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谢谢邀请,回答有些长。 这是个有趣的问题,虽然有趣,但并不简单。 人类确实脱去了浑身毛发,但从上往下却依次还保留着头发、眉毛、胡子、腋毛和 *** 。疑问很明显,为什么偏要在这些地方保留这些毛发呢?另外,男人和女人同时都保留了头发 *** 和腋毛,女人却又偏偏没有胡子,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些残留的毛发看起来并不起眼,而且稍显零碎,但事实上各自都有存在的理由,根本就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一、先从最显著的头发说起。 很多农民都有后背被太阳晒出大片水泡的经历,勤劳勇敢的人们在田间劳作时往往会忘记遮阳,其实薄薄一层衣物都足以挡住大部分紫外线。 *** 人作出了示范,他们在酷热的沙漠中穿着肥大的白色长袍,长袍质地厚薄适中,空气在长袍下可以自由流动,既有效抵挡暴晒又能迅速带走汗水,从而免受阳光的伤害。 问题是早期人类没有宽大的长袍,也没有遮阳伞,可他们却脱去了浓密的体毛,非洲的太阳又远比亚洲强烈,在太阳下奔跑时到底该用什么来对付毒辣的紫外线呢? 答案就是头发,一头蓬松卷曲的黑发就是一把天然的随身小阳伞,而且不需要拿手撑着。 人类的头发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为古怪的,在没有理发师的时代会不断长长,蓬松的长发在当时并不是为了帅气,而是为了保护太阳底下最重要的器官——大脑。浓密而卷曲的长发把阳光的损害降到了最低,更且因为人的身体与阳光平行,高高在上的头发不仅仅保护了大脑,还顺便罩住了身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皮肤免受紫外线照射。 这解释了其他动物为什么没有长发,它们四肢着地,身体与阳光垂直,横陈的肉体将彻底暴露在阳光之下,就算有头发作用也很有限,它们的最佳方案是在阴凉处呆着而不是冒险在阳光下狂奔。另一方面,如果像猫和狗这样的四蹄动物都长发披肩,可想而知情况会有多糟,它们会时常踩住自己下垂的秀发而寸步难行。在人工培养的环境下,宠物狗就会出现头发过长的情况,主人不得不定期为它们理发。如果人类消失,所有长发狗都将随之消失。 进化论学者起初没有把女人的长发当回事,但当他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却很难找到满意的答案,远古时期没有理发的概念,男人和女人应该留着同样的长发,中国男人直到清朝才开始剃头,民国以后才流行短发,而女人的长发却一直留着,这种现象背后必然有着某种重要因素在起作用。虽然有人说长发方便婴儿抓住母亲,不容易在行走中被无意丢弃,但大街上没几个婴儿是靠抓住头发和母亲保持联系的,那是黑猩猩幼仔干的事情,人类婴儿的行为能力远在黑猩猩之下,他们只能依靠母亲抱着。 仅从行为角度考虑,可能是男人剃去长发更为方便省事,而女人则选择留下长发,不是她们不怕费事,而是需要用长发与男人保持明显的差异——男女是两种不同的性别,必须在某些方面保持区别,否则就有被认错的危险。头发当然是非常明显的区别信号。当剪刀出现时,男女都面临着去留的抉择,到底是男人把头发剃短呢还是女人把头发留长?结果男人胜利了,女人留长发可能是博弈失败造成的。 然而这种观点有太多思辨的成份,而很少找出进化依据,我们可能会更喜欢下面的说法,即长发可以做出各种发型,多变的发型又可以给男人留下不同的印象,似乎面对的是不同的女人,这正符合了男人的黑暗心理。为了制造更加复杂的多变性,女人还会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甚至戴上假发,她们似乎在努力把自己不停地从一个女人变成另一个女人,并以此让男人神魂颠倒流连忘返。 女人留长发还有另一个好处,可以把脸衬托得更小,肤色显得更白,看起来也更年轻,把长长的头发用心梳理保养好也是勤劳的象征,同时作为营养充足身体健康的标志。我们喜欢女人一头乌黑的长发其实是喜欢她们健康的身体。从这种意义上说,满头秀发也是一种重要的性信号。 进化论中所谓的性信号,并不是使眼色想要上床的意思,而是向异性提供的一种特别暗示,表明自己身体健康营养充足可以生下很多健康的后代。暗示的方法多种多样,导致性信号内容也是花样繁多,我们的身体几乎全副武装挂满了性信号,只是平时没有在意罢了。 浓密的头发足以向异性表明自己正处在宜于生殖的青春期。老年人则无此需要,他们自知江河落日,就算再折腾,只怕也难觅芳心,更何况他们的头发稀稀落落,早已失去了折腾的价值,连虚假广告都做不起来。和尚与尼姑亦然,他们更加绝决,以剃光头表明了彻底根除性信号的决心,无意再向异性发出任何暗示,以此表明他们真心出家。 正因为头发如此重要,少男少女无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折腾发型,努力使那里看起来更加明亮光鲜,无外乎是想通过此类手法宣传自己的性信号,而儿童则完全没有这种兴趣。 二、头发之下就是眉毛 以光洁的额头为背景,那两道眉毛特别明显,虽然占地面积不大,功能却不可小视,除了可以挡住雨水汗水对眼睛的过度侵蚀,还可以减轻阳光的灼射。猎豹的眼睛下面有一条黑色泪线,棒球运动员在阳光下比赛时,也会在眼下额外画出一条黑线。两者原理相同,都可以吸收眼睛附近过多的紫外线,从而有效减轻强光的 *** 。 除了功能性作用,眉毛也是传递情感信号的重要装置:人们都懂得浓眉倒竖或者紧锁双眉的含义,如果与眼白配合使用,则可以表达更加丰富的信息,而人类是唯一拥有眼白的灵长类动物。黑猩猩没有眼白,所以总给人老谋深算的感觉。当你面对黑猩猩时,很难判断它是否在看着你,这种诡异的眼神事实上可以让偷袭者放弃攻击,因为拿不准自己的行踪是否早已被眼前的高人看破。 眼白还可以非常清楚地衬托出眼珠的转动方向,那样才可以作出所谓灵动的眼神。很多人都知道翻白眼意味着什么。但是凌厉的眼神要是没有眉毛的配合,做出的表情就会有点莫名其妙。眉毛在表达冷漠、鄙视、愤怒或者欣喜时都不可或缺。 除了表达感情,眉毛还有装饰作用,配备两道剑眉的男人可以迷倒为数不少的女性,贼眉鼠眼的男人则明显吃亏。同样的道理,女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来修饰眉毛,画眉纹眉等措施不计其数,就是想争取更多的关注。没有眉毛的脸部将让人不寒而栗,我们很难从那样的脸上读出他内心的所思所想。 眉毛还可能显示人的个性,男性喜欢眉毛高挑的女性,这或许是女性遇上心仪的男士时会不经意地扬眉浅笑,传出有兴趣交往的信息,因此,眉线高扬易使对方心中暗喜。这样的女人往往较有亲和性。而长长的眉毛则可以把脸型衬托得更小,也更讨男人的喜欢,所以女人有描长眉的倾向。隋炀帝就喜欢这种妆容,宫女为了讨好皇帝,都有画长眉的习惯,有个低级宫女只因长眉画得好而连升三级,从普通宫女直接封为婕妤。从这种意义上说,眉毛也算是小小的性信号。 三、眉毛之下,最吸引我们的大概就是腋毛了。 直立行走为人体制造了很多副产品,比如腋窝,那本是一个物理现象,如果不是直立行走,双臂就不会自然下垂,也就不会形成如此浑然天成的腋窝。其他动物四足行走,从来不考虑腋窝的事情,而人类的腋窝已被开发成为激素集散基地,因此需要一定的毛发覆盖,那就是腋毛。腋毛的生物学功能与性成熟有关,比如可以有效延长性激素的挥发时间,从而勾引到更多的异性。试想,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长期不洗澡的雄性古猿身上散发着浓烈的勾魂气息,江湖人称夺魄勾魂散,足以令方圆几公里以内的雌性古猿为之神魂颠倒意乱情迷。那时语言和文字还不成气候,情诗与情歌还派不上用场;更没有鲜花和蛋糕表达浪漫的爱意,请问,还有比这种四处散发的天然勾魂气息更有效的求爱手段吗?那无法抗拒的味道主要就是从腋下散发出来的。万一不幸某个成年古猿没有腋毛,所有气息在分泌后都烟消云散随风而去,更不幸的事情就会随之发生,在空旷的大草原上,他将长期无人问津,没有人知道某处偏僻的角落还有一个多愁善感的家伙正在为情所困,他将因此而孤独终生,那可怜的局部无毛的基因也将因此而无人继承。 直立行走使得男女互相靠近时,鼻子同时迅速靠近对方的腋窝,这是直立行走带来的意外结果。有许多动物彼此靠近时只会去闻对方的 *** ,那里靠近 *** ,是激素的集散地,从中可以得出很多有效的 *** 信息。可是人类由于直立行走,现在已经很不方便这样做了,取代的手法是拥抱。拥抱时男女全部张开双臂,腋下的气味得以尽情散发,抱得越紧,离对方的鼻子就越近,正好方便检查对方腋下的味道。女性腋下的气味腺比男性更多而且复杂,代表的意义也明显不同。我们常说臭男人,但很少说臭女人,表明她们腋下确实发出了不同的气味,那些激素混合物具有促进对方 *** 的功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腋下腺在青春期之前不会投入使用,直到性成熟之后才会悄然开启。与此同时,腋毛也开始生长。所以,腋毛必定对留住腋下气味更有意义,而不是为了减少奔跑时两臂摆动的摩擦,很少有长跑运动员故意保留腋毛上赛场,性成熟前的少年在奔跑时也没有明显感受到腋窝的摩擦力。 现代女性倾向于剃光腋毛,其中包含着的一个意思就是,她们不想保留太多的性激素信号,这被文明社会看作是有修养的表现,到处散发性信号的个体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竞争和骚乱,在文明社会一直受到各种形式的压制。农业社会也不需要这种强烈的性信号,群居生活决定了随意散发性信号会令很多人不安,所有的性信号都被控制在了适可的范围内,因此农业社会的女性腋窝散发性信号的功能被大大削弱,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人很少有腋下腺,一百个中国人只有两三个人有腋下腺,长期不清洗甚至会被看作是狐臭,而欧洲人和非洲人几乎都有腋下腺,他们进入农业生产的时间相对较晚,还来不及清除腋下腺的气味。 四、 *** 是另一丛奇怪的毛发 和腋毛有个共同的特点,都在性成熟之后才生长,说明这两处与头发的作用明显不同。有人非常关心 *** 的具体功能,认为 *** 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比如防止风沙或者小虫吹进生殖器,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性成熟之前就不需要保护,而且这种有限的保护只对女人有用,男人的生殖器时常挂在 *** 之外,要想得到有效保护,得长出一大丛蓬松的 *** 才行。另一些人相信 *** 在激烈的 *** 中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生殖器在交配时受到过度撞击,这当然有夸张的嫌疑,现代人有剃掉 *** 的习惯,但医院很少因此接到生殖器撞伤的病例。还有人觉得 *** 可以保温,防止 *** 和卵子被冻伤,这更是无稽之谈, *** 下面并不是贮存配子的场所,至于普通的保暖作用,且不说那点毛发能有多暖和,这种说法同样不能解释小男孩和小女孩为什么没有 *** ,事实上他们应该更怕冷。 有些赤身露体的土著部落对 *** 进行了彻底开发,他们几乎把 *** 当成了随身携带的毛巾,但凡手上有什么脏东西,就在上面一擦了之。这明显不是对待 *** 的正确态度,实在有点大材小用。平心而论,浓密的 *** 既然在性成熟时才出现,就肯定是重要的性信号,而且这种信号只对直立行走的人类才有意义——那里可以一览无余。其他哺乳动物都没有 *** ,因为它们的 *** 不方便展示,当然不需要 *** 作为性成熟信号。或者,你也可以说它们全身都是 *** 。 人类的 *** 可以使 *** 更加显眼,并保持激素的持续挥发,传播特殊气味,发出性成熟信号,是个体发育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可以 *** 的指南针。和没有 *** 的个体交配可能是无效劳动。因此,性成熟之前长出 *** 是无意义的事件,甚至相当危险,女性会因此遭到不必要的 *** 。如果是男孩,则会引发可怕的雄性竞争,事实上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准备好,过早长出 *** 的柔弱男孩可能都被彪形大汉提起来摔死了。 还有人认为 *** 是一种性装饰物,就像孔雀的尾巴,可以用来吸引异性。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异性会被对方的 *** 所吸引,仅就审美观而言, *** 似乎完全不能和孔雀的尾巴相提并论,假如 *** 真的在性选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就应该旺盛地长满一大片,甚至有失控的倾向,形成一片黑乎乎的毛帘,就像草裙一样挂在腰间,但事实上很多 *** 都很拘谨,并没有四处蔓延的趋势,当然很难起到炫耀作用。 五、头发、眉毛、腋毛和 *** 等各种零碎毛发的共同之处是男女都有,但胡子则不然 那是男人特有的设备,同样的理论可以解释 *** ,但肯定很难解释胡子。可以看出,胡子问题要比 *** 困难一倍,那事实上是两个问题,不但要回答男人为什么长胡子,还要回答女人为什么不长胡子。 生物学家曾为胡子伤透了脑筋,几百年来他们不断被别人追问,自己也暗中反复捻须沉吟:男女之间,为什么在这一片毛发上出现如此明显的差异? 平心而论,现在确实很难精确指出胡子有什么实际用途,如今男人都流行剃光胡子,除了有些超级马大哈刮胡子时割破了喉管,男人的生命并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不长胡子的男人也没有感到明显的不方便,更何况所有女人基本都没有胡子,她们的生活照样充满阳光,男人为什么偏要满脸长着可以被刮掉的东西呢? 胡子在减少太阳辐射方面可能有一些作用,有研究表明胡子在夏季生长速度平均比冬季快一倍以上,但那也有可能是天气炎热代谢加快的结果,食物丰富的夏天也更容易为胡子提供充足的营养。否则不好解释女人为什么没有胡子,其实女人应该更怕太阳晒才对。 比较能拿的出手的观点是,正因为胡子没有实际用途,看起来像是巨大的累赘,所以男人才长出了满脸的胡子,他们似乎在用这种特殊的形式向女人炫耀说:虽然胡子没有任何用处,但我仍然长了一脸,我负担得起这种累赘,这就是所谓累赘理论。 累赘理论是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理论,此前曾经成功解释了孔雀华丽的尾巴,那么豪华的大尾巴明显是沉重的负担,说白了就是个累赘,除了好看以外没有任何实际用处,相反还容易惹火烧身成为捕猎者的目标,但雄孔雀却敢于拖着这个累赘趾高气扬地来回炫耀,说明它有能力背负巨大的累赘,足以证明自己身体强壮,谨供雌性参考。这样的傻蛋也确实容易博取雌性的芳心。自然界从来不乏累赘理论的例子,比如麋鹿头顶如同树杈一般的大角,以及男人脸上夸张奔放的胡子。 其实胡子并不完全是简单的累赘,那还是一种有效的广告,广告的内容为:有胡子的男人雄激素水平相对正常,而雄激素水平正常的男人肌肉相对也比较发达,这样正常的男人在野外可以获得更多的猎物。 在靠肌肉打拼天下的年代,体力是人生是否出彩的重要指标。有理由相信,作为重要标志的胡子当然受到了男人的重视,男人重视胡子就是重视广告。他表面的意思虽然是,你看我的胡子多漂亮;深层的含义却是,你看我的体格多强壮;更深层的含义是,你看我的雄性激素水平有多高;而终极的含义则是,你看我的基因有多好,和我在一起肯定会生下强壮的孩子。 根据等价交换原则,胡子等于猎物。有猎物的男人才能讨取女人的欢心,因此可以进一步推导——女人喜欢有胡子的男人。 简而言之,再一次等价交换的结果就是:胡子等于女人。 既然胡子等于女人,女人自然就不需要胡子,因为她们本身就是女人。 这是一个奇怪的观点,但却极有可能是正确的。如果联想到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制造出来的数不清的太监,理由就更加充分了,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表明太监比正常人更坏,但实际的情况却是,没有几个人会喜欢太监,不光是女人,连男人也不喜欢太监;不光是古人,连现代人也不喜欢他们。爱看宫廷垃圾剧的善男信女大多会指着太监咬牙切齿。其实正史中的太监不乏成功人士,甚至有很多太监在对外作战中屡立奇功,更不要说那个下过西洋的航海家郑和了,他也是太监。 胡子有时会被进一步引申为力量的象征,而力量是雄性竞争的决定因素,不过大打出手未免造成流血事件,只看一眼就能决出胜负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兵不血刃解决争端是动物界的通行原则,没事就打的死去活来只是特殊情况。但如何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则需要慎重考虑,双方都必须拿出可靠的力量指标,胡子正好可以起到标志作用,它的好处是真实可见,全被清清楚楚地挂在脸上,像是高高树立的广告牌。可以想像,当柳永那样的文人遇到了张飞那样的武人,两人大概不会大打出手,留着三缕弱须的柳永只需要看看张飞满脸乱糟糟的络腮胡,他的双腿就会发抖,他的膝盖就会发软,他必定知道应该怎么做。从这种意义上说,人类的胡子与狮子的鬃毛作用相仿,都可以起到威吓对手的作用。在动物界,这种靠威吓就可以解决的战争叫作仪式性争斗。 胡子不是具体的武器,对手不会被胡子勒死。决定胜负的是胡子产生的立竿见影的广告效果。决战双方都必须懂得这样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能长出那样一部大胡子的男人,体格也必然强壮。不能很好理解这一原则的男人,基本上已在此前的各次战斗中被打死差不多了,那就叫不适者被淘汰。 旺盛的胡须不只是力量的象征,而且是年轻的标志,白胡子老爷爷很难掩饰自己的状态,他们身体早已如同江河落日疲软不堪了。胡子颜色的转换其实等于发出了不同的声明,一变而成为知识与权威的象征,那其实是广告内容的悄然更新,白胡子的主人走过了漫长的艰难岁月,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积累的人生经验要比年轻人多且有用,他们完全有资格指导别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正因为如此,花白的胡子有时会带给人强大的权威感,更容易让年轻人折服。而且满脸胡子不容易被别人看清表情,更显得高深莫测,因而更受人尊敬。很多恐怖组织的头目都留有非同寻常的大胡子,有时比他的言论更有煽动性和感召力。这也解释了艺术家为何都偏爱留起胡子,由于艺术大体上是观念性的东西,需要别人的认可才具有世俗价值,而让自己变得权威是骗取别人认可的重要手段,恰好留胡子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他们会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摆弄这东西,梳理、染色、上光、加上套子、设法弄成各种卷曲、或者搞出各种造型等等,花样繁多,各成习俗。埃及法老在出席重大活动时都要戴上假胡子,后来连女法老也要戴假胡子。宋朝的仁宗皇帝就曾专门给外国来使展示本朝官员的胡子,他认为那显示出了大国气象。受到这种文化信仰的影响,中国古代戏剧中的英雄多是大胡子,比如关羽张飞包拯等等,无不以个性极强的大胡子形象示人。与此相对应,丑角的胡子往往小而委琐,其实都是不同的广告形式。 只要是广告,就有虚假的成分,我们不能指望所有大胡子都是大英雄。岳飞的结拜兄弟杨沂中是正宗的杨家将后代,他就长着一部漂亮的雄性大胡子,可这人对赵构言听计从,正是他奉旨捉拿了岳飞,并亲自监斩,被时人讽为有胡子的太监。而与杨沂中相比较,岳飞则基本上没什么胡子。这就是广告的偏差效应。 可以理解,女人有理由对胡须广告半信半疑,但她们无法直接检测男人的基因是否真的优秀,到现在基因测序仍然是代价极高的事情。同样,她们也不方便直接检测男人的雄性激素水平和体格强壮程度。但对男人又必须有一个衡量标准,在众多标准中,最简易可行办法的还是看胡子。广告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胡子似乎确实可以证明男人的身体状况,相应地,也有能力养活他们的子女,但现在情况已发生了改变。 有一段时间中国人每家都贴有几张重要的画像,他们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还有 *** 。避开政治不谈,只从胡子的角度来看,这几张画像极有意思,正好根据时间呈现出胡须递减的情况,马、恩是大胡子,列、斯是小胡子,到了 *** ,干脆把胡子剃光了。周恩来本来是有大胡子的,也被剃掉了。 当然没有人愿意自毁广告。 事实的真相是,他们正计划树起一块新的广告。 刮胡子起初可能出于战争的需要,肉搏战时期,胸前的一把大胡子如果不能顺利吓倒对方,反而容易被敌人抓住。后来刮胡子才演变为男人的自觉行动,他们突然发现时代变了,文明的发展意味着肌肉男时代已经结束,新式武器更是给了热衷于花拳绣腿的男人当头一棒,人类对知识与艺术的重视第一次超过了对体力的重视。这时,继续打出那种老式广告明显不合时宜,于是男人开始考虑新的广告形式,剃掉胡子是第一步,表明他们并不只靠肌肉打拼天下。 剃掉胡子以后的男人有了意外发现,他们看上去更年轻,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很简单,小孩都没胡子,光洁的面部显示了幼态持续效果。同时,他们看上去也更整洁,可以展示某种生活修养。胡子虽然可以给人权威感和强壮感,但同时也会造成苍老与邋遢的印象。 于是,刮胡刀这一产业应运而生。 起初人们还舍不得突然丢掉这个使用了几百万年的超级广告牌,那等于无条件放弃权威与强壮的宣言书。但是刮胡子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新男人又根本无法抵抗。面对这种两难局面,折衷与妥协必不可少。他们在刮胡子和不刮胡子之间寻找着某种平衡,平衡的手段是只刮一半。这样,人类在刮胡刀的帮助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胡子——希特勒的小胡子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确实出名。日本人的小胡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日本军人试图用这种方式证明他们强大的同时而又年轻充满活力。 到了现代,刮胡子彻底成了自由的选择,男人多在两种选择之间徘徊,他们有刮的权力,也有不刮的自由。在刮与不刮之间,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但确实体现了某种微妙的心态变化。当早晨起来准备去参加一个重要的约会时,你多半会刮光胡子;而如果当天的任务只是收拾碗筷清洗尿布,不刮胡子似乎也无所谓。 刮掉胡子意外地给男人带来了一个新的手势。以往男人在仪式性竞争中会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胡子,提醒的方式就是手捻胡须。自从刮了胡子以后,男人没得胡须可捻,于是习惯性地摸起了下巴。这个新习惯表达的却是旧意思,当某个男人对你摸着自己的下巴时,事实上是在向你 *** ,并试图展现自己的尊严。 下巴确实是重要的展示地带,雄性激素会 *** 下巴变宽,剃去胡子的露出的宽下巴会给人阳刚的感觉。而女人本来没有胡子,她们的尖下巴却更好看,那意味着她们体内雄性激素较少,性格相对更加温柔。所以女人在 *** 时都要努力打造尖下巴效果,重要的方法是略低着头,使下巴看起来更小更尖,或者用一根手压住下巴肉,使下巴强行变小,这样的动作也更显俏皮可爱。 明白了胡子之于男人的意义,女人没有胡须的问题似乎已经不证自明了。 女人没有胡须并不是没有长胡子的基因,而是 *** 胡子生长的雄性激素水平不够,给女人注射高水平的雄激素,她们照样可以长出胡子。那为什么女人没有足够的雄激素呢,因为她们不需要直接参加战争,不需要体格强壮,也就没有必要在嘴唇处挂上一张巨幅广告。同时,没有胡子的女人也是幼态持续的重要表现,那会让她们显得更年轻,更容易迷住有胡子的男人去为她们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