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我们以前为大家脑补过发生在《侏罗纪世界》中恐龙失控的局面真的出现,人类军队PK真·恐龙军团时人类军队的强大。那么这一篇我们将说一说那些未经影视作品夸张的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和如果被放置在现今的环境中,人工复生的恐龙会有多弱。
l 养一只恐龙是什么体验
知乎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养一只恐龙是什么体验,高票答案的中心思想是养一只食火鸡,因为“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代,所以说你养一只鸟类就是在养一只恐龙了。在这些后代中,我觉得你可以去养一只南方鹤鸵(又名食火鸡),这货长得挺复古的。鹤鸵是属于古颚总目,当中亦包括鸸鹋、鸵鸟、恐鸟及鹬鸵等。”而实际上,饲养恐龙的体验一定比这差多了。
澳大利亚昆士兰的一只雌性南方鹤鸵,来源:Joseph C Boone on Wiki
首先,鹤鸵能够存活到现在,经过了亿万年优胜劣汰的竞争,无疑比6500万年前的先祖更能适应这个环境。如果自己养过或着身边的小伙伴养过爬行动物,也许会觉得这货生命力还挺强的,但实际上不容乐观。
英国生物学家克利福德沃里克博士指出,“当爬行动物被当作宠物被饲养时,四分之三的爬行动物会在一年内死亡,因此不能将爬行动物当作宠物饲养。在英国,现在已经有超过100万只蛇、蜥蜴或者乌龟被当作宠物饲养,这一数据比十年前的两倍还多。”但我一直没有找到其发表的论文和其引用数据的来源,据说主要来自恶名昭着的异国动物进口商“美国全球异国动物”(U.S. Global Exotics)的调查结论,但我没有查实,即便这个数字夸张,作为宠物的爬行动物的死亡率应该还是很高的。
但在我自然笔记群的小伙伴里,看他们发为养两栖类和爬行类而搭建的雨林缸和生态箱,白花花的银子花出去,那么爬行动物,特别是我们不常见的爬行动物对环境的要求还是很高的。所以,一旦现代世界出现了大量恐龙,最该担心的就是他们自己,其次担心的应该是为了拯救他们生命的动物保护者。
为什么恐龙到了现代社会熬不过3集
回归到恐龙本身,如果对白垩纪大绝灭事件有所了解的话,那么你会发现除了灾变说外,大多数都是认为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恐龙,特别是大型恐龙的生存,比如说地球的重力加速度是变大的,使得大型动物的骨骼难以承载如此大的重量;氧气含量的降低使得大型动物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难以支撑庞大的身躯;气温的降低降低了植物的繁殖速度(植物酶的最大活性要远高于现在的气温),使得食草恐龙没有足够的食物,大量死亡,并导致整个食物链的崩溃……
以上这些只是对恐龙的绝灭的设想,与我们现今的环境有关,但实际上,今时今日我们的生存环境更是危机重重:
首先就是食物匮乏,食物匮乏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在宏观上,食物链效率低下,导致大型恐龙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对于食物链效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规律,那就是大体上,每一级向上一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在10%到20%之间,但低级动物的效率要略高于高级的动物,以现今的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为例,哺乳动物更接近10%而爬行动物更接近20%。
在生存竞争中,体型大型化有利于个体在竞争中胜出,所以生物常常会向着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但在大型化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食物匮乏的问题,制约身躯的庞大化。比如最大的陆地生物非洲象,虽然作为食草动物一旦成为成熟个体几乎没有天敌,但是这样一个大肚汉,为了填饱重达数吨的身体,不是在吃饭,就是在吃饭的路上。
当然,为了能够保证更大身躯,生物进化出了另一条美食路线,将常规的四级食物链降为三级,保证进食的高效,食物链效率一下提高了十倍,比如黑熊,从食肉动物变成杂食动物,能吃的都吃,馋了吃蜂蜜,饿了吃蚂蚱;我们的国宝大熊猫则做的更干脆,宝宝吃不到肉,宝宝就从基础下手,宝宝吃草,再逼我我就吃土。
当然,更优秀的是世界最大的动物蓝鲸,为了保证自己食物充足,根本不考虑吃更大的食物,直接从底层做起,吃磷虾这类的海洋浮游生物,生产效率高,数量巨大,蛋白质含量高,繁殖速度快,实在是吃货必选啊。
恐龙也会消化不良?
其次是恐龙可能无法抵御现今的病虫害侵扰。病从口入,恐龙并没与非常强大的消化能力,相反,较现在的大多数的动物来比较都弱。以食草恐龙为例:从环境角度分析,恐龙活跃的时代,正是蕨类较为繁茂的时期,裸子植物刚刚开始兴起不久,植物中难以消化的木质部比例还不高,更适宜食草恐龙的进食;而现今的植物中,以被子植物为主,开花结实,植物中会有一定数量的植物蛋白存在,这种蛋白对于食草恐龙会有什么情况,实难预料。会不会像有些人吃了花生过敏一样,最终导致死亡。
当然,饮食过敏只是少数问题,更重要的是恐龙宝宝真的会消化不良。在已经发现的遗迹中,许多不同类群的恐龙骨骼中,胸腔内有大量被磨得光滑的石头,虽然没有定论,但从解剖学的角度,非常倾向于将其认定为胃石,特别是鸟臀类恐龙,既有可能利用大量的胃石来帮助消化,如果实用了更难消化的木本植物,那么涨肚一定跑不了的。
对于食肉恐龙来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可能会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挑食。作为吃货,我们大致上会有这样的经验:越大的动物其肉质越粗糙,越小的动物肉质越细,人类饲养的恐龙不说其捕食能力还有多少(捕食能力虽然有与生俱来的,但是其中大量技巧需要依靠模仿成年动物捕食学习的,并在实践中不停挫败成熟),一旦喂养的时候吃惯了提供的牛肉、猪肉、鸡肉等比较细嫩的肉类,可能对大型食草恐龙再也提不起兴趣。
在各种恐龙为主题的影片中,恐龙,特别是食肉恐龙仿佛一个个都是暴脾气,要摧毁眼前的一切,撕扯和咬碎面前一切会动的物体,然后一咕噜地咽下去。先不说你家的恐龙食道是不是不锈钢做的,吃东西时候夹带破衣服烂裤子,要是再把武器什么的都吃进去,两天不就会因为食道栓塞憋死?真当霸王龙是哥斯拉了,可以质量直接转化为能量,吃的东西都能以原子吐息的方式释放出来?
爬行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较哺乳动物简单,活动能力和活泼程度应该都有所不及,而且越是大型的动物活动的欲望应该越弱,你看见哪条狮子跟泰迪一样,上蹦下跳的,目前我们所知的较为大型的爬行动物,都比较安静,捕食的方式更接近于守株待兔或者偷袭,你听说过村子里的大蛇吃了个鸡,抓了鸟的,你听说过屠了整个养鸡场的么,你看的是狂蟒之灾吧。
恐龙到底有多少战斗力?
接下来的就是大家最感兴趣的,恐龙的战斗力——这货真是战五渣。如果有人看到一些关于“大猫”的记录片,南美洲的凯门鳄都在美洲豹的食谱中。而且美洲豹在捕杀同体量的凯门鳄时,从发起攻击到成功猎杀一般只需要2-3秒钟,悄悄靠近,扑到凯门鳄后背上,直接咬穿鳄鱼颈椎,咬断中枢神经。虽然不像爬行动物的攻击方式那么夸张,但胜在短平快,极具技术含量。
从另一角度来看,爬行动物很少去攻击比它体型大的动物,比如在爬行宠物市场比较热的鬃狮蜥,遇到比她小只的,经常狂的没边了,遇到比他大个的秒怂。
而在鸟类和哺乳动物中,捕杀比自身还大的猎物的情况则非常常见,更重要的是其使用的除了偷袭外,还是有正面刚的战斗力,完全凭借物理输出干翻大猎物。
同样被网友吹成终极陆战机器的科莫多巨蜥,被称为同样位于食物链顶端,没有天敌——但是这个范围需要限定到科莫多岛,而这个岛只有长40公里,宽20公里,实在是不大,甚至不及大型猫科动物的狩猎范围。
作为有个有肉的最大的蜥蜴,恐龙的近亲,猎食采用方式居然不是正面刚,而是咬上一口,释放毒素后跟着猎物跑,依靠多种毒液和口腔中的细菌将猎物活活耗死(我会告诉你科莫多巨蜥的咬合力它自己都不好意提,只能啃骨头,感觉丢光了祖宗的脸)。。。。
恐龙生活在当代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环境变化。这里同样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现今的环境同当年恐龙生活的时代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诸多的恐龙灭绝假说都建立在环境的巨大变化上,比如含氧量降低,无法保证大型恐龙的氧气需求,到时候别说跑步了,兴许连走路得岔气;温度也应该比同时期的低一些,更重要的是地球的自转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恐龙宝宝需要终生倒时差,更重要的可能是重力常数的变化,使其骨骼无法支撑如此大的自重(画外音:宝宝当年可全是靠这身肉才称霸全球的,你现在让我减回去???)。
另一方面,地球环境因人类的活动,日益破坏,别说粗枝大叶的恐龙宝宝承受不了这么快速的恶化,人类自己也扛不住了——有能耐夏天别用空调,别一出门就带口罩。环境的恶化导致了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快速下降,而且自然生产力变得低下,野生动物更难获得食物,也是为什么野生动物闯入居民地中捡拾垃圾果腹,当然这是好的,更悲惨的是人类聚集区之外也没有了野生动物,整个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恐龙宝宝要是复生后,见到这幅景象肯定一抹两泡泪。
所以,恐龙作为一名特型演员,假设没有使用特效,而是借用侏罗纪公园中的成果——一条通过基因技术复活的恐龙,那对其的保护一定是远超Angelababy的。别说是生理期不能下水,我们恐龙宝宝一直不能下水,别说下水,差不多只能在近乎无菌的条件下演戏。血浆什么的都不行,摆几个POSE就行了,剩下的就麻烦后期大哥了,求精修,要凶凶的,牙齿上要冒着精光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