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梅兰芳(1894——1961),我国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和1956年三次访问日本,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和1952年两次访问苏联进行演出,获得盛誉,并结识了众多国际著名的艺术家、戏剧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画家,同他们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他的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国京剧艺术跻入了世界戏剧之林。
赵丹(1915——1980),在近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中,赵丹孜孜以求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不断探索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体系,强调趣在法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意境。他的表演,主张用体验和体现的和谐统一,洒脱自如,形神兼备,意境深邃,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陶金(1916年——1986),陶金为人诚恳,生活简朴节俭。三四十年代,社会上流行穿西装,而他的西装是在旧货摊上买的。他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不计较个人名利,不喜欢出入交际场所。除剧本外,他对别的不发生兴趣。他对所演的角色,所导的影片,总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陶金有一个幸福的家,他与妻子章曼苹、女儿陶白莉、儿子陶令昌都是电影工作者。陶金在家常和儿女说戏,启迪他们的演技。
金焰(1910——1983),1910年4月8日生于韩国首尔。父亲因参加朝鲜民族独立运动而受通缉,于1921年举家迁至中国,定居通化并加入中国国籍。金焰那富有青春活力的气质与朴实自然的纯真表演交织一体,清新迷人,很快拥有大批观众,特别是成为青年学生观金焰与妻子秦怡众痴迷的偶像。1934年,他在一家电影刊物组织的观众评选中,获“电影皇帝”殊荣。
龚稼农(1902——1993),我国从影最早的著名职业电影演员之一,在中国电影初步崛起的无声片时代和由无声片向有声片的过渡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有“明星第一小生”之称。同时他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拍片最多,资格最老的著名老明星。曾于1981年在台湾获得最有成就演员奖,1993年获第三十届金马奖纪念奖。
王献斋(1900——1942),王先生曾开设眼科诊所,后弃医从影。因所开眼科诊所与明星影业公司相邻,得以结识众多影人。他在《孤儿救祖记》、《歌女红牡丹》、《劫后桃花》等影片中出演反派角色,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以饰演反派著称的著名影星,被誉为“第一坏蛋”和“无赖标本”。当时舆论界曾这样评论“在当今电影圈内饰演反派角色,演技的圆熟,深度达到‘炉火纯青’者唯王献斋一人。”
袁牧之(1909——1978),1930年从大学辍学后,袁牧之投身到戏剧事业,主演过话剧《五奎桥》、《回春之曲》等。1934年编写了剧本《桃李劫》,摄制时他担任主演,获得成功。该片是五四以后优秀影片之一。1935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1937年,他编剧、导演的《马路天使》上映,在艺术手法和思想内容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中国影坛上的一朵奇葩”。
洪警铃(1893——1963),洪警铃早年曾投资建新舞台,参加新民剧社,从事舞台演出。1914年在幻仙影片公司拍摄的影片《黑籍冤魂》中扮演角色,后在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出演影片,是我国从影最早的电影演员之一。他从影早,时间长,拍片多,多饰演配角,善演反面角色,表演有喜剧色彩。
吴楚帆(1911——1993),杰出粤语文艺片演员。生于天津,曾于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上海交通大学肄业。1932年开始加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当演员,拍电影,成名作是抗日战争片《生命线》(1935)。1937年凭着《人生曲》(1936)荣膺“华南影帝”,当时他只有二十六岁。从影以来,拍片一百余部,其中《家》、《春》、《秋》于1965年在北京获奖,并被选为最佳演员。
姜妙香(1890——1972),七岁拜师学青衣,由于家学渊源又经名师教诲进步很快,初次登台演出便得到好评。他在王瑶卿因嗓音关系极少演出,而王蕙芳、梅兰芳尚未成名之时,脱颖而出,大获好评,十六岁的姜妙香与王凤卿、刘鸿升一同加入著名演员田际云所组的玉成班。姜妙香的嗓子好,能连唱两个小时都不觉吃力,因此而赢得“姜八刻”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