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华中第一哨在什么地方,中华第一哨在哪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华中第一哨在什么地方,中华第一哨在哪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华中第一哨在什么地方,中华第一哨在哪里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神农顶民兵哨所,位于海拔高度2905米的山顶,被称为“华中第一哨”。37年来,先后7任哨兵接力在该哨所守哨,共在70多本登记簿上记下13000余次“无火情”信息。林区连续42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

林区珍稀动物逐年增多

记者的无人机在惊呼声中被老鹰抓走

山脚盛夏山岭春,山麓艳秋山顶冰。从木鱼镇沿着逶迤的山路盘旋而上,拐了上百个弯,神农顶民兵哨所映入眼帘。此时清明已过,山顶依然白雪遍地。

清晨6时许,神农顶迎来第一抹朝阳,王大志起床后第一件事是到瞭望平台上进行防火瞭望。 特派记者 任勇 摄

一个中等个头,皮肤黑红,身着迷彩服,精神十足的中年人走过来,他是王大志,2015年3月23日,单位通知王大志接哨。“我是民兵,组织让 *** 什么,我就干什么。”3月26日,他成了哨所第七任哨兵。

王大志的主要任务是瞭望和巡山。每年四五月是森林火灾多发期,他每天至少巡山4次。

4月8日下午2时左右,长江日报记者正在哨所门前用无人机拍摄,无人机飞至哨所西方300米左右的金丝燕洞景区上空,距离山顶约90米时,突然,一只黑色老鹰靠近无人机,在众人惊呼声中,老鹰抓着无人机消失在视野中。

王大志说:“这座山头有大概十几只老鹰,这贵的无人机,可惜了。”

陪同记者的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党委书记沈绍平介绍,林区生态环境一年比一年好,森林覆盖率已由1985年的63.7%增长到2021年的91%以上,越来越适合动植物生存,林区内俗称老鹰的猛禽多,有雀鹰、红隼、金雕;林区内的金钱豹、梅花鹿、黑熊等珍稀动物多,其中被称为深山精灵的金丝猴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多只,增长到1470多只……目前,林区 *** 全力推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林区已荣获“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全国优选旅游目的地”等称号,旅游业成为神农架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距离哨所300米左右的山头上,一头梅花鹿正在吃草。 特派记者任勇 摄

4月8日下午3时,记者跟随王大志登上瞭望塔,耳朵里瞬间灌满了风声,眼前层峦叠翠,一重又一重伸向远方。

“历年来火情比较多的是高脚岩方向,在重庆巫山地界。”王大志指着瞭望塔西边的一个山头说。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哨兵,得有从林海中找到着烟点的能力。7年了,这里每座山头的名字,村庄的位置,他烂熟于心。

瞭望一圈后,王大志开始检查哨所边的观光栈道,不时拍拍栈道栏杆,或用脚尖敲击栈道踏板,查看它们是否牢靠。走完700米长的栈道后,王大志转到另一条白雪覆盖的小路上巡查,不经意间,他抬头一看,林间,一只梅花鹿在悠然散步,王大志悄然躲在树后,不想惊扰这山中的精灵。

每天步行巡山一二十公里,王大志都会拍下林间掠过的动物、变幻的云彩、不知名的野花,晒在朋友圈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哨兵单调生活背后的精彩和乐趣。

晚上8时许,王大志吃着一锅炖菜当晚饭。在山顶生活了7年,王大志吃得最多的就是火锅和炖菜。由于气压低,菜很难做熟,在平原地区10分钟能做好的菜,王大志至少需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做熟。 特派记者任勇 摄

记录完一天的工作,王大志开始做晚饭,他说,这里海拔高,气压低,普通的锅没法弄熟。他有两个高压锅,一个煮饭,另一个煮土豆烩腊肉。今天来了客人,他特地加了个容易熟的炒菜——青椒炒蛋。

吃完饭,王大志和妻子视频聊天,他答应妻子下周放假下山后陪她去体检。谈起家人,王大志心有愧疚。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大雪封山,他已连续7年在哨所度过春节。

王大志特意叮嘱记者:“晚上7点以后,千万不要喝水。”他解释说,哨所里没有厕所,最近的公厕在百米开外,晚上刮大风的话,夜间出门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风吹到山坡下,说不定还会碰上来“串门”的野猪等动物,危险得很。

半夜时分,记者被一连串巨响惊醒,感觉铁床在颤抖,记者连忙穿衣跑到一楼大厅,只见大厅的两扇木门正在抖动,风从门缝中钻进来,发出尖锐的啸叫声。

“吓着你们了吧?”王大志也起床了,“莫怕,刚才的风是小儿科!”记者心怀忐忑,重新上床,但一夜无眠。

4月9日早上6时,王大志准时起床,开始瞭望观察。7时许,王大志把头一天晚餐时剩下的饭菜倒进大锅里,加上几个鸡蛋后,炒了一锅蛋炒饭。他一口气吃了三大碗:“早晨得吃饱点,中午在外巡山,不能回来做饭吃。”

2016年,王大志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21年,他如愿加入中国 *** ,在一次参加支部组织生活时,他说:“森林就是我们林区人的命根子,我要一直干下去,就算一辈子不下山,也无怨无悔。”

心疼丈夫当哨兵太苦

准备离婚的妻子留在山上成了夫妻哨

一进林区,一路上都能看到写有“护林防火是天大的事”等警示语的警示牌,神农架林区一直严格落实防火责任制,如今天上有飞机、山上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区连续42年无较大森林火灾发生,除了科技的力量,也有7任哨兵的艰苦付出。

袁裕豪是第一任哨兵,今年73岁的他回忆,1980年左右,林区曾经起过一场大火,烧了十几天,“白天扑灭了,晚上又燃了,把整个天烧得通红”。

为预防森林火灾,1985年,哨所建成,塔高18米,分两层。

1986年,袁裕豪上哨。“生活物资靠自己一路背上山,喝水要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挑。”当时山上没有通讯设备,有一次半夜发生火情,他一口气跑了18公里下山报警,因通报及时,火情被控制。值守的3年间,他先后3次发现火情。

上哨前袁裕豪已成家,儿子袁选斌当时11岁,女儿蓉蓉刚满月。在他上哨的第二年夏天,老家兴山县突发山洪,蓉蓉被洪水卷走两丈多远,幸亏被村里的民兵抢救上来才死里逃生。妻子罗忠清一气之下,走了两天山路到哨所要和他离婚,但在看到袁裕豪的那一瞬间,罗忠清心软了:“山上这么苦,他不容易啊!”罗忠清把女儿一起带上山,和袁裕豪并肩战斗,成了夫妻哨兵。

少年袁选斌的暑假都在哨所度过,“能和爸妈在一块儿,只觉得山上好玩”。童年的快乐时光,在他心中种下一颗要守护这片山林的种子。2002年,27岁的袁选斌主动申请,成为第五任哨兵,站在父母曾工作的地方,他感慨万千:“我对这里太熟悉了,到了这儿,有回家的感觉。”

这时候哨所条件好了很多,手机有信号了,上哨所的路也修好了,生活便利多了,袁选斌买了辆皮卡当代步车,第二年妻子潘世菊也来了,夫妻俩一直坚守到2010年才离开。

2004年2月20日是一个令袁选斌终生难忘的日子,潘世菊在山下待产,打来电话说孩子快要出生了,袁选斌正准备回家,却突然接到电台紧急呼叫:“与四川交界的板桥方向发生火警。”不容多想,袁选斌立即投入战斗。

经过近4个小时的全力跟踪观测,前方指挥所传来好消息:全部扑灭!当天,他激动地在本子上记下“火已扑灭,一切正常”,赶回家已是次日凌晨,孩子早已呱呱坠地,他忍不住流下了歉意与幸福的泪水……

他给孩子取名为“袁海洋”,“希望用大海来压制火魔”。

据统计,37年里,7任民兵共传送电报2万余份,获得各种记录监测数据9万余份,累计巡山总行程达50余万公里,累计发现与报告火情8起,制止用火危险近百起。

因为海拔高生存环境恶劣

这个哨所被誉为“华中第一哨”

华中第一哨”历任哨兵,从左至右分别为袁裕豪(首任哨兵)、谭志刚(第二任哨兵)、王洪(第三任哨兵)、王少清(第四任哨兵)、袁选斌、潘世菊(第五任哨兵,夫妻哨)、李军(第六任哨兵)、王大志(第七任哨兵)。特派记者任勇 摄

神农架林区人武部上校政治委员邓鑫告诉记者,神农顶哨所为华中地区海拔最高、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哨所,所以这个哨所也被人们誉为“华中第一哨”。37年来,7任民兵以该哨所为家,默默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孤独和艰辛,接力守护。每一任哨兵,在上哨所之前、守哨所期间及离开哨所后,不论岗位与工作地点怎么变换,都“视森林为亲人,视生态为生命”。

“这段时间是森林防火期,火种不能带进山。”4月9日,46岁的李军在神农架天燕景区巡逻,对进入景区的游客进行护林防火宣传。

李军是该哨所的第六任哨兵,2015年从哨所下来后,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17年,他光荣入党。目前在天燕景区负责防火瞭望、资源管护巡逻和旅游接待服务等工作。李军说:“不管在不在哨位,我们每任哨兵,都是永不退休的防火护林员。”

袁裕豪在上哨之前,在神农顶山腰间347国道上的垭子口检查站工作,负责护林防火,每天要走18公里山路前往神农顶巡查,下哨后,袁裕豪还是干老本行:防火护林。退休了,袁裕豪夫妻仍闲不住,双双当上了防火护林义务宣讲员,向游客宣讲防火护林知识。

第二任哨兵谭志刚也是下哨后入的党。现在社区工作的他,经常进村入户,负责宣传森林防火常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值得我们一辈子守护。”谭志刚说。

1996年下山后,第三任哨兵王洪成为林区下谷管理所所长,后被调至红坪镇刘家屋场管护中心工作,每个月有10天左右时间,他都要上山进行野外巡护,执行资源管护、护林防火、森林病虫害监测等任务。三年前,6月的一天,在国际滑雪场土洞沟渠山群巡护时,王洪看到山腰处搭有棚子,还有烟冒出来,就立即赶过去,发现有人在那割生漆树采漆,“这些人一上山,就可能待个把月,他们做饭、打木钉都要烧火”。王洪赶紧上前制止,对这些人进行防火宣传,这些人知道自己违法了,就马上收拾东西下山了。

王洪说:“如今这样的情况极少见了。村民的防火意识越来越强,没有人在林区违法生火了。我也很有成就感。”

4月8日中午,7任哨兵聚到一起,在“华中第一哨”的大字下拍了一张合照。

袁裕豪突然指着西南方向的一个山坡说:“看,有梅花鹿!”他的眼睛里泛着光,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三只梅花鹿在离哨所约300米远的林中缓步而出。

在神农架2905米的山顶上,被称为“华中第一哨”的民兵哨所上五星红旗随风飘扬。特派记者任勇 摄

林海有声,群山无言。37年,7任哨兵接续奋斗,一代又一代林区人接续奋斗,铸就了北纬31度的“绿色奇迹”,他们脚下的绿水青山,已成了金山银山。

(长江日报记者李慧紫 陈奇雄 通讯员何武涛 汪精灵 尚绪文)

【编辑:侯方隅】

更多华中第一哨在什么地方,中华第一哨在哪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