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近期,《见字如面》和《朗读者》同时爆刷荧屏和朋友圈,有人叫好称这是打捞民族的阅读精神,也有人认为改变不了大环境读书少。
叫好者认为,这两个节目收视走高本身就说明了效果,认为这是利用电视媒体和新媒体重新让中国人对阅读的兴趣提升了起来。而亦有深入思考者,认为这样的节目改变不了大环境,比如《新京报》就刊文指出:“若一国民众还处在一种大范围的疲于奔命状态,为基本的物质条件和保障殚精竭虑,要求他们多花些时间读书,终究显得强人所难。”
但北京时间锐评君(微信ID:btimelun)以为,或许上述两种观点陷入了同一个误区:《朗读者》再火也不是阅读,而两种观点则不自觉地将其作为阅读的替代品等同起来。
实际上,从一开始,《朗读者》和《见字如面》就定位为综艺节目。在这两档节目里,当然存在以阅读为卖点的形式,但是也只是众多形式中的一种。比如唱歌跳舞做游戏,阅读除了略显高雅之外,对于节目内涵并没有什么改变。
而从目前已经播出的节目看,仍然是以名人作为卖点,仍然是以煽情作为手段。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文字存在的魅力,就如同我们无法否认音乐、游戏存在魅力一样。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在综艺中看别人唱歌跳舞不等于自己唱歌跳舞,看别人做游戏不等于自己做游戏,看别人阅读同样也不可能等于自己阅读。这种节目给观众带来的满足感,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种“伪阅读”的体验,与曾经网络上风靡一时的各种读书类节目并无二致。观众在体验了这种“伪阅读”之后,只不过有一种“读过书”的错觉,跟自己实际读书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不过说到实际读书的体验,锐评君倒认为,这样的“伪阅读”体验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反而是某些国人动辄感慨读书少、阅读少的逻辑有些做作,以至于把这类综艺节目当作是解脱,未免拜错了山门。
《红楼梦》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实际上是在媒体资讯并不发达的前提下存在的,而在如今媒体资源如此发达的情况,读书中的很大一部分很早之前就被电影、电视乃至后来的微博、微信所取代。再追求“万卷书”,恐怕反而成了不解世情的书呆子。
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人类知识外化的倾向并不仅限于中国人,如何能够寻找到资讯源头,如何能够快速地搜索有用信息,如何能够利用搜索到的海量信息并加以组织,这远比古人的穷经皓首更有现实意义。
相反,许多网友忧虑中国人读书少其实是没有什么事实依据的。例如《新京报》引述数据称:“中国年人均读书4.58本,和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相比相距甚远”,这段数字曾经被很多媒体和网友引用来论证中国人读书少。但是早在2012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就曾经对此提出质疑,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认为这个数据结果无惊无喜,“去年的调查结果是4.25本,前年是3.88本,2008年是4.75本,所以总的趋势是在徘徊波动中趋稳,但也不值得乐观。”徐升国表示,阅读量下降是全球性的趋势,对此的担忧并非国人所独有。
以锐评君(微信ID:btimelun)所观,对于中国人读书少,除了少数知识分子确实忧虑自身学养问题,很多人未必真的是知识上有多缺乏,很多都是被“文化大国”的帽子所累,觉得读书多少就代表了个人“素质”,因此认为既然是“文化大国”就应该在读书上胜过他国,于是自己读书少了便是不负“文化大国国民”的身份。
然而岂不知旧时知识分子,识字便算有学问,能文也堪称才子,读过四书五经或者小学毕业,就是高级知识分子了。以彼时的识字率看,当年的“文化大国”帽子能戴上,显然不会是靠人均读书多少来评定的,否则恐怕轮不到中国了。
倒是如今,许多人明明有很多资讯获取渠道,如果是为了增益见闻、陶冶情操而读书也算正途,假如并没有真心觉得读书有用,只是因为怕别人觉得自己读书少,又或者为了刷屏打卡做样子,愣要摆出读书的架势,甚至干脆去看综艺节目来追寻读书的感觉,用在朋友圈分享来体现自己的品味,以此解脱“读书少”的恐慌,实在是没有必要了。
这样的朋友,锐评君倒想套用贾政一番话:“你要再提‘读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经。”
总之,读书多些固然好,但是如果确实没有读书的需要也不必装,那种整日价 *** 国人读书少的论调,多少有些病态,只怕再看多少综艺节目也治不好的了。
文/佘友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