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人生十论在线阅读,人生十论心得体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人生十论在线阅读,人生十论心得体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人生十论在线阅读,人生十论心得体会

本篇文章是钱穆先生《人生十论》一书的内容概括,喜欢知识清单的读者可以翻阅本头条号其他期内容以查阅其他书籍内容。

如《人类简史》《万历十五年》《中国人》

以前总说读过的书不记得,都化作身体内的骨肉经脉。

但这些知识总需时时温习,细细咀嚼,让他们在血肉里更加充盈。

1、人生三路向

人生的向往有三个方向:一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一切以追求外物为目标,所以他们更外向,更好斗;二是一切都向自己的内心寻求答案,彻底的唯心主义;三是像儒家一样生活,在现实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向外,你必须依托于外在,而外在又反过来限制住你自己,如爱音乐,耽于音乐,爱吃,耽于吃。向内,你也必须依托于外在,因为你要将外在洗去,但当你洗去外在时你发现本来也没有内。

你若说向外寻求是迷,内明己心是悟,则向外的一切寻求完全祛除了,亦将无己心可明。因此禅宗说迷即是悟,烦恼即是涅槃,众生即是佛,无明即是真如。

中国禅宗似乎没有向往,他们的向往即在当下,他们的向往即在不向往。若我们再把禅宗态度积极化,有为化,把禅宗态度再加上一种向往,便走上了中国儒家思想里面的另一种境界。

中国儒家的人生,不偏向外,也不偏向内。不偏向心,也不偏向物。他也不屹然中立,他也有向往,但他只依着一条中间路线而前进,他的前进也将无限。但随时随地,便是他的终极宁止点。

(钱穆先生的语句有些说教的味道,看着看着会犯困……)

2、适与神

宇宙三大真理:真、善、美。

科学真,道德善,艺术美,工技适,宗教神。

真善美是分别语,是方以智。适与神是会通语,是圆而神。

但真善美有三大缺点:第一,并不能包括尽人生的一切。第二,依循此真善美三分的理论,有一些容易引人走入歧途的所在。第三,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与人生亦与此真善美三范畴论有多少出入处。

作者在这三点之外加了两个真理,适与神。

“适”指的是适合,适用,在变化中看待问题。不是崇尚单一的真善美,而是在现实世界中合适的处理不同的问题,是真善美在现实世界中运行时不可或缺的润滑剂。

“神”指的是崇拜,是赞美。将真善美上升到宇宙万物之外,将真善美统一成一个体系。

适(现实世界)——真善美(三大真理)——神(统一的宇宙)

3、人生目的和自由

一句话:人生如果没有选择的自由,灵魂就无处安放,和行尸走肉没有区别。

生物之目的,在其生命之维持与延续。一切活动,都为上述之目的,先求生命之保存,再求生命之延续。

文化的人生,是在人类达成其自然人生之目的以外,或正在其达成自然人生之目的之中,偷着些余剩的精力来干另一些勾当,来玩另一套把戏。

目的与目的之间,更不必有其他评价,只有自由与不自由,是它中间唯一可有的评价。

法律限制人类的选择,宗教与思想拓宽人类的选择,后者给与人类更多的自由,而这种方式才是应该存在的。

4、物与心

心灵才是最珍贵的,宇宙间心灵价值实最高,生命次之,而物质价值却最低。

物质时时变坏,而生命却能跳离此变坏之物质而继续地存在,所以生命像是凭依于一连串的物质与物质之变坏间而长存了。

一切由物来决定心的那一种唯物史观,以及其仅懂得生产与财富价值的人生理论与历史观,实在是太褊狭,太卑陋浅薄得可怜

5、如何探究人生真理

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又不可求渴求未知。

谓东方文化乃内倾型者,西方文化为外倾型者,亦即谓中国人追求真理重向内,而西方人追求真理则重向外。

人类求真理,必当还就人类本身之有限可知中求之,而同时又必知人类本身所知之永远是有限。故人类求了解宇宙,最先第一步在了解人生;人类求了解人生,最先第一步在了解各各自己,即我之个人。

故中国人之所谓修身,既非个人主义,亦非全体主义,而乃一种个人中心之大群主义,亦可谓是以小我作中心之社会主义。

6、如何完成一个我

在我的事业与行为上,来完成我的德性与品格,这就成为中国人之所谓礼,亦即是中国人之所谓仁。仁与礼相一,这便是中国观念里所欲完成我之内外两方面。

(这是全章最后一句,内容大多,文言文,看着太费劲)

7、如何解脱人生之苦痛

找好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每一个身份的责任,即完成人我之限;明白自己的理想,用生命实践自己的理想,在实现理想中死去,如坚持仁义。

人生有两大限:一为人我之限,一为生死之限。人生一切苦痛,则全从此两大限生。

释迦之教,曰无我涅槃。耶稣之教,曰上帝天堂。大旨亦在逃避此人生之有限,或求取消此有限,而融入于无限,用意与老子大相似。唯孔孟儒家,则主即在此有限人生中觅出路,求安适。

人生不求解脱而自解脱之当下。

8、如何安放我们的心

将我们的心安放在现实中的不同身份,不同责任之中,钱穆先生崇尚儒教,安放于三纲五常之内。

他教各个人的心,走向别人的心里找安顿,找归宿。父的心,走向子的心里成为慈;子的心,走向父的心里成为孝;朋友的心,走向朋友的心里成为忠与恕。心走向心,便是孔子之所谓仁。

9、如何获得我们的自由

精神境界的不同才是人之所以成为个体的唯一决定因素。

第一类,詹姆士称之为肉体我。

佛家说无我,只是因为我没有自由,受生老病死困扰,没有自由的我就不是我。

第二类,詹姆士称之为社会我,受社会关系的限制,没有自由的选择,也不是真我。

第三类,詹姆士称之为精神我,精神不受约束,这才是真我。

10、道与命

(每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看不懂这章想要说什么……

更多人生十论在线阅读,人生十论心得体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