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渠流冠古今
宁夏水利厅申遗办 / 文
2000 多年前沿用至今的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 14 条古渠历经各个朝代的开凿延伸,逐步形成了覆盖宁夏平原的阡陌纵横、密如网织的引黄灌溉渠系,造就了“塞上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千百年来,一条条古老渠道默默无闻、汩汩流淌,用黄河母亲的“乳汁”无私哺育着塞上万物,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它们像镌刻在大地上的铭文,记录着宁夏水利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
宁夏引黄古灌区引黄河水灌溉始于秦汉,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灌区之一,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灌区的发展盛进衰退,由小变大。历代都有增开新渠的记载,据《史记》、《汉书》等史书记载,宁夏平原在秦代已有蒙恬开疆、军民屯垦,汉代已有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古渠的雏形。
南北朝有古渠、艾山渠。唐代有光禄渠、七级渠、特进渠、汉渠、薄骨律渠等 5 条干渠。宋夏时期有汉延渠、唐徕渠、昊王渠等12条干渠。元代有秦家渠、蜘蛛渠等12条干渠。明代有铁渠、石空渠、胜水渠等 18 条干渠。清代有大清渠、惠农渠、昌润渠、天水渠等 24 渠。
民国有美利渠、泰宁渠、利民渠等 39 条干渠,随着历史的演变,现存的秦渠、汉渠、东干渠、汉延渠、唐徕渠、西干渠、惠农渠、大清渠、泰民渠、美利渠、七星渠、羚羊角渠、羚羊寿渠、跃进渠等古渠大都经历了由短到长、由小到大的演进过程。有的冲毁淤废、有的重修合并后更换了名称、有的至今仍在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灌区直接从黄河引水的大小干渠共 39 条,总长 1350 公里,灌地 192 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改造旧渠,开发新渠,灌区规模迅速发展。从 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分别对旧渠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裁并扶农、太平、昌滂等旧渠,新开第一、二农场渠,跃进渠、西干渠、东干渠等干支渠。80 年代至 90 年代重点对渠道进行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90 年后实施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砌护渠道、改造建筑物、建设信息化,灌排系统日益完善,供水保证率大幅提高。宁夏引黄灌区总灌溉面积 828 万亩,灌区内干渠 25 条、总长 2454 公里。
秦渠
秦渠灵武段与农场渠的交汇处 牟将/摄
秦渠又名秦家渠,与七级渠有因成沿革关系。原开口于黄河青铜峡出口东岸,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七级渠之名最早见于唐大历八年(公元 773 年),秦家渠之名始见于元大德七年 (1303 年 ),《虞集翰林学士承旨董工行状》记载:“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明嘉靖《宁夏新志》卷三,灵州水利记载:“秦家渠,古渠名也”。
秦渠的维修整治始见于明代。万历十八年 (1590 年 ) 监察御史周弘礿将河东秦、汉二坝,依河西汉、唐坝筑以石。后因渠口进水不利,巡抚崔景荣以石砌成,水始流通,灌田 900 余顷。天启三年(1623 年)河东道张九德于渠口下筑长堤数百丈,逼水中流,并于长堤下数里修猪嘴码头(挑水坝),免除了河水对秦渠口及口下20余里渠道的威胁。
上世纪 30 年代秦渠渠口 宁夏水利博物馆提供
清康熙时参将李山将进水闸砌以石底,岁省夫料甚多。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改汉渠废口为上口,原口为下口,至此秦渠有上下两口,进水始得充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灵州知州陈必淮修复猪嘴码头,以石堆砌,宽 18 丈、长 80 余丈,斜插河中,使河水复归古道。民国24 年(1935 年)河水冲决秦渠细腰子拜,省建设厅组织修复,两月竣工未误冬灌。
到解放前,秦渠由峡口北流经金积县,至灵武县北门外,尾水入涝河(今山水沟),渠道全长 71.5公里,有大小支渠 220 余条,木质桥梁 28 座,灌田 14.5 万亩。
秦渠营拐子闸口 牟将/摄
新中国成立后,1951 年至 1952年由宁夏水利局勘测设计,河东工程处施工,完成细腰子拜至郭家桥段裁湾 9 处。1954 年至 1959 年灵武县水利局结合春修工程,裁顺了郝家桥以下 24 个湾道。1952 年河东工程处将山水沟穿秦渠的 2 孔石涵洞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排架渡槽。1958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开工,由导流明渠临时分水闸引水。l960 年青铜峡枢纽截流后,从电站 8 号机组尾水渠引水。1969 年建河东总干渠自余桥分水闸引水。1970 年扩整清水沟时将原穿秦渠涵洞改建为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渡槽,过水流量 45 立方米每秒。1980 年灵武县将秦渠上闸至红柳湾段向东移 700 米,新开渠道15.75 公里。2001 年秋,新建山水沟秦渠渡槽,新渡槽长 72 米,设计流量 35 立方米每秒。
之后历经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现干渠全长 60 公里,灌溉面积 16.1 万亩。
汉渠
总干渠、秦渠、汉渠分水闸 牟将/摄
汉渠,又名汉伯渠,与汉代光禄渠有因成沿革关系。《旧唐书·李晟传》记载,元和十五年 (820 年 )李听曾疏浚过汉光禄渠,溉田千余顷。《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宁夏镇条下记载,光禄渠在所(灵州守御千户所)东,志云:“渠在灵州,本汉时导河溉田处也”。光禄渠与今汉渠位置相近。
明 洪 武 时 经 过 疏 浚, 灌 田七百三十余顷。明天启年间,张九德创开芦洞(今清水沟涵洞),长35 丈 5 尺、宽高各 3 尺 5 寸,自秦渠北岸抵窑桥,疏沟 30 余里,泄山水入河,解决了汉渠积水问题。万历十八年 (1590 年 ) 监察御史周弘礿将河东秦、汉二坝,依河西汉、唐坝筑以石。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路同知祖良贞浚深闸底,增长迎水堤,但因口底渠高易淤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中路同知祝兆鼎大修汉渠东岸,以消除山洪威胁。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灵州知州黎珠将汉渠原口让于秦渠,于野马墩另设引水口,外筑长堤,内去淤塞,下做八工闸(退水闸),而后又上延引水堤至杨柳泉。至嘉庆四年(1799 年)汉渠有 9 条支渠,灌地12.58万余亩。光绪十五年(1890年)张占奎、赵伦元于黑泉沟口,建减水闸一座,以便控水排沙。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灵州知州陈必淮重修。
1958 年建设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前,汉渠进水闸 宁夏水利博物馆 提供
解放前,汉渠自峡口渠口北流经金积县至灵武县胡家堡,尾水入涝河(即今清水沟),渠道全长 50 公里,有支渠 289 条,水闸 12 座,桥梁 23 座,灌溉农田13.36 万亩。
新中国成立后,1956 年结合巴浪湖农场引水工程建设,整修廖桥以上段渠道 3.89 公里,裁湾 3 处。
1957 年延伸张家小闸至杜家滩段渠道共计 24 公里。
1958 年青铜峡水利枢纽开工,由导流明渠临时分水闸引水,l960年青铜峡枢纽截流后,从电站 8 号机组尾水渠引水。
1963 年 10 月将汉渠中段高闸至张家小闸以下渠线,实施中段改道。
1964 年新建高糜子湾泵站(后东干渠通水后废弃)。
1969 年将原汉渠余家桥以上 5公里扩整为河东总干渠,汉渠自余桥分水闸引水。
1989 年后累计投资 80 余万元,对汉渠高闸段 4.6 公里渠道进行标准化建设。
1992 年至 1994 年先后翻建了灵南干沟、贡碑沟、斜桥、十里墩 4座涵洞。
1994 年至 1996 年对汉渠 26.5公里渠堤进行加培,解决了汉渠安全超高不足的问题。
1998 年至 2002 年全断面砌护了张桥至高闸段渠道 12.3 公里。
之后历经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现干渠自河东总干渠余桥分水闸引水,向东南偏行,经峡口、高闸折向东北,过巴浪湖穿山水沟,至杜家滩退水,渠道全长 44.3 公里,灌溉面积 15.2 万亩。
唐徕渠
青铜峡唐徕渠渠首(新)
唐徕渠又名唐梁渠,习惯之称唐渠,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古老的干渠之一,原开口于黄河左岸青铜峡峡谷 108 塔处,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的一条干渠。
唐徕渠之名,最早始见于西夏《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公元 1149年至 1169 年):“唐徕、汉延及诸大渠等上”。明万历《朔方新志》记载:“唐徕渠亦汉故渠而复浚于唐者”,暨唐代对汉代旧渠大加疏浚,并招徕民众垦殖,遂名唐徕渠。
元世祖至元元年 (1264 年 ) 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举郭守敬“更立木闸堰”,疏浚通渠。洪武十二年(1379 年)河州卫指挥使宁正进行疏浚。明正统十三年(1451 年)宁夏巡抚都御史金濂修筑闸坝,整修渠道。明成化六年(1470 年)宁夏巡抚张蓥加固闸坝,保障水流畅通。明隆庆六年(1572 年)三边总督戴才奏请,设立宁夏屯田水利都司官,动用盐课经费,历时六载,由河西道汪文辉、巡抚罗凤祥于渠口下 10 公里之唐坝堡(即今之大坝)建石正闸 1 座、退水闸 1 座,并定正闸入渠水位,以五寸为一分,以十五分为限,此为建石闸之始。明代中后期,宁夏引黄灌区得到不断修缮和扩灌,其中“唐徕渠自峡口凿河引水,流长达 400 里,直流、斗口大小八百有八,余波皆入于河,宁夏恃以为重者,惟二渠(唐徕渠、汉延渠)也”。灌溉 47 万余亩农田。
清顺治十五年(1658 年)巡抚黄图安重修,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水利同知王全臣按照大清渠用夫挖方之法,进行渠道大修及疏浚,又自观音堂起至石灰窑,逆流而上,筑长四百五十余丈迎水堤,劈黄河五分之一为渠口,口宽二十余丈,受水始畅。雍正九年 (1731 年 ) 侍郎通智、御史史在甲、宁夏道鄂尔昌、宁夏知府顾尔昌、水利同知石礼图等人,由渠口至稍,挖淤培堤,又延长迎水堤至三里零十丈,并于大坝正闸以上5里处,造滚水坝三十丈,增设三墩四孔退水闸1座,以泄余水。乾隆四年(1739年)钮廷彩借帑大修。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 ) 王廷赞借帑大修。宣统元年(1909 年)驻防宁夏满营副都统志锐,为旗民学习农业,请帑由宁朔县靖益堡唐徕渠西拜开湛恩渠,浇灌唐渠以西荒地,现由良田渠支渠供水。
民国 17 年(1928 年)崔桐选受冯玉祥委派,任水利专员,全权负责宁夏水利整治工作,期间解决了唐徕渠多年淤塞和诸多老大难问题,使渠水得以畅流道稍短。
上世纪 50 年代,青铜峡唐徕渠进水闸 宁夏水利博物馆 提供 ( 旧 )
建国前,唐徕渠自 108 塔下引水,渠口直迎水势,进水口宽 18 丈、深 7 丈,并在渠口处修筑迎水拜 1道,长 3 里零 10 丈,渠口至大坝营正闸11.2公里中有滚水坝(溢流堰)1 处,退水闸 3 处(由下而上称头闸即关边闸、二闸即安宁闸、三闸即汇畅闸),尾闸 1 座,斗口 446 座,桥梁 12 座,飞槽 3 处,布底石 3 处。灌溉宁朔、宁夏、平罗沿贺兰山一带 33 堡农田 48 万亩。
建国后,针对旧渠弊端,采用裁湾取顺、疏浚渠槽、培厚堤岸等措施,增加了渠道输水能力,合理调控了农业灌溉用水。
1950 年 7 月对永宁县火石拜大湾道中部右岸决口段进行裁湾取顺强护,共裁顺湾道 16 处,开创建国后渠道裁湾取顺的先例,取得旧渠改造的成功经验。
1953 年春完成渠首 6 孔进水闸及退水闸扩整,将进水闸闸墩改用浆砌料石,缩窄原 3 米闸墩为 1 米,并将原闸 4 孔(每孔宽 3 米)扩为6 孔,挡闸方式由插杠子改为木闸门,采用手摇板牙式启闭机。同时对西门桥至满达桥 5 处湾道进行裁湾取顺。1954 年新建杨显桥退水闸。1955 年改建西门旧木桥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桥。
1960 年青铜峡水利枢纽截流后,正闸以上渠段,形成河西总干渠。原头道退水闸(关边闸)改作汉延渠进水闸,二道退水闸(安宁闸)废除,三道退水闸(汇畅闸)改作为惠农渠进水闸,变渠口多首为一首,结束了 2000 多年的无坝引水的历史,提高了灌溉保证率。
1970 年唐徕渠管理处成立后,裁顺了杨显锅底湖和陆家湾以及下段周城的 8 个小湾,并新建了跃进桥节制闸、宁化桥节制闸等 15 座水闸。
1977 年扩大原贴渠 11 公里,将大清渠口上延与西贴渠合并建进水闸由河西总干渠直接引水,进水闸并列于唐徕渠进水闸东侧(2 孔),大清渠成为独立干渠。
1985 年对宁化至周城段渠道进行砌护加固,砌护长度 13.8 公里。
之后历经除险加固、更新改造、灌区续建配套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与改造,现干渠由青铜峡市唐正闸引水,流经过青铜峡、永宁、银川、贺兰、平罗、石嘴山 6 市县,尾水入第三排水沟,渠道全长 316.4公里,其中干渠长 154.6 公里,支干渠 161.8 公里,最大引水流量 152 立方米每秒,承担灌区 120 多万亩农田灌溉及 20 万亩湖泊湿地补水。
汉延渠
汉延渠五渡桥段 ( 新 ) 宁夏水利厅提供
汉延渠又名汉源渠,习惯之称汉渠,开口于黄河青铜峡出口左岸,渠道位于唐徕、惠农两渠之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古老的干渠之一。汉延渠之名,最早始见于西夏《天盛律令》(公元 1149 至 1169 年)。据清代钮迁彩《大修汉渠碑记》称:“汉之有斯渠,殆元封太初间”(前110 ~ 101 年)。又据《朔方新志》水利记载:“浚汉渠者虞诩、郭璜也”,可见西汉时已有此渠。
元世祖至元元年 (1264 年 ) 行省郎中董文用、河渠提举郭守敬“更立木闸堰”,疏浚通渠。明洪武三年(1370 年)河州卫指挥使兼宁夏卫事宁正进行疏浚维修。明隆庆六年(1572 年)河西道汪文辉建六孔石正闸一座,减水闸一座。清顺治十五年(1658 年)巡抚黄图安奏请重修。康熙四十年(1701 年)河西道鞠宸咨复修。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水利同知王全成重修各暗洞,并 砌 以 石。 雍 正 九 年(1731 年)宁夏道钮廷彩、水利同知石礼图奏请大修。乾隆四年(1739 年)宁夏道钮廷彩又奏请大修。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宁夏道王廷赞奏请大修。彼时汉延渠长 238 里,灌溉面积 37.97 万亩。光绪二十五年宁夏道胡景桂,委绅士于自乐等重修魏信涵洞。前清时因河水东趋,将渠口改移至西河马关嵯。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又改至菖蒲沟卡子口。民国三年 (1914 年 ) 渠绅于镕呈请上移渠口于大坝乡九道沟。民国 17 年(1928 年 ) 春,水利专员崔桐选,严督修浚,始将多年淤浅之渠道疏浚畅通。民国 27 年 (1938 年 ) 宁夏省建设厅长李翰园采纳众意将渠口由青铜峡陈俊堡九道沟上移至西河口,与惠农、大清二渠并口引水,至解放前汉延渠渠道长 220 里,灌溉面积 34.58 万亩。
青铜峡汉延渠进水口(旧) 宁夏水利博物馆 提供
1957 年春,青铜峡、永宁、贺兰三县结合春工岁修,先后裁顺湾道。
1957 年秋至 1958 年春,经银川水利分局勘测设计,共完成青铜峡至贺兰段湾道裁顺 10 处,干渠流量由 40 立方米每秒增加到 1960 年的 50 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增加到44.32 万亩。
1965 年新建林皋等 4 座节制闸,加固了马寨、李俊等桥。裁顺了王家团庄等 9 处险要湾段,加高培厚渠堤,自 1963 年以来,干渠共裁湾29 处,缩短渠线 16.8 公里。
1961 年至 1963 年实施河渠分家工程,即汉延渠改由原唐徕渠头闸引水入王家河,在王家河与西河汇流处堵坝,开新渠 7 公里入大清渠故道,至九道沟下接入原渠。
1970 年新建大银河节制闸,次年增建蔡家桥节制闸,至 1985 年新建桥梁 30 座、涵洞 5 座、渡槽 8 座、节制闸 11 座、退水闸 5 座。
后通过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对汉延渠进行多次扩整与改造。现干渠长 88.05 公里,有闸、涵、槽大型建筑物等 29 座,直开口 245 座,最大设计流量 70立方米 / 秒,承担着青铜峡市等 4县(区)13 个乡镇、4 个国营农场的灌溉任务。
美利渠
中卫美利渠引水堤 宁夏水利博物馆 提供
美利渠原名蜘蛛渠,又名“浚易渠”。是中卫黄河北(左)岸的主干渠,原渠口位于县城西 15 公里处的沙坡头南侧,傍河堆砌石块迎水堤引黄河水,于胜金关西钓鱼台经一排水沟入黄河。
据明代王业《美利渠记》载,西夏时期已有此渠。《甘肃新通志》载“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董文用始复开浚、郭守敬为河渠提举更立闸牌堰”。
原渠系由明代太平渠、沙渠、官渠等六条渠道构成。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年 ),巡抚毛伯温令中卫文武聀官带本卫丁夫,在旧口之西六里,开凿新口,建进退水闸各一座,渠成后改名为美利渠,后因泥沙淤积不能受水。康熙四十年 (1701 年 ) 中卫副将袁铃役使民夫,在旧口上游开石坎,垒石拜,水始流通。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 ) 西路同知高士铎调集民夫重新开凿,加深三尺、广阔一丈,在南岸砌石拜,又延长渠口迎水拜一里许,同时在迎水桥建六孔节制闸一座,又在其闸右侧建五孔退水闸一座(又叫大减水),沿渠中下游相继修建赵通、头闸、李家诸闸,灌地4.15万亩。美利渠因此又有“石渠”之称。至嘉庆年间灌区灌溉面积扩大到 5.65 万亩。宣统三年(1911年)因“夫差不济、渠渐废弛,知县张心镜,设局清查,按亩均差,加以整顿”。民国 24 年(1935 年),按土地清丈后的亩数,分百亩长、千亩长,朋搭夫份,又行整顿。至民国 25 年(1936 年)渠道全长 77 公里,灌溉农田 9.5 万余亩。
新中国成立后,1963 年建成渠首进、退水闸,其中进水闸共4孔(单孔宽 3 米、高 3.8 米),设计进水流量 40 立方米每秒,退水闸 2 孔(单孔宽 3 米、高 4.3 米)最大退水 80立方米每秒。1964 年将原由黄河引水的太平、新北等渠陆续并入。1966年扩整渠口至小槽拜根,长4.5公里,将渠底由 6 米拓宽至 11 米,输水能力曾至 45 立方米每秒。1967 年秋季,开挖北干渠,疏通了总干渠独木桥至姚家滩 3.2 公里渠道。1968 年春加固迎水拜,修迎水桥分水闸。1975 年将渠口迎水拜向上延伸 300 米,1982年新建了履坦桥防洪闸(3 孔单孔宽3.5 米). 至此,到 1982 年基本完成了美利渠总干渠及其所属支干渠的扩建、续建和配套,并将美利渠口至姚家滩一段改建为总干渠,灌区也有多首取水变为一首制。
改造后的渠系,以美丽渠上段为总干渠,自沙坡头无坝引水,傍河东行 4.5 公里至履坦桥防洪闸,依长城东北行,经黑林滩至迎水桥分水闸为北干渠供水,南经大减水为一支干渠(原太平渠)供水,至独木桥为二支干渠供水,余水穿包兰铁路,越过第三排水沟,经杨家桥以 *** 入三支干渠。
2004 年沙坡头水利枢纽建成,美利渠(沙坡头水利枢纽北干渠)由大坝左岸 5 号发电机组尾水引水,结束了无坝引水历史。2012 年至 2016年灌区实施续建配套项目,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扩整和改造,现渠道总长 77 公里,灌溉面积 35 万亩。
羚羊角渠
常乐黄河水车 宁夏水利厅提供
羚羊角渠习称常乐堡渠,明代已有记述,原开口于中卫县黄河南(右)岸。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 年)西路同知高士铎在县城西南边墙(长城)抵河处的石厂沟创建新口,傍山临河东北向行,经上、下河沿,狄家庄子,李家营子,于常乐堡枣林子入黄河,长 28 里,灌地 1800 亩。后因河床下切,水量不足,随在狄家庄子、李家营子、张家营子修建水车 10 辆,以济渠水不足。
至民国时,黄河向北偏移,堡民于张家营子北另开新渠一道,在枣林子以北开“和合”、“天佑”两渠灌溉。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历经多次整修,渠长 30 里,灌地 2000 亩。
新中国成立后,1963 年进行改扩建,将“和合”“天佑”两渠和并为和天渠,并入角渠。1966 年由于渠口淤高,不能引水,在羚羊寿渠周家尖子建水轮泵站,废弃渠口上段,由寿渠供水,废除了刘家湾以上九公里渠道。1974 年将废弃的渠道重新修复,并对其下游渠道进行整修。1975 年废除水轮泵站,改由原角渠口引水。1977年改建干渠一号退水闸。1981 年新建 1 孔浆砌石开敞式渠口进水闸,改变了多年无闸引水的局面。1987 年春于下河沿瓷厂北建补水泵站 1 座,为渠补水。
在沙坡头水利枢纽还未开工前,羚羊角渠自上河沿红毛牛开口引水,靠山傍河东行7公里,经水车、李营、常乐于枣林子尾水入羚羊寿渠。渠道全长 14.31 公里,引水流量 1 立方米每秒,灌溉农田 0.58 万亩。
2004 年,沙坡头水利枢纽全面建成,羚羊角渠自大坝左岸 6 号发电机组引水,结束了无坝引水历史。2012 年 5 月,实施沙坡头南北干渠续建配套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羚羊角渠与羚羊寿渠合并为沙坡头南干渠,现干渠全长 43 公里,灌溉面积20.6 万亩。
羚羊寿渠
羚羊寿渠引水渠 宁夏水利厅提供
羚羊寿渠明代称羚羊殿渠,文献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宁夏新志》。原开口于中卫黄河南(右)岸,永康堡西燕子窝滩(今杨家滩),经申滩、宴公庙,绕永康堡南,至宣和堡东岳庙,尾水入羚羊夹渠(今七星渠上段)。原渠宽两丈有余,深 4 尺,全长 40 里,灌地 2 万余亩。
清康熙四十七年 (1708 年 ) 西路同知高士铎于山洪沟口修建暗洞一道,解除了山洪危害,并建“左张拜”,以导山洪入沟。雍正十二年 (1734 年 ) 水利同知吴庭元,筑防洪堤 800 余丈,易名“甘来拜”, 至嘉庆年间,渠道延长 40 里,灌地1.29 万亩。道光十五年(1835 年),知县马傅稷疏浚宴公庙东渠,后因燕子窝口淤塞不能上水,转而在倪家滩另开新口,渠道上延三里。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左张拜冲毁,申襄元组织民夫砌石墙一里多堵之。1934 年至 1935 年,大修山水长堤及河渠要工。至 1949 年,渠长 19 公里,建有涵洞 3 座,导洪堤3 处,灌地 1.4 万亩。
羚羊寿渠改造后 宁夏水利厅提供
新中国成立后,1950 年至 1961年,进行改扩建,新建两处山洪涵洞。1963年至1965年渠口上移14公里,于狄家庄建闸引水,并将原渠口至刘湾 5.15 公里旧渠裁湾取顺,改建渠道 19.15 公里,设计流量 7 立方米每秒,建 3 孔单宽 2 米进水闸一座。1977 年兴建南山台子扬水工程,对倪滩以上 14 公里渠道拓宽改造,并裁湾取顺杨滩以下 2 公里渠道。经扩建整修后渠道由黄河南岸狄家庄子开口,傍河行 3 公里后,流经常乐、永康、宣和,尾水入七星渠。渠道引水流量 12 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 13 万亩(含南山台子扬水)。
2004 年,沙坡头水利枢纽全面建成,自大坝左岸6号发电机组引水,结束了无坝引水历史。2012 年 5 月,实施沙坡头南北干渠续建配套及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羚羊角渠与羚羊寿渠组成沙坡头南干渠,现干渠全长43 公里,灌溉面积 20.6 万亩。
西干渠
青铜峡西干渠进水口(新)
西干渠是青铜峡河西灌区自流部位海拔最高的一条新干渠。干渠开口于河西总干渠潜坝上端,沿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边缘北行,横贯青铜峡市、永宁县、西夏区、贺兰县,止于平罗县崇岗镇暖泉村,尾水入第二农场渠。
宁夏引黄河水开垦贺兰山东麓土地的历史由来已久,在今西干渠渠线西侧,尚有古渠“昊王渠”遗迹,系西夏主李元昊在位时 (1038年 -1048 年 ) 亲自主持修建,起自青铜峡峡谷出口处,经银川市,至石嘴山市境内,沿山挖渠长达三百余里,后因战乱废弃。
西干渠建设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是按照 1958 年 6 月水电部 *** 勘测设计院提出的《青铜峡灌溉工程初步设计》中西总干唐徕高线方案实施。工程由河西总干渠引水,主要控制性工程有总干渠壅水坝(潜坝)、总干渠进水闸、简易干渠(含平级堡以下支斗渠配套工程)土方和干渠桥梁等建筑物,工程于 1959 年 11 月 1日开工兴建,1960 年 5 月 10 日通水。二期工程于 1960 年 10 月开工,1961年 5 月竣工。二期工程放弃了西线总干方案,将西干渠视为青铜峡河西灌区一条独立干渠进行设计,按干渠引水流量 70 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 70 万亩规模部署各类工程设施。
西干渠渠首工程包括进水闸和河西总干渠潜坝工程。1958 年年底在河西总干渠渠首电站以下 3018 米处建潜坝和西干渠进水闸。潜坝初建为临时性工程,系块石、卵石、柳枝、铅丝笼分层堆叠,再用块石铅丝笼进行裹护。1960 年 12 月对原坝体进行灌浆加固,铺砌混凝土面板,建单孔宽 5 米,共 15 孔的带桥闸坝(左侧3 孔为深孔),坝长 84 米。1968 年加长闸墩,安装钢质平板闸门和移动式启闭机。1976年改为门式启闭机。2014 年 11 月实施潜坝、西干渠重建工程,改造后潜坝长 81.2 米,共 13孔,为Ⅲ等中型水闸,设计流量 300立方米每秒。
西干渠进水闸 (旧) 宁夏水利厅提供
进水闸工程同潜坝同时开工,原为3孔(孔宽3米)敞开式水闸(闸墩为砌石墩),1960 年 5 月通水,同年冬灌结束后在进水闸左侧增加 2孔单孔宽 6 米的闸孔,并安装弧形闸门。2014 年 11 月实施潜坝、西干渠重建工程,闸室采用钢筋混凝土开敞式布置方式,共 5 孔(孔宽 3 米),设计流量 70 立方米每秒。
1966 年 3 月为满足灌区农业发展要求,对渠道沿线进行扩整疏浚,新建银安闸、高家闸两座退水闸。
1969 年调整渠口至新桥段渠道比降,砌筑险工段渠堤。
1974 年至 1977 年西移吴家弯高填方段 30 米,渠道改线 2.06 公里。
1970 年冬至 1971 年春自治区革委会组织西干渠银川段防渗砌护大会战,完成了八一渠口以下 18.6 公里干渠全断面砌护。
1985 年实施吴家湾斗口至宁化退水闸间 4.7 公里渠道塑料薄膜渠底衬砌工程。
1981 年对西干渠银巴公路至高家闸 19.37 公里东堤进行陪高加厚。
1985年至1999年相继对三棵树、二旗沟等 18 处险工段共计 69.41 公里渠道进行加固。
2005年秋,实施唐西合并工程,扩整上游 4.3 公里渠道,改造进水闸闸后设施。
近年来历经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现全长 113公里,最大引水量 60 立方米 / 秒,实际灌溉面积 70 万亩,同时肩负银a川市及贺兰山沿线防洪安全重任。
七星渠
七星渠进水闸 宁夏水利博物馆 提供
七星渠是中宁县黄河南岸的主干渠,原渠口在泉眼山下,相传泉眼山下有泉七眼,形若列星。又说因渠口居六渠之首(即柳青、贴渠、大滩、李滩、孔滩、田滩),形若七星而得名,有始创于西汉天汉元年(公元前 100年)之说。七星渠的名称最早见于明《宣德宁夏志》记载:“七星渠,黄河东,自闸至尾长二十二里,支水灌田二百二十三顷八十亩”。现自中卫申滩引水,流经沙坡头、中宁和青铜峡三市县,至峡口镇新田村入黄河。
明正统四年(1439 年),宁夏巡抚督御史金廉言“镇有五渠、资以引溉,今鸣沙洲七星、汉伯、石灰三渠久塞,请用夫四万疏浚,溉芜田四千三百余顷”。根据《嘉靖宁夏志》记载,卫宁灌区有正渠 13 条,其中七星渠长 43 里,灌溉面积 2.1 万亩。明天启七年(1627 年)韩洪珍于泉眼山旧渠口上 3 里另凿新口,建宜民等四闸。清康熙年间西路同知高士铎修石质进水闸,修建流恩、盐池二闸,挑浚萧家(今单阴沟涵洞)、冯城(今双阴沟涵洞)两涵洞,除山水之患。
雍正十二年(1734 年)宁夏道钮廷彩于红柳沟建涵洞五孔,上为石槽引水下行,扩灌白马滩至张恩堡农田3.08万亩。乾隆十六年(1751年)红柳沟涵洞水毁,知县金兆奇修复。乾坤二十一年(1756 年)西路同知伊星阿、知县黄恩锡复修红柳沟涵洞、冯城阴沟涵洞。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知县王树枬于渠口下鹰石嘴建闭水闸三座、退水闸二座,下游四里处建石闸 3 座,又于清水河入黄河口处筑大坝一道(即山河大坝)。
新中国成立后,1955 年开工建设单阴沟、双阴沟、红柳沟渡槽,其中单阴沟渡槽长 36.23 米,双阴沟渡槽长 38.2 米,红柳沟渡槽长 108.6米,彻底消除了山洪对渠道的威胁。1958 年将临河料石涵洞改为 4 孔(孔宽 4 米)排针式明闸,作为引水口,其下游 300 米新建进退水闸各 4 孔,安装木平板闸门,习称“老渠口闸”。1965 年合并新南、新北支渠,由七星 渠 供 水。1966 年 5 月 古 城 水 轮泵站建成提水,灌溉古城一带农田6000 余亩。1973 年 10 月,七星渠口上移至中卫申滩,扩整羚羊夹渠 14.5公里,新开渠道 15 公里,将羚羊夹渠口扩建为七星渠口,新建 3 孔进水闸。1975年春,开工建设高干渠工程,设计总长 27.8 公里,同时同心扬水工程开工。
1978 年 5 月七星渠上段延伸扩整工程竣工,同心扬水工程正式通水。1985 年洪水冲毁红柳沟渡槽防洪码头及 40 余米护岸,后修复。1989 年七星渠中宁段特大山洪冲毁双阴洞渡槽,经抢修用木槽代替槽壳运行,确保下游作物灌溉,后进行彻底修复。1991 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对七星渠上段进行扩整,为同心扬水大战场泵站增加供水 3.5 立方米每秒。2000 年 1 月七星渠上段扩整工程开工,完成干渠 9.3 公里渠道整治,同时对老渠口至柳青渠口段 4公里标准化渠堤及建筑物改造。2001年 3 月完成吴桥至王台桥 2.8 公里渠道防渗砌护工程,改造建筑物 24 座。2006 年完成黄湾桥至吴桥渠底砌护工程,砌护长度 968 米。
历经渠道扩整、裁并旧渠、山洪治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现干渠长 120.6 公里,设计流量 61 立方米 / 秒,承担着自流灌区 32.4 万亩农田灌溉和中部干旱带三大扬水供水任务。
大清渠
大清渠 宁夏水利厅 提供
大清渠,初名贺兰渠,为清顺治年间,宁夏道管竭忠据民所请创开,在黄河青铜峡出口西河马关嵯之下 6 里处开口引水 , 原渠宽数丈,长10 余里,灌田数百亩。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鉴于唐徕、汉延两渠之间,宜耕地尚多,于旧贺兰渠口以上 3 里,唐徕渠口之下 25 里、汉延渠口之上 5 里,马关嵯附近新开渠口,至马家庄引入旧渠而扩充之,至陈俊汉坝二乡之交,即弃旧渠,北向延引,将贺兰渠扩大延伸至宋澄堡,尾水入唐徕渠,长达 70 余里。渠道上口宽八丈、深五尺,灌陈俊、蒋顶、小坝、林皋、瞿靖、邵岗、玉泉、李俊、宋澄九堡田地 6.5 万余亩,因该渠始建于清初,故以“大清”命名。
雍正十二年(1734年)组织大修、乾隆四年(1739年)钮廷彩组织重修。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 ) 宁夏道王廷赞组织大修。光绪十三年(1887 年)宁夏知府黄自元主持重修汉坝、宋澄各涵洞,并筑底石以利排水。光绪三十年(1904 年)黄河洪水毁损引水段后重修渠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知府赵维熙用柳条编织大筐,盛毛石,修压迎水坝。民国十七年(1928年)宁夏水利总办王鸿烈将大清渠年度维修费用按亩均摊。民国二十九年(1940 年)在尚家桥下戴家车门附近,新建永涵石涵洞。
解放前大清渠以渠设局,以渠养渠、独立核算。新中国成立后,大清渠由宁朔县水利局设大清渠管理所管辖。
1953 年 3 月废除原 8 公里引水段及建筑物,在唐徕渠进水闸以下 6.5公里跃进桥以上建分水闸,于大清渠尚桥以下百米处接入大清渠,新开渠道6.2公里,合并于唐徕渠作为支干渠。
1951 年至 1955 年第一排水沟开挖完成后建立国营连湖农场,1957年新开南干、西干二支渠,新增灌溉面积 1.4 万亩。
1970 年后大清渠划归唐徕渠管理处管理,1977 年扩大原贴渠 11 公里,将大清渠口上延与西贴渠合并建进水闸由河西总干渠直接引水,进水闸并列于唐徕渠进水闸东侧(2 孔),成为独立干渠,从此大清渠不再是唐徕渠支干渠。
1978年大清渠交渠首管理处管辖,同年将大清渠中段改由唐徕渠支渠双龙渠供水,减少灌溉面积3万余亩。
1980年大清渠尾段接引渠开通后,古光大队两个生产队由唐徕渠供水。
1981年,将大清渠支渠西贴渠1.7万亩灌溉面积划归大坝管理所管辖。
1994年3月改造大清渠分水闸,翻建机房,更换闸门 3 孔,配套 2 台手电两用卷扬式启闭机。
2000 年 3 月实施宁夏引黄灌区节水灌溉和续建配套改造工程,砌护张岗节制闸至永庆沟段0.7公里渠道。
2010 年 3 月砌护马家闸至陈俊闸段渠道 2.24 公里。2011 年 3 月砌护大清渠进水闸至马家闸及陈俊闸至109 国道小坝西环路桥间渠道 10.27公里。
2011 年 9 月砌护大清渠永庆沟至永涵段渠道 10.44 公里 2013 年 11月唐正闸列入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改造项目,更换了钢闸门及启闭设备。
2014 年至 2016 年实施所段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至此大清渠 23.5 公里渠道全部完成砌护,翻建 6 个段点管理用房,改造进水闸 1 座、6 座节制闸、4 座涵洞。现干渠最大引水流量 20 立方米 / 秒,全长 23.5 公里,灌溉面积 6 万亩。
惠农渠
惠农渠永宁段(旧貌) 宁夏水利厅 提供
惠农渠,又称“皇渠”。清雍正四年(1726 年)二月,雍正根据总理大臣隆科多和甘肃巡抚石文焯等人,关于在宁夏插汉托护(河滩地)开渠召垦的奏请,派遣时任大理寺卿通智、户部侍郎单寿书同陕甘总督岳中琪共同勘察奏报。
雍正四年(1726 年)六月通智奉旨主持开凿,雍正七年(1729 年)五月竣工,该渠开口于黄河左岸叶盛堡俞家嘴花家湾,至平罗县西河堡入西河,在其进水口下12里处建五孔石正闸一座,曰惠农闸(今正闸桥);退水闸四座(涤闸、建瓴闸、平涛闸、庆澜闸);暗洞四道(美利、王洪、黑羊、黄羊);底石两处,尾闸一处,支渠二十三道,飞槽六道。渠道口宽约12丈,长 200 里,渠成赐名“惠农”渠。同时封堵黄河支流“六羊河”,扩河为渠,长 136 里,以佐惠农渠之不及,灌溉黄河滩地10万余亩,渠成雍正钦定渠名为“昌润渠”。惠农渠、昌润渠修成后,通智请旨先后招来垦民4000余户,并上报朝廷新设新渠、宝丰二县。
乾隆五年 (1740 年 ) 新渠、宝丰两县毁于地震,渠道遭破坏,震后宁夏道钮廷彩奏请修复喻家嘴至通润桥,渠道增长 5 公里。乾隆九年(1744 年)宁夏知府杨灏又将渠线下延15公里至市口堡(石嘴山旧称),乾隆十年(1745 年)改口于宁朔县林皋堡朱家河,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因河流东注,又改口于汉坝堡刚家嘴,彼时自汉坝堡刚家嘴至平罗县尾闸堡入黄河,渠长 262 里,浇灌宁夏、平罗二县 27 万亩农田。嘉庆十七年(1812 年)、道光四年(1824年)宁夏道苏成额、瑞庆先后重修,光绪元年(1875 年)移渠口至宁朔县陈俊乡王家河,后因引水不利,又移口至汉坝乡马关嵯,与汉延渠并列引水。
惠农渠龙门桥之正闸(旧貌) 宁夏水利博物馆 提供
因汉延、惠农二渠争压引水拜,迄无宁岁,光绪五年(1880年)陕甘总督左宗棠判定马关嵯之西为汉延渠渠口,马关嵯之东为惠农渠渠口,汉、惠二渠渠口争水纠纷就此结束。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黄河西趋,上段外拜刷没 10 公里,屡修屡坏,数年不得水泽,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宁夏知府高熙哲改道于杨和堡之东,渠流始复。民国 3 年(1914 年 ) 又上移渠口于宁朔县(今青铜峡)汉坝堡施家河,在今之龙门桥建有进水闸和退水闸(建瓴闸、涤闸),另筑有方家巷、俞家河二道跳水。民国 29 年 (1940 年 ) 移渠口于西河引水,至建国前夕,惠农渠灌溉地亩28.3万亩,渠道全长184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旧渠弊病,培厚家高堤岸,裁湾扩整,改建桥闸,渠道面貌焕然一新。
1952 年至 1953 年建成一排、二排倒洪洞,1956 年在阮桥建昌旁渠分水闸,新建昌滂渠支干渠 7 公里,将原由黄河引水的昌滂渠并入惠农渠,后陆续将永润、永慧、东官、西官四渠并入滂渠,延伸滂渠 13 公里,至 1962 年惠农渠灌域灌溉面积达到64.9 万亩,渠道引水流量增加到 60立方米每秒。
1961 年至 1963 年实施河渠分家工程,惠农渠并入唐徕渠三闸供水,同时对龙门桥至阮桥段近百公里渠道进行扩整。
1969 年春至 1970 年春,改建惠农渠龙门桥进水闸、退水闸。1970 年惠农渠管理处成立后,重点对干渠115 公里险工险段进行加固处理,新建了永二涵洞、五香、通平桥等节制闸。
1986 年至 2000 年新建、改建金堂桥、阮桥等水闸,砌护渠道总长45.8 公里。
2000 年至 2002 年实施惠农渠阮桥分水闸改造、惠农渠马家桥上砌护等工程,砌护渠道 4.6km。
2003 年至 2007 年新建兴惠泵站及引、输水渠道,翻建官泗渠蔡家沟、昌渠五三支沟涵洞。
2008 年至 2011 年,砌护渠道28 公里。
2012 年至 2016 年砌护渠道 116公里。
截止2016年底,累计完成干(支干 ) 渠砌护总长 175 公里,砌护率达71.1%,改造翻建各类病险水闸30座,改造率 93%,其中改造分水闸 2 座,翻建节制闸 12 座,退水闸 9 座;维修节制闸 2 座、退水闸 5 座。现干渠最大引水流量 97 立方米 / 秒,全长256 公里,灌溉面积 113.4 万亩。
泰民渠
泰民渠分水闸 宁夏水利厅 提供
泰民渠系泰宁渠与民生渠合并的统称,原渠口位于黄河青铜峡出口西岸。
泰宁渠始创于清末,系清光绪年间(1875 ~ 1908 年)西滩吴顺带领逃荒者开凿,原渠口在二道河子,后扩延至今中滩八队附近,渠长 12公里,渠稍入西河,至民国7年(1918年)灌溉面积扩至 2300 亩。民国 10年(1921 年)渠线拓延 3 公里至今补号一队,渠道总长 15 公里。民国17 年(1928 年)委管陈万寿率众自罗家河新开复新渠(又名新渠)引水,渠口在今中滩四队处,渠稍自万粮滩入西河。民国 28 年(1939 年)新建进水、退水闸及渡槽。建国初期,1950 年中滩区 *** 成立泰宁渠水利管理委员会,渠道费用按农户地亩纳米,作为人员工资及渠道维护费用,防洪费用由金积县水利局拨款,灌地近 2 万亩。
1954 年泰宁渠成立水管所,转为国营。1957年灌溉面积达2.8万亩,1958 年封堵罗家河,复新渠下段由补号一队接泰宁渠尾,复新渠并入泰宁渠。1961 年实施河渠分家工程缩窄西河过水断面后,1962 年春,渠口由西河右岸移至河西总干渠,建倒洪洞(直径 2 米双排圆涵)穿西河输水,渠长 28 公里,灌地 3.2 万亩。
民生渠系清末举人李登榜于民国 7 年(1918 年)率人于柳条滩引罗家河水开渠灌田,民国11年(1922年)马季麟延伸稍段 3 公里至袁滩而成。民国 31 年(1942 年)宁夏省 *** 成立三滩水利局(陈滩、袁滩、柳条滩),由三滩水利局组织大修,将渠道建筑物由草木结构改建为毛石结构,工料费仍按授水地按亩均摊。民国 33 年(1944 年)三滩水利局撤销,民生渠划归金积县水利局管理,同年秋季洪水冲垮原渠口,次年开挖新渠 3 公里,改由东河引水,至建国初期民生渠灌溉面积达到 9000 余亩。
1952 年陈袁滩乡 *** 成立,民生渠交由乡 *** 管理,按耕地面积每亩纳米一斤半,作为水手人员及工程维修费用,防洪工程费用由上级拨款。1955 年 10 月民生渠转为国营,划归吴忠市水利局,1956 年成立陈袁滩管理所,1965 年划归青铜峡水利局管理。
1966 年废除民生渠上段 1.5 公里渠道,新开渠道 3 公里,将民生渠与泰宁渠合并,由青铜峡水电局管理。
1970 年泰民渠划归渠首管理处管理。1973-1974 年对渠道进行改线裁弯 15.5 公里,整修建筑物 16 座。
1982 年改建泰民渠进水闸,更换钢筋混凝土闸门和 2 台 5 吨卷扬式启闭机(手摇电动两用)。1993年改泰民渠倒虹洞为明渠,以填方渠道跨西河。
2007 年翻建陈闸。2010 年翻建南庄三队闸、吴闸等 4 座节制闸。2014 年因城市建设,南庄三队闸以下渠道改由惠农渠引水(扬水泵站)。2015 年泰民渠列入中小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改造项目,翻建进水闸,更换闸门启闭设备。
今泰民渠全长 44.2 公里,其中分水闸以上段共计 10.2 公里,分 水 闸 以 下 民 生 渠 共 计 21.8 公里,泰宁渠共计 12.2 公里,最大引水流量 19 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 2.9 亩。
跃进渠
跃进渠进水闸(旧貌) 宁夏水利博物馆 提供
跃进渠开口于中卫黄河左岸孟家河沟,因修建于 1958 年“大跃进”时期而得名,是由明代的新生渠、中济渠、长永渠、丰乐渠合并扩整而成。上段由原新生渠扩建,以下为新开渠段。渠系傍河依山至青铜峡市广武乡旋风槽村入黄河。工程由银川水利分局勘测、设计,由中宁县组织施工,共分两期完成。
1958年3月,开工实施一期工程,从新生渠渠口引水,渠口至余丁 17公里系扩建原新生渠段,余丁到渠稍约 60 公里为新开段,至当年 6 月共计完成建筑物94座、新开支渠30条。
1959 年 9 月,实施二期工程,主要是新建渠首进水闸和旧渠系整并,新建进水闸 1 座,设计流量 30立方米每秒,同时新改闸下渠线 6 公里,并将灌区内已有的新生、中济、长永、丰乐4条干渠先后并入跃进渠。
1978 年改建胜金关退水闸、渡槽。
1988 年引水口从孟家河沟上延至张园村,直接由黄河引水,改善了引水条件。
1989 年,新建张园进水闸,共3 孔,其中 2 孔为钢筋混凝土闸门,中孔无闸门,为常过流式。
1995 年改建胜金关退水闸。1998 年对“大跃进”时期未挖至设计要求的“山峡子”段渠道进行改线顺直,改造渠道 1033 米,清淤治理渠道 9 公里。
2003 年跃进渠全长 88 公里,各类建筑物 226 座,干渠砌护长度达到23 公里,最大引水流量 28 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 13.4 万亩。
2004 年实施跃进渠延伸工程,取名“西夏渠”,设计流量 20m3/s,设计灌溉面积 32.6 万亩,渠道总长66.34 公里,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始于跃进渠末端的碱沟,终止于大坝电厂公路南侧,干渠总长19.72公里,其中西夏隧洞 5 公里。西夏渠二期工程始于大坝电厂公路,终止于西夏王陵南侧银巴公路,干渠总长 46.76 公里。西夏渠三期因征地问题工程暂未建设。
东干渠
1975 年东干渠竣工 马志刚/摄
东干渠由青铜峡水利枢纽坝上引水,是青铜峡灌区部位最高的一条干渠,故有高于渠之称,“文革”期间名“五七干渠”,也是建国以后宁夏兴建的第一条采用混凝土全断面砌护的大型渠道。
考诸史籍,明代中叶曾在东干渠线附近开凿过“金积渠”,但未成功。明嘉靖《宁夏新志》卷三,灵州记载:“金积渠在州西南金积山口,汉伯渠之上,弘治十三年,都御史王珣奏浚,长一百二十里,遍地顽石,大皆十余丈,锤凿不能入,火醋不能裂,竞废之,今存此虚名耳”。
1966 年自治区水利局工程处勘测设计东干渠。年底,自治区水利局委托青铜峡工程局新建渠首进水闸。
1967 年提出“东干渠工程规划报告”,报告规划的东干渠起自青铜峡水库东岸,经青铜峡、吴忠至灵武县郭家碱滩,渠道全长 54.33 公里,设计灌溉面积 54.7 万亩,计划分三期开发。
1967 年 4 月至 1971 年 10 月实施第一期工程,自治区水利工程处完成上段33公里以上的渠系建筑物(含进水闸)、山洪治理工程和红卫沟的施工任务。
1972 年东干渠续建工程由银南地区接办,成立了东干渠工程指挥部。由青铜峡、吴忠、灵武三县成立民兵师,参加东干渠工程施工,当年开挖砌护渠道 4.7 公里。
1974 年东干渠工程指挥部归并到秦汉渠管理处,管理处成立东干渠施工队负责施工。
1975 年 11 月 5 日举行了主体工程完工和放水典礼大会,原规划的一、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共计开挖砌护干渠 54.13 公里,建成渠系建筑物138座,开挖排水沟9条65.88公里,修筑滞洪堤 8.91 公里。
1976年实施原规划的三期工程,青铜峡县建成了草台子扬水站,灵武县建成了五里坡扬水站,吴忠县动工新建了扁担沟扬水工程。
1976 年以来,先后对 36 公里以下活动沙丘段进行清淤培堤,防风压沙。
1992 年 至 1994 年 为 确 保 盐环定扬水工程顺利上水和东干渠安全运行,投资 620 万元对干渠33 公里渠道进行全面整治加固,砌护渠道 9.25 公里,新建山水沟溢流堰。
1992 年至 2001 年先后新建吴扁公路等桥梁 9 座,新建盐环定节制闸及四支渠退水闸各一座。
之后历经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现渠道全长54.4 公里,设计流量 45 立方米 / 秒,灌溉面积 39.2 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