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骈体文钞pdf(骈体文名篇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骈体文钞pdf(骈体文名篇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骈体文钞pdf(骈体文名篇集)

骈文是中国古代最具文化特色的文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了一千多年。刘师培(1884—1919)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言:“俪文律诗为诸夏所独有,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但纵观现今古籍出版领域,对骈文作品的整理和研究并不充分。辽海社瞄准这一现状,策划推出了2017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进一步拓宽骈文研究的广度、深度,从分类、校、注、集评四个方面对这一特殊文体进行全面整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一、选文范围广,得窥骈文发展千年面貌

文学史研究的拓展,不仅需要文艺理论的突破,更需要文献的发掘,这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文本的收集和整理。《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收录骈文一千三百余篇,对骈文作品的收集可谓既“全”又“广”。

在古代,骈文的研究虽然没有中断,但是在“唐代古文运动”“宋代古文运动”、明代文学复古思潮的冲击之下,研究和整理都有一定的缺陷。其间虽有明代王志坚的《四六法海》,清代李兆洛的《骈体文钞》和王先谦的《骈文类纂》等骈文总集问世,但是这些总集都有明显的局限。王志坚的《四六法海》没有收录明代、清代的骈文作品,而且对唐以前的骈文重视不够;李兆洛的《骈体文钞》只收唐以前的骈文作品,而唐、宋、元、明、清的骈文作品则是空白;王先谦的《骈文类纂》特别重视清代骈文,但是对以前骈文作品的收集明显不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清代骈文复兴,骈文家特别多,所以骈文别集更多,需要广泛收集,否则难以考察清代骈文的整体风貌。

《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从三个方面做到了收文的“全”且“广”:其一,对待文章作家方面,既注意重点骈文大家的作品,也照顾到一般骈文作家的作品。且为了客观反映骈文创作实际情况,本书既收正宗骈文家的作品,也收古文家的骈文作品。其二,在骈文作品的认定上,一方面坚持基本的骈文标准,另一方面也适当考虑虽然骈化程度不高,但是长期以来已经被人们认可的作品。其三,从时间上,《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所收文章上起两汉下至明清,时间跨度 1700 多年。

因此,从对待作者的态度、时间的跨度、骈文的认定、选文的数量等方面,《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都做到了最大限度的包容,力求全方位展示中国古代骈文创作与发展的整体风貌。

二、分类编排,注释精审,深化骈文史研究

现当代关于骈文的研究和整理是不够的。20 世纪 4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将近半个世纪,骈文一直被视为 *** 文学的代表,所以被研究者们打入“冷宫”,整理和研究都处在低潮。虽然从 20世纪末开始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骈文文献的整理还是比较滞后,即便已经有若干骈文选本问世,但是规模有限,且多为一般性读本,缺乏深度、全面的整理。《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除在选文方面的贡献之外,在深度整理上也做到了细致、精审,发覆之功甚伟。

分类编排。骈文是一种寄居性文体,没有哪种文体是专门为骈文所有,对其确认主要是从修辞学的角度出发,根据一篇文章中包含的对偶句式的多少来确定。《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的编撰根据文章骈化的实际情况按朝代分三编,且在朝代之下按论说类、序跋类、表奏类、书启类、赠序类、檄移类、碑志类、杂记类、铭箴类、颂赞类、哀吊类、杂文类、辞赋类等进行分类编排,这样既便于一般读者阅读,也便于研究者考察各类文章的骈化历史,从而深化整个骈文史的研究。

注释精审。古人注书时有矜弄渊博的陋习。《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的注释则力求简明扼要,单刀直入,惜墨如金。但要害之处,也不惜重笔挥洒。对首次出现的典故引原文,引文过长者节录;重复出现时简述大意,或注明见某卷某文之注;屡见者只注曰“见前注”。所有引文皆引自原书,标明卷数或篇名,删节处用省略号。难句加以串讲。

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十章第二节中言:“南北朝时期,骈文盛行。这种文体讲求对偶和声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词藻,意少词多……”理解一篇骈文需要文学、语言、民族、宗教、神话、史地等诸方面的素养,如果不能罗万卷书于胸中,搜古贤玄旨于句外,要荷此注释重任,是难以想象的。详察《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其对古文的注解确实做到了“信实”“精审”。

三、集评博采众议,存真存史

本书“集评” *** 古今数百种笔记、文话及各种别集中有关的评论而成,依时代先后顺序附于相关作家、作品之后,资料雄厚,凡有价值的评论、考证资料网罗殆尽。这些评论或溯渊源,或谈影响,或辨史实,或论风格,或议字句章法,或探文心,可谓集历代骈文研究之大成,为学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骈文免除了多方求索之苦。“集评”在另一方面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存真存史,为有心人从中观照不同历史阶段骈文的研究状况提供便利。

《中国历代骈文分类注释集评》以作品研究为中心,将 1700 余年的骈文作品整理并总结,贯通了中国古代骈文整体的发展和演化,这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需要,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需要。可以说,这种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古籍整理,是在新时代建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方面做出的极有意义的探索。

更多骈体文钞pdf(骈体文名篇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