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不知道大家对于“能力”这两个字是如何理解的,我个人的理解,应该从做事方式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看,我个人更看重做事方式过程,而现实中给我的感受更倾向于结果,甚至只关注结果,包括个人实际体验,影视剧甚至一些管理类书籍。简单几个例子交流一下。
先说个热播影视剧给我的这方面的感受,前几年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经典人物,李达康,这个人越看越让我有些无法理解。其余后续再谈,先说能力问题,否则一会又跑题了。李达康,精明能干,能力过人,是这样吗?改革大将,雷厉风行。城市规划能力?城市规划好像书记可以也需要参与,但并不仅限于书记个人吧,很多人,尤其是规划设计单位更重要吧。剧中仔细看,李达康经历过的所有地区规划好像都是他个人意愿特征明显。总不至于所有地区完全同意其规划吧。执政能力,这几个字我完全不懂,就不乱评价了。做事能力,首先大风厂抗拒拆迁,其实剧中李达康已经基本上同意了祁同伟强制执行的建议,结果陈岩石硬挡着没实施。第二次是对待孙连城的问题,光明区能卖的地全被丁义珍卖完了,也没有什么其他收入,孙连城刚刚接手就要面临早期教师退休工资的问题,还有改进窗口工程,当然大风厂的问题又要求他拿出几千万,而且没有任何缓和的余地。一旦执行力度不够就免职,而下级的实际困难根本与其无关。第三个是易学习的回忆,县里修路,村民集资,当然修路不为过,要想富先修路嘛,但为修路逼死人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而且整天强占着本应该县委书记易学习使用的吉普车,去了也不过是开动员大会,说是动员大会,能逼死人还叫动员大会吗?恐怕也是和孙连城那次一样直接强派任务吧。这里面李达康表现出来的能力,除了有些远见以外,剩下的就俩字“强势”。强势算是很高水准的能力吗?另外李达康的远见,我个人认为多是不切实际的,没有经过系统论证预估强行修路,建公园,建旅游景点。城市或者国家这能如此发展吗?公园旅游景点可以散散心,但是剧中李达康居然主要的 *** 项目就是这两项,大量建设,难道真有那么大需求?
可能我真的无法理解这个等级的人的高度,最近有部热播剧《天下长河》,剧中靳辅给我很大震撼,至于不说陈璜,很简单,因为自始至终陈璜都没有融入到官场,穿了官服也算不得官,算是工程师吧。这对组合我认为比较符合我的想法,首先有绝对内行的工程师,至于靳辅,才是真正的好官,懂官场险恶人心,对于技术也是有一定的研究。最关键的懂人,懂陈璜这样的大才(陈璜治河理念是否正确,其人是否真心做事)。懂手下官员这样的一般人才(不说大话,不强留强除,拿出具体方案,与君共勉)。懂普通人,穷苦人,却有时无能为力。于震甲的母亲不愿意搬迁,百姓不愿意搬迁,无法炸堤泄洪,靳辅是知道后果的,但他无法选择,桃源县百姓不撤走泄洪会死人,不泄洪下游会死更多人,杀一人救十人难道一定正确吗?如果杀的是自己或者自己在乎的亲人呢?十万百姓和百万百姓都是百姓,这不仅仅是数字的问题,百姓不愿意背井离乡,都想安稳的生活在土生土长的地方,所以我认为,靳辅是懂百姓懂穷苦人的。我想,这才应该是管理者应具有的能力。
强势管理横行,影视剧书籍等推崇一句话“我不看过程,我只要结果”。企业领导最常说的一句话“能干就干不能干滚蛋。当然有些时候这也是必须具备的,但如果未来管理者只知道这个方法,那想想挺可怕的。强势管理造就的更多的是弱势文化,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管理者强势,十个百个甚至成千上万的被管理者都将形成弱势思维,几代变迁后,中国人还能再站起来吗?某些强势领导难道没有想过,百年过后,趴在地上磕头的会不会有自己的后代。企业主有没有想过,通过强压任务,强降工资得到的提升,会持久吗?哦,或许,财富可以积累和传承就够了。如果附近出现一个有了更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的竞争对手,单靠强压任务和工资,财富还能积累和传承多久?
强势管理弊端多多,有时甚至很多人以此为耻。既然如此,为何强势管理还能大行其道。首先一点,最重要的,效率问题,强压任务,强压工资,企业产量当天就能提升,企业效益当月就能看到上涨,如此快速,哪个老板可以拒绝。第二、如果将劳动者和劳动单位看成供需关系就能看出来,目前国内劳动力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且是远远大于。企业少了这个人可以再找,工人丢了工作就不好找了。至于某些人说的技术熟练度等问题,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第三、多数百姓没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没办法,只能被迫接受。现在上班是很多人唯一的生存途径,没有选择,而强势管理基本上是常态。如果从业者现在家里几千万存款,几十套房或者几百亩个人土地,恐怕遇到这种管理模式当时扭头就走了,脾气爆一些的或许还会问候一下对方母亲。所以说,这大概是一种社会常态,短期内不太可能解决,除非供需关系发生绝对的转变,不过概率不大,有人说减少人口就行,那到时候企业搬迁至国外了。刚刚想到一点,好像现在男女关系也类似于劳动者和劳动单位的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