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是否 齐豫(齐豫个人生活),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是否 齐豫(齐豫个人生活)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是否 齐豫(齐豫个人生活)

昨晚,在《歌手》第七期的舞台上,齐豫带来了《一条日光大道》。

歌词清新,旋律舒爽,编曲酣畅,一条日光大道被齐豫的歌声送到眼前,而每一个听歌的人,都是久不见阳光的江浙沪人民。

于是,人们在音乐中完成了沐浴阳光的愿景。

很多人说,终于见到了新的齐豫,她不再是仙音渺渺,而是在快节奏的旋律中输出欢快的气氛。

其实不是,这仍是齐豫过往岁月中沉淀下的作品,只是,当下时代中太少人耳闻罢了。

也难怪有媒体人提出怀疑:《歌手》现场的大众评审们,有多少人听过这首歌?

好在,这个时代,还有人愿意这样唱。

01

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齐豫的时候。

去年秋天,南京,虽已是十月底,但南方的秋天并不冷。

傍晚时分,五台山体育场《回声》演唱会,61岁的齐豫、潘越云连着唱了近三个小时,从《迷》到《追梦人》再到《梦田》。

那时的她一脸从容,后来在《歌手》舞台,依旧瞥见这种熟悉的从容。

当时,恍惚以为,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现场听齐豫唱歌。

但没想到,除却演唱会的形式,还能在电视节目上看到她唱歌,而且是在国内顶尖的歌唱类节目《歌手》上。

起初喜,然后忧,喜忧参半。

喜来自能再听齐豫唱歌,这让人愉悦,忧则来自这个舞台也许并不适合她:

齐豫声音里过往时代的人文表达,是否能适合当下的浮躁审美?

不出所料,现场的大众评审,并不懂齐豫的歌。

齐豫在这七期的成绩,分别是第三、第六、第五、第六、第三、第四、第四,有几期甚至濒临淘汰。

02

先看看这七期,齐豫都带来了些什么。

第一期,《最爱》,仙音从天而降,不沾尘世俗气,但这种不沾染不是躲避,而是自在飞升,唱出人间荡气回肠的最爱。

第二期,《是否》+《爱的箴言》。齐豫选择了苏芮的《是否》,最后接入《爱的箴言》,浑然天成。

她一开口,唇齿间都是岁月的味道,在极简主义编曲下完成高级演绎,既有“情到深处人孤独”的孤寂,又有“将冬天留给我自己”的释然,一往情深又风轻云淡。

第三期,《飞鸟与鱼》。齐豫在现场唱这首歌的意义在于,她放大甚至挖掘了原来录音室版本的优点,从咬字到气声都极美。

初次听,被“什么天地啊 / 四季啊 昼夜啊 / 什么海天一色地狱天堂 暮鼓晨钟”的旷远打动,这次又为“Always together / forever apart”沉醉。

齐豫的气声太美,诠释什么叫做吐气如兰,不同于林忆莲式的直接,齐豫的气声,像是穿透窗纱的月光,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质感。

爱情中的“飞鸟与鱼”已经飞升为宿命意义上的“飞鸟与鱼”。

第四期,《今世》。从音乐的视角再现了三毛与荷西感天动地的爱情。

日已尽,潮水已去,荷西意外溺亡,三毛来到他身旁,同他说话,荷西的眼角流出血来,三毛用一条手帕擦他眼角的血,也擦自己脸上的泪,所以有了这样句句泣血的词:

“同一条手帕,擦你的血,拭我的泪”

齐豫以深情,回首三毛与荷西血泪交融的爱情,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第五期,《女人花》,没有痴男怨女的红尘纠葛,只有“杜鹃啼血猿哀鸣”后的淡然与看开。

第六期,《不要告别+告别》,当齐豫开口“我醉了,我的爱人”,听众也醉倒在另一边。编曲也做得非常好,起于至简,中有恢宏,最后又落于至简。

第七期,《一条日光大道》,齐豫依旧用恩师李泰祥的曲与好友三毛的词,传递自我认同的价值观:

把这首歌送给那些积极面对人生,散发光与热的人。

七期,皆是老歌。

每一首歌都与当下时代隔着很远的距离。

大部分歌手都会仰仗编曲来拉近甚至消除原版音乐的时代感,但在齐豫身上,与其说是编曲使然,倒不如说,是她的声音使然,她一开口,就消弭了一切的时代感。

这种时代感背后,是一种当下少见的美感。

这种美感是一个时代文学、艺术、音乐的综合作用,成为当下浮躁时代里的一记暮鼓晨钟。

齐豫在重复吗?没有。

她只是一点一点,把过往时代中蒙尘、被人们渐忘的优秀作品重新拿出来,注入自己的理解,呈现在大众面前;

齐豫的选歌与演唱,说是对当下时代的审美引导一点也不过誉。

03

节目之外,多数人认可齐豫的审美与表现,一个“仙”字是最高评价。

连柏邦妮也不例外,她说:

“齐豫的声音是高而飘的洞箫,没有人间烟火味道,像一缕透明的丝带在雪山峰顶之间荡漾,孤绝人世,洗净凡尘。”

是的,齐豫的声音很“仙”,但许多人说,齐豫在唱天上的歌,其实我不这么认为。

齐豫扎扎实实地从台湾民歌时代走来,她唱《橄榄树》,唱流浪,唱了很多年。

齐豫《橄榄树》

但这么多年,都不那么相似。

1979年,齐豫未与三毛谋面,她和当时的年轻人一样,崇拜着三毛敢于流浪的自在灵魂,那时的她,唱《橄榄树》,只是一种羡慕与怀想;

很多年之后再唱《橄榄树》,它不再是词、曲作者三毛、李泰祥的橄榄树,而是齐豫心中属于她自己的橄榄树。

人们从齐豫声音里听到的“岁月”味道,都是她心底的沉淀,而这种沉淀,不来自天上,而是人间阅历。

唱了很久人间的歌,才能有飞升的境界。

齐豫,在人间。

04

这种人间,要从“回声”说起。

1985年,台湾流行音乐史上的第一张CD唱片诞生,这张唱片叫《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

唱片《回声-三毛作品第15号》

十一首歌,皆是三毛的词,李泰祥、李宗盛、王新莲等音乐大师作曲,再由齐豫、潘越云演唱,唱的是三毛的童年,三毛的初恋,三毛的传奇,三毛的迷失,三毛的心碎,三毛的独白。

内里,还有三毛的情。

往后的一二十年,三毛逝去,时代更迭,《回声》亦蒙尘。

齐豫、三毛、潘越云

三十三年后,齐豫记得,潘越云也记得,于是她们举办了《回声:三个女人的壮阔人生》演唱会,从台北唱到北京,从南京唱到福州,一如当年去商业的专辑,这次演唱会,也完全去商业。

齐豫说,“我们只想尽全力做好、唱好,并和所有喜欢三毛的朋友一起完成这场演唱会。”

后来的《回声》演唱会,是齐豫基于三毛与人间烟火的思考:

当年,三毛带来的词,文学性与个人风格太强,并不适合谱曲演唱,于是制作人齐豫与王新莲建议三毛重新修改词。

很多年后,齐豫回首时,觉得自己并没有资格让三毛修改词,这是对她伤口的再次唤醒,是一种残忍。

后来的《回声》演唱会,是人间的齐豫与潘越云,对天上的三毛遥远却深切地怀念。

这种怀念,一直都没有淡去。

即使在《歌手》这样的竞技场上,她依然唱着三毛写的歌,从《今世》一直到《一条日光大道》。

05

齐豫声线太美,形成一种光芒,这种光芒甚至让很多人都忽视了她的创作才华。

二十多年前,齐豫发行专辑《骆驼·飞鸟·鱼》,这张专辑,是多数人认为齐豫最好的一张专辑。

十二首歌,内里丰富,她自己作词的就有五首,唱给的父母、孩子、她爱的人、她的敌人、她自己和她的听众。

广为传唱的《飞鸟与鱼》,也收录在这张专辑里。此外,还有不得不提的 “遗珠”《幸福》。

这首歌,从曲风到歌词都很前卫,Pop Rap在1997年,尤其是女歌手作品里,很少见;歌词大胆鲜明,齐豫亲自写:

“婚姻是违反天性的制度/让人忘却贪婪/抵抗孤独/有人因此停驻/有人一生进进出出/都需要祝福”。

在那个婚姻制度被神圣化的时代,齐豫作为女性对婚姻做出深刻理解,且这样的理解并没有把女性群体归于弱势群体,而是平等的审视,这多难得。

06

齐豫,人间“滑雪”。

齐豫曾在接受专访的时候,举了一个很贴切的例子,现场演唱很像在滑雪,或许会遇到有障碍物,但这个时候再规避,是来不及的,需要平时就练到极高的境界。

前文提到齐豫选歌,皆是老歌。

这也与齐豫的自我要求有关。

齐豫从台湾工业唱片时代走来,秉承着那个时代大师们对艺术近乎严苛的要求,《歌手》舞台的排练,有时候是两期一起录制,对歌手而言,强度极高,这时候,齐豫选择呈现自我最高水准范围内的演绎。

与其说保守,不如说严谨,以及严谨深处的真诚。

起初,我也很想看到齐豫“新”的一面,但经历这几期之后,我看到了“旧”的珍贵:

那些人文主义的表达,在《歌手》舞台上是稀缺的,在这个时代,也是稀缺的。

07

齐豫,人间慈善。

我以为,慈善分为物质与精神。这两方面,齐豫都做到了。

几年前,齐豫参加央视《梦想星搭档》,一档电视公益音乐节目。齐豫是歌者,也是公益使者,她用自己的歌声用为公益项目获得公益基金。

后来,齐豫也参加许多慈善演唱会,筹得资金全数捐献,而这些,齐豫从未公开去宣传,只是默默去做。

齐豫歌声中的平和,希望,则是精神意义上的奉献。

昨夜的《一条日光大道》,送给那些“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孤寡老人,润物无声。

08

齐豫的歌声很“仙”,大家都这么觉得,我也是。

但我更想用这篇文章介绍给大家,她作为音乐人的“人间草木”, 她的广阔与她的成长。

齐豫是一条温柔的河,她没有用洪流冲破这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审美界限,而是连通了文学与音乐的河道,自在、诗意前行,这是一种温和、无垠的力量,春风的臂弯。

这个时代应该珍惜齐豫这样的歌者。

齐豫,在人间。

✒️

作者:光荣

与诗,在这里,遇见相似的灵魂。

更多是否 齐豫(齐豫个人生活)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