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核泄漏事故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灾难性的大火造成放射性物质泄漏。位于乌克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当时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对共有4台机组的第4机组进检查时,由于电站人员多次违反操作舟致反应堆能量增加。次日凌晨,反应燃烧,因而爆炸,防护措施严重损坏,大火使放射性物质源源泄出。这时的大火已经无法被扑灭了,大火持续燃烧了12天,熄灭时周围的温度还将近300摄氏度。核物质泄漏导致当地射强度最高为每小时15毫伦琴,基辅市为0.2毫伦琴,而正常值仅仅允许量是0.01毫伦琴。据估计,此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是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掷的原子弹所释放的400倍。
切尔诺贝利的废墟
事故发生后最让人气愤是,前苏联 *** 对事故采取隐瞒政策,因为大风和气流的影响飞过整个苏联直到欧洲瑞典检测到上空的放射性尘埃异常,超过正常数的100多倍,前苏联 *** 知道已经无法隐瞒了,才承认发生核泄漏事件。
事故发生后,开始的措施是核电站方圆30公里内严格限制人员进入,等两年后,清理人员把第4机组的残骸用大量混凝士浇灌,彻底封闭起来。这可能是当时唯一的办法了。但是延续几十年的、无法挽回的污染已经造成。此事故中当场死伤200多人外,最可怕的是10年内附近儿童甲状腺癌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发病率极高,新生儿畸形,就连动物都出现大量畸形均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综合征”。被污不仅是空气,还有土壤和水源,还有附近植物,森林逐渐渐死亡。人们被迫离开了家园。切尔诺贝利成了不毛之地。20多年后,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还在忍受着污染的残余影响,专家表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污染要完全消失需要几个世纪的时间。
核泄漏事故后当地的巨大老鼠
核电站剩下的3个机组一直工作到2000年,2007年乌克兰 *** 宣布将永久关闭核电站,还邀请德国专家在电罩上专门修建了一个巨大钢罩,完全屏蔽辐射,但永久性伤害20多年前已经造成,这些手段为时已晚。
2016年11月29日建成的能防护100年的巨大石棺
这个“石棺”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建筑物。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28个国家筹集了约15亿欧元(约合110亿人民币)资金援建这一工程。报道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的辐射量超过5000万居里,污染波及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地区。世界卫生组织称,50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影响。已从事故污染区迁出了约13.5万名居民。
先后约有60万人参与了应对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及其后续影响的相关工作和工程。
更多20世纪重大环境污染事件,21世纪十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