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台州话:“火踏”与“尿衲”
旧时的家用老物件中有一个取暖的器具,椒江方言叫“火坛”,也有人写作“火燂”,这都是记音,本字是“火踏”。
台州方言“火踏”原指冷天烘脚用的火炉子。多用铜制,状圆而稍扁,有镂空盖子,有提梁,炉中燃烧炭末、锯末等。椒江方言也叫“火炉”,“炉”字读变调。“火踏”或“火炉”可烘脚,也可烘手。
通用语中,烘脚的也叫脚炉,烘手的叫手炉。手炉比脚炉小。小的手炉可以捧在手上,拢进衣袖内,所以又叫“捧炉”“袖炉”等。
“火踏”也叫“火踏子”。《汉语大词典》对“火踏子”的释义是盛火取暖的脚炉。并引用宋代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十一的句子为例证。“天尚未辨明,康国初不知为叔夏也,貌慢之,偃然坐胡床,双展两足于火踏子之上,目视云霄久之。”
还可以举出一些例子。清人徐松编纂的《宋会要辑稿》:二十九日,诏参知政事张焘朝谒,许乘轿入出皇城门,至宫门内上下马处,许带火踏子入出。以焘病特降是诏。《 *** 词话》第七十五回:一顶大轿,四顶小轿,排军喝路,轿内安放铜火踏。明沈榜《宛署杂记》:冬季与到任帏裙坐褥数同,外送卓套四个,大小炙砚十五个,铁火池一个,木火踏二个,铜火踏一个,铜丝手笼二个,共价二两九钱三分。
那么,“踏”在椒江方言中怎么会读成“坛”呢?其实,“火踏”的最初读音是“火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踏”进行了变调,并拉长读音,成了“坛”。时间长了,就少有人知“火达”这个读音,而且也逐渐忘了原本所指何物,火踏便从烘脚的用具扩大到烘手的用具。
推定“火踏”为方言本字,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第一,入声字舒化的规律;第二,周边方言的现状,如宁海方言里,“火踏”仍然保留原有的读音“火达”,没有变调;第三,现在仍然为大家熟知的带“踏”字的其他词语的变调,比如自行车的踏板,椒江话叫“脚踏”,读音为“脚坛”。
接着说说“尿衲”。“尿衲”和“火踏”的后字押韵,读音变化规律也相同。“尿衲”,椒江方言读音“虽兰”,意思是尿布。“衲”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一是补缀,如“百衲衣”“百衲本”;二是“和尚穿的衣服,常用作和尚的自称”,如“老衲”。《现代汉语词典》对“补缀”的释义是“修补(多指衣服)”。《汉语大字典》的释义为:“补,缝缀”。“尿衲”是用破旧布片缝缀起来的、包裹婴儿 *** 或垫在婴儿臀下接屎尿的用品。因此,“衲”解作“缝缀”是比较贴切的。方言有时也说“屙衲”,读音“爱兰”。“尿衲”“屙衲”简称“衲”,如洗衲、晒衲、换衲。“尿衲”也说“尿布(读音为‘虽布’)”,这是较文雅的说法。
浙江及周边方言相近(以下提到的“尿”字均读作“虽”)。浙江的泰顺、永康叫“尿衲”;青田、文成叫“尿衲垫”;舟山叫“衲头”(章炳麟《新方言·释器》说“今淮南、吴、越谓破布牵连补缀者为衲头”);金华称“尿片”;宁波称“尿衲布”“尿衲”“衲”,还可说“衲爿”。南京、苏州、扬州和上海说“尿布”,扬州还有“尿布衲子”“尿衲子”“尿垫子”等说法。
“尿”字有两个读音。《说文解字》注音同[niào],南宋戴侗《六书故》的注音同[suī](虽)。戴侗认为[niào]自有“溺”字,“尿”就读[suī]。戴侗说的读[niào]的“溺”同现在的“尿”。台州方言的“尿”,从椒江话来看,似乎一概读[suī],如尿衲、尿布、尿壶、把尿等。
还有一些带“尿”字的俗语。尿急叫拉尿紧。说小孩子频频撒尿,叫拉尿货。尿床、尿裤子,叫拉尿出。说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叫拉尿弗损腰(腰字上升变调)。说人辨味能力差,叫尿壶嘴。说人借撒尿之名溜之大吉,叫拉尿溜。
从前连糖尿病也都说成“糖虽[suī]病”。由于普通话的影响,后起的词语,如医学、化学等非日常生活用语,都按[niao]音来读了,如尿液、尿检、尿酸、尿素,还有糖尿病等。现在说“糖[suī]病”的人很少了。
再说“衲”字。旧时“纳”跟“衲”相通,“尿衲”大概也可以写作“尿纳”。如普通话词语“纳鞋底”的“纳”也是缝的意思,只是台州方言叫“缉鞋底(缉,同‘七’方言音)”。在椒江方言中,“衲”在未变调前读音如“辣”。“衲”的声母l,不是n,这是因为方言的n原先一般只跟i、ü等韵母相拼,跟开口程度大的韵母或别的韵母相拼时一般不用n而用l,比如牛奶读作“牛拉”,电脑读作“电老”,“男女”读作“兰女”。再如“嫩”读音如“论”,“农民”读如“龙民”,“包囊雨伞”读音如“包郎雨伞”。有人说椒江人n和l不分,理由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随着普通话的强势影响,现在除了老派的读音和一些生命力顽强的词语外,人们渐渐地采用了普通话的声母n。
从以上探讨可知,“尿衲”跟“火踏”都是属于同一类而且是同一个韵母的语音变化。通过这个方法,我们可能还会探寻到别的方言本字。
来源:中国台州网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