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海康威视发展潜力,海康威视行业所处阶段,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海康威视发展潜力,海康威视行业所处阶段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海康威视发展潜力,海康威视行业所处阶段

祝女士读者朋友们女神节快乐!

从20世纪初到现在,难得一个全世界在同一天一起庆祝的节日。

其实定3月8日这天为女神节,是1917年二月革命后的事,在这之前,各个国家的时间都有不同。

我国也是到了1924年才第一次设立这个节日。

也祝男士读者朋友们身边的女性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分析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应该算是一家知名度比较广的公司,毕竟他的监控产品卖得是很好的。

一、公司

海康威视创始人是著名的“三剑客”,分别是董事长陈宗年,总经理胡杨忠,投资人龚虹嘉。

陈宗年一直都很低调,很少在公共场所露面,接受采访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我之前就想采访他,也没能成功。

而且陈宗年从来都不是海康威视的直接股东,包括胡杨忠也是后来才持有股权,只有龚虹嘉由于一开始投资了第一笔钱,所以一直是大股东。

三剑客都是华中科大的校友,那个时候叫武汉华中工学院,不过他们年龄不一样,并不同级。

陈宗年1986年毕业后,就到了大名鼎鼎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面的第五十二研究所做研究院,一般都简称52所。

胡杨忠1989年毕业之后也进入了52所,俩人成了校友兼同事。

龚虹嘉不一样,和陈宗年是真同学,同一年毕业,毕业之后没有去52所,当过老师打过工,后来在1994年,龚虹嘉创业成立了《德生公司》,主要做收音机。

从后来海康威视一系列的事件来看,龚虹嘉是有资本运作能力和生意头脑的。

第一次创业就大获成功,把收音机做到了国内第一,因此赚了很多钱。

陈宗年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位技术人员,虽然他是海康威视的创始人,但是我更愿意说他是做技术的。

顶级的大佬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心做研究,是真的想为国为民做点事,比如倪光南和任正非这样的。

还有一类是一门心思搞钱的,比如柳传志这样的。

倪光南和柳传志都是联想的创始人,但是两个人完全不一样,倪光南是正儿八经做技术的,作为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水平极高,而且是真正想为国家做出贡献。

柳传志正好相反,典型的商人,一切为了自己和家族赚钱。

所以倪光南被柳传志赶出了联想,联想也就从一家科技公司,变成了一家贸易公司。

如果当初是柳传志被倪光南赶出联想,说不定现在的联想可能和华为一样,成为为国争光的伟大民族企业。

不过站在资本家的角度,柳传志也没问题,商人本来就是逐利的,为自身考虑也很正常。

所以柳传志被江湖称为“创业教父”。

陈宗年就属于第一类,这也是我之前想采访他的原因。

可能会有朋友疑惑,陈宗年作为创始人,为什么没有海康威视的股份?

首先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间接是持股的,不过很少,所以在10大股东里面没有他。

胡杨忠的股权有一部分也是后来龚虹嘉给他的。

2007年,龚虹嘉把15%的股权,转让给了创始团队。

然后陈宗年根本不在乎这个,他现有的收入,完全足够很好的生活,他不需要巨额的财富,他的目标就是把技术做好,是一个做事的人。

陈宗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一定要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定位,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这句话是他对自己很好的诠释。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我很喜欢海康威视,不管股价如何,我都喜欢,所以我的持仓股里面,有海康威视,也是按照我那个《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格里的价位买的。

我相信海康威视只要继续这么踏踏实实做下去,会越来越好。

在我看来,公司越做越大,企业文化和灵魂就越来越重要,小公司的企业文化可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但是大公司不一样,是会决定战略方向的。

还有关于龚虹嘉这两年套现的问题,这个我觉得真没什么。

首先龚虹嘉的身份一开始就是投资人,另外人家投资了20年才套现,而且现在依然是第一大个人股东,按照2022年三季度的数据,持股10.2%。

所以我觉得很正常。

龚虹嘉第一笔投资245万,后面又追加了一些,到现在赚了近700亿,翻了2万多倍。

所以在投资圈,被称为中国最牛天使投资人。

二、产品

海康威视的产品非常多。

上面这张图还是我之前做的,全部跟图像采集和图像处理有关。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然后传输给后台分析处理,然后根据需求显示在屏幕上,同时把数据存储起来。

作为前端产品的摄像头,品类最多,各种型号,每个应用场景都有很多不同的摄像头。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以前海康威视只能采集图像信息。

现在还可以采集音频、温度、湿度、坐标、RFID、PM等一系列信息。

所以现在海康威视已经从监控安防转变成物联网全方位感知。

后端产品主要是网络硬盘录像机(NVR)、数字硬盘录像机(DVR)、编码器(DVS)、超脑等。

从2014年开始,海康威视就成立了研究院,对采集、分析、存储、计算这个四个领域一直大规模投入研发。

全球对于“智能化”的追求可谓是一直高烧不退,很火热。

但是目前全世界的各种智能化都是口号和噱头居多,真正的智能化还有很多的难关没有突破。

比如数据处理,任何东西的智能化都是基于数据,只有当数据足够庞大,机器才有可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那么问题来了,数据怎么来?处理效率怎么提高?处理成本怎么降低?

这三大问题是摆在所有数据公司面前的现实问题。

没有数据的智能化是空中楼阁,都是假的。

而数据需要足够多的采集设备,然后花足够长的时间去采集。

比如我之前说过的“Wind”,为什么很多证券公司都用他的数据接口,就是因为Wind成立得足够早,积累了投资市场足够多的数据,这是牢不可破的护城河。

海康威视在数据采集方面,无疑走在了行业的前列,等于是拿到了智能化的入场券。

但是有门票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能把事做好才行。

数据越庞大,处理难度就越大,效率就越低。

所以这类公司都在拼命优化算法,比如之前分析过的手机摄像头龙头企业韦尔股份,拍出的照片好不好,取决于两个核心因素。

第一个是芯片像素,第二个就是成像算法。

同级别芯片,谁的算法越好,照片质量就越高。

同样对于数据的处理,也是完全依赖芯片和算法,比如智慧城市,每个城市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产生大量的数据,处理这些数据的效率,就决定了智慧的程度。

很显然,目前全世界都还不达标,包括自动驾驶,也是因为数据处理能力比不上人的大脑,所以一直都只是作为辅助功能宣传。

从数据采集角度来看,一辆汽车完全可以360度无死角时时刻刻采集周边数据,这个比人的眼睛还要更全面。

如果信息处理还能跟得上,当然就不需要人来开车。

对于算法来说,数据越多,才可能优化得越快,要先有足够多的样本,芯片才有学习的空间。

这个方面,海康威视又占了优势,随着他的数据库越来越完善,算法的优化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关于处理成本问题,目前是一个死结。

我们可以看到马路上到处都是摄像头,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开启的,有些是特殊情况才开启,有些是交替开启。

从使用目的来说,安装摄像头当然是为了监控,那都已经装好了,为什么不开启?当摆设吗?

其实是没办法,

那么多的摄像头,数据采集量非常庞大,单纯是存储,就是很大的成本。

如果还要去实时处理这些数据,成本一定承担不起。

成本高的很大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处理效率较低造成的,算法不行,就必须靠硬件去堆。

这就跟最开始的计算机一个道理,那个时候还没有芯片,只能靠大量的继电器。

如上图所示,你看当时的计算机体积有多大,占了一整面墙。

而且性能还很低,计算能力跟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现在的超薄笔记本,之所以能做得这么好,也是因为芯片和系统足够好。

未来的大数据行业,也是这个路径。

总结来说,底层逻辑是这样的:

“终端越多,采集的数据越多,算法的优化提高越快,处理效率就越高,成本就会越低,用的人就会更多,终端卖得也就越好。”

海康威视正在沿着这个逻辑前进,什么时候能让这个循环进步到有较好的性价比,就成功了。

具体这个时间是多久,不知道。

但是公司目前走在行业的前面。

另外海康威视的重要业务“萤石”和“机器人”已经分拆上市。

萤石网络去年年底已经在上交所上市,后面有时间单独详细来分析萤石,这里就先不说了。

机器人也在今天发布了公告。

3月8日深交所已经受理了海康机器人的上市申请。

很多大企业都有分拆子公司单独上市这个现象。

一般分拆的原因都是下面三个。

第一个是融资

融资分为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

对于一家整体庞大而且成熟的企业,肯定短时间内很难有高速的成长,显然投资者兴趣就没那么大。

比如海康威视,现在是市盈率是28倍,但是萤石网络现在的市盈率是57倍。

这就太明显了,很多投资者至少短期内看好萤石网络,才会给到这么高的市盈率。

所以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独立上市是成功的,融资难度和成本都降低了。

第二个是团队激励

每家公司都有股权激励,也只有这样才留得下人才。

但是公司做大之后,肯定会有不同的业务,每个业务都会有各自的团队负责。

比如海康威视,就有安防团队,萤石团队,机器人团队等。

安防是基本业务,也是第一批创业元老打下来的江山,不合适分拆。

萤石网络和机器人都是后面新扩展的业务,做大之后自然适合分拆。

如果不分拆的话,所有团队都拿海康威视这一家公司的股权激励,那就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不公平,第二个是狼都肉少。

由于海康的股权包括了所有业务,如果萤石团队拿走一部分股权,又没有给其他业务做贡献,那对于其他团队当然不公平,凭什么我做出来的业绩凭空就分给你?

另外团队太庞大,母公司的股权可以用来激励的本来就不多,根本不够分。

第三个是管理问题

越庞大的公司,人员越复杂,权力和责任会不可避免的交叉。

分拆出来之后,公司完全独立,垂直管理,运行会高效很多,而且管理层职责明确,有动力也有压力的把事情做好。

综合以上三个原因,当某个业务或者某个子公司发展得很好时,分拆出来单独上市,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关于海康威视的产品分析,之前的文章已经有很详细的介绍,本文就补充一些底层逻辑,不过多讲具体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前面的内容去看。

三、业绩

海康威视的2022年年报还没发出来,我们就采用业绩快报的数据。

2022年营收832亿,同比增长2.15%,基本上没什么增长。

归母净利润128亿,同比下降25.06%。

利润下滑得很厉害,很显然要么是毛利下降,要么是费用增加。

先来看毛利率。

这些年的毛利率一直都还可以,2021年毛利率44.33%,2022年三季报毛利率42.35%。

在去年三季度之前,毛利率都还保持比较好,第四季度不可能整体大幅度拉下全年的毛利率。

所以营收没下降,但是净利润减少的原因基本上就是跟费用有关。

财务费用不用看数据,肯定会多一笔钱,两家子公司申请上市,肯定是要花钱的,多少的问题。

不过海康威视由于国外的业务比较多,所以会产生汇率兑换问题,这个对财务费用影响很大。

比如2022年三季报的财务费用是-9.37亿,也就是还倒赚了9个亿。

除了利息收入之外,主要就是因为去年汇率波动导致的汇兑收入。

所以财务费用没有影响净利润。

然后销售费用2021年86亿,2022年三季报销售费用71亿,每个季度大概二十多个亿,也不可能第四季度突然多出来很多销售费用。

所以销售费用也不是影响去年利润少了40个亿的元凶。

那就还剩下一个研发费用。

海康威视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是真舍得。

如上图所示,2021年研发费用82.5亿,同比增长29.4%,2022年三季报研发费用73.6亿,同比增长21.3%。

假设2022年的研发投入增长和2021年保持一致,那么全年的研发费用大概是107亿左右。

都已经在往净利润靠拢。

你看吃掉公司利润的大胃王是不是出来了。

然后还有萤石网络的分拆上市,会摊薄一部分权益。

尤其是在2023年,如果海康机器人也顺利上市,那么这两家公司都会分出去不少权益。

关于利润下滑的问题我们都清楚了,那营收几乎没有增长的问题呢?

上图是海康威视近十年的营收情况,除了2021年增长得有点多之外,每年差不多都是增长六七十个亿,很稳定。

2021年营收814亿,同比增长28%,这个是有点多。

2022年三季报营收597亿,同比增长7%,全年营收832亿,同比增长2.15%。

在去年发布三季报的时候,海康威视在投资者关系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几个原因,疫情严峻、经济下行、国际冲突、国外通胀。

我觉得还是说得比较真诚,基本上也是这么几个原因。

比如欧洲,大家都知道通胀非常厉害,肯定是会影响业绩的。

还有去年封控比较多,海康威视对 *** 的项目比较多,这一块项目的落地肯定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综合来看,海康威视未来业绩很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每年研发费用增加这么多,能不能相对应的增加利润。

因为海康威视的技术肯定是没问题的,而且还会持续领先,那么投这么多钱下去,只要收益能跟上来,就没问题。

不过2022年显然是不及格的。

而且即便花了这么多钱,每年的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加起来一百六七十个亿,现金流保持得还不错。

2022年三季报筹资回来105亿,其中大部分都是借的,每年要借款大几十个亿。

不过相对于公司的规模来说,并不多。

资产负债率一直都不高。

2016年是最高水平,也只有40.8%的负债率。

2022年三季报只有38%,别看上图这个曲线好像幅度很大,其实数据上没什么大的波动。

等去年的年报出来之后,还会分析,到时候加上海康威视的技术分析,会比较专业。

四、总结

海康威视是一家好公司,创始人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研究人员,公司发展路线跟华为很多方面有点像。

虽然今天没有说不好的地方,但是不代表没有。

任何公司都有优缺点,下次分析年报的时候,再讲他的风险。

另外我做了下面这张表,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的表格,里面 *** 了上百家优质的龙头公司,并附数万字的分析方法。

以后所有分析过的公司都会在上面这个表里更新数据,另外以后每周的周末,会把本周分析过的公司一起做一个深度总结,周总结也会和表格放在一起。

每次分析公司后,会在后面加一些更深度的观点或者计算方法,也会放到一起方便阅读,都记得去看。

专注于上市公司财报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很多时候,盈亏也只是一念之间!

点赞关注持续更新内容,能为你规避很多风险。

一起探索企业基本面的研究,收获必然巨大。

小拇指,发财手点个赞......

更多海康威视发展潜力,海康威视行业所处阶段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