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山东杨成才,青岛杨成喜画家简介,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山东杨成才,青岛杨成喜画家简介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山东杨成才,青岛杨成喜画家简介

杨祝成(1894-1968)

杨祝成是20世纪青岛早期的“四大名医”之一,他医术高超,当时在百姓中的声望很高。民间盛传,如果谁家有人不幸去世,前来吊唁的人第一句话便会问:“看过‘四大名医’没有?”言外之意:“四大名医”可以起死回生!青岛的“四大名医”就是市民们心中的“医圣”。

说到杨祝成,更多的是坊间传言,说他是杨乃武的后裔。《杨乃武与小白菜》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故事家喻户晓。其实杨祝成的爷爷和杨乃武的父亲是叔伯兄弟,也就是堂兄弟的关系,因此杨祝成并非是杨乃武的后裔。因这桩“奇案”,杨祝成在青岛也就有了几分传奇色彩,常为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杨祝成原名杨卓群,1894年9月22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县刘仙阁。生父杨同伯是清末秀才,青年时在老家做私塾先生,辛亥革命后去上海谋生,杨祝成也随后跟父亲移居上海。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杨祝成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并目睹中国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怀揣着 *** 与梦想,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加入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外语考试合格,是1800多名中国优秀的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准备赴法前因家中突发变故,终未能成行。当时的中国政权更替频繁,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少年时的杨祝成常常看到贫困多病的百姓,有幸得到医生的帮助和治疗而得以康复,由此他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非常崇拜医生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本领,他决心将救百姓免于病痛为己任,不能进则救世,就选择退而救民。

他19岁开始自学中医,25岁时在浙江 *** 镇的诊所做实习中医。1923年在上海开设诊所,拜江南一代名医叶熙春为师,精习岐黄之术,并得传真谛,医术日精。更是将恩师在内科、妇科,对外感时症、内伤虚痨、痰饮、臌胀等诸病的独到治疗之处镌骨铭心,并遂心应手地运用于他的行医诊疗中,尤以治疗温病为著。

叶熙春早年在上海行医,已蜚声江、浙、皖诸省,慕名求医者众多。解放后叶熙春曾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1961年杨祝成与叶熙春两人在沪时隔40年后又一次见面,从此一别再无缘相见,7年后两人于同年驾鹤西去。

1961年杨祝成与叶熙春(左一)在上海合影

杨祝成在上海期间还利用空闲时间与钱塘杨氏中医创始人,晚清儒医杨耳山交往密切,学得了很多中医精髓。他虚心好学,研考医学典籍,博极医源,深得其旨,1925年便独立开业行医。

1933年他来到青岛,1936年去天津,在这两地设立诊所并坐堂行医,两年后重返青岛并定居下来。

到青岛后,杨祝成住在德县路18号,并一直在此行医。德县路18号位于中山路与青岛天主教堂(圣弥厄尔教堂)之间,是一栋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沿德县路与肥城路成L型布局,并非典型的青岛里院形式。杨祝成居住在二楼的楼梯口处,颇有点像传达室的位置,这倒也方便了每天来就诊的患者。每到周日德县路18号楼下街口,小汽车排成一队,在那个汽车不多的年代,也是德县路上一道别致的风景。

解放前杨祝成一直是自己开设诊所,白天患者不断,无冬无夏。一天深夜,一个来自西镇八大院的男人急匆匆地敲响了德县路18号杨祝成住所的门,说他妻子因血崩,血流不止已经不行了,特来求杨大夫去他家给看看。杨祝成拿起药箱直奔西镇,到他家发现这对小夫妻家徒四壁,贫病交加,屋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物品。杨祝成立刻进行医疗处置,等患者有所好转后他才离去,临走时不仅不收出诊费,还把随身携带的6块大洋交给病人的丈夫,他叮嘱天亮后赶紧去抓药。两年后,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刚满百岁的小孩,找上门来,感谢杨大夫的救命之恩,同时还带了一包红鸡蛋,说他们准备回老家了,走之前特地来看望杨大夫,并告诉杨大夫,他们给孩子起名叫:刘记恩。

其实每年都有人去德县路18号寻访杨祝成故居,直到前不久的2023年春,有一位老人在德县路18号院里徘徊。当楼长问他来找谁时,他说:“我就是来看看,我想杨大夫了……”

1955年杨祝成就任青岛市立中医院医务主任,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关闭了在青岛潜心经营了二十余年的私人诊所,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1959年被任命为青岛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负责高干和外宾病房。 *** 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的徐特立经常到青岛八大关疗养,杨祝成是徐老在青岛疗养期间的指定医生,常去八大关给徐老问诊开方。中央和部队的很多首长也常找他看病,其中有杨成武、肖劲光等著名将领,这在当时是需要保密的,除了相关人员外没有人知道。

在人民医院时,他的主要工作在高干病区,但诊治病人,不分高低贵贱,他每星期一、三、五上午开放门诊,为普通百姓服务。病人不到天亮就要排队掛号,否则很难掛上号。他特别体贴病人,处处为病人着想,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孙女给他送去的午饭,常常是凉透了也没吃上。

他在工作中关心体贴病人,视病人如家人,认真负责,常被人誉为“神医”。他的医术不只是人们形容 “妙手回春”、“逃出生天”的诊疗水平,更是他“视病人如亲人”的职业操守。他注重治标,更重治本;以治标为先导,以治本为目标,同时不忽视愈后调理。德县路18号及其附近的邻居,都曾受到过他的慷慨帮助,不管谁来找他看病,他从不拒绝,有求必应。曾经有个邻居的父亲病重,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杨祝成免费给他看病,患者的病是看好了,但身体仍极度虚弱,杨祝成就把自己买的东北野人参送给他,最终使其彻底康复。类似的事情可以说是举不胜举,对经济困难的患者,看病不仅不收钱,还拿出钱给病号,解决他们的买药困难乃至日常生活开支。

杨祝成中医基础扎实,更熟习西医之法,他常将中医与西医做比较,通晓医理,互为补充,取长补短,将西医辩症诊断和中医辩证施治相结合,灵辨巧治。他的孙女上小学时,同班同学因腿脚麻木,不能行走,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度日,同学的父母带她去过好多医院治疗,均不得好转。杨祝成知道此事后,积极给这位小学生诊治,为她开具处方。他善于内外兼治,清灵通窍,除秽透达,据此处方服药数剂,病即痊愈。孩子的父母称杨祝成为神医再世华佗。

杨祝成在青岛市人民医院工作时,他注重培养人才,提携后进,积极传播中医学术思想和理论。单位安排他帮带医生,这些人中有工作经验丰富的中青年医生,有刚毕业的优秀医科大学生,还有青岛其它医院的各科医生。他言传身教,反复叮嘱学生要存疑审慎,又要用药灵活,把握好症候机理。他因材施教,毫无保留地把经验传授给他们,经他指导之后,他们都成为各医院的主力医师。

杨祝成认为医为仁术,非谋财之道。他给患者看病开药,但不卖药,他的处方患者拿去后,绝大部份都在中山路上的长春堂抓药,倒是给长春堂带去了稳定丰厚的生意,而他本人分文不取,更不会从中牟利。他为人正直,善良慷慨,宽以待人,做事谨慎,医德高尚,他不仅严于律己,同样也这样要求他的子女后代。他不强求子女要子承父业,但必须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他的子女中有在基层医院默默为民付出的好医生,有在外驻中国领事馆认真工作的翻译,有辛劳耕耘的人民教师,更有保家卫国身负重伤的凯旋英雄。他的子孙后代枝开叶散,遍及全国及海外,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优秀的成就。他良好的品德、严谨的家风世代传承。

1964年当时越南战争时局紧张,他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请战,表示时刻准备着听从召唤奔赴前线。周总理的办公室给他的回复是:考虑他年事已高,身体欠佳,让他安心当前的工作,婉拒了他的请求。

1967年在青岛外出游玩留影

杨祝成是一个实干家,他缜密慎言,从不宣传自己,不轻易公开发表文章和著书立论。却积累有大量的药方和病案, 医案涵盖内、妇、儿科及其他各科的一些疑难重症,他的后人还存有一些他写的行医笔记,他也曾将早期十年行医之心得经验和药方,整合成集曰:《杨氏法宝》,以示子孙谨守。他研发“胃友”“化痰素”等中成药,由力行国药社生产,在我国东北、西北这些胃病较多的地区得到广泛使用,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称赞。他开出的药方存根,除文革期间大量遗失之外,曾被成堆的要走。现在网络上还有很多高价拍卖其处方的信息。当时许多年轻大夫,几乎每个月都要去他家一次,累计拿走几十本药方存根,更有大夫要出钱换取这些宝贵的医学经验,但他总是无私奉献,分文不收。这就是他的为人之道和立身之本。

杨祝成1955年为青岛市政治协商会常务委员、市科协常委;1956、1957、1958年为山东省及青岛市先进工作者,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与会期间有幸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63年山东省第三届人大代表;历任青岛市中医学会委员。

他年逾古稀依然在第一线忘我工作,坚持临床诊疗,经常加班加点。1968年5月17日因劳累过度,杨祝成先生病逝在工作岗位上,享年74岁。

更多山东杨成才,青岛杨成喜画家简介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