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郑和,明朝的太监。他能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不是因为做了什么坏事,或者干预朝政。
只因为他七次下西洋,为明朝的贸易、航海、宣传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当时许多国家知道。在东方还有一个如此繁荣昌盛的王朝!
不过郑和下西洋的费用,却是一笔天文数字。如果换算到今天。可以够我们国家造10艘航空母舰了!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意义。
历史上对于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些非常多的说法。不过个人认为,是朱棣本人对于自己政绩的向往,希望达到不一样的高度。以及发展贸易。
和宣扬这个东方大国为首要任务,实现万国来朝的理想。历史上有这么一种说法,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去寻找建文帝朱允炆。
不管从以前、现在、将来去看待,这个说法的可能性是非常小,或者非常片面的。西洋地区在建文帝朱允炆期间和大明朝的关系很一般。
建文帝在位基本上就没有和这些西洋国家有建交,因为建文元年就爆发了靖难之役。建文帝在位的这几年就是在和朱棣的作战中度过的。建文四年,朱棣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可以说即使建文帝去了西洋,也是逃难下去的。完全没有国家会帮助他,即使有,这么大一个东方古国,当时的西洋国家,他们是完全没有实力来攻打的。
就算攻打,也是耗时耗力,基本上毫无胜算。这样的一个人物,西洋各国是不会帮助的。那么即使建文帝逃到西洋去了。对于朱棣也构不成任何威胁。朱棣犯不着这么兴师动众去寻找,也许会去寻找。也用不着七次下西洋。
但是我们从朱棣当权这个几十年来看,朱棣是一个不怕事,善于指挥军队骁勇作战的帝皇。从征服安南,到打到封狼居胥,以及五次亲征蒙古,最后死在了路上。然后是下令编写的永乐大典。
无一不是朱棣在显示自己的丰功伟业,以及在位时的各种政绩。那么对外,对内,文化方面的政绩都有了。
那么还差什么,让更多国家知道这个东方王朝的存在。这就需要对外交流。当时明朝陆地上周边的有些国家对他们并不友好。
海运交流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于是就有了郑和下西洋(个人观点)。因为朱棣这个皇位,不管是在当时和现在来看,总归有点“师出无名”的感觉。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他的这种做法是有一定问题的。
朱棣就希望通过在其它方面更好的政绩,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让自己在后世是一位值得大书特书的皇帝。
郑和下西洋耗费有多大?
郑和下西洋总共是七次。郑和是朱棣时期的一个太监,本不叫郑和。本来有种说法是姓马,但是也是值得考究的一件事。郑姓是朱棣赐的。不过后来朱棣赐姓以后,就是郑和了,我们暂且不去管他。
郑和作为一个太监能得到朱棣如此重要,也是难能可贵的。郑和七次下西洋时间跨度达到了28年。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公元1405年,也就是永乐三年七月出发的。直到1407年,永乐五年的十月份回来!
历时两年多,这期间有两件值得讨论的事情,第一件郑和抓回来了大海盗陈祖义,陈祖义是当时盘踞在马六甲的大海盗。势力极为强大,郑和到了以后。
陈祖义希望通过诈降来攻击郑和船队,随后被郑和击败,并击杀数千海盗。按常理来说,一个长期盘踞的海盗。应该不会怕这些少量的官兵。
那么陈祖义希望通过诈降,那就是希望出其不意攻击郑和的指挥舰。达到擒贼先擒王的效果。这里可以得出郑和首次出访的船队人数应该超过20000人以上。
因为朱棣是希望通过下西洋和这些国家建交,以及宣传国威。应该就有各种人员,士兵、医护人员、厨师人员、后勤人员、记录官、水手、翻译等等多种人员。
还需要携带大量的中国精美瓷器、丝绸制品、茶叶、印刷纸等等明朝特有的物品。来达到建交的目的。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国,普通人第一次去他人家里。都会带点东西,以表诚意。这么大一个东方王朝不可能不带。
按当时明朝的造船技术来说,已经可以造出可以载1000人以上的大船。那么为了彰显国威,首次下西洋的船队宝船数量应该在40艘以上。
第二个郑和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了郑和船队的人员。西王派使者向郑和道歉,这里先不去管是否误杀。西王道歉,就说明了一件事。郑和的船队非常强大。不然交战期间,不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去道歉。
后来的2-7次下西洋。除了有两次送使者回国,可能人数稍微少一些。其他几次,有史记可查的都是人数在26000人以上。航行时间都超过两年。并且都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丝绸制品、瓷器、茶叶等东方大明王朝的“特产”。
回程还需要带上各国的“特产”,以及到当地的一大笔支出。
郑和下西洋七次,平均每次按40艘船、人数按25000人,时间每次两年。船上带的各种产品占有5-10船左右。
首先宝船的造价费用:郑和宝船造价大概在4500两到6000辆左右,历史记载是63艘。还不包括其他船只。按5000辆一艘,这笔费用就是30万两白银。然后其他船只建造加上船只维修、养护。应该也在20-30万两左右,船只的费用就是需要50-60万两。
人员费用,按平均每次25000人计算船上官兵俸禄。明朝末年边防军的年俸禄是16-18两左右。当然个人认为宝船上的士兵俸禄应该没有这么高,但是也有不少官员。
按平均年俸禄12两算,应该是差不多的。那么一次远航一年的人员俸禄是30万两,两年就是60万两。七次就是420万两,就按400万两计算。
然后船上人员的伙食费用,一年就按2两算,那么一次远航两年就是10万两,七次就是70万两。
400万两加上60万两再加上70万两就是有530万两。带出去的物品不再计算价值,因为郑和下西洋也联通了西洋的贸易。我们有送出去的东西,也有他国朝贡上来的物品。
两者相互抵扣,应该我们还有富盈,但是其他支出我都没有再算了。所以这部分就不再计算。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总计花费也应该在五百万两到600万两之间。而当时的郑和宝船不过是5000两一艘。人数确能坐上千人这个说法来看待。
明朝那个时候国家财政收入基本上都是在几百万两到一千多万之间。500-600万两,不说相当于朱棣当时国库一年的收入。半年是肯定有的。而202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超过17万亿。人口超过14亿。
那么半年的税收就是8.5万亿。明朝永乐年间的人口大概在5千万到6千万之间,那么就是现在的28分之一。
8.5万亿的28分之一就是3000亿出头,按3000亿算。中国最新下水的航母造价个人认为应该在200-300亿左右。按300亿算,那么3000亿可以给中国造10艘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