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一、音乐
锣鼓指用锣、鼓、铙钹、小钗、铜铰、锣等打击器乐的合奏。分开场锣鼓、过场锣鼓、秧歌锣鼓三类。
唢呐亦称“喇叭”,是本县流传很广的吹奏乐器,分东西两个流派。黄河以西至窟野河川一带由晋西北传入的唢呐为东派,音色圆润、娓婉,能演奏晋剧戏曲。秃尾河以东山区流行的则是正宗陕北唢呐,称为西派呐较大而长(杆长约40多公分)。音调高亢宏亮,宜吹奏陕北民歌及牌曲。据载,唢呐在明末清初已在陕北流行,始为军中乐,后来传入民间。传统牌曲有《得胜回营》等。城乡群众每逢喜庆或婚丧大事,常雇请唢呐班(俗称鼓乐班或吹鼓手)吹奏。本县南部地区约有唢呐吹奏班四、五十个,每班5~7人,平时务农,遇邀应事。目前比较著名的吹奏手,东派有崔圪蛋、孟生会等,西派有谢买人、刘买当、贺引民等。
碰梆子指丝弦器乐合奏。由梆子指挥,以板胡领奏(主弦),用其他乐器相和。牌曲有《碰梆子》等,音韵悠扬、婉转。起先,县境各地农村每至夜晚闲暇,人们各执一器,自然汇聚合奏取乐,现在已发展成登台演奏。丝弦乐合奏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音响节目。
锣鼓
唢呐
二、舞蹈
抬灯官又称独龙杠,是由明朝初期流传下来的一种舞蹈兼灯彩艺术,每年元霄节晚上都有灯官爷查看灯火的表演。相传灯官爷是皇封的七十二品半烟熏侯,扮演者需穿官服骑在两米高的独龙木架上,由数名扮为差役者抬着,在锣鼓开道彩灯簇拥下,随鼓点颤悠前进。后来木架化减为一根5~7米长的独杠,灯官骑在上面口中念念有词(多为彩灯名目和吉庆的顺口溜),做着许多滑稽惊险的动作引人发笑。骑独龙杠必须具备一定功夫和技艺,老艺人白登文可以撒开双手随木杠上下振动左右摇摆。
霸王鞭是一种手执响鞭在乐器伴奏下舞蹈的技艺。有单人、双人、4人、多人舞等形式;动作有立打、坐打、滚身打等套数。道具响鞭乃用一长竹竿或木棍,每隔约20公分处挖孔,钉人铜钱2~3枚、可上下活动而发出声响。表渲者舞蹈时手执双鞭或单鞭在本人身上和地下旋击旋舞,发出沙沙响声,所以又叫“浑身响”。霸王鞭舞姿矫健优美,给人以轻快活泼之感,主要流行于中鸡、孙家岔等北部乡镇。其中刘虎子、张金奎等艺人的表演很受群众的喜爱。
秧歌舞是一种集体舞蹈,由锣鼓、唢呐伴奏。一般由30~40人组成,以扭、摆、甩、唱及变换队形引人入胜。建国前演员皆由男人充任,装扮成群众熟悉的戏剧人物和神话人物,在伞头(领头者打伞、故名)的带领下扭摆演唱。队形有《双葫芦》(即双“8”字)、《九曲图》、《回旋阵》、《麻花辫》、《遍地星》等名称。每至春节、元宵,城乡各地大都闹秧歌(亦称“闹红火”),排门子拜年。建国后男女都扭秧歌(秧歌队男女各半)。多扮工农兵学商形象。每人腰扎彩绸或手持鲜花或花环,在“镰刀斧头”(领头男持斧头代表工人,女持镰刀代表农民,象征工农联盟)的率领下,不断变换动作、队形,真是彩绸飞舞,鲜花翻动。唱词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内容。春节、元霄、国庆、新年及大型欢迎、欢送场面,常用秧歌助兴。
跑驴单人舞,是秧歌舞的一种。一般秧歌大队之后都有“蛮婆”、“大头罗汉”和骑驴婆姨等滑稽角色,秧歌队集体表演后这些角色单独表演,跑驴就是其中之一。表演者男扮女装,上身挂纸糊驴头驴尾,下身围幔布,中连假腿,绕场而行,摹拟骑驴动作,或跑或停,蹶蹄、放奔,令人捧腹。
此外还有耍狮子、舞龙灯、流水船、骑竹马、踩高跷等,表演技法大抵与全国各地相同。
秧歌舞
耍狮子
舞龙灯
流水船
三、美术
绘画民间绘画多见于庙宇墙壁和家户炕围,山水、花卉、 *** 、人物故事都是其表现内容。画技工笔为主,也有工笔、写意兼具者,其中炕围画别具一格。
炕围画,顾名思义,是围绕灶堂、火炕的长型小壁画,由花边、花空两部分组成。花边有3色或7色套绘的万字边、寿字边、二龙戏珠边、狮子滚绣球边等样式。套色由淡及浓给人以空间深远的****感。花空有圆形、方形、菱形、扇面形、花瓣形等。构图采用散点****和叠置物象的方法,将人、景、物巧妙自由地组合在一起,使平面构图收到主体效果,形成表现手法上的一大特点。
本县民间绘画有名者不乏其人。清代韩象山的水草、花鸟工整逼真,他为人所画的中堂保留至今;民国时商人李子华、杨子清及以匠艺为业的画师汪富生等人的笔迹至今保留二郎山及其他庙宇的墙壁上;建国后,教师张子繁先生的指头画及双钩白猫曾被称颂一时。目前城乡青年画工将工笔、油画、版画、剪纸变形装饰等技法溶为一体的炕围新作更受群众欢迎。
雕刻本县雕刻艺术历史悠久,有较高的水平。一般采取展开式构图法,装饰性强,易见于古建筑如庙宇、府第、富户宅院的附属结构上。有石雕、砖雕,泥瓦雕和木刻。现在保留下来的有:二郎山的石刻“九龙壁”,古房屋上的花卉屋脊、飞檐挑头、人物照壁等泥瓦、砖雕,佛龛、暖阁、门窗上的木刻等,造型精美,技法高超,成为珍贵的艺术遗产。
剪纸俗称“窗花”,是本县城乡妇女普遍时尚的传统技艺,而以县城为盛。每逢春节将临,妇女们都忙于剪窗花,在春节前贴在窗格内供人观赏。窗花一般用有光的彩色(多为黑、红)纸剜剪,以熏样(将剜剪的空心剪纸压在白纸上用灯烟熏制)留传,取材十分广泛,有人物、动物、瓜果蔬菜、翎毛花卉,还有仿古器皿、边角图案等。城关年近七旬的杨花花老太太自幼跟母亲学剪窗花,她的作品构图新颖、形肖神似,形成剪工细腻、淳朴典雅的风格。老人至今仍未停剪,珍藏母亲和自己的剪纸熏样达百余种。
刺绣本县刺绣主要指家庭主妇为大人小孩制做兜肚、荷包、烟袋、耳套、围脖、卧单、枕头、虎头鞋、绣花鞋等生活用品和装饰品的传统针工技艺。分捏花补绣、包针刺绣和纱线套绣等形式,常见针法有平针、平套、水路等讲究。目前这一传统工艺得到进一步提高,刺绣产品已成批出口和远销外省。
柳编是本县人民用沙柳或柠条编制各种容器的技艺。柳编器具不仅在生活中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在造型设计方面更有艺术价值。70年代以来,神木柳编制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年有大量产品出口换取外汇(参见《商业志》·对外贸易章)。1985年2月,本县柳编技师高俊虎应邀去日本大板、神户等地表演传艺,历时4个月后载誉而归。
摄影俗称照像,1917年由山西籍魏崇明师傅传入本县。1920年魏师返里,将设备器材赠于其徒昌重实。昌承师业,开设“崇明照馆”直至1953年仅此独家。1956年全县照像馆发展为6家,年底与几个河南籍镶牙师傅组成神木县照像镶牙合作社。70年代前摄影设备陈旧笨重,以拍照人头像为主并全用露天日光。1971年后,文化馆不定期开设摄影学习班,举办摄影橱窗,出刊《摄影专页》,培养出一批摄影人才,使照像进入艺术创作阶段。截至1986年,全县专业摄影者有100余人,业余爱好者千名以上,共举办祖国风光、人物剪影、剧照集锦、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专题摄影展览16次,向省、地刊物推荐刊出优秀作品70余幅。
炕围画
雕刻
剪纸
刺绣
柳编
四、民歌
本县民歌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旋律优美,狙犷纯朴,游流行十分普遍。由于多系群众口头创作,句式变化不定,常常即兴高歌,信口成词,又称信天游,分酒曲、号子、山歌等类。
酒曲县民自古就有在亲朋聚会或喜庆酒宴上唱歌敬酒的习俗,所以酒曲极为盛行。从歌词内容来看,酒曲可分敬酒曲和对酒歌两种。以尊敬、颂扬、祝福为内容,并以“唱起来”或“一清干”、“底盅清”等结尾的属敬酒曲。此种酒曲于敬重中带指令性、被敬者必须满饮。对酒歌则是双方以问答对唱赌酒的歌,内容无所不包,且允许“见景起曲”出奇制胜,因此只有博闻敏捷者方能免于罚酒。县境北乡妇女中,也有通宵对唱歌不重、酒不醉者。
号子又叫打夯歌,在修筑宅基或堤坝时,为使动作协调一致,由一人领唱众人相和。号子节奏分明,内容自由,见人唱人,见物唱物,也有唱戏文、故事的,常以“嗨”、“哟”拖声缀音。
山歌为本地民歌主体,节奏自由,抒情味较浓,分爬山调、小调。爬山调音域宽广,大起大落,听来高亢激越,感情奔放,适宜表达相爱、相思和感激之情,多出自男性之口。小调(又名小曲或山曲)结构匀称、叙事为主,音韵娓婉动听,细腻流畅,一般流行于妇女之中。传统山歌主要表现男女爱情,流传至今的有《走太原》、《跳粉墙》等。现代山歌中既有咏叹爱情的内容,也有反映革命斗争,歌颂翻身解放,赞扬领导及幸福生活的内容。如30~40年代的《妇女放足歌》、《反围剿》、《红军哥哥回来了》等和建国后创作的《十唱神木好地方》、《三妹子爱上挖煤汉》、《新走西口》等。山歌本来只是群众在劳动中为“排忧解乏”即兴抒情的歌,后经不断加工整理,不仅内容更加丰富,而且曲调及演唱技艺也得到改进和提高,目前已可登台表演。1986年,青年歌手孙志宽参加全国民歌大奖赛荣获金杯奖。
酒曲
打夯歌
五、故事
县内流传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仅1984年由县文化馆收集出版的《神木民间故事选辑》中就有30余则。民间故事按内容可分风物传说、人物传说、生活故事及笑话故事。
风物传以本县河、山、名胜的形成、得名等为内容,赋予神话色彩。如《神松》、《驼峰山》等。
人物传说 以颂扬勇敢、足智多谋的劳动者、侠士为内容,故事完整,情节奇特,引人入胜。如《宋丑则》塑造出一个全县人民理想的见义勇为、惩恶扶善的智慧人物形象。
生活故事取日常生活中家庭纠葛,处世琐事等为题材、歌颂劳动群众的聪明才智,讽刺乡绅、啬鬼的贪婪愚昧和揭露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一般结构小巧,记述生动,寓意深刻。如《打破小店规矩》、《武大郎开店》等。
此外本县还有许多流传很广的笑话故事,常以恢谐幽默的语言和辛辣讽刺的手法抨击官绅邪恶,鞭笞懒惰愚顽,读来妙趣横生。如《三个女婿》、《金生戏知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