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开篇语
经历了三年疫情的严峻考验,2023新年伊始,中国经济已然面对着一个全新的外部环境与发展格局。作为长期以来的相对发达省份,江苏同样如此。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科技文化……几乎在所有领域,都迎来了又一个新的春天。
已经过去的2022年,无论怎样艰难曲折,已经成为历史。但所有人——从企业界、投资界、各级 *** 乃至每一个普通人,都希望了解这特殊一年的宏观经济发展“真相”,及其背后所反映的变化和未来趋势,从中寻找一地、一企、一家的2023年之路。作为江苏唯一经济大报,本报特别策划了一组“2022年江苏宏观经济分析及2023年发展趋势预测”专题报道,邀请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及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大学等权威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江苏各行业优秀企业家、各级 *** 经济部门资深人士分别解读2022年江苏经济脉络,预测2023年江苏经济趋势。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和助力。
时值新年之初,2022年全年的经济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已有的数据分析,这一年全国与江苏的经济发展轮廓已大体清晰。既有意料之中的回落,更有意料之外的“逆势成长”。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包括广东、江苏在内的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10的经济大省,前三季度增速都比上半年加快。前三季度,江苏GDP增速为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5%,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9.8%。
2022年俄乌冲突持续升级、全球通胀加剧、美国不断加息,中国自身遭受了疫情的反复冲击。在艰难复杂的这一年,全国、长三角及与江苏经济能够取得如此“成绩单”,殊为不易。
2022年江苏经济的整体态势究竟如何?投资、消费、外贸,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一年的“抗压”表现如何?有怎样的“意外之喜”与“意外之困”?在艰难复杂国内外环境中取得的“成绩单”,反映出了第二经济大省江苏经济发展的哪些新特征与新趋势?面向2023年乃至“十四五”时期,依然复杂的格局之下,江苏经济的新动能和新亮点何在?如何在恢复较快增速的同时,提升发展质量,率先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挑好经济“大梁”?
就这一系列读者关注的年度经济“焦点”问题,本报记者专题采访了来自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一批经济专家学者,分析解读2022年江苏宏观经济,预测2023年江苏经济趋势。
2022年江苏经济“画像”·2023年最强劲动能
解读专家:吕永刚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江苏经济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如何评价2022年江苏宏观经济整体增长之势,及其所反映出的发展质量及结构调整优化成果?
吕永刚: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形势和上半年的疫情强冲击,江苏经济承压前行,经济一度快速下行后旋即反弹,在全国宏观经济大盘中的重要“压舱石”作用更加彰显,在质量与结构上呈现一系列积极变化。
一是制造业同步实现质的提升与量的扩展。制造业是江苏经济的主干力量和核心优势。据江苏省统计局公布的2022年1月至11月统计数据: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高出同期GDP增速,成为稳增长的可靠依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均同比增长15.7%,印证了先进制造业的高成长性;拥有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全国第一,省重点培养的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成左右,制造业集群成为产业提质扩量的主阵地;“最强地级市”苏州经济受疫情冲击程度最深,全年度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4.36万亿元,逆势增长4%,是全省经济下挫后奋起直追的生动缩影。
二是现代服务业强力推动稳增长与促转型。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是江苏制造强省建设的关键支撑。1月至11月,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2%,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1.8%,富含科技、创新元素的现代服务业持续赋能实体经济,成为涵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
三是开放型经济稳步提升自主性与竞争力。1月至11月,江苏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86万亿元,增长8.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达57.2%;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2.11万亿元,增长9.5%,占江苏省出口总值的66.2%,表明江苏外贸竞争力和自主性在持续提升。
记者:相比2021年,2022年江苏经济增速的变化如何?从近十年的周期来看,这一增速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可否认为,江苏经济已进入“较低速度”“较高质量”的新一轮发展阶段?
吕永刚:相比2021年,2022年江苏经济增速有三个特点。一是增速显著放缓。2021年8.6%的高增速主要由于2020年的低基数,2022年则延续了经济新常态以来的增速下行态势,这一进程仍未停止。二是短期剧烈波动。2022年受疫情反复、俄乌冲突等多个超预期因素冲击,造成经济短期快速下滑和全年持续承压,增加了经济反弹的难度。三是创新动能增强。体现创新锐度与力度的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整体增速远高于同期GDP增长,彰显创新型经济进入活跃期,正释放巨大发展动能。
从近十年的周期来看,2022年江苏经济增速处于周期性底部。一方面,经济向下继续探底的空间已经不大,支撑经济增速筑底的有利因素正在集聚;另一方面,2022年三四季度经济持续反弹的力度较为温和,仍具脆弱性。
综合研判当下经济态势,个人判断:江苏经济仍处于深刻变革期,质量、结构、增速都未定型,尚未进入“较低速度”“较高质量”的新一轮发展阶段。理由在于:(1)从速度上看,仍有提升空间。2022年的较低增速具有特殊性,明显低于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江苏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大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或正在形成规模优势,沿海地区等传统发展洼地进入项目集聚爆发期,经济增速回到较高区间具备可靠支撑。同时,保持较高增速,也是江苏经济在全国范围“走在前、挑大梁、作出贡献”战略定位的内在要求。(2)从质量上看,江苏经济发展尚未完全转入高质量轨道。江苏区域创新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等高质量指标全国领先,但产业总体上处于中低端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仍需攻坚克难、持续发力。总之,江苏经济在量的规定性上有条件也有必要争取保持“中等增速”;在质的规定性上要持续转向“较高质量”,并已接近“质变”的临界点。
记者:2022年江苏经济增速较疫情前的2019年明显放缓,除了疫情本身及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国内市场需求升级与规模收缩,有无其他关键的内在因素?
吕永刚:除了外部因素和需求变量影响外,还有四个关键性内在因素。
一是江苏产业结构偏重,传统产业占比高。传统产业的生命周期已跨过高速成长阶段,进入成熟阶段或衰退阶段,叠加弱势需求,对经济的增量贡献大幅减弱。例如:南通是全国知名的建筑之乡,建筑产业体量大、带动力强,在多重负面因素冲击下全行业陷入困境。
二是江苏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尚未进入全面收获期。江苏制造业量大面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任务艰巨,大批企业处于固定资产更新阶段,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同时,“智改数转”形成经济拉动效应需要一个逐步释放的过程。
三是江苏市场主体存在结构性短板,特别是科创型、平台型头部企业缺乏,大量跟随型模仿型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稳定的盈利渠道,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弱,容易陷入发展困境。
四是大量新产业新业态仍处于培育期,特别是一些处于“新赛道”的产业仍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形成经济规模尚需时日。
记者:“十四五”的后三年,也就是2023年至2025年,江苏经济会否较快地恢复近十年的平均增长水平?未来几年,江苏经济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劲动能、最大阻力分别何在?
吕永刚:展望未来,江苏需要推动经济增速快速提升并保持在中速水平,才能完成省“十四五”规划设定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左右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阻力、厚植动能,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未来几年,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劲动能来自创新,最大阻力来自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必然导致市场主体行为保守、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信心的背后是市场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对发展环境的认可度。当前,江苏发展具备科创优势、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开放优势、营商环境优势等多重优势,关键是要激发企业和企业家的活力,成为开拓进取的“行动派”。当然,市场主体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保持政策稳定,给企业和企业家吃定心丸,切实做到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资敢投”,让江苏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各展其长、干事创业的引力场、强磁场。
“三驾马车”·投资篇
解读专家:徐春华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记者:2022年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2020年、2021年有所加快,尤其是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基建”以及交通物流领域。如何看待这一变化?新一代信息网络传输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升级的“江苏版新基建”是否已成为江苏未来相当长时期投资的新引擎?
徐春华:2022年1月至11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升,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态势,同比增长3.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1%,增速比1月至10月、1月至9月分别提高0.5个、1.2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2.4个百分点,累计增速连续5个月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得益于三个成因。一是有战略定力。江苏积极靠前谋划投资项目,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实。例如:为落实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江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若干措施》,各地提前下达专项债券额度,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从土地、资金、服务等多维度保障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投资“压舱石”作用。二是有内生动力。江苏注重保持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发挥经济体量大、内在需求强、应用场景多等优势,打造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江苏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一流营商环境,引导市场主体向基础设施、科创、产业、民生等重点领域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三是有投资引力。发挥江苏科创、产业、市场等多重优势,形成吸引、集聚固定资产投资的有利条件。
江苏高度重视“新基建”建设,“江苏版新基建”正在成为支撑江苏相当长时期投资的新引擎。为此,江苏制定出台了《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江苏省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 *** 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重点推进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 可以预期,随着“江苏版新基建”的落地见效,必将发挥重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发展动能的“底层逻辑架构与支撑”作用,特别是加速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进程,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记者:疫情还将持续、海内外市场需求缓慢恢复的背景下,2023-2025年江苏固定资产投资的总体趋势如何?包括“江苏版新基建”及其相关领域在内,全省范围的投资新增长点、着力点何在?
徐春华:2023-2025年,是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的决定性阶段,预期江苏固定资产投资将呈现如下趋势:(1)保持较高增速。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江苏未来三年要实现5.5%左右的增速,必须持续加码固定资产投资,这既是发展需要,也具备潜在条件。(2)大项目将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强力支撑。江苏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发挥大项目示范性带动性作用,大项目投资额将持续保持高增速。2022年1-11月,全省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6.5%,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16.8%,远高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未来这一态势有望延续。(3)“新基建”持续成为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领域。按照《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江苏将以应用场景为驱动,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超前谋划创新基础设施,助力数字江苏和“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为“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三年,江苏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谋划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的领域、空间、方式和力度。一是把握“质与量的统一”,在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中发力固定资产投资。二是把握“供给与需求的统一”,在更好投资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供给与需求的结合点、共振处发力固定资产投资。三是把握“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统一”,在推动区域一体化、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促进高水平开放的协调中发力固定资产投资。四是把握“当前与长远的统一”,坚持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促进固定资产投资梯度接续,形成源源不断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具体而言,“江苏版新基建”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形成突破。一是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在5G网络建设、宽带网络升级、泛在物联网发展、下一代互联网部署、空天基础设施培育和未来网络构建等领域形成突破;统筹部署算力基础设施,在推进数据中心一体化绿色化发展、超级计算中心发展、智能计算中心创建领域发力;加快建设新技术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深度发展、区块链应用创新、云计算融合发展、量子通信先行先试等领域提速发展。
二是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领域围绕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网络和算力水平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设施建设加快投资;交通物流设施领域要重点瞄准传统交通设施智能化升级、交通服务平台建设、车联网设施建设和智慧物流设施建设;能源互联设施领域要加强综合能源网络建设,特别是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生活设施领域重点是智能环保基础设施、数字水利基础设施和智慧海洋设施建设;此外包括数字乡村、城市治理和应急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城乡治理设施、数字 *** 等政务服务设施等建设也必不可少。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大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建设,围绕国家急需和江苏具有优势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围绕产业创新,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设施,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双创”服务设施等创新功能设施。
“三驾马车”·消费篇
解读专家:李慧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记者:疫情反复冲击的三年里,江苏市场消费增速整体下滑,2022年也延续了这一趋势。江苏消费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何在?除疫情冲击及不可抗力导致的海内外市场需求收缩、运营成本上升之外,有无其他重要的“结构性因素”?
李慧:2022年1月至11月,江苏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081.3亿元,总量略高于2021年同期(39064.4亿元)的水平。从增长态势看,受疫情拖累,2022年4月至9月,江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一直为负,直到10月份,累计增速才转为0%。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至2022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速约为4.3%,远低于疫情前三年年均增速(8.4%)。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增长失速甚至负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带来较强拖累。
除疫情和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外,江苏消费增长还受到以下结构性因素制约:一是收入分配结构。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但江苏居民收入水平与经济大省地位不相匹配,江苏GDP已经多年位居全国第二,仅低于广东,但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仅居第四,少于第三名浙江逾1万元。同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仍然显著,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制约了江苏消费的发展。二是供给结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够匹配,表现在尽管江苏制造业发达但缺少知名的终端消费品品牌,部分消费 *** 行业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网络销售滞后于广东、浙江等省,导致很多消费难以留在省内。三是人口结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江苏省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6.2%,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低迷,2021年江苏常住人口出生率为5.6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2‰,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研究显示,由于老年人重储蓄、消费倾向低于年轻人,人口老龄化会抑制家庭消费的增长。
记者:就2022年及此前两年疫情期间江苏居民消费增速的变化分析,“工资性收入比重高”“经营性收入比重偏低”是否仍是江苏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如何看待这对于全省消费恢复较快增长的影响以及带来的潜力?
李慧:2021年江苏全体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721元,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56.3%,较2013年下降1.6个百分点;全体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6215元,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为13.1%,较2013年下降3个百分点。可见,尽管江苏工资性收入比重有所降低,但仍占居民收入的一半以上,而经营性收入比重则下降得更多。所以“工资性收入比重高”“经营性收入比重偏低”仍是江苏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
研究表明,工资性收入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贡献最大,而经营性收入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贡献最大。2021年江苏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为57.9%,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比重为26.2%。因此,若从促进消费快速恢复的角度看,一方面要通过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要鼓励农民创新创业,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有特色、有认可度、有竞争力的地方发展优势,开拓增加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的渠道。
记者:2022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这反映出了江苏经济发展的什么最新特征?其重要原因何在?对于江苏乡村振兴和江苏人的共同富裕,2023年及以后数年,这一变化将带来怎样的推动力量?
李慧:2022年前三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5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14∶1,而2010年江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2∶1,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统计显示,2010-2021年,江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分别增长151.7%、193.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这显示江苏经济已进入城乡同步发展阶段,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取得实质性成效,成为经济增长和农民居民增收的强力支撑。
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在于:一、江苏农业基础厚实,种植业结构持续优化,林牧渔业生产总体平稳,现代农业发展较好,为农村居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二、现代工业和新技术、新要素、新商业模式加速涌向农业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为主的乡村产业面貌,特色制造、电子电商、乡村旅游等成为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新农人”快速崛起,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主体,示范性带动性不容小觑,成为乡村致富带头人。
2023年及以后数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江苏将进一步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成效,率先展现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的现实图景。
记者: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国家经济新战略方向下,如何展望2023年的江苏社会消费?其最大亮点预计何在?
李慧:2022年12月,国家陆续出台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对持续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了重要指引。展望2023年,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得到更好统筹,政策效应将逐步显现,江苏居民消费需求将不断释放,社会消费有望稳步复苏。
消费复苏的原因主要在于:一、经济恢复将带动就业扩大,推动居民收入恢复增长,有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二、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有助于恢复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潜力;三、江苏省及各市县陆续出台的促消费政策、针对市场主体的纾困帮扶政策,将为激发和释放消费潜能提供重要支撑。
2023年江苏消费亮点预计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到疫情限制的消费领域将出现较大复苏。如交通、餐饮、旅游等对消费场景依赖比较大的行业消费将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优化出现明显的回升。二是线上消费等新型消费将持续升温。过去几年,尽管消费增长受到疫情冲击,但线上经济却逆势上扬,预计未来江苏线上消费还将进一步蓬勃发展。三是县域农村消费增长潜力巨大。2022年前三季度,江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4%,均高于江苏城镇居民增速。随着江苏县乡商业体系的完善和农民收入的提升,县乡消费增速将持续高于城镇消费增速。四是绿色消费将进一步发展。随着居民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理念的增强,未来人们对绿色消费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包括绿色家电、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等在内的绿色产品销售将进一步增长。
“三驾马车”·对外经贸篇
解读专家:张远鹏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刚刚过去的2022年,中国经济经历了诸多困难。三年的严格疫情防控措施延续到秋后,经济增长的动能受损。但是江苏对外经济总体表现亮眼。
2022年1-10月,江苏实际使用外资累计283.4亿美元,同比(下同)增长21.1%,规模保持全国首位;占全国比重26%,增速高出全国6.7个百分点。江苏依然是位居全国第一的外资大省。
1-11月,江苏对外投资的中方协议投资金额94.1亿美元,增长53.49%,呈现高增长态势。1-11月,江苏对外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增长59.09%,企业“走出去”趋于活跃。1-11月,全省进出口49996.5亿元,增长6.7%;其中,出口31890.6亿元,增长9.6%;进口18105.8亿元,增长2%。全省累计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进出口占全国比重13%。江苏的外贸大省地位稳固。
疫情反复冲击之下,2022年江苏对外经济依然成果丰硕,与省市各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帮助商贸企业纾困解难、恢复信心的精准政策密切相关。从2月江苏省 *** 的“苏政40条”、4月江苏省商务厅的“江苏商务16条”,到5月江苏省 *** 的“苏政办22条”,打出了“组合拳”。江苏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又出台了一系列地方纾困政策,积极稳定外资外贸。更与各地干事创业发展经济的劲头分不开。2022年年底,苏州、南京、无锡等地,抢抓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新时机,启动海外包机招商行动,掀起一股拼外贸、抓商机、招项目的热潮。
当然,也应看到2022年江苏对外经贸发展中不足与隐忧的一面。一是进出口尚处于探底过程中,下半年外贸增速持续滑落,未见拐点。二是江苏外贸增速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月至11月较全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率低了1.9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低2.3个百分点,进口增长率低2.6个百分点。三是对外经济合作指标尚未完全好转。全省对外劳务合作派出人数与期末在外人数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其增长率只有1.69%和3.01%。而江苏对外承包工程指标大幅下降,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1.23%,派出人数与期末在外人数同比分别是-18.91%与-15.59%。
展望2023年的全球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新的一年将更为艰难。中美欧三大经济体增速同时放缓,全球三分之一经济体将陷入衰退。美欧为抑制高通胀,仍在强力加息,2023年中加息不会停止,将持续压抑投资和需求,影响我国的海外市场需求。美国正努力构建“去中国化”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高端产业回流美国、低端产业移出中国,这对于全球及中国经济的破坏性将持续发酵。“一带一路”部分国家因疫情影响财政收支,面临对我债务偿付难题,将导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量的缩减。
新一年的好消息是: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出现重大转折,疫情对生产、物流的限制不再,国内外人员往来趋于便利,重回“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轨道,企业信心逐步回归。二、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规划纲要出台,国内消费走向正常化,国民经济有望快速走向活跃,进口需求也有望增加;外资继续看好中国大市场,有利于招商引资。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全面实施。日前,RCEP在印度尼西亚已正式生效。印尼是东盟第一大经济体,和我国经贸往来密切,印尼将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基础上,新增给予我国700多个税号产品零关税待遇。其中,部分汽车零部件、摩托车、部分服装类产品等自1月2日起立即实现零关税。四、江苏优势产品出口大有可为。江苏在汽车及零部件、电动汽车及锂电池、光伏发电、风电装备、信息及通信技术(ICT)产品等制造领域具有很大优势,在全球提倡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市场前景广阔。
2023年乃至“十四五”时期,江苏对外经济欲恢复快速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应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外资鼓励政策体系。继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构建高水平区域价值链,继续支持对国外优势企业的兼并收购,提升产业链掌控力;支持省内太阳能、电动车、锂电池等优势产业的企业“走出去”,以对外投资带动国际贸易。进出口方面,在稳定欧美市场的同时,着力开辟东南亚、中东、拉美、非洲市场。大力推进跨境电商,支持其他外贸新模式、新业态试点。加大对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支持外贸企业提升风险防范能力,鼓励银行为外贸企业提供涵盖人民币贸易融资、结算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江苏经济报记者 王峻峰 王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