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公元2019年年底到2020年年初,一场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闯入了我们的生活之中,人们的生活开始随着这场疫情而不断变化,原本有序的许多社会秩序和关系,都随着这场疫情而发生了变化。
三年以来,尽管我们的生活受到了许多影响,但在大家团结一致、空前一心的大环境下,总还算是将疫情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从一开始的全面封城,到之后的“动态清零”,国家和个人协同配合,让人们的生活不至于被疫情搞得太难。
然而,疫情病毒的毒株始终在不断变异,从原始毒株到“奥米伽”到“奥密克戎”,人们面对的挑战也在不断变化。
于是在2022年的十二月份,面对已经无法再通过原本“动态清零”方式去控制的新型毒株,国家采取了“新十条”的新应对政策,在此背景之下,大多数场所不再强制要求核酸结果,这也意味着部分人期待的“放开”真的到来了。
那么结果如何呢?
“放开”之后:是否能够回到过去?
几乎就在2022年12月7日,国家颁布“新十条”的同时,国内开始出现大面积的病毒感染,也就是核酸和抗原检测呈阳性的情况,被人们简称为“阳了”。
在此前提之下,与之前防护为主,到以对抗病毒、尽快复阳为主,社会当中也出现了各种现象。
有的人早早被感染了病毒,出现了各种症状,却没有提前准备相关的药品和用品,导致只能在家中独自对抗病毒,十分凄惨;还有的人尽管准备充分,但在感染之后无法很好处理这些出乎意料的症状。
比如咽喉的刺痛、关节的阵痛以及发热带来的乏力等,导致生活十分艰苦;还有的人尽管还没有感染病毒,但却陷入了甚至比感染还要痛苦的境地。
这一境地也被称之为“天选之人”。
以此衍生出的说法包括“天选打工人”“天选厨子”“天选带娃人”等,指的都是在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单位中,由于自己暂时处于阴性,或者是暂时处于健康状态,原本属于很多人的工作,不得不落到自己的肩上。
类似的现实,也是在这场“战疫”背后,无数个普通人难以启齿的柔弱。
“天选”背后:不得不面对生活的难
其实在这些看似调侃的新闻背后,隐藏的是无数人面对生活的困难。2022年下半年,全国许多省份和地区经历了长时间的封控和全民核酸,许多人被迫暂停了自己的工作,也失去了收入来源。
然而房贷、车贷以及一些超前消费总是在进行,所以对于部分人而言,一方面是希望封控的同时能够继续线上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能够尽快正常复工,让自己的生活能够有经济收入。
其中不乏一些这样的情况:终于撑到了防疫政策出现变化,能够返工返岗时,却发现自己原本的工作单位不复存在。
身上背负的种种消费需求让自己无法接受这种现实,不知何去何从。
还有的人则是无法寻求长久的稳定工作,只能在不稳定的疫情状态之中,频繁更换各种短期职业,通过这种方式维持自己的经济收入,让自己不至于竭泽而渔。
还有的人甚至是走投无路,只能选择一些诸如快递、外卖和志愿者行业,在风险之下去拼搏高收入,致自身安危于不顾,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取得更高的收入,能够挺过难关。
英国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曾在《人性的枷锁》中如是说:没有足够的收入,生活的希望就被截去了一半。你得处心积虑、锱铢必较,变得渺小、卑微。
这场持续三年的疫情,除了让很多人明白我们原本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健康的生活有多么可贵之外,更是让很多人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当中的许多困难都是要亲自去度过的,有可能仅仅就是一个月几千元的收入,就能够保障自己和家人在非常时期能够不忍饥挨饿,能够不被变化的局势所威胁。
当我们面对如今的状况,无论怎样的态度,都最好理解一点:也许被迫沦为“打工人”是生活所迫,但这样的生活,有可能就会给自己带来稳定的生活状况。
自己的生活,由自己去掌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毕竟病毒不容小觑。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