终没有一首相配的曲子。

一天,许镜清接到央视音乐编辑的电话,让他到台里来一趟。

到了以后,他接到一首词,就是《生无名本无姓》。

许镜清很快动笔,没用多久就做出了歌曲小样。

《西游记》的杨洁导演听到小样,直呼:这不就是孙悟空的感觉吗?

杨洁导演问是谁作的,工作人员说:这个人不太有名。

杨洁导演说:我要的不是有名。

仅凭借那一分多钟的音乐,杨洁导演坚定地选择了许镜清。

在此之前,杨洁导演已经拒绝了七位作曲家。

每每提到这段故事,许镜清脸上难掩自豪。

从那以后,许镜清开始了为《西游记》配乐的工作,长达四年。

那时候许镜清41岁,一个成熟作曲家的黄金时期,全部献给了《西游记》。

许镜清从来不将自己的思维束缚在一个圈子里,他说:我没有固定的模式,我觉得它应该是这样的,就这样写了。

《云宫迅音》的创作灵感是来源于农民工的饭盒。

有一天,许镜清刚刚醒来,几个农民工一边敲打着饭盒一边哼着小调,走在去打饭的路上。

这种随性不就是孙悟空的放荡不羁吗?

许镜清赶紧把这种感觉用音符记录下来,仅几个小时,《云宫迅音》诞生了。

为了体现猴王的不羁和力量,选择了电子乐器和民族乐器融合。

这个举动却遭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反对,他们认为: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著作,怎么能用西洋乐器呢?

许镜清解释:既然孙悟空就代表的是一种反叛精神,为什么在配乐上不能反叛?

幸好,杨洁导演是懂他的。

在杨洁导演的坚持下,选择就用这首《云宫迅音》。

据专业人士分析,许镜清在这首乐曲中用了:古琴、琵琶、洞箫、埙、笛、笙、竽、编钟、板胡、三弦、钹、锣、大鼓、电吉他、电贝司、架子鼓、电架子鼓、杨琴、胡琴、嚓、电子琴……

这种多样性,是迄今为止任何一首配乐都无法比拟的。

许镜清由此获得了“电子乐教父”的称号,创作了很多这种创新的音乐。

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敢问路在何方》,是许镜清在323路公交车上获得的灵感。

公交车路过一个菜市场,靠在窗边的许镜清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特别感怀:人这一生忙忙碌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突然脑海里有一句话蹦出来: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

这是前些天许镜清收到的闫肃老师的词。

许镜清是一个不记歌词的人,这句话却闯进脑海,他就鬼使神差的哼出了这句歌。

沉浸在自己音乐世界里的许镜清被到站播报叫醒,想赶紧找东西记下来,身上能写字的只有一个烟盒。

他把烟盒拆掉,跟路过的小学生借了一根铅笔,趴在电线杆上,写下了这首歌。

回去之后,仅一个多小时这首传世之作便完成了。

随着《西游记》的播出,这些歌曲火了。

没人知道许镜清是谁。

就连许镜清曾经的同学,提起许镜清这个名字也没有什么印象,最多就是有点耳熟。

这样不知名的许镜清为《西游记》创作了所有的配乐,没有人会相信。

1988年,《敢问路在何方》荣获首届中国十佳影视金曲奖,此后又获得了国内外很多奖项。

主创团队受邀参加庆典时,演唱者蒋大为,词作者闫肃都被叫上台领奖,只有许镜清坐在台下无人问津。

歌曲获奖,曲作者却没有奖杯。

许镜清打电话主动向电视台要求,电视台问他是哪个单位的,他说是农影的。

工作人员一听也不远,就说:行,到时候给你送过去。

过了几天,值班室老大爷打电话给许镜清说:这里有你一个奖杯,下来拿一下。

本该万众瞩目下接受的荣耀,却在保安室里,由值班大爷颁给了他。

“只要我活着就不晚”

1987年,许镜清一人为《“齐天乐”春节联欢晚会》制作了所有的配乐。

为一整场晚会配乐,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晚会结束,许镜清与《西游记》的关联彻底告一段落。

他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开一场“西游音乐会”。

苦于囊中羞涩,这个愿望迟迟没有实现。

在那个知识版权意识匮乏的年代,许镜清几乎没有收到过任何像样的版权费。

有良心的音乐公司想起来版权,就给许镜清几百块或者几千块;其他公司逃避版权费,也就一分不给。

那首《猪八戒背媳妇》被制作成彩铃,各大公司赚了上千万,许镜清从始至终只收到了8000块。

其中有一家音乐公司支付版权费,只给了许镜清2块7毛钱。

许镜清打车去取自己赚的版权费,还得自己搭进去车钱。

第一次正规的收到自己作品的版权费,是2014年,韩寒拍《后会无期》用到了《女儿情》这首歌,韩寒给了10万元的版权费,除了管理费,许镜清收到了3万元。

渐渐地,许镜清就不太在乎这些事情了。

他只是越来越想开一场音乐会。

许镜清知道,靠自己这点作品挣得钱是没办法实现音乐会的。

他开始找人投资。

有个老板扬言要给他投资,许镜清兴致勃勃的去录音准备,还投入了自己积攒了多年的10万块钱。

结果发现,是那位老板酒桌上的戏言,酒局过后,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那是他离实现梦想最近的一次,结果还是泡汤了。

后来经过一些《西游记》剧迷的提醒,许镜清决定众筹。

许镜清70多岁,工资只有几千块,住的地方是一座旧楼,没有电梯。

身上的荣誉是国家级作曲家,却开一场小型音乐会都是奢望。

幸运的是,2016年,许镜清74岁,众筹成功。

12月4日、5日这两天,在人民大会堂开了“西游音乐会”。

许镜清将参与众筹的29016个人的名字全部写在了致谢名单上。

这场盛会进行的时候,许镜清没有坐在台下观看,而是躲在化妆间里。

他不敢看,他怕场面壮大自己忍不住眼泪,又怕现场惨淡,对不起观众。

音乐会最后,许镜清被邀请上台参加谢幕,主持人问他:有什么想说的?

许镜清只是说:我想哭。

从1986年到2016年,30年,无怨无悔。

后来董卿采访许镜清,问他:这场音乐会是不是来的晚了些?

许镜清说:不晚,只要我活着就不晚。

有人用他的配乐豪揽千万,有人用他的歌曲红了一辈子。

许镜清说:我不图名不图利,就算不开,大家也都听过这些歌,(音乐会)只是我多年的梦想。

70多岁的时候,许镜清还坚持晚上创作,他说:我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北京的朝阳了。

《西游记》已是家喻户晓,每个人都知道孙悟空,每个人都能哼两句《敢问路在何方》。

却没有人记得那坐在黑夜里,与月亮为伴的许镜清。

敢问路在何方 选自《西游记》(清晰版) 歌词

歌名:敢问路在何方

歌手:蒋大为

作词:阎肃

作曲:许镜清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踏平坎坷,成大道

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你挑着担我牵着马

翻山涉水两肩霜华,风云雷电任叱诧

一路豪歌,向天涯向天涯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啦啦…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扩展资料:

《敢问路在何方》是由蒋大为演唱的歌曲。

歌曲MV

该曲MV的主题歌版出现在片尾,它伴随着取经路上的画面,能看到唐僧师徒四人,作为大师兄的孙悟空走前,师父唐僧在他身后,猪八戒扛着钉耙趑趄,沙和尚挑着担子;“齐天乐”晚会版节目为事先录好的,剪接时杨洁加上了几个剧组工作场面的镜头。

《西游记》音乐那些事儿,多次换人又换歌,最大赢家是谁?

曾几何时,一部优秀的影视剧背后,一定会产生一首或几首优秀的插曲,比如《搭错车》一部电影诞生了《酒干倘卖无》和《一样的月光》等好几首经典歌曲。

在这方面,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堪称典范,每一部都贡献了传唱度极高的主题曲,比如《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和《敢问路在何方》等。

其中,《西游记》可能是插曲最多同时也是插曲传唱度最高的四大名著电视剧了吧, 本文就盘点一下央视《西游记》音乐那些事儿。

一、《百曲千折显真诚》

这是公认最早的《西游记》片头,这首《百曲千折显真诚》是王立平作曲,他当时也正在给《红楼梦》创作,因此精力有限,而整首曲子虽然很规整却并不是杨洁想要的感觉,最终她选择了当时没有名气的许镜清来作曲。

这首歌唱家吴雁泽演唱的《百曲千折显真诚》只用了几集就下线了,现在听起来,里面似乎还有点儿《少林寺》的味道,当年《西游记》没少借鉴那部电影,比如一些打斗的拟音就是直接从《少林寺》里摘出来的。

二、《云宫迅音》

这首纯音乐曲子一开始并没有名字,所谓《云宫迅音》其实是剧迷取的,许镜清觉得很好听就直接用了这个名字。

现在都说《云宫迅音》是我国最早用在电视剧里的电子音乐,其实该剧里比这个诞生更早的电子音乐是《快乐的花果山》,就是孙悟空大宴群猴的配乐,也很好听的,杨洁就是从那首曲子发现许镜清这个人才的,当年竞争《西游记》配乐的作曲家有十来个,许镜清大概是名气最小的那个,结果被杨洁一举相中。

《云宫迅音》光听曲子就够厉害了,如果配合《西游记》片头画面将会更经典,那是杨洁亲自操刀做的剪辑,几乎每个镜头都和音乐非常合拍,说《西游记》的片头是我国影视剧行业三十多年难以超越的经典并不算夸张。

《云宫迅音》里有两段女高音,来自于女高音歌唱家邓韵,她是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的第一位中国学生,也是首位签约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中国歌唱家。

《云宫迅音》取代的片头曲正是《百曲千折显真诚》。

三、《生无名本无姓》

这是第三集《大圣闹天宫》里最早的插曲,现在在通行的央视版《西游记》里已经听不到了,原唱是王小青,在第一次前11集连播时采用的是这首歌,作曲是许镜清。

四、《大圣歌》

在《西游记齐天乐晚会》上,胡寅寅第一次演唱了这首《大圣歌》,之后在《西游记》25集整体播出时,《生无名本无姓》换成了《大圣歌》,这也是我们听到次数最多的版本。

演唱者胡寅寅是八十年代的当红歌手,比那英、刘欢红得早,走出国门更早,可惜的是他后来因为公司经营困难开始诈骗,结果1994年被判入狱十五年,可惜了。

五、《他多想是棵小草》

作词阎肃,作曲许镜清,演唱丁小青,这也是《西游记》前11集连播时的歌曲,《困囚五行山》一集中的插曲。

女声演唱的歌曲抒情比较到位,因此催人泪下的效果更好。

六、《五百年桑田沧海》

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郁钧剑演唱,也是在《齐天乐晚会》上首次演唱的,后来在25集整体播出时替换了前11集连播时的《他多想是棵小草》,整体效果上和前歌不太一样,前歌更为婉约催泪,这首歌更为励志和不屈。

七、《走啊走》

《困囚五行山》末尾,唐僧告别李世民走上取经路时的插曲,在1986年11集版本中,这里只有配乐没有插曲,到1988年25集播出时,换成了周立夫演唱的《走啊走》插曲。

八、《吹不散这点点愁》

又是一颗催泪弹,第10集《三打白骨精》的末尾,唐僧赶走孙悟空一段的插曲,郁钧剑演唱。

这首插曲也有两个版本,1986版里猴子和沙僧的对话是清晰可闻的,猴子让沙僧以后碰上事儿就提他的名字。到1988年版时,所有的对话都 *** 曲覆盖,所以到第11集时猴子埋怨猪八戒怎么不提自己名字时显得有些突兀。

九、《女儿情》

这首歌的作词是杨洁,本来是阎肃,但阎肃没体会到杨洁对这一集的设计思路,因此杨洁拿到歌词之后就自己修改,改来改去几乎全成了杨洁的词,所以最后许镜清申报音乐版权时就直接填了杨洁作词。

演唱者是吴静,她曾经是一名印刷厂的工人,被王昆发现歌唱天赋,之后成为王昆的学生并且进入著名的东方歌舞团。

这首歌也有过变动,在1986年版里女儿国国王和唐僧的对话是可以听到的,老实说确实影响到了歌曲的效果,后来的版本里插曲覆盖了对话,结果这首歌就脱颖而出了。

十、《相见时难别亦难》

《趣经女儿国》的末尾插曲,和《女儿情》同一个曲调,只是歌词不同,作词是阎肃,演唱者依然是吴静。

相对来说,笔者更喜欢这首歌,虽然没有《女儿情》那么有名,但这首歌里那种淡淡的分别忧愁特别打动人。

十一、《晴空月儿明》

《扫塔辨奇冤》一集中唐僧扫塔时的插曲,作词阎肃和杨洁,作曲许镜清,演唱者迟重瑞。迟重瑞是京剧世家,唱个禅意浓厚的歌曲不在话下。

有意思的是,该首歌最早的歌词是“晴天月儿明”,杨洁给改成了“晴空月儿明”,后来迟重瑞在很多活动中都演唱了这首歌,他居然两个版本都唱过。笔者认为,还是“晴空”更好一些,而且央视正式播出的版本里也是“晴空”。

十二、《何必西天万里遥》

《误入小雷音》一集中杏仙跳舞一段的插曲,演唱者也是吴静,曾经在《齐天乐晚会》里率先登场过。

这首歌曲调活泼、声音灵动再配上杏仙的容貌和舞蹈,是《西游记》里比较经典的伴舞插曲。

十三、《天竺少女》

之所以不敢说《何必西天万里遥》是《西游记》最好的歌伴舞,就是因为有《天竺少女》的存在,没办法,这首歌后来太火了,成为很多学校女生跳印度舞的首选配乐,也被很多歌手无数次翻唱过。

这首歌作词是阎肃,许镜清曾经问他,“沙里瓦”到底是啥意思,阎肃解释说就是一个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思,就跟咱们的“咿呀芽儿呦”类似。

这首歌和李玲玉真的是天作之合,李玲玉当年正在东方歌舞团,她主攻的方向就是东南亚歌舞,再加上她类似印度女孩酸酸甜甜又带着一点儿沙哑的嗓音,不论是跳还是唱都非常出色,一举让李玲玉红遍东南亚。

十四、《青青菩提树》

这是最后一集三首歌的第一首,唐僧在菩提树下打坐时的插曲,演唱者乍一听像是关牧村,其实是李静娴,她们的声线有些相像都是女中音。这首歌佛教味道浓厚,和场景、剧情非常贴合。

十五、《无底船歌》

唐僧过河时撑船人唱的歌,演唱者是叶矛,八十年代有名的歌手,经常和廖莎搭档,他在《红楼梦》唱了《红豆曲》,在《三国演义》里唱了《孔明出山》。

十六、《取经归来》

这首歌的词作者并不是阎肃,而是《西游记》的编剧之一戴英禄,《取经归来》算是一首总结性的歌曲,是对《西游记》师徒四人的总结,也是对《西游记》剧组辛苦六年多的拍摄总结,所以你品这首歌的歌词时会发现,把这首歌套在《西游记》剧组身上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因此该首歌也是杨洁导演最喜欢的插曲之一。

十七、《敢问路在何方》

如果说《取经归来》是对取经和拍摄系统性的总结,那么《敢问路在何方》就是这个总结的升华,所以这首歌的名字也被“西游人”经常使用,杨洁导演的第一本回忆录就叫《敢问路在何方》。

这首歌本来是按照男声写的,但一开始片头曲《百曲千折显真诚》演唱者是男声吴雁泽,据说当时有个规矩,片头用男声那片尾就用女声,因此该首歌在最早的11集连播时是由张暴默唱的,效果也不错。

后来《西游记》片头曲换成了《云宫迅音》,因此片尾曲也可以换男声唱了,许镜清找了年轻的刘欢还有崔健等人来试唱,虽然他看中了未成名的刘欢但被杨洁否决,而剧组找李双江也不顺利,最后在录音棚偶遇蒋大为才决定让他试唱,蒋大为也没想到,因为当时张暴默的版本已经唱红了。不过最终《敢问路在何方》还是花落蒋大为,在1988年25集整体播出时片尾曲全部换成了蒋大为版本,一直到今天。

除了这些插曲之外,许镜清还为《西游记》写了很多背景音乐,其中流传最广的是《猪八戒背媳妇》,其实最早那段音乐应该叫《官封弼马温》。

此外,《西游记》还有原声带以及《齐天乐晚会》等场合,许镜清和阎肃也写了一些作品,比如《猪八戒之歌》、《唐僧抒怀》、《王母咏叹调》等,只不过流传并不广所以不为大众所熟悉。

综上,《西游记》如此多的插曲中,传唱几十年的经典作品并不少,那么中间谁受益最大或是最大赢家呢?笔者认为应该是蒋大为,他一首《敢问路在何方》唱了几十年,几乎成为最知名代表作,在中间也赚了个盆满钵满。在这方面李玲玉、吴静、迟重瑞也有受益但远不能和蒋大为相比。

可惜的是,这些插曲的作者许镜清、阎肃,还包括部分插曲的作者杨洁、戴英禄等人并没有从这些音乐里获得多么大的收益,比如许镜清的名字直到近些年才被观众所认识和熟悉,这可能也是经典的遗憾吧。

虽然我正当少年,正当少年,虽然我面慈心软,面慈心软。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唐僧抒怀》

演唱:迟重瑞

歌词

虽然我正当少年正当少年,虽然我面慈心软面慈心软

为求真经不怕难,多少回面临生死险面临生死险

战兢兢叩念弥陀,置之度外心也安

最怕这女菩萨,苦苦纠缠驱不散

怪不得英雄难过美人关难过美人关,虽然我正当少年正当少年

虽然我面慈心软面慈心软,奋进远行登佛地

哪能够意马心猿意马心猿,松岭花仙情切切

女儿国主意绵绵,怎奈我心如月朗

心如月朗全无染,浓情蜜意也枉然也枉然

望佛祖坚我意志壮我胆,保佑我功德圆满取经还

取经还

扩展资料:

歌曲《唐僧抒怀》简谱

歌曲《唐僧抒怀》由阎肃作词,许镜清作曲,迟重瑞演唱,收录在专辑《西游记春节晚会演唱会 》中。唐僧抒怀是中央电视台1987年为介绍《西游记》拍摄情况所录制的大型春节晚会节目《齐天乐》里面的歌曲。

更多齐天歌曲歌词(齐天乐原唱)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