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法国]卢梭:《忏悔录》
作者简介
让·雅克·卢梭(1712—1778),18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启蒙思想家。
卢梭的家族早年因遭受迫害迁居到瑞士,他就出生在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幼年丧母的卢梭在父亲的指导下,读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名人传记,童年当过学徒,吃过不少苦头。1724年,卢梭来到法国,开始了他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法国他认识了德·华伦夫人,在她的帮助和庇护下,卢梭度过了将近10年的平静生活。这期间他一直坚持自学,并开始了自己的思想探索。1750年,他的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利于敦风化俗》获奖,使他一举成名。这时他也结识了百科全书派的各位代表,此后便开始了一系列文学创作和思想历险。1755年撰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年后开始了长篇书信体小说《新爱洛奇斯》的创作,此书6年后在巴黎出版,大获成功。1762年4月发表《社会契约论》,5月出版的教育小说《爱弥尔》使他遭到法国当局的通缉,此书成为 *** 。逃到瑞士的卢梭,又因《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尔》受到瑞士人仇视,而又不得不躲避到当时的普鲁士。由于遭到诬陷和指责,他怀着悲愤的心情为自己辩护,1766年开始创作《忏悔录》,4年后完成此书。此时他受到英国哲学家休谟的邀请,去了英国。时隔不久两人发生矛盾,卢梭离开英国,1770年返回法国巴黎。1776年,卢梭开始写《孤独散步者的遐想》第一卷,这时的他身体衰老,生活困难,两年后因病逝世。
卢梭的启蒙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他的文学创作开辟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因此他成为欧洲文学史上和思想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级大师。
背景链接
同样叫《忏悔录》,在卢梭之前有中世纪圣·奥古斯丁的自传兼神学专著《忏悔录》,卢梭之后有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自传《忏悔录》。
1764年12月日内瓦出版了一本匿名小册子《公民的感情》,影射卢梭遗弃自己的5个孩子,把他们送进孤儿院,这种有意的指责激发了卢梭替自己辩护的决心,促使他决定写《忏悔录》。这部自传是卢梭在普鲁士的属地莫蒂亚写的,从1766年开始,4年后才完成。
《忏悔录》不是纯粹为自己辩护的激愤之作,它更像是卢梭整个一生的镜子,叙述这一生完全是为了个人。他是把这部书当作精神遗嘱来写的,写的时候只怕来日无多无法写完,写完后又不愿留给同时代人而要留给后世人去看。但卢梭以尽可能的真诚来披露自己的内心和一生的痛苦经历,既可以说它是一个人一生的内心传记,也是一份有关个人心路历程的真实记载。
内容摘要
我现在要做一项既无先例、将来也不会有人仿效的艰巨工作: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 *** 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这个人就是我。
1712年我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母亲是一个牧师的女儿,在生下我之后就难产而死。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对书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自幼便读了大量古希腊罗马的名人传记。虽然我有嘴馋和搞恶作剧等缺点,但我喜欢温和宁静的性格和生活氛围。希望爱人,但也被人爱。11岁那年我喜欢上了一个比我大一倍的姑娘,但她未曾在意,我十分恼火。
16岁那年,我在安那西作学徒时,认识了高贵迷人的华伦夫人。我既是她的学生和异性朋友,也是她的情人,此后她便成为我今后颠沛流离一生的精神支柱。后来因不满学徒的生活,我流浪到意大利。由于穷得一文不名,只好进了一所宗教收容所。我当过店铺的伙计和伯爵夫人的秘书,在伯爵夫人临终前,我偷了她的一条让我十分喜欢的丝带,后来被查获,我竟 *** 地嫁祸给一个无辜的女仆,这件事一直让我感到良心不安。后来又因为受情欲诱惑,我调戏过一个打水的女孩,被人当场抓住时,我又利用谎言而成功脱身。
19岁那年,我返回到我朝思暮想的华伦夫人身边。她像母亲或大姐一样关怀我,并积极为我寻找出路。在她身边我度过了一段幸福而又平静的时光,我开始迷恋上数学、绘画、音乐等自然学科,后来完全被音乐所迷惑,也就无法继续我的丈量员工作。长久的耳鬓厮磨,我们两人之间的年龄和地位差别也随之消失,我们暗地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对情侣。
此后我便决心终身从事音乐研究,但我新发明的记谱法遭到法兰西学院的忽略,这让我从此对音乐失去了信心。除了音乐,我还喜欢文交了文学界的一些名人,诸如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和布封等。其间我还去过意大利的 *** ,担任法国驻意大利大使的秘书。虽然我勤奋而又踏实地工作,但我不懂官场的“潜规则”,得罪了一些小人,最后我还是厌倦了官场那种尔虞我诈的生活环境,离开 *** 返回法国。接着,我又重新开始了我的文学创作和哲学研究。狄德罗因为《哲学思想》一文被捕时,我四处周旋才使他得以脱险,因此我们两人之间的友谊开始加深。
1750年,我的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利于敦风化俗》意外获奖,它以惊世骇俗的批判思想而震惊巴黎的文化界,使我在巴黎一举成名。同时,我也为此遭到不少人的非议。1752年,我有意来激怒上流社会,以发泄我内心对他们的不满。在王宫上演的歌剧《乡村卜师》就是典型的例子,不料它又使我一鸣惊人。因此,我也得罪了一大批保守的权贵。当国王欲赐年金想要提拔我时,出于对自由生活和独立人格的渴望,我断然拒绝了国王的奖赏。因此,我和狄德罗开始发生争执,以前的一些朋友开始和我疏远,我备感孤独和空虚。我渴望一颗温暖的心灵来抚慰我,我找到了一位伴侣,她名叫戴莱斯。为了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我和戴莱斯做了一次八天的旅行。
1756年,我结束了自己在巴黎的生活,隐居到一位贵族夫人赠送的乡村别墅里,在那里开始我的狂热的小说创作。即便如此我还是遭到一些人为的攻击,就连一向要好的狄德罗也开始和我对立起来,最后我们两人终于不欢而散。四年后,我的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斯》在巴黎出版,大获成功。以后又接着出版了《社会契约论》,更是让巴黎那些保守贵族和保皇党人十分恼火。和《社会契约论》带来的社会影响相比,小说《爱弥儿》的出版使我遭到沉重打击,它以其真实、无畏的先进教育思想而激怒了整个欧洲,结果朋友们纷纷离我而去,我在法国呆不下去了。此后一直在欧洲四处流浪,备受欧洲各国当局的咒骂和围追堵截。
在这种长期漂泊流浪的过程中,有时我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面对无休止的磨难和挫折,我备感命运的无情和世人的恶毒。面对吉凶难卜的未来,我又开始了自己新的流浪生涯。
解读引导
《忏悔录》是一部独特的思想自传,它是一部描绘一个天才反抗一个敌视天才的社会的真实记录。
这里的“忏悔”不是基督教里的信仰告白,而是一个人对自己灵魂的大胆解剖。
在第一部分中,卢梭以其真诚、坦率的态度来暴露自己从幼年到青少年时的生活轨迹,他的出身、家庭环境,他幼小时的生活琐屑,他童年后的生活经过,他的喜怒哀乐,他所犯的有意无意的过失,他所经历过的辛酸生活。在这里作者以前所未有的细腻笔触来进行自我解剖,真实地再现了他昔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作者没有粉过饰非,对往事充满甜蜜回忆;对那些他有意或无意伤害过的当事人表示真诚道歉,并对自己作了毫不留情地谴责;对那些帮助过他的人表达了由衷敬意,尤其是华伦夫人,作者后来的顺利成长离不开她的因势利导,在男女感情方面是她给作者树立了成功范例,从而启开了作者的心扉,为培养卢梭在文学、艺术、音乐等方面的爱好有着功不可没的巨大贡献。
在第二部分内容中,作者直面了他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写第二部分时,卢梭疾病缠身,再加上社会上种种莫名其妙的人身攻击,使他坚定了替自己辩护的信念。与第一部分充满温馨回忆和真诚忏悔不同的是,第二部分的笔触带有极大的嘲讽意味和辩护色彩。尽管如此,它也没有损害全书一贯坦率的统一风格。在这一部分中,卢梭梳理了成长后的人生经历,以及他面对各种苦难和克服苦难的前后经过。在不同的环境中,他所接触到形形 *** 的人物,加剧了他对敌视天才的世界的憎恨之情。为捍卫个人的尊严和自尊,他不惜与整个社会为敌,即便是独自为战,他也没有放弃作为一个平民思想家的本色。伴随他在文学创作成功背后的是误解、抵触和愤怒,因为他的直率和真实伤害了他们的根本利益,揭露了他们的丑陋面目。结果使他遭到一次次的迫害和打击。个人与社会的尖锐矛盾是无法调和的,当身边的同道和朋友逐渐离开他时,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失望和打击。
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作为思想家、文学家的卢梭。由于他的思想具有预言色彩,再加上他那率真的性格,使得他得不到整个社会的理解。其实卢梭在自己身上所体验到的不是他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这是一个忽视感情、盲目自足的世界,你或者随波逐流,或者麻木不仁,或者默默无闻。但对一个具有人类良知和真实感情的思想家而言,他的使命就是要唤醒沉睡的良知,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正是他们在坚守着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职责和使命,为人类保留着不可或缺的正直和良知。
名言警句
1.只有我能这样做。我洞悉自己,也了解他人。我生来就有别于我所见过的任何一个人。我敢担保自己与现在的任何人都不一样。如果不说不比别人差,但我至少与众不同。
2.我在女人面前经常失败,就是由于我太爱她们了。
3.我所爱的闲逸是儿童的闲逸,他不停活动着,却又什么也不做;是胡思乱想者的闲逸,浮想联翩,而身子却在呆着。
名家评论
1.法国学者勒塞尔克高度赞扬《忏悔录》,说它是“一首抒情的诗歌,一首世界文学中最美的诗”。
2.马克思是这样评价《忏悔录》的:“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他的思考、真诚和那些几乎不加掩饰的人类缺点。”
艺术赏析
这部自传性作品的艺术魅力历经时间的考验而经久不衰。
作者的感情真实、大胆,毫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缺陷。我们常常被作品里那娓娓道来的往事、幽默风趣的自白、辛辣讽刺的嘲弄和真诚缠绵的感情描写所打动。这种诚挚的自我解剖既没有骄傲的自诩色彩,也少有故作姿态的自矜意味。卢梭留给我们的印象不仅是一个鼓吹博爱、平等、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而且还是一个崇尚感情、富有幻想、酷爱大自然的抒情诗人印象。正如书中所言:“我的感情是那么易于着火,我的心就是一团爱。”对写作他如此自白:别人“为谋生而写作,而实际上我是永远只晓得凭热情而写作的”,他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毫无原因地潸然泪下”。
书中对自然景物美轮美奂的描写和卢梭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成功,他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和他厌倦城市文明分不开的,他回归自然的主张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影响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