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岭南古民居意义,岭南民居特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岭南古民居意义,岭南民居特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岭南古民居意义,岭南民居特色

在乐昌境内黄圃镇的乐宜古道旁有一古村

原名为彰应山村,后来简称应山村

距离黄圃镇 *** 约2.5公里

漫步此间青石静安路

忆旧时喧嚣那年望

记繁华盛世人情暖

昔日在网上看过一资讯,岭南十大明清古村落:韶关南雄珠玑巷、佛山三水大旗头村、韶关乐昌应山村、广州从化钱岗村、东莞南社村、广州番禺石楼大岭村、河源仙塘南园古村、江门恩平歇马村、肇庆高要“八卦村”、云浮郁南连滩大湾古村落。于是,寻了一空闲半日与友人匆忙游览了不远的黄圃应山古村。

据说白氏祖先原籍湖南长沙,因先祖宋元丰年间考中进士,官拜通直大夫而授广西玉林州知事。卸任归里后途经黄圃,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传至白氏第十三世后南迁岭南,在这里建起了应山村。

经村民指路,我们沿村口一小路走到了该古村建筑群。

仅是入口就让我们忍不住开始拍照,沟渠环绕,古树落叶,不禁让人想起小桥流水人家。

应山古村是在黄罗古道(黄圃——罗家渡)与乐宜古道(乐昌——宜章)交接之处,坐落在凤凰山下,依山傍水,地势雄奇而开阔,后山为凤凰山,重峦叠嶂,来脉平稳逶迤,结成聚气丘陵,村前是广阔田垌,庐溪河水蜿蜒,流经玉环大桥而西去;东有壮丽的白虎嶂、香炉峰相对峙在拱卫;西有巍峨雄壮的西岭把持;前有福果山朝贡,四周围山脉上古树参天,共同构成一个丘陵盆地,而应山村则在其中,具有自然环境优美的大人村。

应山村建村时间较早,据黄圃《白氏族谱》记载,在明朝永乐五年丁亥岁(1407年)是乐昌白氏璧公第十三世孙如素(思谦之侄子)在该地开基创村的。经两代人之后,分别扩建了上下两排房屋,初具人村规模,因为独得地理条件的优越,加上社会的安定,人财并旺,家兴村大。万历年间(1573——1578年)开始,大兴土木,建房扩村,同时人丁向外移居,首次出现鼎盛时期,这是应山村到后来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大规模出现的根本原因。再发展到清康熙——乾隆年间(约1660——1780年),在此段历史时期应山村已崛起为白氏在乐昌乡间中的最大人村之一。总人口达七百人。

应山村的民居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万余平方米,民居屋有上百栋,布局非常合理,前后分九排,每排九栋,每二栋或三栋相连,另有独建的,村人称之“单脚”屋,那是因地制宜。村中有两条竖的大巷道,各长180米、宽3.4米,分设于村子左右边。左巷道从后山的青龙位上经井水(泉水)相邻,曲折而下与七条横巷道连通,可谓“横通直冲”,巷道外边有宽约0.4米的水沟,井水、山岭水,可通过这两大水沟,沿着地势蜿蜒流入村前的大水沟。大巷路与水沟把村庄划分成三部分,大巷水沟内全是民居屋(住宅区),大巷、水沟外都是杂屋(猪牛棚、厕所……),两者分明。更优者,连白蚁不敢越过水沟,侵入民居屋,住宅不受白蚁之害。这是古人对科学知识的一大运用,这是建筑学上的一大学问。

应山村古建筑,清一色的清水墙、青砖、灰瓦、木梁结构,青石条屋角、屋檐留有钩头滴水,两侧墙仍保留着风火墙,巷道青石板铺成,具有古香、古色味。房屋依地势坡度,沿着扇形层层而建,呈现鳞次栉比、高矮连叠,具有自然、和谐、美观,给人舒适美感。整座古建筑,体现着当时的文化、艺术素质和民风、民情、民俗的风尚。

青砖石瓦,各种雕梁古柱、老檐旧巷,走过这些,也能想到古时白家大村是多么鼎盛繁华,而今下只剩这些屹立百年的旧物见证了世事变迁。残留的电线、灯泡等现代产物证明了白家人一路走来不曾离开。

漫步其中,让人不由自己的想回到过去,左邻右舍的相互寒暄,农闲时的嬉笑串门。或是让姑娘们想穿起古装拍古风文静之照,或是刮起一阵文艺民国之风。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很多雕梁木柱几乎是家家不同,小编不由想说句俗气的话,这白家应山村,真的是很多土豪啊,有钱任性还有个性。我想当时这白家大村名门望族当中,是有出众的工匠与建筑家吧,不然怎么规划出如此美观大气的一村落,整个村落不仅是整齐细致,实用还极具艺术欣赏性。

应山村前的古道上,右边有大官古桥,三峰古亭;左边有水口庙及凤翼亭、玉环大拱桥;村后存有凤山书院遗址。而应山村则处于文物古迹包围中,两条古道相交之处,成为名副其实的古村。在二000年六月间,有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助教授谭伟伦先生及该校建筑系教授何培斌先生,韶关大学教授曾汉祥先生等人亲临应山村,进行实地考察,并绘出全村的立体平面图形。

沿河边一大路直走,就可看见一棵古树参天,树下就是有名的古庙——水口庙。由于现在几乎无人问津,庙里杂草丛生,香灰无人打理,村民送去的神明菩萨像灰尘满布,一副阴森荒凉败落的景象。出于对神明的尊重,并未拍庙内照片。与友人鞠躬拜了拜,算是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其实,心里是惋惜与难过,如是重视,不该这样 。不如死物古树,谢谢你还在陪伴左右,让它不曾寂寞。古物自被珍惜,譬如这个见证了白氏辉煌的百年古庙。即使你沉寂了,我也不想你被忘怀。

古庙之前就是盛名已久的玉环桥,清乾隆31年(1766年)由监生白锦元、武生白增刚捐资始建,采用二拱圈式纵联砌置法筑造。桥体与水中倒影成完美三环,呈“三月浴水”的绚丽景色,是南北走向的3拱墩柱式青石桥,乐昌10大文物保护之一。1985年8月25日的特大洪水冲毁西引桥段,1996年1月4日修复。全长49.85m,净跨长50m,宽6.5m,桥高12.5m,拱跨16.9m,桥身厚1.15m。桥面2侧均石砌护墙栏杆,长48m,高0.53m,墙厚0.36m。3孔,每孔跨径15.8m,拱圈厚50㎝,石砌,青石铺面,石阶5级,每级长2.3m,宽0.66m,级高0.12m。下石阶28级,规格同前。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现存最大宜乐古道石拱桥,历经战火和特大洪水洗礼,仍岿然不动。省保护文物,保护范围:桥4周20m以内为文物保护区。自古以来,商贾往来频繁,石桥成为湖(南)广(东)古道的重要交通枢纽。

应山石桥是广东省目前发现跨度最大的古石桥,2002年被批准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探访这古村,就似其中古村人,让烦躁不安的自己得一时安宁与闲暇。忘却当下这浮世杂事,旁观这凡世俗扰。它静静的这等,等那年那般那伯乐,被发现被珍惜,不曾离开不曾放弃,如此痴心如此坚强如此执着,坚而不弃,终有一日,应君所喜。我愿如你所愿。

图片来源:PS吃喝玩乐嗨皮

------------------------------

韶关人的朋友圈,韶关生活网手机APP。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韶关生活网】均可下载。

更多岭南古民居意义,岭南民居特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