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土默特左旗工业园区,内蒙兴安盟科右中旗化肥厂,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土默特左旗工业园区,内蒙兴安盟科右中旗化肥厂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土默特左旗工业园区,内蒙兴安盟科右中旗化肥厂

土默特左旗化肥厂位于察素齐镇东南,原名察素齐地方国营碳酸氢铵厂,1958年4月筹建,属内蒙古轻化厅管辖,为本年全国新建的十三个县级碳酸氢铵厂之一。1959年2月5日,改名为内蒙古国营土默特旗察素齐氮肥厂。1961年9月,定名为内蒙古察素齐化肥厂。后改为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化肥厂

1961年9月4日化肥厂停建,1964年重新上马扩建,1965年7月1日正式投产。1968年,该厂由内蒙古自治区轻化厅下放给乌兰察布盟管理。1969年10月27日,改由乌兰察布盟和土默特左旗双重领导。

1975年,化肥厂一度划归呼和浩特市轻化局领导。从1976年11月1日开始,正式划归土左旗领导。建厂以来,化肥厂先后搞了三期工程:从1958年4月到1965年6月,兴建化工一车间;1966年到1967年,扩建一车间;1972年到1976年,增建化工二车间。该厂现在占地面积209,000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建筑面积为26,031平方米。有传动设备80台,静止设备36台。从1965年投产到1982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为2,104.8万元。同期,固定资产总值由503万元增加到2,160万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金额由40万元增加到347万元,总产值由103.4万元增加到1,185.7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3,095元增加到10,134元,职工全年平均工资额由585元增加到948元。

1982年,化肥厂有化工一车间、化工二车间、机修车间3个生产车间和1个汽车队。厂部下设劳资、安全、生产、基建、财务、供应、销售、行政、农副、设备、原料等11个科。

全厂共有职工1,170名,其中,蒙古族99名;有工程师7名,助理工程师7名,技术员31名;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5名,中专文化程度的54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24名;有七级工1名,六级工4名,五级工61名。

建厂以来,历任正、副厂长有周辉、胡克、铁宝、杨盛昆、郝振明、郭真、李茂林、王子华、邵日新、荣得胜、云拉俊、贾怀、李涛、王文义、荣正风、张培善、韩玉平等。

化肥厂的企业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1958年-—1964年,为筹建投资阶段。

1965年—1978年,由于企业管理不善,该厂生产除1966年外,其余年份均未达到设计能力,年年亏损。除国家给予政策性补贴863万元外,历年累计亏损达1,763万元,工厂欠债328万元。1979年上半年被迫停产整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化肥厂发动群众打翻身仗,针对化肥生产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连续性强的特点,根据国家化工部颁布的碳酸氢铵生产的20项优秀工艺指标,制定了设备管理、工艺管理、质量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奖惩办法,使企业的生产面貌大为改观。1979年第四季度开始扭亏为盈。1980年盈利133.9万元,一举甩掉了14年亏损的帽子。1980年到1982年共产化肥215,684吨(合格率为100%),3年间的产量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15年还多22,959吨;同期赢利446.1万元,上缴国家利润98.9万

1982年,每吨碳酸氢铵成本由1979年的265元降到105元

旗化肥厂采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主要原料是乌达矿务局的燃料煤石炭井矿的无烟煤,两种煤的费用占合成氨成本的40%以上。

该厂电源由察素齐变电站的两条10千伏线路供给。全厂共有变压器

容量为6,905千伏安。电气设备装机容量为11,000,全年用电量达5,960万度

该厂生产用水由本厂解决。1982年,全厂抽水量为800吨/小时左右,全年总耗水量达633.6万吨

从1965年投产到1978年,该厂产品碳酸氢铵全部由内蒙古自治区供销社生产资料公司包销,销售地点主要是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盟等地。

从1978年起,内蒙古自治区改变了由国家包销化肥的做法,我旗化肥的产品一度滞销,造成严重积压。

1979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决定在优先满足区内用肥的情况下可以出区销售,区外订货激增,化肥供不应求。

化肥厂供电线路由土左旗变电站两条10千伏线路供给,全厂共有变压器10台,总容量为6905千伏安,电气设备装机容量为11000千瓦。

化肥厂有化工一车间、化工二车间、配电机修车间等,按照生产工艺及生产的需要、有锅炉车间、合成车间、碳化车间、造气车间等多个化工车间,还有辅助生产的维修班。跨入厂门往东 走,穿过小白楼厂部办公区便是生产区。那矗立在车间外的高高一车间低低、大大小小的合成塔和纵横交错的标志着不同颜色的管道跃入眼球。生产期 间,冷却池中蛇形管犹如水帘般的景致,很是打眼,厂区内散发着特有的气味,鼓风机震耳的轰鸣声会将你吸引到造气车间。

造气车间是为化肥 生产制造原料气的车间,进入车间内,一字排开裹包保温层的四个煤气发生炉,它们连接着缠绕保温材料的管道,墩墩实实地矗立在那里。通过吹风后将水蒸汽送入 炉中,经过上吹、下吹、回收操作制出的半水煤气送入储气柜。造气车间南面的煤场堆放着造气的原料煤,原料煤的成份含量直接影响着造气的质量,造气车间的机 器是半机械化操作,工人上班除手动操作外,需清炉4~8次,那是最艰苦的工作。每当清炉时造气工打开炉门后,面对灼热的炉膛艰难地用炉钩掏出炉膛内一块块 烧得火红的结疤,有时还需动用钢钎和大锤捅戳敲打,脸上的汗水和灰尘掺和在一起,身上的工衣全被汗水浸湿了,真是汗流浃背、挥汗如雨。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

由于化肥生产是连续性的 化学反应,因此化肥生产作业实行的是三班制(早班、中班、夜班),每星期轮换。一旦煤气发生炉点火升温后,合成车间、碳化车间就一起开始“连轴转”。工人 们上班风雨无阻、日夜兼程,三班倒不受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节假日也不放假。(实行轮流倒休,节日给加班费)工人们遵守厂规厂纪,不迟到、不早退。

化肥生产的特点是易燃、易爆、易中毒。那时候三个化工车间每个工段的操作工上 班时是以仪表指示和分析化验数据为指导,严格按照厂部制定的操作规程操作生产的,工人们上班后唯一期盼的是当班能安全稳定地操作,下班能顺利地交班。在严 寒的冬季生产期间,当班的操作工要经常检查车间外的管道,尤其是较细的管道。尽管也进行了包裹保温,但是由于夜间气温骤降,随时会有冻堵或冻裂情况。碳化 车间的吸氨管道经常有冻堵现象,当班操作工有时候已经下班好几个小时了,由于氨水管冻堵,交不了班,操作工只得手握管道,吹通管道后才能交班。

土默特左旗化肥厂于2001年转制成为内蒙古红骏马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那时有总资产8000万元,拥有员工450人,公司以年产15万吨“骏马”牌农用碳酸氢铵为主,兼产液氨、工业氨水、多元复混肥、专用肥、硝酸钾等产品,是内蒙古自治区小氮肥行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公司主导产品农用碳酸氢铵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特色产品”、“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名牌产品”,被化工部授予“优质产品”及“用户满意产品”称号,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2005年,被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产品质量保障促进会评为“全国优秀农资化工企业”。

【作者简介】:任瑞新,笔名,星空,土默特蒙古族,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水磨牛群房村人,大专学历,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呼

编辑:“土默特之声”创办人任瑞新

更多土默特左旗工业园区,内蒙兴安盟科右中旗化肥厂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