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 | 网视互联
12月28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的“第九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品牌榜”发布,其中有10部影视项目获得了“十大文化视听精品”荣誉,这里面既有《长津湖》这样的爆款电影,也不乏《觉醒年代》《巡回检查组》这样的年度剧集,而在这些获奖的影视项目中,有一部作品特别引人瞩目,那就是根据虎门销烟历史事件改编的网络电影《血战虎门》。
网络电影能够跟其他热门影视综一起入选“十大文化视听精品”,这不仅是对这部影片艺术水准和市场影响力的认可,也寄托着主管部门对于网络电影发展方向的期许。
对于中国人来说,“虎门销烟”并不陌生。《血战虎门》就重现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并将那种久违的英雄情结和民族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历史IP改编作品,《血战虎门》不失历史价值底蕴,同时也是一部燃爽炸裂的动作 *** 。更重要的是,《血战虎门》在创作中保持着一种民族的气度和对现实的映射,拒绝英雄人物脸谱化、历史故事程式化,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独特视觉和叙述文本,片中每一处矛盾的凝结与消解,都力图见气魄、见情感、见民族魂、见英雄气。
为了更深入了解该影片,网视互联(ID:wxs360)采访了《血战虎门》制片人、白马流星公司总裁千山森,聊了聊《血战虎门》的台前幕后以及白马流星的创作理念和制片模式,或许能给行业带来更多启迪。
主旋律电影商业化,探索历史题材新表达
在很多人的普遍印象里,历史题材影片往往是严肃厚重而又可敬的。《血战虎门》取材于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固然厚重而且可敬,但却并没有因此而显得过分严肃和沉闷。
项目策划之初,千山森就深知,“虎门销烟”这个题材天然就具备主旋律属性,而纯历史片的受众门槛很高,覆盖的观影人群较少,“所以一定要让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让电影老少皆宜。于是我们决定让事件行动起来,融入动作元素,而且是具有中国传统和南方特色的武术。”
所以在《血战虎门》中,动作戏的设计尤为精彩,一招一式,干脆利落,风格独具,将“功夫美学”跟人物的侠肝义胆融合得恰到好处,分分钟让人荷尔蒙爆棚。
在剧本层面,《血战虎门》同样采取了商业片的叙事模式,在尊重文化史实的前提下,从故事模型、结构、人物的命运、节奏的铺设,各方面去触发观众的爽点,卧底侦查、将计就计、不断反转的情节,让整部电影悬念迭起、环环相扣,不悬浮、不沉闷,大气明快。
不仅如此,《血战虎门》还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创新性地将“官之所为”的历史从“民之所为”的角度出发做改编,体现“人民的力量”。
“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是《血战虎门》的主题思路,也是千山森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现在我们经常有一句话,是人民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而在虎门销烟里,这个人民不仅有林则徐,也有华继良……”
事实上,“从底层人民切入,讲官民配合”的创作思路贯穿影片始终。影片中民族英雄林则徐与民间义士华继良配合禁烟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创作者在鲜明地倡导什么、拒斥什么、坚守什么。
通过这种动作元素的融入和创新性的改编策略,《血战虎门》将历史人物进行了全新解构和重新演绎,消弭了历史故事、英雄人物与当下年轻人之间的距离,兼顾了不同的观影人群,在娱乐与严肃、江湖与庙堂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将国家兴亡跟个人命运揉搓在一起,既描绘出一个与真实历史环环相扣的动荡时代,又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从《血战虎门》看网络电影的“现实价值”
虽然网络电影已诞生7年,制作也已经走向精品化,但在很多观众的审视体系中,网络电影依然被看作是快餐式的消遣文化,是浅薄、艺术价值不高的存在。网络电影本应该类型丰富、题材广泛,但实际上却呈现出了非常不平衡的趋势,玄幻横行,怪兽称霸,题材克隆化、内容同质化、剧情套路化,成为了整个行业面临的困境。
而《血战虎门》并没有盲目迎合市场,也没有跟风热门题材,而是在并“不讨好”的冷门题材上“费力”下功夫,力求寓教于乐,对现实有价值、对文化有传承,这本身就显得难能可贵。同时《血战虎门》让我们看到,网络电影不是快消品,不是低端产物,也可以发出文艺作品应有的声量。
很多人在观看《血战虎门》时都感受到了当初观看《战狼》时的那种激动人心,也有人在弹幕里评价“这是古代版的扫黑风暴”“中国最早的扫毒行动”。
“我们就是希望打造一部‘战狼式’的‘虎门销烟’”,对此千山森毫不讳言。
也许《血战虎门》在投资和票房上比不了《战狼》,在题材上也是一个古装一个当代,但在所表达的主题和文化价值方面,《血战虎门》与《战狼》确有共通。
从这点上看,《血战虎门》里的华继良,其实跟《战狼》里的冷锋、《扫黑风暴》里的李成阳、《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队长,在气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这样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情操,放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正因如此,虽然历史已过去了182年,但《血战虎门》里的故事并不让人觉得遥远,有太多的细节能够触动人心,有太多的场景让人感同身受,虽然是历史题材却拥有了穿透历史、打动人心的力量。
“网络电影里的现实意义非常重要,越往后发展越重要。”千山森表示,“虽然目前大多数网络电影更重视视觉效果,但观众的审美深度已有明显的提升,网络电影下一个阶段升级的重要部分就是现实意义或者价值观表达。”
在网视互联看来,网络电影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第一个是题材红利阶段,从最开始的软 *** 到后来的恐怖片、僵尸片,再到玄幻、古装、怪兽片,这个阶段只要选对了题材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所以大家铆足了劲抓题材;第二个阶段是在选对题材的情况下,玩视觉、玩美术、玩服装,拼命通过制作来提升竞争力;而接下来,或许正如千山森所言,在满足前两阶段要求的同时,网络电影也需要有立场,需要融入主流价值,或者承载更多的国民情感。
“当制作升级到一定程度之后,那有什么东西是不花钱就可以升级的,那就是头脑,是故事主题、价值观表达上的升级。”对于这一点,千山森坚信不疑。他同时表示,“制作上的升级相对容易,只要有资金投入,大家配合就能升级,但价值观主题表达上的升级却需要所有人都在一个频道上碰撞火花才有可能升级,现在头部公司已经在实践了,只不过整体的风向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
《血战虎门》获得了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的指导和褒奖,同时也是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项目,此次又入选了2021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品牌榜“十大文化视听精品”,这样的荣誉本身就预示着,《血战虎门》这样的作品正是网络电影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目前网络电影的价值表达还处于艰难的探索和过渡期,但《血战虎门》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尝试。《血战虎门》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古装历史题材,也可以跟当代主流价值观实现同频共振。
从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可以看出,网络电影实在太需要现实性的内容来沉淀主流价值观,尤其当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娱乐的主阵地时,网络电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视觉层面,也不应只满足于承担某一限定区域或某一狭小类型的观众喜好,而应该试着用价值观去成为连接民族、传统、思想和历史的纽带,去承载更多来自当代年轻人的共情,否则这个行业将缺乏长久的生命力,也很难真正走向主流。
华文映像的影视工业化探索
《血战虎门》已上线数月,豆瓣评分稳定在6.4分,获得了很好的观众反馈和市场口碑。要知道,2020年网络电影平均豆瓣评分仅4.3分。
事实上,《血战虎门》并不是白马流星的第一部网络电影作品。8月份白马流星出品的另一部网络电影《硬汉枪神》在优酷上线,截至目前票房已经突破3300万,豆瓣评分稳定在7.1。这在常年不及格的网络电影中,显得尤为亮眼。
“对于白马流星来说,《硬汉枪神》《血战虎门》只能算是公司自制的初级阶段的作品”,千山森介绍,白马流星是华文映像集团旗下专注于网络电影的子公司,而集团内部正在探索一套适合中国影视市场的工业化模式。
这几年“工业化”成为了国内影视行业的热词。虽然行业内已经形成了亟需“工业化”的共识,但受限于中国影视产业起步晚、底子薄,从业人员管理的规范化还需要提高等因素,普通的公司很难独立支撑起工业化的庞大体系,也很难承担得起高昂的试错成本。
而华文映像正在通过自身优势建立适合中国影视市场的流程化、工业化的体系秩序。华文映像旗下不仅有网络电影公司,还有剧集、院线电影、导演统筹培养、制片服务等公司,影视产业链上的所有重要环节,几乎都能在华文映像里找到对应的专业团队。
以《血战虎门》为例,项目创意的产生是在项目公司“白马流星”,之后剧本的创作、导演的选择、制片服务、器材、发行等重要工作和环节全部由华文映像所建构的这套工业体系内的各个专业团队按流程来完成。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不管构思多么巧妙主题多么宏大,最终都需要依靠制作和生产的一个个环节去落实,而如何在制作和生产环节确保最初的创作意图不折损,其实是非常考验和折磨创作者的问题。
在过去,中国的影视制作大多是“作坊制模式”,片方往往疲于应对制作中的种种不规范,要想在所有环节做到忠实执行创作意图并不容易。当每一个环节都在因为各种无法控制的变量而折损创作意图时,导致的误差逐渐累积之后,最终的成片很可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而华文映像的这套工业化体系,在实践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模式下,各部门工种都有自己的工业化标准,电影生产线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个独立的研究团队或公司来提供服务,各工种间有序生产并协同工作,整个制片过程高效、透明而且节省成本,真正实现了制片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并保证公司的每一部影片都能保持在一定水准之上。
在这套工业化体系中,各环节的人员及团队也将更加专业,考虑问题也更加深入。制片人不再需要大家长式的大包大揽,重要的则是有审美水平、协调能力和市场认知。同样的,针对导演等创作型人才,也将有更稳定的职业发展路径和升级通道。
千山森透露,白马流星目前做的就是,通过网络电影来培养人才,让人才适应这种模式,将华文映像的这套工业化体系不断打磨、完善。之前的作品《硬汉枪神》《血战虎门》都是对这套工业模式的实践。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切流程最终都将通过一个APP管理系统进行呈现。在华文映像集团的规划里,这套系统将实现影视项目的分发和竞标、剧组财务的实时审核、项目进度的流程化、剧组管理透明化等功能。这套系统上线之后,合作方可以在这套系统里看到项目的所有进程,可远程监管、审批,发现问题可及时纠正,真正做到制片流程的标准化、透明化和规范化。
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作坊制到分工制,再到集群化,这意味着中国影视的工业化探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过去拍片基本靠经验、管理基本靠吼、制片费用不透明等行业弊病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当然,影视工业化是场持久战,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华文映像这套工业化体系的成熟,还需要各个环节的不断积累和完善,还需要用更多作品来打磨和验证。
可以肯定的是,影视制作产业链还会被继续切割、优化,当每一个环节流程和管理都形成统一规范,将意味着整个影视行业生态将被重构,也意味着中国影视产业才能真正摆脱“作坊制”走向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