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我国,讲故事、听故事是一种源远流长的群众活动。早在文字尚未发明的石器时代,便出现口耳相传的神话故事;到封建社会,叙述神仙妖怪、绿林好汉、机智人物的民间故事,在老百姓中间不胫自走;新中国成立后,反映社会新风、生活气息浓郁的新故事应运而生,它对于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起到积极作用,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新故事是我国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口头文学的一个崭新里程碑,而申城则是它的主要发源地;在推动新故事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曾是上海浦东新区政协委员的夏友梅功不可没。
1980年,夏友梅应邀在复旦大学为文学爱好者讲课
从小就是“故事迷”
1943年1月,夏友梅出生于东海之滨的川沙县(今属浦东新区)一个贫苦家庭,栖身的破旧老屋距大海只有二三里地;常看见潮涨潮落的浩瀚海洋,使他从小就充满想象力,有着宽阔的胸襟。他说:“生于寒门其实并非坏事。艰难的生活从小磨练了我的性格,给了我更多的人生体味。尤其是成陆较晚的浦东,同样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底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人民口头流传着丰富的民间故事,给了我熏陶和启迪,激发了我对故事的浓厚兴趣。”
在童年时代,夏友梅就是个“故事迷”。起先,他是缠着母亲、姐姐,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讲民间故事;后来,无论是春晨热闹的茶馆、夏夜乘凉的场角,还是秋午割稻的田头、冬日邻家的灶边,只要有人讲民间故事,他就会凑过去听,像《浦东“宝山”的传说》《浦东百姓抗倭寇》《黄炎培与小普陀》《沈毓庆与川沙毛巾》《抗日勇士东门夺枪记》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有时,他还独自步行10余公里,兴致勃勃地赶到川沙县城书场去听艺人说书。渐渐地,他那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一个美好憧憬:“长大后,我要做一个优秀的故事艺术家!”
为此,小小年纪的夏友梅开始尝试讲民间故事。很快,扎辫子的女孩、顽皮的男童、纳鞋底的妇女、长胡子的老人竟然都成了他的听众。
初中毕业后,夏友梅回乡务农。正值3年困难时期,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他常趁小憩讲个笑话,让大家乐一乐。与此同时,他也从朝夕相处的老伯伯、老妈妈那里学到大量鲜活的歇后语,如“黄浦江上搁跳板——够不着”“飞机浪挂大闸蟹——悬开八只脚”“蚊子咬石臼——动阿勿动”“药材店里格揩布——苦透”“瓜田里格柴草人——摆样子”“用棉花做秤砣——没有分量”……他每次都及时掏出口袋里的小本子记下,长年累月收录数千条,这使他的故事语言更加丰富、生动。
实现“华丽转身”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新故事在申城蓬勃兴起。那时,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已比较多,市区影剧院有所增加,郊区也定期放映露天电影,但总的来说,三年困难时期刚过去,群众生活还显得单调。夏友梅清晰记得:1963年11月, *** 上海市委宣传部批发市文化局《关于上海市郊农村讲故事的情况报告》,提出“今后不但在上海农村要大力提倡故事活动,而且可以在工厂、企业、里弄、学校等基层单位中推广”;于是,通过各区、县文化馆(站)发动,各街道、公社纷纷举办“故事会”。他决心加倍努力,运用新故事来反映社会新风貌。
当年,夏友梅一边自己刻苦钻研,一边认真参加川沙县文化馆的培训,使他的演讲、编撰水平迅速提升,并跻身于沪郊第一批优秀故事员行列。《故事会》杂志发表的《半把剪刀》《革新迷》《两个稻穗头》等,夏友梅讲得非常生动;他自己创作的不少新故事,村民们听几次都觉得不过瘾。
1975年,夏友梅被调到川沙县文化馆担任故事专职干部。他从“游击队”变“正规军”后,决心大干一场,常为故事工作忙得废寝忘食。他回忆:“我常常挑灯夜战,宁愿多吃半夜饭,少吃年夜饭,稿纸写了一叠又一叠,本子改了一稿又一稿。有时,睏梦头里想到一个细节,也会半夜起床,开灯铺纸挥笔,往往苦思冥想一直到天亮。”当地一些老人至今还记得:一天,他忙于组织故事活动,竟然在晚上把儿子丢在川沙县城忘了带回家;有次,他关门练讲《救火英雄》时大声呼叫“救火”,邻居以为真的着火,都携盆带桶围过来……
正因夏友梅把全部心思都扑在故事工作上,使浦东的故事活动迅速崛起,当地 *** 于1984年举行了“夏友梅故事工作庆功表彰大会”。
大赛中的“常胜将军”
夏友梅在讲故事
1982年至1992年,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连续举办10届“上海市故事会串”,各区县文化馆(站)的故事员踊跃参赛。夏友梅率文化馆故事团队通过激烈竞争,成为“常胜将军”,连续8次勇夺冠军,名震沪上。在他带领下创造的“八连冠”奇迹,奠定了浦东川沙以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故事)之乡"的坚实基础。
1990年夏,《上海郊区报》(《东方城乡报》前身)发起评选“上海农村十大故事王”。夏友梅凭借自己故事创作、演讲的雄厚实力,首次称“王”。“故事是反映人民美好生活、倡导高尚品德、抨击不良现象的最活泼的文艺形式,应得到更大发展。”在朋友向夏友梅表示祝贺时,他这样说,“在我的故事人生中,我视群众文化工作为崇高神圣的事业,因而甘愿为之奉献!”
夏友梅一直淡泊名利,但他为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所以各种荣誉接踪而来:相继获得文化部“群星奖”金奖、中国文联“世纪之光文艺作品评选”铜奖、“改革开放40年上海新故事发展特殊贡献奖”等30余个全国、市级奖项,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入选“浦东新区百名文化才俊”“浦东‘十佳’公益文化风云人物”“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川沙故事’传承人”;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浦东电视台都曾拍摄、播出关于他的人物专题片。
促进长三角故事“联动”
夏友梅在辅导小故事员
2004年,夏友梅从文化馆馆长岗位上退休。有朋友对他说:“1993年,文化部人事司编的《文化群英录——首批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小传》,介绍您的事迹以来,您屡屡在各地大型故事活动中受到推崇,被誉为‘全国故事大王’,现在可以马放南山,躺在功劳簿上安心享福啦。”他却不以为然地回答:“故事艺术是我的生命,为了群众文化事业,我甘愿继续搔破头皮(构思),磨破嘴皮(宣传),跑破脚皮(采风),将继续奋斗!”
2005年,在浦东新区文广局和川沙新镇等的热忱支持下,“夏友梅故事艺术工作室”正式成立,“夏友梅故事艺术学校”正式挂牌。他为了培养小故事员,仍坚持每天上班,双休日也常加班,一直忙得不亦乐乎。
此时,夏友梅作为故事界的领军人物,他又有一个新的思考:如何让故事在新时期有新发展?在夏友梅和他的故事团队积极推动下,当地故事演讲不断创新:从“一人讲”到“多人讲”,从“清口讲”到“伴乐讲”,从“单拿话筒讲”到“配着情景讲”,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且,除了普通话演讲炉火纯青,方言演讲也别具魅力。所以,社会上曾流传这样的说法:“到东北看二人转,到北京看京戏,到苏州听评弹,到浦东听川沙方言故事。”显然,这折射出了一种海派文化品位。
2005年夏,经夏友梅等的精心筹划,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首先发起举办“首届华东六省一市‘川沙杯’故事邀请赛”;从2006年起,这项故事大赛被纳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系列活动,陆续举办的“浦东川沙杯”长三角地区故事邀请赛、“浦东川沙杯”长三角地区迎世博故事邀请赛、“缤纷长三角·浦东川沙杯”故事邀请赛等大型文艺活动的成功举办,显示长三角故事艺术已经常性地“联动”。
历年来,夏友梅在各种场合演讲故事已数不胜数,如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他就撰写红色经典故事6个,带队进入社区、部队、学校、企业演讲30场次;他已累计发表故事作品100多万字,出版《夏友梅故事集》《夏友梅戏曲故事评论集》《夏友梅故事艺术集》等专著,并成为浦东新区作家协会主要创始人。由于他不仅善于捕捉生活中灵感、深入乡镇搜集素材,还注重情节构思、人物刻画、心理描写,因而作品兼有大众文学的通俗、清新和纯文学的精练、细腻,既可听又能读,形成了自己的鲜明艺术特色。从1989年上海大学文学院等联合举办“夏友梅故事艺术评论会”,到2013年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等联合举办“夏友梅故事艺术研讨会”,表明在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他的故事艺术风格已逐渐形成一个文化品牌。近期,在上海故事家协会、《上海故事》编辑部等单位支持下,首届“夏友梅杯”青少儿故事大赛暨展演活动又正式启动。然而,他却谦虚地表示:“我的故事是一碗‘咸菜汤’,一碗‘炒青菜’,油水不足味道还可以,所以老百姓喜欢品尝它。”
1991年11月,夏友梅与程十发(左2)等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代表在天安门上合影
2023年1月,适逢夏老80华诞,也是他投身于故事工作60年。完全可以相信,这位故事艺术大师、浦东新区政协之友社社员,一定会继续坚守给自己提供创作源泉、表演灵气的那片改革开放热土、海派文化沃土,让故事艺术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发挥积极作用。
2017年秋,上海市政协常委俞亮鑫(左3)、市政协委员朱少伟(左2)赴夏友梅故事艺术学校调研时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