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起北京城内的清代王府,就得从清王朝的发祥地——东北盛京(沈阳)王府开始谈起,因为北京清代王府与盛京(沈阳)王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2年夏天,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处清代早期建筑群遗址。最后经过考古发掘证明,此处清代早期建筑群遗址就是曾经的汗王宫。
汗王宫遗址位于沈阳市沈河区中街路北。该遗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进院落,南北通长41.5米。遗址由宫门、宫墙、前院、高台基址组成。高台基底座由四道南北向、六道东西向的砖筑台基和围筑其间的夯土台共同构成。
简瓦瓦当
滴水
雕花脊砖
整个砖筑台基大体略呈长方形,南北宽度23.5米,东西长度46米。筑于高台基上的主体建筑早已无存。汗王宫北围墙宽1.4米,南围墙宽1米。在汗王宫遗址出土有满文“天命通宝”铜钱以及大量绿釉琉璃建筑构件,其中有板瓦、筒瓦、滴水、花砖等,瓦当、滴水当面和部分模印花砖上均为莲花纹饰。
由于至今也没有找到有关罕王宫的详细史料,无法了解罕王宫的大小、结构等必要的信息,大致估算罕王宫总面积大约在2000平方米左右,“与普通的院落不同,后院与前院之间有着近3米的落差,由一处台阶连接。”满族在起兵前多住在山寨之中,城内最高长官都住在最高处。
这种高台筑房的建筑方式,沿袭了满族在山区生活时,贵族首领住宅建于最高处的生活习俗。从努尔哈赤在佛阿拉建立第一座都城开始,一直到东京城,他的宫室一直建在城内的最高处。到沈阳后,由于沈阳是平原城,他便夯土起台,将寝宫建于高台之上。
罕王宫一直不为人知,因为已经消失了300多年。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太祖努尔哈赤修建了沈阳故宫,他本人就应该住在这里。其实努尔哈赤当年迁都沈阳时,他并没有住在沈阳故宫,而是住在非常简单的罕王宫里。沈阳故宫的大政殿不过是他的办公场所。起居、迎客都在罕王宫,除去出外征伐,努尔哈赤在此居住了1年多。
那么为什么努尔哈赤不愿意住在舒适的城内,而是守着城门,是为了逃跑方便。“他们家的后院直通九门,出门逃跑便是抚顺,很轻易就可回到努尔哈赤发祥地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 ”
清太祖努尔哈赤统治时,采取的是四大贝勒并坐理正制度,根本没有“分封制”。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病逝后,其子皇太极继位废除了四大贝勒并坐制,自己独掌大权,十年后登基称帝,国号大清。
皇太极拥有雄才大略,称帝后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制度,巩固兵权,分封制就是其中一项。简述一下清朝王爵分封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封制的范围很广,包括皇室、异性满族贵族、蒙古族贵族和汉族贵族。其中宗室爵位共有和顾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因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和奉国将军九等,而异姓贵族则分为王、公、伯、子、男等爵位,例如清开国元勋扬古利被封为武勋王。清朝既然分一些人为王,则顺理成章地为他们提供居所了,这样王府就产生了。
从近年新近发现如今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的珍贵文献《盛京城阙图》所示,当年盛京(沈阳)不仅建造有宏大的汗王宫殿和诸多衙门、庙宇等建筑,而且还明确用满文标注了十一座王府的具体所在位置。
大西门(怀远门)旧照。乔治·厄内斯特·莫理循 拍摄
后来,顺治皇帝在皇太极制定宗族九等爵位的基础上,将镇国公和辅国公中又分辟出不入八分镇国公(所谓八分,是指清八旗旗主有平均分配其财产、人口和土地等特权,而不入八分自然是指其财产等不被列入八旗旗主分配之中)和不入八分辅国公两个等级,还增加了奉恩将军这一爵位,这样清宗室爵位共有十二个等级。
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清皇室人口日渐隆盛,康熙又制定了后世子孙可以承袭先辈爵位的制度。顺治皇帝提出的“合行条例”中有一条规定:满汉分居内外城,即正黄旗在德胜门内,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所以,北京王府大都建造在内城。
清代确定了“ 诸王不锡土,而其封号但予嘉名, 不加郡国”的原则, 诸王没有封地,不外出就藩,只受封吉祥的名号, 获赐在京城建府邸居住,诸王府邸即王府。
居住在皇城根下,不仅有利于朝廷的管理,还可让诸王感到一种特殊的荣耀之感,他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会对朝廷造成一定的威胁。
这样,北京就成了王府的集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