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是2017年8月3日我在新浪博客发布的一篇旧文,与诸君分享。
1、105岁——张臶(公元136年-公元240年),字子明,钜鹿人。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隐士、音乐家,精通谶纬之学。张臶生活的年代从东汉一直到曹魏齐王时期,受到朝廷多次征召,一直回避,不愿做官。他活了一百零五岁,是三国时期有可靠记载的最长寿的人之一。张臶先后拒绝了袁绍、曹操、曹睿的征召,“真心隐士”。经学家王肃担任广平太守时对其关照有加,王肃是司马昭的岳父。
2、96岁——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历任督军校尉、昭信中郎将、庐陵太守、交州刺史、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黄武五年(226年),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晋封为番禺侯。赤乌二年(239年),接替潘濬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陆逊去世后,武昌分为二部,吕岱督领右部,升任大将军。废帝孙亮登基后,吕岱升任大司马。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去世,年九十六。
3、93岁——司马孚(180年—272年),字叔达。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西)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重臣,东汉京兆尹司马防第三子,晋宣帝司马懿之弟。自曹操时代起,司马孚就任文学掾,而后历仕魏国五代皇帝,累迁至太傅。“高平陵之变”时,司马孚协助司马懿控制京师,诛杀曹爽一党。后又督军成功防御吴、蜀的进攻。西晋代魏后,司马孚进拜太宰,封安平王。
4、90岁——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汉末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此后又因诱降益州豪族雍闿而迁任卫将军,进封龙编侯。任交趾太守四十年。黄武五年(226年),士燮去世,享年九十岁。士氏家族是汉末三国实力雄厚的地方势力,士燮及其三个兄弟共领四郡,占岭南疆土过半。在岭南及越南历史上,士燮威望极高,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后越南陈朝追赠士燮善感嘉应灵武大王。
5、90岁——高柔(174年—263年),字文惠。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并州刺史高干从弟,以善于治法闻名。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任廷尉二十三年后,升任太常。七十二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据曹爽大营,以假节行大将军事。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景元四年(263年)卒,享年九十岁,谥号元侯。高柔仕于曹操及曹氏五位皇帝,几乎横跨整个曹魏历史,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
6、89岁——胡昭(161年-250年),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中国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曹操、曹芳曾征召胡昭,但胡昭拒不出仕。关羽水淹七军后洛阳以南震动,却因为胡昭的威望而叛乱者没有袭击胡昭居住地附近的百姓。
7、84岁——杨彪(142年—225年),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名士杨修之父,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任京兆尹时,揭发黄门令王甫的贪赃行为,使其被定罪诛杀。历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汉献帝时,杨彪历官三公(司空、司徒、太尉)。曹操挟献帝定都许县后,将杨彪下狱,获释后又任太常。曹魏建立后,拒绝出任太尉,改光禄大夫,待以客礼。黄初六年(225年),杨彪逝世,年八十四。
8、84岁——管宁(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县(今山东省安丘、临朐东南)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隐士。管宁与华歆、邴原并称为“一龙”。汉末天下大乱时,与邴原及王烈等人至辽东避乱。在当地只谈经典而不问世事,并引来大量同是逃避战乱的人,管宁就开始做讲解《诗经》、《书经》,谈祭礼、整治威仪、陈明礼让等教化工作,人们都很乐于接受他的教导。直到魏文帝黄初四年(223年)才返回中原,辽东太守公孙恭亲自送别。此后曹魏几代帝王数次征召管宁,他都没有应命。正始二年(241年),管宁逝世,年八十四。
9、82岁——田豫(171年-252年),字国让,渔阳雍奴(今天津市武清区东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初从刘备,因母亲年老回乡,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有一子田彭祖。
10、81岁——董昭(156年-236年),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东汉末至三国曹魏初年谋士,重臣。曹魏的开国元勋。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投奔张杨。张杨率军迎接汉献帝时,董昭随行,并拜为议郎。后与曹操在洛阳相见,又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董昭自此成为曹操的谋士。建安年间(198年)历任河南尹、冀州牧、徐州牧、魏郡太守等职,多有功劳,深受曹操器重。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谋划都是出自董昭之手。曹丕继魏王位后,董昭任将作大匠。曹丕称帝后,升任大鸿胪。此后先后担任侍中、太常、光禄大夫、太仆等重要职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转任卫尉。太和六年(232年)升任司徒。青龙四年(236年)卒,时年八十一,谥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