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武山县旅游资源官网,武山县旅游局汪局长,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武山县旅游资源官网,武山县旅游局汪局长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武山县旅游资源官网,武山县旅游局汪局长

一、1949年前武山文坛点将录

武山历史上曾经拥有晚唐一流小说家李复言、李公佐、李朝威,及五代词人牛峤。《唐书》记载四人籍贯皆为渭州陇西县。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39、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5册,唐五代的渭州陇西县治地就在今武山鸳鸯镇。

北宋武山位于抗战的前线,尚武轻文;元代统治者歧视汉文化,因此宋元时期的武山文艺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到明代,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武山东部地区,大户人家开始重视子弟学业。清代尤其光绪元年(1875)陕甘分闱,武山读书风气日盛,考中举人渐次增多。从举人地理分布看,洛门地区文脉最盛。有洛门邓汉功,大柳树人进士陈廷鉴、举人陈至要、陈万青,郭家庄人郭固、郭辑,蓼阳人李鼒、李克明,龙泉䃰石人刘经带、李守谦,城关人马宗戴、张溥等。形成了武山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家族,如大柳树陈家、裴家庄裴家、文家寺骆家、郭家庄郭家、蓼阳李家、鸳鸯杨家、滩歌杨家、䃰石李家等。

民国时期的武山有所谓四大才子,即燕京大学李江辉(1903—1996)、上海法科大学康问之(1908-1995)、中央大学裴慎之(1917—1989)、上海大夏大学杨锐之(1929-2000)。

(一)诗赋创作

武山在明代有文学作品传世的仅王璠一人。王璠,城关人,父亲王永升、儿子王延祀都是举人,在武山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王璠十余岁就以诗文闻名地方,博涉经史诸子。明成化十九年(1483)中举,次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历任扬州、安庆府知府。清代《江南通志》卷八九《学校志》:王璠任安庆府知府时,整修儒学,乐善好施。据清乾隆《甘肃通志》卷二十五《陵墓》,王璠去世后埋在县东十里的地方,大概在今上街子一带。作品仅存《万历宁远志·艺文》中两首《南峪温泉》七律,第二首尾联残阙。其中“一勺含春来别涧,几番和雨入平田”形象地描绘了南峪一勺泉水即可感知春天的特殊地域环境。

清康熙《宁远县志·艺文》未收录地方人士的作品。乾隆《宁远县志续略·艺文》存诗33首,其中地方文人18首;《赋》两篇,于缵周作;《记》4篇,于缵周等作。李克明《民国武山县志稿·艺文》收录了大量地方文人的作品,功莫大焉。从传世诗赋数量看,清代首推于缵周;近代首推陈青选,其次李克明,再次马自明。诗歌题材大体可分为题赠唱和、写景抒怀、借物咏怀、记事怀人四类。

1.题赠唱和。以于缵周、刘汝澜、马自明、徐小康、陈廷鉴等为代表。于缵周,故里失考,乾隆六年(1741)秀才,曾任汉州(今四川广汉市)知州。《县志续略·艺文》存诗三题5首,其中1首七律《晓亭胡夫子绩最入觐次陈二秦瞻韵》题赠知县胡奠域,作于乾隆二十七年(1761),胡入京考最的秋天。于缵周祝贺胡奠域“联翩星节赴都门,叠沐皇家雨露恩”,认为胡的功绩可以同东汉的循吏龚遂、黄霸相媲美。

刘汝澜,洛门镇䃰石人,嘉庆秀才,曾协助县令修缮南关的来远书院(今武山一中所在地),有《元日偶题呈党子贞窗友》《寄汪小山》五律2首。《元日偶题》是题赠同窗好友党子贞的作品。党子贞善酒好客,醉心神仙方术。刘诗云“春来谁可识,我辈独惊心”,春节到来,作者由年岁的更替联想到人生的短促,感慨时光不再,故而心惊又是一年成往昔。《寄汪小山》,刘批评书画家普遍喜欢吹嘘炫耀的毛病,勉励汪小山要勤奋谦逊。

马自明,名思诚,城关镇魁阁上人,道光六年(1826)秀才。幼时鲁钝,读书不能成句。一日崩顿开悟,诗文出口成章。著名学者韩定山先生《陇右近代诗钞序》记述马自明和石岭村周昌五等皆善吟咏。咸丰六年(1856),著名诗人王心如(权)出任武山新兴书院山长,和马自明、周昌五遂成莫逆之交。

周昌五,城关镇石岭村人,兄弟五人都和王心如交易深厚。我曾通过石岭人探访打听,一无所获。思诚先生晚年在县城聚徒授学,附近学子多出其门。据李克明《县志稿》,马自明有《帝余斋诗集》,王心如作序,赞扬马的诗风“淡澈冲瀜,似陶似白”。《县志稿·艺文》收录马自明诗十题15首,多为五律、七律,以描写家乡和歌咏乡贤为主题。题赠作品有《题致远斋》等,均为五律。致远先生,倾心诗、骚、《左传》《史记》,“门外云山水,灯前左马骚”,“清心无俗累,性理任熏陶”,喜欢理学、心学。

据《武山旧志丛编》卷六《选举》:包夏时,字孟庄,又字寅庵,清贡生,邑西乡人,今马力镇北顺村人。《清故博士弟子生员酒亭包老先生懿行序》:“曾祖寅庵公,嘉庆间明经进士,学问深洵,为儒林之宗,匠文章之精邃,常共仙客而赏奇。”

马国栋秀才《长歌一首和马自明贤契见寄》是一首杂言古风,共59句,称马自明“君才清旷绝尘染,剑气珠光尤闪闪”,“太白潇洒占十分”,并通过汉武帝时公孙弘41岁学《春秋》、61岁入朝做官的事迹,勉励马自明积极进取,放弃辞章写作,专心从政。

陈青选(1864-1947),字万青、万卿,洛门镇大柳树人。光绪二十六年(1903)举人,历任陇西、武山书院山长、武山县教育会长等职。诗文集《逸鹤鸣秋集》,于2002年刊印行世。万青以五律见长,擅长写景感怀,堪称武山第一位卓有成就的诗人。题赠作品有《题华严庵赠潘有道先生》《寄友人》等。

李克明(1875-1952),字浚潭,洛门镇蓼阳人。光绪二十九年(1900)举人,曾任广州大元帅府参议,起草孙中山文稿,1924年任甘肃省教育厅长。形迹遍及大江南北,诗酒唱和多系国内贤达。晚年归里,已是华屋山丘,沧海桑田。诗集《紫歌梦轩诗稿》,系同乡雷元贞先生和无名氏两人抄写,今存诗145题200首,估计大量作品散佚。浚潭先生题赠多为洛门一带名流和亲友,有《初夏山居代柬陈万卿表兄》《答陈万卿表兄二作》等。杜维秀才有《浚潭贤契入都赠别》,应作于1919年李克明去广州求职之时。

2.写景抒怀。主要作者有陈青选、李克明、马宗戴、骆树勋等,尤其描写武山风景的诗作,对培养武山人热爱自然、爱护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陈青选的写景作品,可以参阅《逸鹤鸣秋集》中陈汝霖、陈兵、陈功先生的文章。青选写景状物细腻入神,用词讲究。如“看云跳绝壑,听雨嗽空山”、“老屋孤灯瘦,荒村夜雪肥”、“明月似怜人寂寞,暗扶花影上窗来”等,形象生动而传神。

李克明的写景咏怀诗较多,如《己巳春文家寺即景》,作于1929年春。作者放下书卷,来到洛门的文家寺,“桃花识面犹前日,云叶无心卷太虚”,白云舒卷,桃花似曾相识,看到“近市瓜田通细马,断桥藻沫聚行鱼”的景致,作者忘却了人间的是是非非,心境格外超逸宁静。

马宗戴,字小唐,城关镇魁阁上人,咸丰八年(1858)举人,光绪初年任河州(今临夏)学正、四川江油知县,文辞炳蔚,风神秀发。今存诗4首,其中五律《题西关无量庙壁》抒写作者登上位于今武山一中操场西侧老爷庙的无量庙塔,看到渭河两岸的秋田在秋阳中一片宁静时的心情,胸襟因景而宽阔。

骆树勋秀才的五律《游西关无量庙》,意境、诗趣、情感都胜于马小唐,诗意连绵,层次清晰。作者登临庙山,“纵目凭栏望,一川平杳杳”,夕阳照耀古寺,城里热闹非凡。与老僧闲谈,明丽的晚霞铺满河川。平川、夕阳、古寺、老僧、晚霞等寂静的意象反衬出作者登高赏景的喜悦心境。

3.借物咏怀。有陈青选《山居》《秋日登东华寺岳楼》《雪夜感怀》等,及李克明《庞德墓二首》《雨后观禾》《铁笼山》等,还有民国革命壮士张雨僧遗诗。

陈青选具有传统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抗战爆发后,面对家国仇恨,寝食难安,“百感惊心睡不曾”(《秋日登东华寺岳楼》),对国家前途命运忧心如焚。日本投降后的第一个元宵节,诗人抑制不住欢快的喜悦,放声歌唱:“金灯灿烂月华清,簇簇笙歌绕赤城。世界文明人颖悟,霓裳旧谱换新声。”歌颂祖国大地重新焕发生机。

臧安墉,洛门镇臧家庄人,喜欢经史诸子,咸丰年间秀才,曾任皋兰县(今 *** 市)训导,享年八十余岁。《放歌》是一首七言歌行,词句、韵律缺乏锤炼,过于口语化,但立意新奇,批判以孔子《论语》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害人不浅,“放倒多少聪明人”。尤其“始皇毕竟是英雄,焚书坑儒真不错”,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极力赞颂,说明安墉推崇法家,蔑视儒家,才学平平,思想另类。

张澍(1888-1923),字雨僧,城关镇韦家庄人。出身书香门第,6岁能诵诗联句,毕业于甘肃省陆军小学堂。1911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曾任西北边防军团长。1923年被甘肃督办陆洪涛杀害 *** 。雨僧在狱中著有《杂咏》20首及散篇4首,经张尔进教授整理,题名《张雨僧狱中遗诗考》出版刊行。雨僧的狱中《杂咏》,系从北京到 *** 的囚车中所作,沿途咏物感怀,慷慨悲壮,满腔正气,具有刚劲的汉魏风骨。

4.记事怀人。有徐小康《晚过云外楼哭升三周二先生》、臧安墉《晚秋登云外楼吊升三周二兄》、马宗戴《秋宵不寐有怀贾益轩先生》,及马思诚《哭杨晓岩先生》《哭郭藩亭武孝廉》等。

李克明有大量记事、怀人的作品,其中记事之作有《纪旱》《己巳端午后十日闻斗价大喜口占》《闻陇西陷》等,怀人之作有《县长孙荫南死之》《县长孙荫南堵战死之,死时骂不绝口》等。

1928年春,武山征兵额满,县长张燕吉仍将数千人缚送省城表功,名曰送情,而且逼粮要款,无恶不作,百姓身陷水火。十一月七日,马廷贤匪部攻破武山县城,张燕吉被戕。作者《怪叹》一诗以无比仇恨的笔触,谴责县长张燕吉是“千人共指万人咒”的禽兽,认为他被马匪杀死实属天意,罪有应得。1929年春,全县饥荒,饿殍遍地。夏,马部攻克秦安,杀人无数,天水一带风声鹤唳。马部围攻甘谷、武山,人民风靡奔逃,空村绝户,无人收获庄稼,“剧怜麦秀人烟绝,无数空村半鬼田”。马匪走后,百姓归来,粮价回落,新任县长孙荫南,设法救济百姓,农业生产逐渐恢复,作者赋《大喜口占》。可惜好景不长,该年八月六日,马匪攻陷武山县城,县长孙荫南战死。国民军在洛门观望,踌躇不前。土匪离去,国军风卷县城,搜掠抢劫。作者赞扬孙荫南“豁达露心肝”,“荆棘一幽兰”,武山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壮举。

二、散文创作

散文创作题材根据现有资料,主要分为碑记、游记、诔赞三类。

1.碑记。武山县境明清碑文较多,缺乏保护,损坏严重。较早的有宋徽宗时期滩歌圈子阖伐木碑,系苏轼弟子刘焘书法,我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专门做了介绍。

就李克明《县志稿》收录碑文而言,作者有潘某、杨廷栋、陈廷鉴、陈青选、杨恒泰等。潘某,乾隆秀才,几部县志记载名字各异。据乾隆《县志·选举》,潘某曾任甘肃固原府(今宁夏固原市)学正,秀才潘丹桂之孙。我查阅宣统《新修固原州志·官师》,缺漏康熙到同治时期学正的文献,没有找到潘某任何资料。

潘著有《创建武庙暨书院碑记》,城南来远书院,乾隆二十六年县令胡奠域倡建,道光时期县令苏得坡改建后,更名新兴书院,民国时期改名新兴高等小学堂。新兴取名武山最早设立的东汉新兴县。王心如《帝余斋诗集序》云“丙辰岁,授经新兴书院”。丙辰,即咸丰六年(1856)春,王心如为新兴书院讲席。李克明《县志稿》全书误作正兴书院,以致以讹传讹。同时《县志稿》误收了王心如《正兴书院劝学诗》。正兴书院在徽县,《劝学诗》作于道光二十年(1840)王心如任徽县教谕、正兴书院主讲时。

陈廷鉴,字沚明,洛门镇大柳树人,自小在家学习,父亲庭训甚严,每年只有正月初一不读书。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考中进士,是清代武山唯一一名进士,不愿为官,回家授学。精于骈文,善于隶书,不幸英年早逝,诗文论著散佚于卷。《县志稿·艺文》收录沚明先生《游万花寺赞》2首,大概作于某年春夏时期,歌咏万花寺“遍地碧水泉”,“绿茵满山塬”的胜景和“美哉八楼十二殿”的宏伟建筑。

2.游记。以陈青选《游鲁班山记》、《游东华寺记》、陈廷珍《温泉游记》、李江辉《还乡断简》为代表。青选先生的散文富有文采,如《游鲁班山记》记述了民国四年(1915)夏,与李浚潭等友人游览鲁班山、水帘洞的经历感受。水帘洞的胜景在作者心中烙下了深刻印象,惊叹水帘洞风景的胜美可媲庐山、金山,若在通都大邑,骚人墨客必然竞相品题,可惜没于寂壑穷谷,不为人知。作者由山及人,慨叹水帘洞的境遇如同怀才不遇的贤人,无人欣赏,只能屈居下僚。

李江辉(1903-1996),笔名李瑔,马力镇李家嘴人。曾就读武山新兴高等小学堂,后入天津南开中学,1928年燕京大学毕业,与马寅初、曹禺等皆有交谊。1930年翻译罗曼罗兰小说《孟德斯榜夫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45年秋,创作《还乡断简》系列游记,其中《神秘的岷州》《拉卜楞之行》等发表于 *** 《和平日报》。

3.诔赞。均为悼念作品,代表作家有李述元、陈廷鉴、陈青选等。如李述元《陈宜亭先生像赞》、陈廷鉴《为颉宜人征诗启》,均为清翰林院五品官、滩歌人杨鉴涵的继室殉夫而亡的哀悼文章,全文基本用骈句写成,文辞讲究锤炼,饱含哀痛之情。陈青选《海峰先生诔》,为四言诔辞,共64句,回忆海峰“早岁业农,中年向道”,钻研佛老,练气修身,“如玉之洁,如冰之清”,古稀之年,返璞归真,有子有孙,善生善终。此外还有今马力北顺村人包夏时悼念杨廷栋举人的《杨晓岩先生诔文》。

秀才杨恒泰,鸳鸯镇人,博学能文,有诗歌64首。见《县志稿·人物》之《耆旧》。子杨映塘,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主讲武山新兴书院,著有诗文集《鸳鸯峰山人集》,存佚不明,见李克明《县志稿·人物》之《选举》。

二、1950年后武山文坛点将录

(一)诗赋创作

1.诗词。武山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历过民间文学空前繁盛的一段显赫时光,许多农民诗人一举成名。可惜昙花一现,饥饿和死亡很快湮灭了他们的文学热情。这一时期乃至六十年代,人们噤若寒蝉,李江辉《哭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当时武山文学的绝唱。1952年,江辉先生遭受政治迫害,发配青海德令哈农场劳改,十一年间,先后失去慈母、贤妻、爱子。1963年释放回里,车过陇西,百感交集,吟《哭子》一诗:“海上天空流尔名,凄风渭水哭功臣。投荒自料先犬马,遣返谁知问鼯鼪。芝色青青商地泪,松声谡谡震川情。陇西山色浑无恙,触忤行人注荒城。”先生次子李茂恩曾获共和国空军“二等功臣”殊荣,受父亲牵连,遣返老家。作者在哀叹儿子的不幸同时,也为整个国家的不幸遭遇深感悲哀。

1978年后,经历十年浩劫的潘文华、裴慎、李般木、兰文蔚、于申明、邢效贤、王宏钧、陈汝霖、姚之萃、张尔进、李茂同、萧作荣、裴正学、李恒、漆荣、张清源、樊荣华、张鸿谋、康国祥、陈则恕、宋晖、陈夫佑、陈夫玖、邱德胜、周子璇、蒋望宸、陈田贵、李东辉、周幸生、杨俏童等先生,相继登上武山文坛,歌唱新生活的美好。其中裴慎、李茂同、樊荣华、张鸿谋、康国祥、邱德胜、周幸生等先生结集出版、刊印个人诗集行世。

裴慎(1917-1989),洛门镇裴家庄人,医学家、文学家。中央大学中文系肄业,博学多才。张尔进教授整理的《裴慎诗文集》上下两卷,上卷收录诗词1130首,共四辑:风雨集、嘤鸣集、纪游诗、题画诗,如果把“风雨集”、“嘤鸣集”改为咏怀诗、酬赠诗,体例则更趋严谨。“风雨集”收录作者上世纪四十年代作品《卖水歌》等5首,其余皆为解放后创作。作者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风云变幻,诗文满含历史的厚重,也造就了作者多样化的创作风格。

李茂同,马力镇堡子村人,李江辉先生季子,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都有收获。出版诗集《母语呢喃•童心呼唤》《暮萧童号•叟调童谣》,李先生的诗词韵律与句式都与传统作品不同,几乎句句押韵,有的通篇对仗,大量运用排比句,具有元代戏曲唱词的艺术风格,抛弃真切细密的情感,不拘泥抒情叙事的内在逻辑,具有汉大赋宏大磅礴、汪洋恣肆的气势。

包海璋(1939-2018),高楼镇马跛村人,退休后,致力诗词创作,内部刊行诗文集《赋闲之笔》。大多数作品记述了作者的故乡情思,从中能体悟到出身农民的知识分子经历饥饿、动乱历练,更关心农民的生计、学校的建设。在描写自然风景时,往往彰显出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以此唤醒国人保护生态,与大自然和平共处的情感意识,这在以牺牲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发展指数的时代具有可贵的认识价值。

张鸿谋(1939-2021),马力镇余家柯寨人, *** 医学院医疗系毕业,晚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自幼随父习武,一生致力于医学、武学、书学的研究宣传,同时钻研、创作古典诗词。诗词集《阳春集》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展现了作者对亲友的真挚感情,对党和 *** 的热情歌颂。如果将诗、词和友人酬赠分卷编排,体例会更为严谨。

裴正学,洛门镇裴家庄人,裴慎先生次子,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博士生导师、现为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专家、甘肃省 *** 文史馆馆员,著名的医学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裴先生天赋高异,在医学、文学、书法诸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出版医学著作小说、散文、诗词4部。诗集《雪泥鸿爪》收录古诗、近体诗80首,编排体例严谨,讲究语词的锤炼、韵律的谐美,作品洋溢的乐观豁达、圆融通透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治学精神,反映了先生关怀自然环境、关注社会进步的人文情怀。

樊荣华,洛门人,西北师大中文系肄业,一生致力书画创作。其《醉蕉堂诗选》2012年刊印,收录诗作166首、词81首,其中一些写景咏物作品最具艺术美感,题赠之作的主观情感较盛。词多为短调,音韵和美,语言平易,总体来看比诗更富有文学性。

康国祥,1941年生,字筱轩,号槐西居士,洛门镇石岭人。退休教师。现为宁远书画院院士、内蒙古书画院院士、西安市书协会员。幼承家学,研习书画。及至成年,吹拉弹唱精进涉猎,常有诗文见诸报端。晚年对古诗词、书法行草艺术学习尤勤,创作较多。有《康国祥诗词选》行世。

邱德胜,1951年生,洛门镇宋家庄人。毕业于西北师大生物系,武山二中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世界华文诗词学会会员。著有诗集《渭河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表教育论文多篇、诗词作品数十首。精于堪舆风水。

蒋望宸,榆盘镇街上人,天水师院中文系毕业,倾心书画、诗歌创作和研究。著有《石可斋吟稿》《艺林杂录》《艺途春秋》《蒋望宸诗文集》等。《诗文集》2003年内部刊印,收录古体、近体诗229首。诗歌状物写景、论书制艺,多发自肺腑,用词、韵律显示出扎实的文学功底和较高的艺术修养。

周幸生,山丹镇贾河村人,西北师大教育系毕业。曾任武山一中校长、武山县教体局局长,武山县人大常委会第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常委、党组成员,关工委副主任。出版《武山秧歌探析》《备课理论与方法》等学术专著,内部刊印个人

诗词专辑。

陈田贵,马力镇傅家门人,甘肃电大中文系毕业,在从事党政工作之余,耕读并举,创作了大量诗词、杂文、散文。诗词集《行思草笺》2006年甘肃美术出版社出版,共10 卷,但凡革命圣地、名人故居、山川胜迹等,无不入诗,记录了作者从事党政工作、个人生活、学习的丰富经历。近年创作 *** 得以激发,致力于歌词创作,每天一首,坚持不懈,题材集中在歌颂主旋律方面。写作之余,也勤于书法创作。

近年来逐渐崛起的新一代文学作者包家龙、包哲钰、陈功、汪斌之、李林川、王玉海、令军民、郭锐锋、杨建全、唐亮、令陆胤、刘晖、刘应龙、王晓斌、唐亮、邓东红、杜淑英、黎文明、毛韶子、毛韶贤、魏晓文、包随义、张文、陈景睿、刘真权、于应明、王明春、董赋斌,马宝明、吉晓武、汪岩、包喜全、魏晓敏、康兵权、颉康、张志军、王忠丽、马海涛等在诗词文创作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多数作者都接受过大学教育,文化基础比较扎实,作品最突出一点是通过表现城镇化过程中农村生活的变化,在歌颂农民质朴的同时,反思农民固有的愚昧。

王晓斌,1967年生,洛门镇金刚寺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在《甘肃日报》《诗刋》等发表诗文作品,2002年出版诗集《人生与自白》,2004年出版散文集《欣赏一棵树》,2007年出版诗歌散文小说合集《守望家园》。现为中国作协会员、甘肃省书协会员、甘肃省美协会员、甘肃诗歌创作研究会艺术理论部副主任、甘肃省工笔画协会副秘书长。

2.辞赋。武山的辞赋创作相对薄弱,作者有裴正学、包永庄、马宝明、吉晓武等。裴正学先生的两篇赋收录在其《雪泥鸿爪》中。《嘉峪关赋》,突出表现嘉峪关的军事文化意义,汉唐时期,连接中西,“卓然成四海闻名,五洲共仰之光旅圣地”。《中山桥赋》,通过记述铁桥的历史,歌颂铁桥“老而不休,惠我斯民”,“百年之古韵,万世之丰碑”的历史功绩。

包永庄的《武山赋》、马宝明的《武山赋》《渭水赋》,收录在《2010武山年鉴》,三篇《赋》继承了汉大赋极尽铺张扬厉的夸饰风格,以纵横捭阖的夸张手法描写了武山的历史、名胜、古迹、物产、风景,对了解武山自然、社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3.自由诗。现代诗的创作大多集中在六、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作者,最早的作者要数李国香先生。李国香(1921-1990),洛门龙泉人,西南联大外语系毕业,精通七种语言。《李国香文集》收录现代诗若干,大多作于青年时期,意境朦胧,风格浪漫。

年轻作者有黎志强、杨景、周宝林、刘明保、邓东红、张金明、包随义、姚春林、吉晓武等。其中黎志强、刘明保均有诗集出版。黎志强,洛门人,出生于内蒙古集宁, *** 大学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党政领导工作,2014年1月27日在《人民日报》以大黎笔名发表诗歌《一个伟人》,以浪漫与幻想的手法巧妙撇开了历史的存在,热情讴歌伟人 *** 主席,充分表达他对党的领袖 *** 同志的无限敬仰之情。刘明保,桦林镇牛庄人,中学教师,出版诗文集《第二个季节》,作品从切身认识出发,歌颂正义,鞭笞丑恶,批判历史的罪恶,富有较高的文学认识价值。

(二)散文创作

九十年代后期越来越多的青年走进大学,为武山文学、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来自不同行业的作者怀着热切的文学情感,用散文抒写自我、抒写生活,创作了不少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独立思考人生的优秀作品。王换成主编《人文武山》、裴正学《春风曲》《秋风曲》、陈田贵主编《渭水新韵》、杜永胜《走在路上》、汪绍喜《我的风雅颂》《我的未了情》、漆寨芳《索桥淋雨》都作品集相继出版问世。

陈田贵主编的《渭水新韵》2005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武山散文创作的第一次全面总结,收录了武山籍作者和寓居武山的作者108人的259篇作品,对宣传武山、展现武山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换成,龙台镇王家山人, *** 大学文学院毕业,在研究武山民俗文化方面成绩显著,正式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作品。他主编的《人文武山》收录在外工作的武山籍作者,如裴正学、李汀、杨景、丁胜、马宝明等,以及生活在武山本土的作者,如李茂同、蒋望宸、王换成、史国栋、董赋斌、董春晖等人的三百多篇散文、随笔,是武山文学作品又一部总结性选集。需要强调的是《人文武山》的选学观值得肯定,尽管收录的作品参差不齐,但以作品质量为选录宗旨,淡化身份名位,摈弃官本位思想,编选视野开阔,体例严谨,按类按姓氏排列,赢得了学人的普遍激赏。

史国栋,城关镇史家庄人,天水师院中文系毕业,武山县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散文协会主席,在研究地方文化、编写《武山教育志》的同时,致力于乡土散文写作,在《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乡土散文十多篇,解读环境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批判官本位文化产生的渊源,语言犀利,思想深刻。

包随义,马力镇北顺人, *** 大学历史系毕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历史学学士论文《乱中求治、坚持统一的窦融》获全国优秀学士论文奖。甘肃省作协会员。曾任职东航甘肃分公司、国家民航局航空安全办公室,现任黑龙江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先后在《甘肃日报》《中国民航报》《航空安全》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数十万字。是一位有思想、有思路、有热情的青年作家。

丁胜,祖籍四川达州,生于鸳鸯镇丁家门存,红军后代。毕业于天水师范学院中文系。先后在村,乡镇,市区委工作,曾任天水市秦州区玉泉镇李官湾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文章见于《散文》《甘肃日报》等报刊杂志。曾创办天水第一个文学网站天水文学网,发表散文和文学评论数十篇,作品饱含自己的理性思考和文化认知,尤其记人记事作品,反映了丁胜冷静又热切的文艺态度。

多年来在散文创作领域取得较高成就的作者首推杜永胜。杜永胜,城关镇人,散文集《走在路上》2011年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作品通过叙述平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透析尖锐的社会矛盾、人性的异化、人间的亲情,许多命题振聋发聩,记载了作者生命元素的生发和思想进化的艰苦历程,思想深度、认识宽度、语言精致都创立了武山文学近一时期的历史高度,这与作者大学期间大量精读西方哲学名著密切相关。

此外,董赋斌、董春晖两位年轻作者的创作,以清新的笔调一度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董赋斌大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一面写作新闻稿件,一面进行文学创作,勤奋好学,风格朴实。董春晖曾经是一名初中教师,不幸因病殇逝,至为可惜。

女性作者杨景,鲁迅文学院毕业,插过队,当过地质队员、记者,后调省社科院从事科研工作。作品题材多以女性为主体,每个人物形象都散发着博爱的人性光芒。汪文勤,温泉镇东梁村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加拿大籍华人,《童话里的童话》曾荣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郭晓雯,洛门郭家庄人,西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大学期间发表过多篇散文,获全国大学生散文奖,素材集中在表达青年知识女性对爱情、社会、家庭的认知。近年来趋于沉寂,

三、小说创作

小说创作相对诗歌散文更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缜密的构思,需要一定哲学思想的观照。近年来武山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作品多以作者生活时代的历史重大事件为背景,主人公身上往往映照着作者的影子。代表作家有李江辉、李茂同、裴正学、陈永恒、漆寨芳、包永庄、何辉等。

李江辉在青海劳改期间,以坚韧的意志创作了小说《北京初雪的早晨》,不幸手稿散佚于文革。1982年重新写作,三易其稿,更名《采采油苗出简》,第一部为游记体,第二部为书札体,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1983年旅居天水,创作四幕话剧《浣衣女咏》。

裴正学的中篇小说《大风曲》,2006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属于自传体小说,以上世纪五十年代“反右”为背景,以医科大学才子白利平和校花张雅兰的爱情悲剧为题材,揭露了教务处长、团支部书记的丑恶行为,同时塑造了班长等人的正义形象。人物性格对比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对疯狂年代的反思是作品最鲜活的灵魂。

陈永恒,洛门大柳树人,陕西师大外语系毕业,长期从事中学教学工作。自传体长篇小说《渭水悠悠》三部曲分别由敦煌文艺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14年再次修订出版。《渭水悠悠》三部曲是目前为止武山籍作者创作的最富有思想深度和广度的经典作品,没有对生活的哲学反刍,就不可能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赋予小说中的事件启蒙般的思想性,也就往往流于事件自身的单纯叙述,作品也就缺乏鲜活的灵魂。陈老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反右”,一直写到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故事以渭水河岸的高庙村为叙事场景,描写了主人公多灾多难,但又坚强不屈的生活过程,反映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中不同人物的生活、命运与社会互动,个人的生命在社会洪流面前几乎微不足道,车轮倾轧而过,不会有人幸免。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成就来自于严密的构思,神奇的情节安排,语言的精炼妙趣,以及对历史现象的彻悟反思和无声的批判,说明陈永恒先生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内心透亮、头脑清醒的智者和作家,尤其在今天他深邃的批判意识更具有思想启蒙的意义,这是他赢得许多成熟读者敬仰称赞的主要因素。

包永庄,高楼人,西北民大作家班结业,长篇小说《山坡草》2011年团结出版社出版,以凝重深沉的乡土笔调,以人化的山坡草为象征客体,再现了二十世纪中期西部农民张民村的人生经历,情感、婚姻、家庭的变故,展示了农村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和人的精神面貌所发生的重大嬗变。近年永庄似乎进入人生收官阶段,少见作品问世。

武山最偏远的乡镇沿安乡川儿小学的老教师漆寨芳属于大器晚成的武山文坛新秀,从教32年,其中30年属于民教生涯。他意志足够坚定,脸上布满思索的线条,于人生即将谢幕的前夕终于修成正果,在杜永胜主政教育系统后转为吃皇粮的公办教师,成为武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先后以家乡为题材的散文集《索桥淋雨》、小说《水帘洞传奇》《康明生的光影人生》《根》《一个村庄的蛮荒史》《洋芋花开》等。无疑漆寨芳老师是一位满怀文学追求的逐梦人。

何辉,嘴头乡何尧村人, *** 商学院毕业。长篇小说《午夜花香》2005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表现了女性在权力、金钱、财富、地位强力诱惑面前的孤独、痛苦、拼搏。作者毕竟是一个男性青年,生活阅历和思想认识制约了他对女性情感、婚姻的深层解读。2014年出版新作《错爱》《伞屋》,在文学的思想性、典型性方面都有突破。

最后希望每一个有创作动机的乡亲都能以平和的心态、严肃的态度,抒 *** 情实感,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家乡的山水美景,抨击邪恶,弘扬正气,万不可受外界蛊惑歌颂罪恶。

本文发表于《天水学刊》2014年5期,又见《历代歌咏武山诗词选注》读者出版社2020年版。

更多武山县旅游资源官网,武山县旅游局汪局长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