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Guy Billout)
知识的确是天空中伟大的太阳,它那万道光芒投下了生命,投下了力量
卢克莱修的矛
▲
在卢克莱修的《物性论》中,他提出了这样的假定:
“让我们假定,全部空间是有限的,若有人跑到空间的尽头,猛力投掷一根长矛,你是认为这根用力的长矛持续不停的向前飞去,还是认为那里会有某物将它阻挡?”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这段话中的得出,一方面,如果长矛真的撞到了障碍物,那么就说明在边界之外有某物存在,按照卢克莱修“任何事物都存在于空间中”的理论,这个“某物”的存在也需要空间,说明了空间其实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如果长矛没有撞倒障碍物,那长矛就能永远飞行,那么也说明了空间是无限的。
两个对立的结果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这样的思维试验,明显是有问题的。
芝诺的阿基里斯
▲
设想:跑步者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要进行一场赛跑。
乌龟被安排领先一段路,二者则同时起跑。
自然,阿基里斯必须先要跑起跑线和乌龟的起始点这段距离,可同时,乌龟也会向前爬行一段距离。
于是阿基里斯就必须跑过乌龟的起始点和它刚爬到的地点之间的这段距离,而这时,乌龟又向前爬了一点。
如此反复,无论阿基里斯何时到达乌龟刚爬到的地点,乌龟早已向前爬了一点,所以即使阿基里斯不断缩小自己与乌龟间的距离,他却永远追不上乌龟。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这就是著名的“芝诺悖论”,始见于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第六卷。
它先是假定存在一连串无限的动作,“要跑完路程的一般,需要先跑一半的一半,这又要跑完一半的一半......”,无限就意味着没有重点,可是这时候却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在样的条件下无法完成的限定动作“抵达终点线”。
这个说法难道不奇怪吗?
尤其是那个限定动作还安置在无限序列的最外层边缘。
这样说来,如果那个被算做最开始一半路程的地点安置在别的什么地方,比如安排在越过终点线的某处,阿基里斯不就完成了赛跑吗?
双空间的迷思
▲
假如,你的梦境突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你在家里上床睡觉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热带湖边吊着的小棚屋里。
一个忧郁的女人——你意识到她是你的妻子,让你去打些鱼回来。
你意识到这也许是一个梦,可是这个梦却以一个普通人一天所显现的长度继续着,充满了各种个样恰当且因果连贯的热带生活经历。
最终,你攀上绳梯,回到小棚屋沉沉睡去,然后发现在自己家里醒来,继续面对这个正常的世界。
而第二天晚上,热带湖那边的生活以一种连贯又自然的方式,从它上次结束的地方开始并继续。
热带湖世界中,你的妻子问你“昨天夜里焦躁不安,做了什么噩梦?”于是你给她讲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浓缩版故事。
一切就这样进行着,在现实生活受伤的你会留下伤疤,在热带世界里你被人侮辱人际关系复杂。
直到有一天,在现实中的一个白天,一顿午餐后你在躺椅上睡去,发现热带世界的村民要把你当作活祭品,就在你被鱼叉刺中的一瞬间,你在现实中的睡眠状态被打破了。
从此,湖畔的日子一去不返,一切回到了从前。
这样的双空间是可以想象的吗?
或者说,我们生活在两个不同但是却同样真实的空间中是可能的吗?
这个悖论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想象,人们具有两个连贯的经验,其中每个都在时间上相关,但两个经验之间却不存在时间关系。
提出这个上述这个故事的安东尼-奎因谈到:“如果一个经验是我的,它就是可记忆的;如果它时刻记忆的,那它就与我现在的状态在时间上相连接”。
这也就是说,除非你记得另外一个世界的经验,否则就没理由说你处在两个世界中;但如果你真的记得另一个世界,则就说明,这两个世界在时间上不是相互分离的。
因此,奎因断定,尽管我们经验的概念并不需要空间性,但它一定需要时间性。
物理大师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