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文摘选自《圣佳艺文志NO.19》
历代名曲盘点
整理\安德烈
乐,古已有之,它是一种极为抽象的艺术形式,即使在如今无比丰富的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感官体验乃至精神享受。五感之中,唯有声之一道,最为奇妙,它无色无味甚至无形。我们知道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看不见摸不到,但它又是真实存在的。声有高低、轻重、快慢,连接起来形成一定的旋律,一段段旋律经过有序的排列组合构成完整的乐曲。当人们听到之后可以在脑中形成相应的音乐形象,甚至还能感染情绪,使人为之悲伤或欢愉,颓丧或者振奋。《礼记·乐记》中写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乐曲的流传殊为不易。最初只能靠口口相传,以致于大量古曲成为绝响,仅仅在古书上留下一个曲名而已。如何将乐曲传承下去,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古人发明了各种谱法,不同乐器记录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古琴的减字谱,管乐的工尺谱、琵琶二十谱字等。减字谱是唐末琴家曹柔发明的,这是一种使用减字记录弦数、徽位、左右指法的记谱法,外行人看来如天书一般。由于它不记录节奏等细节,所以琴家也只能根据经验加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创造,同一曲谱可能衍生出不同的演奏流派,但这已经比原始的文字谱规范、高效多了。据不完全统计,以减字谱记录下来的琴曲足有三千余首。
这些有幸流传下来的乐曲或婉转哀怨,或澎湃激荡,闻之令人动容。其中流传最广最受大众喜爱的所谓名曲,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曲意,其背后大多还有着精彩的历史典故加成,比如提到《高山流水》人们就会想到伯牙子期,提到《广陵散》就会想到嵇康,提到《十面埋伏》就会想到垓下之役。当然也不乏写景状物的抒情佳作,比如《平沙落雁》、《阳春白雪》等。值得一提的是,在公认的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中,琴曲独占六首,可见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超然地位。
管平湖演奏《流水》谱
《高山流水》
此曲相传为伯牙所作,最早见于《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便是世人熟知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后“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遂成就千古佳话,经历代文人发挥在诗文绘画中衍生出无数经典作品。
《高山流水》原本为一曲,经历代流传改编,至唐以后遂一分为二,成为《高山》《流水》两首独立曲目。其谱初见于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被归入“太古神品”,书中有解题曰:“《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来分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此曲有多种普本流传,清代唐彝铭编《天闻阁琴谱》中收录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将曲谱增为九段,以“七十二滚拂”展现水流奔腾之势最具特色,流传最广,后世所奏多为此本。1977年,管平湖先生所奏《流水》一曲被录入循环播放的金唱片,乘美国的“航行者”号被发射到太空,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与全宇宙未知文明对话。
此外,《高山流水》尚有一筝谱,虽同样取自“伯牙子琪”的故事,但与琴谱风格迥异,盖为同名异曲。
《碣石调·幽兰》
《南齐书·乐志》记载:“《褐石》,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其歌四章。”由此可见,此曲先是由曹操《碣石辞》衍生出的曲调,后来再用以表达《幽兰》之曲意。《碣石调·幽兰》是近代琴人最为关注的失传古曲之一,相传为南朝丘明所传,原作者已不可考。唐人手抄卷子本曲谱的序中有记“丘公字明,会稽人也,梁末隐于九嶷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
唐人手抄卷子本曲谱的发现对于中国古乐传承无疑是具有非凡意义的。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琴谱,而且是减字谱发明前保留下来的唯一一部存世的文字谱,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史料价值,可惜早年流失海外,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民国时杨守敬在日本访书时得见此本,并收入《古逸丛书》刊刻出版,此曲方才为国人所知得以重新传承下去。但是,此谱中有大量早已失传的古指法时人并不了解,而且又是以文字谱的形式记载,即使曲谱在手也难以照弹出原来的曲调。所以从清末民初开始,便有琴人迎难而上对其展开大量的研究、打谱工作,以期恢复此曲原貌再现盛唐遗音。
率先完成此项艰巨任务的是民国琴家杨宗稷,他耗费三年苦功终于成功弹奏此曲,并将曲谱译成减字谱,将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幽兰古指法解》编入《琴学丛刊》。可惜当年“乌丝栏古琴指谱”和“唐宋诸家指法”尚未发现,他的打谱版本全凭经验未免存在疏漏与局限。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音乐家协会牵头査阜西组织召集全国各地琴家为此曲进行打谱研究工作。最后,管平湖、姚丙炎、査阜西、吴振平等琴家均有自己的研究成果问世,也由此产生出不同的演奏版本。
宋 赵孟坚 《墨兰谱》(局部)
《碣石调幽兰》文字谱(局部)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广陵散》
《广陵散》之“广陵”乃扬州古称,此曲汉末流行于此间,不知其为何人所作,魏晋时已完整成曲。魏晋琴家嵇康便善奏《广陵散》,且秘不授人,史载他曾于刑前演奏此曲,曲毕慨然长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广陵散》也因此名声大振。
此曲共分四十五段,是中国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从头至尾弹奏下来至少需要二十到三十分钟。据传它取材于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因而曲中隐含肃杀之气,旋律慷慨激昂,大有雷霆风语、戈矛纵横之势。这与普遍追求平和中正、清静澹远的正统琴曲大相径庭。以至于常为主流摒弃,郭茂倩编纂《乐府诗集》时只余三字“今不传”。
然而《广陵散》并未当真因此而成为绝响。明代此曲曲谱收录于《神奇秘谱》,这是如今我们能见到该曲最早也是最完整的一版。书中还略述其流传:“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隋亡而入于唐,唐亡流落于民间者有年,至宋高宗建炎间,复入于御府,经九百三十七年矣。”此外,明汪芝《西麓堂琴统》中,也收录了《广陵散》甲、乙两谱。
后世琴家所奏《广陵散》多出自《神奇秘谱》,管平湖先生便依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谱重新整理、打谱,方令此曲重现人间。
《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在中国古代乐曲中是极为特殊的存在,从曲名便可以来看出来,此曲与寻常琴曲不同。所谓“胡笳”,是汉末流行于塞北、西域的一种的吹奏乐器,发源于秦汉,其形似笛,其音悲凉,正合文姬归汉的故事基调。相传蔡文姬重返故土时感慨平生坎坷而作此曲,她曾被迫长期客居胡地,又深谙传统乐器之妙,遂借胡笳音调作丝竹之乐,正好表达思乡之情、骨肉分离之痛。
“十八拍”即为十八首。最后一拍道出作者将胡汉曲风融为一体的创作初衷:“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虽终,响有余兮思无穷。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胡与汉兮异域殊风,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 *** 虽广兮受之应不容。”
《胡笳十八拍》曲谱有诸多版本流传,《神奇秘谱》中刊载的《大胡笳》《小胡笳》二曲皆出自唐人董庭兰之手,与原曲并无共通之处。清初《澄鉴堂琴谱》及其后各谱所载的独奏曲在琴界流传较为广泛,尤以《五知斋琴谱》中的记谱最具代表性。《五知斋琴谱》刊载了蜀派曲谱与吴派歌词,所以后世琴家大多依据此版演奏。
《胡笳十八拍》之曲为蔡文姬所作,原词在宋代载于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和朱熹的《楚辞后语》,虽署蔡琰之名,内容亦是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但是否为其本人所作,后世说法不一,唐代诗人刘商还为其曲重新填词。因此无论是作为诗还是曲,《胡笳十八拍》在文学史、音乐史的研究中都是毫无疑问的经典之作。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代表的不仅是两种乐器表达方式的结合,更是民族融合在音乐上的体现。
《平沙落雁》
在众多古琴曲中,《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但却是流传最广、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它最早见于明崇祯七年藩王朱常淓刊印的《古音正宗》,此后出版的琴谱几乎大部分都收录此曲,据不完全统计有近百种之多,因此出现了诸多传谱及流派。至于原其作者,历来众说纷纭,早已无从考证。
此曲为常见的壮景抒怀之曲。“平沙落雁”本为“潇湘八景”之一,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所钟爱的题材,在绘画上最早见于北宋宋迪的《潇湘八景图》。谱之成曲,旋律绵延起伏,三起三落,静中有动,悠扬隽永,仿佛一幅疏阔旷远的秋景画卷在想象中缓缓展开,秋高气爽,北雁南飞,一派宁静淡然。关于曲意《古音正宗》中有解“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
此曲虽然传谱众多,但基本沿袭了《古音正宗》一脉。《古音正宗》中的《平沙落雁》原为五段,康熙年间的《五知斋琴谱》承袭传统乐曲模式,合众家之长将其发展为七段,至《自远堂琴谱》又拓展到了十一段,乐曲结构较为庞大曲调也更为多变,在音乐上发展到一个高峰。经过历代琴人的演绎《平沙落雁》从简单的曲调发展成一首完整琴曲,并且形成诸多流派。现代琴人所弹以《蕉庵琴谱》和《琴学丛书》两版最多。广陵派《平沙》恬静优美,意境典雅;九嶷派《平沙》苍劲悠远,颇具古意;而梅庵派《平沙》则更为写实,尤以其中的“雁鸣”自然生动,独具特色。
《韩熙载夜宴图》宋摹本(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蓍名琵琶传统大套武曲,取材自楚汉战争时期著名的垓下之战。全曲分为十三个乐段,每个段落都有一个标题,从战前准备,到阵前厮杀,再到战后凯旋,记述了一场战争的全过程。这种“武套”琵琶曲,节奏快而急,气势宏大,通过琵琶的演绎,激烈紧张情绪拉满,听者犹如身临其境。
此曲作者如今已难考证,但据林石城先生推测,其创作年代早于唐代的可能性极低。此类“楚汉”题材的琵琶曲明代在民间已有流传,与如今的《十面埋伏》十分相似。而若论确切的曲谱记载,最早见于清代乾嘉时期刊行的《鞠士林琵琶谱》和《华秋萍琵琶谱》,此后传谱较多,各家依据不同曲谱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比如无锡派依华氏谱,平湖派依李氏谱、崇明派依《瀛州古调》、浦东派依养正轩谱等。不同派别主旋律虽然或有相通,但在演奏指法上各有独特之处,而且因为依据谱本不同,在乐曲结构,篇幅段落方面也有些许差别。如今的演奏者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一般会将十八段中后五段删掉,仅留十三段, *** 处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敦煌壁画第112窟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源自民间乐曲《老六板》,节奏明快流畅,旋律清新活泼,曲调中自有万物复苏、天地更新、欣欣向荣之象。《神奇秘谱》中解道:“《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此曲主要是歌颂冬去春来的自然景象,内容比较通俗易懂,并没有复杂曲折的历史典故,因而流传甚广,版本众多。
明代流传的琵琶曲目中已有《阳春曲》和《白雪调》二曲,但曲谱却未曾见诸记载。如今能见到最早的曲谱便是《鞠世林琵琶谱》中的套曲《六板》,后世诸多版本主旋律大多出自此曲。目前流传的版本有四:《鞠世林琵琶谱》的原版《六板》、平湖派的《阳春古曲》、浦东派的《阳春白雪》以及汪昱庭传谱的《阳春白雪》。不同版本段落结构也不尽相同,其中十段、十二段的被称为《大阳春》,七段的为《小阳春》。如今较为流行的演奏版本是浦东派的《大阳春》和汪派的《小阳春》。一般作为初学者的首选曲目。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浔阳琵琶
《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是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也是以景色抒情为主,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旋律婉转流畅,节奏灵活舒展,意境优美深远。此曲明清时流传于江南一带,最初都是民间口口相传,清嘉道年间姚燮的《今乐考证》中首见曲名,完整的曲谱最早见于晚清鞠世林、吴畹清的手抄本。此时已经出现七段和十段两种不同版本。
与大多数乐曲一样,在流传过程中它又经过多番改编,平湖派李氏将其收入《南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大概是深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将曲名改为《浔阳琵琶》,并为每段加上十分雅致的标题,结构也拓展为十段,使其更符合文人的审美情趣。而后在《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中复为七段,分别为回风、却月、临水、登山、啸嚷、晚眺、归舟。汪派创始人汪昱庭再次改编整理,改名为《浔阳夜月》,更接近民间流传的版本。
民国时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其改编为丝竹合奏,并更名为《春江花月夜》,从此名声大噪,享誉国际。上世纪七十年代,黎英海更是直接将其改编的钢琴独奏曲。从《夕阳箫鼓》到《春江花月夜》,它由一首琵琶独奏曲,衍变为民族管弦器乐合奏,又用西方乐器演绎东方的诗情画意,足见其可塑性、包容性之强超越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