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通过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我从我们的国产动画电影中看到了一种自信,一种基于我国悠久历史的文化自信。
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相较于其他国产动画电影所凸显的最为难得的所在。
许多国产动画电影费尽心思地将重心倾倒在技术呈现上,以致于大部分作品在卖相上“逼真了”,却在内核上“虚空了”:忘记了讲好故事是一部电影的根本,忘记了传递情感是引发共鸣的关键。
历经八年创作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却做得很好。抛开上映时直线上摇的票房不说,单就朋友圈被奔走安利、诸多网友甘当”自来水“的口碑形势而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好算得上是有目共睹的。
而这其中最大的一种好,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文化自信”。看得出来,以田晓鹏为主的创作团队对自己、对我们的文化是抱有自信的。
这种自信体现在影片里,首先是整个影片的画风:简练、大气、线条粗犷又不失柔和、色调丰富又不杂乱、用光讲究又不单一,这使得我们能够在银幕上看到一幅幅优美的不输于美、日动画电影的画面,而最关键的,是这些画面所传递出来的中国特色,令观众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一种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会让我们在观看影片时不自觉得产生一些回忆,尤其是在孙悟空冲破内心阻碍换上“大圣套装”时,那飘扬起来的披风,那闪着火光的铠甲,不仅塑造了一个炫酷的大圣形象,也引爆了观众记忆的燃点——你会在那一刻想起小时候自己站在床头大喊“俺老孙来也”的童年记忆。
其次,便是影片叙事上的自信:对于《西游记》,无论是读过原著小说还是只是看过相关影视作品,都对其中的故事毫不陌生。观众对孙悟空这一行人的故事太清楚了,以致于如果仅仅是照搬原有故事,会让影片毫无剧情魅力。
《大圣归来》没有像以往那些西游题材那样,仅仅充当一个搬运工的角色,而是创新地将故事进行了合理且富有新意的改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大圣的故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影片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与以往大多数西游题材都不同的崭新的“孙悟空”形象。
如果说电视版《西游记》给我们树立的孙悟空形象是一个近似于完美的英雄,那电影版《大闹天宫》(甄子丹主演)或许就只是凸显了孙大圣的“闹”;倘若《大话西游》有点误打误撞地将孙大圣拉近了与人的距离,塑造了一个有悲有喜有爱有恨的孙悟空形象,那《西游降魔》则又将孙悟空推向了另一个近似于“魔”的极端。
各类题材中的孙悟空有着各自不同的形象,这使得根植于观众内心的大圣形象也有着千差万别。
《大圣归来》的自信之处就在于,它既没有过于完美的“神”化孙悟空,又没有过于魔性的极化孙大圣,而是中规中矩地将孙大圣拉入凡间,用颇为巧妙的方式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可信的孙悟空。
这个孙悟空还是那么的桀骜不驯,还是那么的傲娇自负,甚至还多少有些冷酷无情。但那都是压在五指山多年以后残留的个性,在遇到小和尚江流儿之后,他开始变得有情感、有缺点以及有爱。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孙大圣“弱”的一面,面对强敌,他不再像以往那样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而是会被打得“很惨”,会让大反派妖王占据压倒性的优势。
除此以外,他还有内心的“弱”,那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或者说某种泄气的怀疑,使得他不断地重复自己“管不了管不了”,直到躺在水中想起江流儿那些话语,他才重整旗鼓,带着可爱的猪八戒踏上了拯救好友,匡扶正义的光辉之路。
《大圣归来》通过颇具创新的人物塑造,为我们奉献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大圣形象。我们照例会为这样的形象热血沸腾,尤其是在他独战群妖、大战妖王、炫酷换装的时刻,那凌厉的身手、不屈的斗志、帅气的空中停顿掏出金箍棒的姿势,都是那么的让我们血脉喷张,激动不已。
但也会为他的情义所感动,比如坐在窗子上被江流儿的一个温暖鼓励所触动的那一个小停顿,比如眼看着江流儿身处险境不顾一切地奔过去试图拯救的那一阵飞跃,比如当他最终将妖王打败听到江流儿呼喊他的声音时带着惊喜的回头一望......我们看到了一个无限近似于“人”的“大圣”,他的情感、爱恨以及小毛病,让我们为之感动。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