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南京城墙讲解(南京城墙典故),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南京城墙讲解(南京城墙典故)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南京城墙讲解(南京城墙典故)  第1张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无为畅玄

一、南京城墙建设简史

南京筑城史悠久,传说春秋末吴、越相继在此筑城,而吴王孙权定都建业应是南京大规模筑城的开端。孙吴所筑之城靠近覆舟山,距秦淮河5里,分内外二城,内为宫城,外为都城,周长20里19步,东晋又在秦淮河两岸作竹篱防护,南朝因之,直至侯景之乱及隋朝灭陈,该城被毁。五代时,杨吴重建金陵城,横跨秦淮,周长25里,至明朝建立前几无改动。

洪武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城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目前残存的南京古城墙即明代城墙。明南京城东抵钟山,西抵石头城,北至玄武湖,南至长干,周长达96里(约34km)。初开十三门:南三门——正阳、通济、聚宝,西南二门——三山、石城,西三门——清凉、定淮、仪凤,北四门——钟阜、金川、神策、太平,东一门——朝阳门,后堵塞钟阜、仪凤二门,开十一门(图1)。不同于传统方形城墙,为增强南京城的防御功能,最大限度利用地形,明南京城将狮子山、富贵山等制高点包入城中,建成了一座不规则城池。

图1 历代南京城墙范围

图2 狮子山下的仪凤门

二、城砖

南京城砖从长江流经的数省制造,每砖均有铭文,标明该砖的产地、造砖负责人及造砖者等信息,验收时以“敲之有声,断之无孔”为标准,若质量不达标则凭借铭文追责。以图4中的青砖为例,城砖铭文多以提调官开头(红框)。提调官分府、县两级,是朝廷为造砖而设置的非常设官职,一般不单置,由府、县两级的常设官 *** (图中府级提调官为通判,即知府佐官;县级提调官为主簿,即知县佐官);铭文中还可见司吏(蓝框),即不入流的官署办事人员;此外还有造砖人夫(绿框),即直接参与城砖制造劳动的普通平民。由此可见,造砖工程牵涉甚广,上至府级正六品官下至平民百姓皆参与其中。

图3仿制的砖窑(摄自南京城墙博物馆)

图4 青砖铭文(摄自仪凤门段城墙)

除常见的青砖外,南京城墙中偶能见到白砖。不同于磨损较重的青砖,这些白砖往往做工精良,保存良好,铭文磨损较轻,它们共同产自一个地区——江西袁州府宜春县(图5)。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制砖原料的不同,普通青砖的原料多是壤土,而袁州府的白砖却是用本地所产的高岭土烧制,而高岭土本身是瓷器的原料之一,故而最终烧制的城砖有类素瓷,颜色白净,外表致密,吸水性弱,硬度较大,不易被风雨侵蚀,故而直至今天铭文都较为清晰。但需要澄清的一点是,网上流传的所谓铭文中宜春县提调官高亨的上司——袁州府提调官隋(随)赟因造白砖有功而从六品通判升至三品臬司这则信息,在《明实录》中并无记载。在洪武十二年他升官的真正原因是擒杀陈友谅余党及消灭危害百姓的猛虎。

图5 袁州白砖(摄自仪凤门及中华门段城墙)

三、中华门段城墙及三重瓮城

中华门即明代的聚宝门,民国时为破除封建迷信将其改名。中华门段城墙墙体为条石墙,墙壁从底至顶均由大块条石修砌,所用条石长1米左右,最大重量可达千余斤,墙芯由城砖堆砌,再经米浆和石灰浆混合而成的粘合剂粘合牢固。

图6 条石、中华门及城墙截面(摄自中华门及南京城墙博物馆)

中华门为现存南京城门中最大的城门,驰道建于瓮城两翼,道面分三路,中路为阶梯式,供守军行走,左右路用砖平铺,供骑兵上下(图7)。设有内瓮城3座,每道城门高约10米,均为拱券式结构,门内设有千斤闸,现城门及千斤闸已无存,但固定城门所凿出的石孔及嵌入门洞中的闸槽依然清晰可见(图8)。城内共设藏兵洞27个,第一重城门上设7个,下设6个,左右驰道下共设14个,平时贮藏军用物资,战时藏兵,城门下藏兵洞与门洞联通(图9),作战时士兵能快速进出参与瓮城防御。有资料显示瓮城上或建有敌楼,但目前已完全不存在。门外以外秦淮河为护城河,上建石桥沟通内外,即长干桥(图10)。

图7 驰道

图8 千斤闸槽及固定城门石孔

图9 藏兵洞及门洞内入口

图10 外秦淮河及目前的长干桥

参考文献

[1]周俊玲.明南京城墙与西安城墙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3.

[2]周建国.冶城为吴王夫差所筑考辨[J].江苏地方志,2001(03):39-40.

[3]明太祖实录.洪武十二年闰五月二十五日条

更多南京城墙讲解(南京城墙典故)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