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异形题材(异形的科幻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异形题材(异形的科幻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异形题材(异形的科幻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1902年,在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的《月球旅行记》中,用硬纸板做的火箭一头栽入月球上,从月球中往外看的那张脸上好像涂满了刮胡霜。这部短片可以说是可追溯的科幻片里最“古老”的一部,技法粗糙、笨拙,但效果奇幻迷人。

在没有特效或者说特效技法不成熟的时代,科幻类型的“未来感”只能靠模型道具、拍摄技巧等手段来呈现。可100多年过去了,写入影史的科幻片经典屈指可数,而真正的杰作至今都难以被超越,像是斯坦利·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1968)、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1977)和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1979)。

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在詹姆斯·卡梅隆于2010年执导的《阿凡达》所展示的超凡特效技术加持下,如上所述的杰作的续篇,竟然在“致敬”的狂潮中找不出太多的创新性。

普罗米修斯

电影《异形》系列生化人的名字一直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此前三部中出现的生化人分别被叫做Ash、Bishiop和Call。在这一《异形》前传电影《普罗米修斯》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饰演生化人的名字是David。

再看世界顶尖电影大师雷德利·斯科特、詹姆斯·卡梅隆、大卫·芬奇和让-皮埃尔·热内过去拍就的《异形》系列,才惊觉在如今看起来过时的类型套路背后,竟潜藏了美国科幻小说及影视几乎全部的遗产。它递出一把钥匙,但我们却没有完全领会其中奥秘,看不到门后面的世界“起源”。

41年后,回过头来再看《异形》,它似乎预言了我们的去向。

《异形3》导演大卫·芬奇

《异形》拍摄用了16周半,《异形2》用了18周。到了1992年《异形3》,导演新手大卫·芬奇却被要求在13周内完成拍摄,而这是他独立执导的首部电影,导演技法尚不成熟,这一部也多被视作《异形》系列中最为失败的一部。

外太空异形进化论

电影《异形》英文名为“Alien”,直译为外星人,正如老话所说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回顾以往的经典外星人形象,一贯以“文化梦魇”的刻板印象存在。它们长相怪异、丑陋,能力神秘而不可预测,站在人类的对立面且极富有攻击性和破坏力,终极目标则是“消灭人类”。

但好像外星人也没有一个固定形象,没有明确的起源,没有完整的进化史。从1979年开启的《异形》系列,也是在拍完类似英雄拯救世界概念的四部曲之后,才于2012年的《普罗米修斯》之后,由“首创者”雷德利·斯科特再度执导《异形:契约》,回归到异形充满开创性的史诗的源头。

《异形:契约》的时间线设定在《普罗米修斯》故事结束的10年之后,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将揭露所有异形之母——第一部《异形》的神秘起源,并让新种异形与新女英雄上演生死之战。

关于“异形”的电影中,异形官方承认的有六部: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异形》(1979)、《普罗米修斯》(2012)和《异形:契约》(2017);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异形2》(1986);大卫·芬奇执导的《异形3》(1992);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异形4》(1997)。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电影剧情发展顺序并不是根据拍摄先后来界定的,异形的起源及进化进程是:《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异形》→《异形2》→《异形3》→《异形4》。这一进程在革新异形形态变化的同时,也表达着每一个特定时代的集体无意识。

每部电影都是时代的产物,1970年代的美国始于越战及水门事件的纷争,结束于传统价值的回归。《异形》创造了科幻影史上最伟大的怪物形象,并由它表达1970年代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而在许多电影史家的观点中,1977年《星球大战》的诞生,标志着开启了美国电影的新纪元。

关于“异形”的进化,我们主要聚焦的是早期的《异形》四部曲,后来衍生的两部异形前史的电影,完全是另外独立成篇的故事。甚至于一些新奇、 *** 的拍摄手法和元素,都是之前弃之不用的点子。

异形的拥趸者早已对其“变态过程”有了相对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异形有蚁后和寄生蜂的繁殖成长习性,第一部最初是由“异形女王”产卵,类似于巨大鸡蛋的形状,等待机会绽放。

然后,异形会化身为“抱脸虫”,寄生到人脸,状似章鱼,在人类喉咙里插入一根管子,给人供给空气,同时植入它的卵,在人的体内生长发育,成熟后从他们胸膛中“破胸而出”。当然,如猫狗等生物也可作为异形的寄生容器。

异形“破胸而出”的过程相当于母系生育,它本身的形态也有很强的性隐喻,如果说孕育过程是“母体受孕”的话,那生育出来后的形态就像是一个长着锋利牙齿的 *** 。

异形在一次又一次对人类的侵入和迫害之后,成长为庞大的异形成人态,造型融合了生物和机械元素,看起来十分恐怖。

在《异形》续作中,我们会发现异形渐渐有了人性和智慧,生育也从昆虫性进化为哺乳类繁殖方式。这一改变主要是《异形3》造成的转机,女主角艾伦·雷普利孕育了“异形”,但作为正义的女英雄,在影片末尾,她选择抓住已经破体而出的异形,投入高温熔炉与异形同归于尽。

到了《异形4》,雷普利被提取血液以克隆成异形人,科学家们更是提取两百年前异形女王侵入其体内的异形胚胎,培植异形武器,企图从中牟利。从此,雷普利成了“超级英雄”的存在,有异形的能力,作为异形“妈妈”与之有脐带情感的存在,但记忆中还留存的人性的挣扎。

所以在《异形3》中,异形女王不会攻击怀孕的雷普利,《异形4》中,我们的女英雄也是利用异形“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反杀异形大反派。

恐怖而丑陋的异形,那求怜爱的眼神,会让对手有一瞬间的软化进而放松警惕,而异形呢,则会发起一轮更猛烈的攻击。犹记得初代生化人形容异形:我倾慕于它的纯粹,一个生存者,不被良心、悔恨和道德的妄想束缚。显然,懂得利用人性和战术的异形,已经不纯粹了。

普罗米修斯

异形设计的“集大成”

发起《异形》项目的编剧丹·欧班农曾承认:“我没有从谁那里剽窃,我从所有人那里剽窃。”但就是这样一个集大成的”抄袭“形象,直接引发了人类对“异形”的恐惧。

丹·欧班农曾从1951年的EC漫画《木星种子》中偷师,那漫画只有区区八页。故事始于一个小球在一艘航空母舰上坠毁、破裂,并散出来50来个种子,船上有三个船员,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恶作剧把一个种子塞进一个船员嘴里。

后来那个船员就变得虚弱,做手术打开一看,弹出一只丑陋、鳞片状的迷你章鱼。然后它穿破甲板,跃入大海,就此消失。听起来是不是很一致?

很多人不知道,最早版本剧本的名字叫《星际怪兽》,预算仅有200万美元,后来预算才提到1000万美元,但还是限于当时成本和技术,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只安排了很少的镜头让异形现身。从头到尾成年异形只有一只,剧情发展过程中只出现他的部分身体,直至结尾部分才让其完整亮相。

前面说过了剧情中异形的进化,下面我们探究一下异形形象的设计理念。

异形

当时对异形的最初设计,不过是一只皮套戏服假扮的太空怪物。后来瑞士艺术大师H.R.吉格加入,将来自世界各地各种神话的每个怪物整合为一个生物,混搭黑暗、工业与生物的病态黑暗风格,才创作完成“异形”这一未来性的恐怖怪物。

毫无疑问,H.R.吉格依托于自己的狂奇想象创造了另一种怪异神话,异形 *** 了狮子女战神塞赫麦特、巴比伦尼亚神话中的帕祖祖、印度教中的时目女神、中世纪的巨龙、文艺复兴画家希罗尼缪斯·博世笔下的恶魔等等元素,实现了在无意识状态下的综合性创作,使得有着窄长圆滑头壳和黑亮瘦削身体的噩梦般的怪兽得以诞生。

除此之外,大家还会发现,异形的招牌式设定是强酸血液,为了在视觉上突出”酸性“概念,还设定为黄绿色,并与生化人的奶白色“血液”形成反差。这也是巧妙的地方,在人类武器的攻击下,异形的正面战斗力比较有限,但强酸血液却能极大弥补它破坏力的不足。毕竟《异形》中,仅几滴异形血液就烧穿了好几层飞船甲板,极具有震慑力。

异形形象设计“集大成”,《异形》的故事同样如此,很明显借鉴了美国科幻小说及影视的全部遗产。

外星人藏在风道中,在火星上把一个又一个船员干掉,最终它被气闸杀死了,如上剧情出自于1958年《外星恶客》,明显被用到了《异形》之中。再比如,1951年的《来自异世界之物/怪人》与异形这种生物的概念也十分相似,还有1965年的《吸血鬼星球》里面那巨大的外星人尸体。

电影《异形》重点借鉴电影之一,是罗杰·科曼1966年拍的《血腥皇后》。地球接收到外星人发来的求救信号,宇航员们找到信号源后降落在一个小行星上。在一场奇怪的沙尘暴之中,他们进入外星人的船只,发现一个死去的外星人坐在椅子上。可在把外星人带回地球的过程中,外星人渐渐一个个地攻击机组人员,在被灭掉时留下一堆外星人卵。

当然,这些例子只是其“致敬”的凤毛麟角。

血腥皇后

当初《异形》宣传海报有这样一句经典名句:在太空中,没有人能听到你的尖叫。的确,科幻恐怖的“集大成者”,足以打破人类对“太空是空寂和静谧的”的美好想象。

科幻恐怖史诗“风格”

从库布里克的《2001:天空漫游》之后,科幻片就进入黄金时代,不少导演拍出了一流作品。《异形》系列就是科幻片类型中诡谲、另类的佼佼者,女性英雄,血腥cult,四部拍下来只有强悍的西格妮·韦弗饰演的女战士艾伦·雷普利贯穿全篇。

不得不说,艾伦·雷普利这一角色几乎是为韦弗量身定做,因为她高近六尺,根据好莱坞对女主角的一贯审美倾向,很难找到适合她的角色,非常容易压下男主的风头。

异形4

像在《异形4》中,韦弗和薇诺娜·瑞德饰演的美女生化人的对手戏,就激起不少火花。

一定程度上,雷普利可以说是20世纪70年代女性运动的产物,作为一个勇敢善战的女战士,她同时还具备温柔母性的一面。当这样的思想在主流价值和社会意见中广为流传,像《异形》这样的电影就可将传统男性刚强的角色,转换为女性的角色。

这么多年过去,再也创造出一个如雷普利一样伟大的女性英雄,如她一样成熟、复杂和有趣的角色。韦弗的幸运不只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还凭同一角色与当代最伟大导演之中的四位一一合作,且在不同的“作者性”风格中熠熠生辉。

异形2

从1979年横跨至1997年,《异形》四部曲足足横跨了近20年。

风格上,第一部导演雷德利·斯科特称得上卓越的视觉风格家,建构了烟雾弥漫的气氛和铿锵嘶鸣的科技环境;詹姆斯·卡梅隆充分发挥了自己对动作戏的把控力,还凭借炫目的特效拿到了奥斯卡金像奖;大卫·芬奇则充满了哲学意味,节奏缓慢;热内则延续了自己的诗意现实主义风格,视觉极具创造力,还弥漫着浓郁的黑色幽默感。

其中,大卫·芬奇拍摄《异形3》时的导演功力还略显青涩,但他还是创造了新的 *** ,将关注视角从异形身上转移到人物的遭遇上。仔细想一想,当一只雌性异形在唯一幸存的女英雄体内成长时,那种恐惧感可比异形在地球上建立殖民地恐怖百倍。

异形2

在杰作中评判谁优谁劣大有吹毛求疵的嫌疑,四大导演都有自己的独创性,又有对过去科幻遗产的借鉴沿袭,但《异形》大银幕的开创者只有一个,就是自库布里克以来最伟大的视觉风格家——雷德利·斯科特。

造物者野心的自毁

三十多年后,70多岁的雷德利·斯科特再度回归“异形”,接连拍了两部异形的前史电影《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不难看出导演一直在突出同一理念:子嗣会毁灭父母,造物会毁灭造物者,我们亲手缔造的事物会反过来毁灭我们自身。

可有多少人会把雷德利·斯科特重启“异形”当成自毁呢?

当把《异形》和《异形:契约》拿出来作对比时,不难发现《异形》几乎是慢动作的,主角也很少且多是分散出现,头45分钟,好像没发生任何事,直到“抱脸虫”突然从异形卵里飞出来。

而《异形:契约》的整个环境是亮色的,甚至是生机勃勃的,生化人有正邪两派,正派转为团队作战但也不可避免的产生分歧,最可怕的是,最后活下来的是邪恶生化人David。

一切都变复杂了。

异形:契约

当年拍《异形》中那场异形“破胸而出”的重头戏时,雷德利导演反复强调,这场戏决定了这部电影是成是败。

在众目睽睽之下,而不是某个黑暗走廊里某个落单的家伙身上,一个恐怖的、拳头大小的脑袋从他胸口探出来,所有人从餐桌前跳开,猫咪也警戒万分,异形趁乱逃掉,鲜血从他胸前的大洞潺潺而出,桌上充满鲜血和黏液。

那场戏拍得时候,旁边道具都是真的牛的血肉内脏,因过度闷热导致变质味道刺鼻,工作人员放入甲醛去味,结果闻起来更糟了。

异形

而当时一开始就被否决的场景方案,雷德利导演又用在了《异形:契约》中,在一片黑暗中,一个落单的家伙,被凶恶的生化人大卫注视着,背后是烟气和光影,异形人对其猛烈攻击,也是残忍的画面。

《异形》的令人惊叹的尝试还不止于此,你能想象当时所有布景都是真实的吗?在没有绿布的时代,布景都是按实际尺寸来的,演员就真的身处在那些巨大的洞穴中,成年异形也真的是由演员扮演。

最为天才的是,雷德利执掌了《异形》近80%的镜头,只用了一台平板视觉相机。他有很多具有独创性的拍摄尝试,比如他刻意想让画面呈现变形,在封闭空间内还反向操作用广角镜头,增强幽闭恐怖效果,还有他镜头中的所有空间都是黑黢黢的,他用的光实际上是来自于火炬的光。

异形

导演雷德利曾经说过:我从来不会让镜头停止不动。哪怕只是船员之间争论的场景,或者只是普通的舱内陈设,都要在构图和运镜上,保持一种微微的颤动感。

回到《异形》的起源,第一部第一组开场镜头,镜头在空旷的诺斯托罗莫太空船舱中缓缓推移,在一种奇妙的运动感配合下,我们走进了太空异形世界。

正因为如《异形》系列科幻恐怖史诗的存在,才更能引起人类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异形”,电影最后一幕是从自我毁灭中逃离,这是我们的时代的神话,但活下来并不容易。

普罗米修斯

总之,《异形》系列的主题是如此有力,部分原因在于他超越了寓言。

有人说“异形”表达了一个父权制社会的负罪感,有人说“异形”代表了女权的崛起,你觉得是什么呢?

参考资料:《闪回电影史》;《回忆录:异形起源故事》;《异形:契约》;《编剧心理学》;《科幻世界》;《大奖电影手册》等。

更多异形题材(异形的科幻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