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玲珑山位于青州市西南15公里,海拔567米,面积2.73平方公里。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一座不同寻常的文化名山。
玲珑山
山顶瑶台王母宫东墙,有清康熙十一年青州府学教授魏世名的“游北峰山记”石碑。碑文说,清康熙初年,隐士吴恪三于地震后发现山腰石畔有隙,依稀有光,召子侄发之,愈发愈曲,通体玲珑矣,这便是玲珑的由来。
玲珑山,秦汉时称逄山,因殷商时有诸侯逄伯陵而得名;北魏时又称石膏山,因山色泽润滑如膏,故名;此外,还有北峰山、笔架山等名称。
一路沿步道而行,人文古迹随处可见。特别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醉眠石”上醉酒留诗,倚石而眠,被广为流传。
石刻
沿途岩壁遍布摩崖石刻群。特别是北魏时期的大书法家郑道昭留在这里的几处“魏碑”真迹,更使得玲珑山闻名遐迩。
郑道昭(公元?-516年),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北魏开封(今属河南)人。累官至秘书监、荧阳邑中正,先后出任光州和青州刺史郑道昭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化的年代,文字和书法也在这个时期逐渐地由汉隶向楷书演变,并且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魏碑”体。
石刻
郑道昭留在世上的40多处碑铭,玲珑山上就有3处,山顶2处,山下1处。山顶的两处,一曰《白云堂题名》 , 一曰《北峰山题名》 。《白云堂题名》全文是“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13字,刻在山前通天洞内的西壁,字径4厘米,笔墨遒劲有力,古朴浑穆。其意思是在白云堂中解读黄老经典,“易”为《周易》,“老”即老庄的著作,主要是《道德经》。书法家沉浸于道家的玄奥哲理之中,也时时产生归隐山林的念头。
《北峰山题名》全文9字:“荧阳郑道昭解衣冠处”。据志书载,它在“山巅祠宇东北门侧”。 可惜年代久远,风雨浸蚀,祠宇毁坏,碑石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山下的一处最为著名,那就是镌刻在北峰溜内一块巨大石壁上的《白驹谷题名》。
《白驹谷题名》是郑道昭最后一次游玲珑山时留下的。当时,他在青州刺史任上,接到朝廷的命令,要他回京都洛阳再次担任秘书监(秘书省长官,管理图书著作等事)。已是晚年的郑道昭再一次来到玲珑山,饱览那里的风光,告别那里的“仙山琼阁”。晚上借宿“逄公祠”,应祠中住持道人之求,挥毫写下了19个径尺大字:“中岳先生荧阳郑道昭游槃之山谷也,此白驹谷。”嘱托住持道人把它镌刻在白驹谷中的西崖石壁上。这些距今已经1600多年了。
玲珑山上早在2000年前已有人居住。且汉代香火颇盛,祭祀不绝。山上奇洞很多。人们根据各个洞穴的造型特点、神话传说,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分别给这些洞穴命名为“串心洞”、“通天洞”、“仙宝洞”、“观音洞”等等。
观音洞洞口的横石上有古代的雕花,还刻有四个字:兴天齐寿。洞内空间很大。而且透过南侧的洞口可见山下的森林。
天降石
至于那兀立云端的奇峰危石,更不乏诱人的魅力。玉皇顶、凌霞关、卡天门等,都别开生面,独有妙处。“天降石”、“飞来石”等,也惟妙惟肖。
“天降石”重约5吨,搁在一根孤耸的石柱子上,背后白云飘动,仿佛摇摇欲动。
“飞来石”从天外飞来,溅落“瑶池”的姿态更是逼真。
王母殿
登上极顶,是一个相对宽阔的平台,有一座王母殿。王母殿古朴典雅,非常完整,通身由巨大的石块筑成,连窗户和窗棂子都是石头做的。其前墙和后墙的墙体厚度均达到了1.5米以上,上面是拱顶,里面供奉着王母、观音、吕洞宾,都眉清目秀的,看上去香火很旺。其最早建于明朝,于2009年重修。
玲珑山北麓有一条谷壑,陡峭险峻,树木茂密。每逢雨后,泉源涌流,溪水潺潺。这里,便是南阳河的源头——白驹谷。宋代诗人黄庶写有《南阳水诗》,赞美河源玲珑山: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应是溪源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
康有为十分尊崇郑道昭,1925年,康有为曾经到过青州,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造访玲珑山,瞻仰鉴赏郑道昭留在青州的无价墨宝。
明嘉靖《临朐县志》载:石膏山,在县西北,入益都界。《汉地理志》“洋水所出”。
清光绪《临朐县志》载:玲珑山郑道昭题名 正书,在山阳洞口西壁存 右刻凡十三字,“荧阳郑道昭白云堂中解易老也。”字径一寸四分,苍劲朴茂,视山阴“白驹谷”大字题名殊胜,道昭由光州刺史转青州刺史。史称其在二州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爱。今观此刻以解易老自号“方州”,坐理不废谈经,风规穆然,盖文儒而兼循吏者也。白云堂筑于光州,在今莱州天柱山。今之莱州即魏光州。《北齐书·郑述祖传》谓在兖州,道昭未尝为兖州,“兖”为“光”字之讹无疑。郑氏石刻莱州最多。金石书皆采录。此刻不甚著。
《益都金石记》录:白驹谷题名曾附及之,而云未见记,为益都段松苓所撰。段氏搜剔岩谷,毡蜡亲携,洞口徘徊,失之交臂,名迹之显晦,亦有定数哉!玲珑山一名“北峰山”,界二县之交,阳属临朐,阴隶益都,山巅祠宇,东北门侧别有“荧阳郑道昭解衣冠处”九字,亦益都界,段氏《金石记》不载。
玲珑山风景优美,文化大气,令人神往。
(个别资料借鉴网络,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