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尖叫奶酪
《天下长河》30集,康熙看完藤牌兵和八旗骑兵比武后,饶有兴致地去了皇宫后山的景山炮厂参观,厂里有燧发枪、攻城重炮和野战中型炮,并拉到卢沟桥试射开花弹,威力惊人。那么,此时的清朝火炮与西洋火炮比又如何?#天下长河征文#
先说说西洋火炮(我们这里的西洋特指西欧)。13世纪早期火炮通过蒙古远征军传到东欧,火药在更早之前通过丝绸之路传至欧洲,但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攻城武器仍是投石机,关于火炮的威力直到欧洲援军参加1445年拜占庭帝国最后一战—君士坦丁堡保卫战时才真正体会到,奥斯曼从东方带来了各型攻城火炮,其中最出名的是乌尔班巨炮,炮17吨,发射680公斤的实心石弹。最终号称“永不陷落之城”的城墙扛不住大炮轰击而坍塌,千年帝国在欧洲各国援军的注视下沦陷,至此各国开始投入对火炮的仿制研发和战场运用。
乌尔班大炮轰击君士坦丁堡城墙
虽说中国唐末宋初,在火药使用上取得突破,火器在宋元军队中已大量使用,但到明朝火炮则是从西方反向引进的技术,包括“红夷大炮”,来自英国搁浅船只上的英国加农炮;“佛朗机”,从葡萄牙人手中购入的后装火炮。清朝火炮则是继承了明朝火炮工艺、由比利时人南怀仁引入新技术和清朝发明家戴梓发明构成。
红夷大炮
佛朗机炮
1、火炮工艺
东方传来的火炮采用青铜铸造(早在蒙古远征带去的火炮有铁质的),这是西欧各国火炮制造各不相同,处于“百家齐放”。素来以铸造教堂铜钟著名的法国,最先仿顺手,法国的青铜火炮一跃成为了战场上的新星,帮助法国在百年战争的阴霾过后迅速恢复国力,成为西欧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国。但随着欧洲各国间战争不断,特别是16世纪宗教战争期间,火炮需求急增,铜的价格飞速上涨,各国开始限制铜的出口,英国向来贫铜这可急坏了。好在“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的英格兰正与西班牙争斗海上霸权,火炮需求高,缺铜的英国人开始另辟蹊径,1543年,英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门铸铁炮,铁炮相较于铜炮不容易炸膛,耐久度更高,而且比较轻便,方便装载到船只上。这不仅让英国在英西战争中获胜,也使其取代法国垄断火炮制造一直到16世纪末。
17世纪英国铁炮
中国的铸炮技术始于12世纪宋代,最早为竹筒火枪,13世纪元朝蒙古远征已使用大量铜铸炮,并有少量铁炮,这是因古代炼钢水平不行,炉温不高,造成锻造生铁太脆、熟铁太软,也不好掌握熔点,气泡较多,结构简陋,强度也不如铜炮。到15世纪明朝已有成熟的铸铁工艺,早于西欧一个世纪。将引入的铜铸红夷大炮和佛朗机炮改为铁铸。17世纪清朝康熙年间,南怀仁奉旨进一步研究火炮,此时铸铁技术比明朝有所下滑。康熙二十年(1681),南怀仁制成铜炮320门,康熙钦定名为"神威大将军"。康熙二十八年(1689),南怀仁又铸成"武成永固大将军"。从康熙十四年到六十年(1675-1721),清 *** 所造的大小铜炮、铁炮多达905门,其中半数以上是由南怀仁负责设计监造的。就质量而言,其工艺之精堪,造型之美观,炮体之坚固,为后朝所莫及。
神威大将军炮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2、火炮种类
除了铸造方式,使用方式也在变化。此时的火炮主要为攻城使用和舰船使用的重炮。到了17世纪,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改变了火炮在战争中的运用方式,他一改之前火炮“威力越来越大、体型越来越臃肿”的演进方式,铸造了大量的轻型火炮,适用于两军对垒时的火力压制,从而获得“现代野战炮兵之父”的称号。当时的欧洲军队行军多用西班牙方阵,这种方阵在火炮的打击下就是个活靶子。从此,西欧的火炮向威力更大的“攻城炮”和更加轻便的“野战炮”两种不同方向各自演进。
这时欧洲火炮大体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是长炮。炮管较长,炮弹初速快,弹道低平,射程也远。炮管管壁加厚,炮的重量增大,所以,机动性较差,只适于攻城或守寨。第二种火炮是加农炮。炮管较短,射程近,机动性增加,类似现代的榴弹炮。第三种火炮炮管管壁薄,弹道高,是现代迫击炮的前身。人们在战争中发现,发射出去的炮弹的弹道是抛物线形的,尤其是迫击炮发射出去的炮弹可越过城墙那样的障碍物,直接打击后面的敌人。针对这一现象,伽利略的弹道抛物线理论和牛顿对空气阻力的研究,将火炮研究理论化。这一时期的火炮无论什么型制,均为滑膛炮,且都装有炮耳和瞄准具,大大提高命中率。
康熙朝通过继承明朝火器和引入西方技术的中西合璧之下,整出一套完整的火器系统。火炮分为重中轻三种,用于攻城的重型炮,比如“武成永固大将军炮”;用做海战和草原作战的中型炮,比如“神功将军炮”;用于机动作战的小型炮,比如子母炮;还有类似打曲线的臼炮,比如冲天炮“威远将军炮”。南怀仁引入新式西式瞄准法,发炮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子母炮
冲天炮
3、火炮制式
16世纪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率先下令,将帝国制造的火炮统一为7种型号;法国仿效西班牙,将法国的火炮规定为6种型号;英国为16种型号,18世纪博格改为根据炮弹重量来指定每种类型,4、6、9、12、18、24、32和42磅炮(1磅=0.45公斤),标准进一步简化。
名称
口径(英寸)
弹重(磅)
炮长(英尺)
炮重(磅)
Cannon royal
8
63
12
8000
Cannon
7
39
11
7000
Demi-Cannon
6.5
30
10
6000
Culverin
5.5
20
11
4600
Culverin
5.25
15.5
10
4400
Culverin
5
15
9
4300
Demi-Culverin
4.75
11.5
9
2500
Demi-Culverin
4.5
10.5
8
2400
Demi-Culverin
4.25
9
7
2200
Saker
4
5.5
9
1600
Saker
3.75
5.25
9
1500
Saker
3.25
5
9
1400
Minion
3
3
7.5
1200
Falcon
2.75
2
7
700
Falconet
2.25
1.5
6
500
Rabinet
1.5
0.75
4
300
Base
1.25
0.5
3
200
传入中国后,将其翻译为大鸩炮(Cannon)、半鸩炮(Demi-Cannon),音译“加农”,意译“重炮”。大蛇炮(Culverin)、半蛇炮(Demi-Culverin),音译“寇飞宁”,意译“长炮”;猎隼(Saker)、小鹰(Falcon)、猎鹰(Falconet),音译“发熕”,意译“轻炮”。
康熙年间,为规范入关以来混乱的火炮制式,统一由养心殿造办处和武备院负责火炮规制和重要火炮研制,并在景山造炮厂生产,所制兵器称“御制”和“院制”,起到给其他造炮提供标准;工部所造兵器称“部制”;八旗铁匠局,所制之兵器称“局制”。地方上由各省督抚按不同需要,报请兵部定式、工部核销,待御准后,或命官监造,或由兵部委官,或就地设厂制造。并编入《钦定大清会典》和《钦定四库全书》,里面详细记载了每种型号火炮的口径、长度、重量、装药等数据。但这也成为清朝火炮制式绝版, *** 战争期间,还急忙翻出《钦定大清会典》再造火炮。
《钦定四库全书》中火炮制式
4、炮弹威力
西欧从15世纪始,火炮不仅用铸铁制造,也开始出现了铁制炮弹。铁制炮弹减少了弹丸与炮膛间的摩擦和空隙,提高了弹丸的初速度,增强了冲击力。但石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依然存在。15世纪中期出现了霰弹,这种炮弹只要一离开炮管就会散开,里面的石球或铅球四处飞散,杀伤敌人。16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一种带木制信管的爆炸弹,可以在落弹点爆炸,弹中铁珠飞溅杀伤敌方。17世纪开始使用发射石霰弹、爆炸弹的短管滑膛炮-榴弹炮。爆炸弹也装上木托,保证爆炸弹引信朝向炮管内装入炮管,这样不用事先点燃爆炸弹,直接点燃火炮发射药的引信,发射药爆炸后,直接从炮管点燃爆炸弹的引信。
中国在16世纪初中期,明嘉靖年间发明开花弹,即以弹体内藏火药等物,没有近炸或延迟引信,使用火绳药捻点燃,发射后可以爆炸,用弹片伤人,早于欧洲。但这些开花弹虽然威力十足,但也多有缺陷,射程不远,发射操作繁琐,对点火时机和火绳长度拿捏不准的话很容易炸膛。康熙年间南怀仁结合欧洲爆炸弹技术,解决了明朝开花弹的问题,另一说是戴梓研制八月而成。
5、火炮部队配置
欧洲炮兵成为一个独立兵种,始于瑞典军队1623年组建的炮兵连和1629年组成的炮兵团。在欧洲战场上除了传统的骑兵和步兵之外,第三个兵种——炮兵正式出现。此前,法国的炮兵曾令世人表现出极大关注。火器使军队内诞生了一个全新的兵种。但最初时,炮兵不是正式军人,而是专门制造火炮的工匠。他们不仅造炮,也兼习发射。工匠毕竟不是军人,且平素要严格保守造炮机密,又有行会作为其特殊组织,所以对军队和战争都不利。战争爆发时,参战各方均想方设法招募炮匠——旨在扩大炮兵力量。即使平时,炮匠在军中服役,也不把技术传给他人。被征招的炮匠报酬要比一般雇佣兵多3倍。每个炮匠指挥一门炮,配备一匹马和一名学徒,还要按炮匠的要求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助手,重炮搬运过程中所需人员还不计其中。
清朝入关后,延续明朝神机营设立火器营,由三藩归降的耿精忠等部组成(其祖父耿仲明是明朝重点培养的炮兵人才。崇祯朝礼部尚书徐光启特意聘请葡萄牙火器专家为讲师,在登州教授耿仲明等人西式火炮学、弹道学、数学、测量学。登州兵以西法练兵,是明末最精锐的部队之一)。之后康熙年间清朝开始革新火器营建制,将汉军中的精英加入火器营,这表现为扩大持枪兵员和提升火器营装备。原本汉军旗入火器营者,每佐领只有2名士兵有持枪资格,其余为帮闲,此后改为每佐领有20人持枪,占当时汉军旗士兵的一半,康熙二十九年更是占到了三分之二。1684年,康熙亲赐火器营独立大纛,以显示火器营不同于八旗旗兵的特殊地位。
从火炮以上几点对比,康熙年间火炮基本是在明朝火炮基础上引入新欧洲火炮技术,这使其与西欧同期火炮虽有略差,但仍属同代装备,不胜亦不输。
火炮技术发展实际上东西方国际交流的产物,从早期欧洲的“东学西渐”到明清的“西学东渐”,火炮技术始终处在同一代际。
然而可惜的是,随着清朝周边战事渐定,康熙认为不再会有外部威胁,将重心又回到了他的“固国之本”—防汉、抑汉,为防汉民与海外明朝遗民互通,在台湾收复后继续实施闭关锁国政策,东西方交流彻底切断。不再有从西方来的先进火炮技术。在这种环境下,威力巨大的火炮已无用武之地,不加管制还可能成为汉民反清武器。遂将火器技术编撰成册后,束之高阁,火炮的生产被严格控制,更不用说做什么研制。以至于100年后的清朝竟不知康熙朝如何造炮,更对英国的新式火炮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