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引言
对于不经常接触古典乐的朋友,我们常常听了一段很熟悉的旋律,却很难说出这个曲子是什么。但是有一首曲子,
无论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这个旋律可以说是古典乐中的经典红人!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卡农”(Canon)。
“卡农”全称《D大调卡农与吉格舞曲》,是德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约翰·帕赫贝尔最著名的作品。
《卡农》在1680年见世,经过了几百年后的洗礼,仍然是许多人心中的首选古典乐,如今更是电视配乐、改编乐曲中最受欢迎的常客。轻松愉悦的旋律不断的循环演奏,不会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愈听就愈深陷卡农的魅力之中。这首300年来最强古典乐背后,到底有什么魔力呢?
一、一曲《卡农》原是为爱而诉
在《卡农》优美旋律的背后,流传着一段约翰·帕赫贝尔的凄美故事。
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
相传,帕赫贝尔在十几岁的时候流浪到英国,被英国一个小村庄的琴师收养,在那里他学会了弹钢琴。在他们旁边的镇上有一个漂亮的富人家女孩,叫芭芭拉,一次她经过教堂听到了帕赫贝尔弹的曲子,便爱上了他。
很多有钱人上门向芭芭拉提亲都被拒绝了,因为芭芭拉心里只喜欢帕赫贝尔。但女孩比较害羞,从小被宠到大的芭芭拉一直不敢向帕赫贝尔表白,后来芭芭拉就找了个理由,说要去帕赫贝尔那里学钢琴,她对帕赫贝尔说自己热爱音乐,希望可以拜师学艺。帕赫贝尔很高兴的收下了这个徒弟。芭芭拉因心爱之人而学琴,并没有把精力放在钢琴上,这遭到了帕赫贝尔的责备,“你不适合弹琴,也不喜欢钢琴,你走吧。”
芭芭拉听后很沮丧,决心好好弹琴,证明自己可以拿到钢琴第一名。半年过去,她在比赛中拿到了奖,当她拿着奖杯准备向帕赫贝尔表达心意时,他已经离开应征去打仗了。就这样,芭芭拉为他等候了三年。在这期间村长的儿子看上芭芭拉 ,村长的儿子很清楚芭芭拉已经心有所属,就叫人从前线运回来一具无法认证的碎尸体,她趴在尸体上哭了三天三夜,三天后的晚上,芭芭拉割腕自杀了。
其实帕赫贝尔并没有死,在他们分别后,帕赫贝尔发现自己也不知不觉爱上了芭芭拉。他准备为她写首歌作为求婚的礼物,在芭芭拉自杀后的第二个月,帕赫贝尔回到了小镇。他从村民的口中得知芭芭拉为他做的一切后,放声大哭,他坐在钢琴前,忍痛弹出了为她而写的经典名曲——《卡农》。
这是一个爱情悲剧,好在它或许并不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中的帕赫贝尔在28岁与芭芭拉结婚,不幸的是芭芭拉和他们唯一的孩子死于瘟疫。所以《卡农》确实是帕赫贝尔写给妻子和女儿的追思之作。但很多人都是因为流传的故事,对曲子有了更深一层的爱。在欧洲许多婚礼上,《卡农》是作为“忠贞不渝”代表的必备婚礼音乐。
不过,终成眷属的爱情固然美好,但爱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并不赞同故事中的芭芭拉为此割腕自杀,为爱生死相随。
二、卡农不仅仅是一首曲子,它告诉你一种全新的聆听方式
因为《D大调卡农与吉格舞曲》流传甚广,人们常直接以“卡农”来简称。但严格来说,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作曲技法。卡农是英语单词“canon”的音译,字面意思是“轮唱”:即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多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
当我们听音乐时,大多数人很自然地集中在音乐的最高声部,它通常也是旋律的所在声部。那些在伴奏衬托下的高音唱段,正“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般前进。然而,听音乐并非那么简单,你还可以聆听更多。
听旋律很重要,但第二重要的就是听低音,低音承载着 *** 并且决定和声的走向。在《卡农》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捕捉到它的低音线条。掌握这样的聆听方式,会帮助你打开一扇全新的聆听音乐之门。
我们可以通过听觉与视觉,感受一下这首美妙的曲子。音乐一开始,大提琴奏出两个小节的低音,不断循环反复,之后,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依次加入,奏出相同的旋律。可以仔细听,低音部分的大提琴旋律从来没有变过。
部分
即便到了19世纪,一些交响曲和奏鸣曲也仍沿用这种创作手法,比如贝多芬就曾在《命运交响曲》中加入卡农的创作技法。
再往后看,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根据法国儿歌《雅克兄弟》重新填词改编而成的《两只老虎》,以及我国著名的《黄河大合唱》都是运用了卡农手法的轮唱曲。
三、几个世纪默默无名的卡农是怎么火的?
实际上,帕赫贝尔逝世后,音乐圈原本是没什么人记得这首曲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默默无闻的。可以说,《卡农》自诞生以来,沉寂了整整几个世纪才被人发掘。虽然《卡农》后来“出圈”了,但只是出了一半。前面我们讲过,帕赫贝尔这首曲子的全称叫做《D大调卡农与吉格舞曲》,文中所提到的“卡农”,是这首曲子的第一部分,所以,帕赫贝尔也被戏称为“半曲天王”。
卡农钢琴谱节选
目前能找到的关于这部作品的最早文献,发表于1919年,作者古斯塔夫在这篇论文中专门研究了帕赫贝尔,但文章本身的读者也不多,几十年过去也没什么人引用。直到1968年,因为法国指挥拜耶尔(Jean-François Paillard)室内乐团的演绎,它才真正“发迹”。
这位指挥家采用了一种浪漫的方式演绎了这首作品——速度更慢,曲调更悠扬。这个版本的演绎被收录在音乐遗产协会的年度作品集中,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根据这个版本改编的作品开始频频出现在美国古典音乐榜的前列。
法国指挥拜耶尔(Jean-François Paillard)室内乐团演绎《卡农》.mp3
不仅如此,《卡农》真正实现了古典和流行音乐领域两开花。同样是1968年7月,希腊乐队 Aphrodites Child 发布了单曲“Rain and Tears”——这是帕赫贝尔卡农的摇滚版,在欧洲很多国家,这支单曲都曾登上流行音乐榜榜首。
后来,这首曲子不断被演绎和改编,甚至成为背景音乐中“躲无可躲”的存在。因为影响力实在太大了,《卡农》还曾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了太空。
1982年,多次获得格莱美音乐大奖的钢琴音乐家乔治·温斯顿将《D大调卡农》融合了流行元素,改编成钢琴版本的《卡农变奏曲》。从此《卡农》广为流行,开始被大量改编,经常用于电影和电视剧中。目前《卡农》已在世界范围内被重新演绎和出版 2000 余种版本,新作仍然层出不穷。
结语
《卡农》全曲仅五分钟,这和巴洛克时期其他辉煌的大协奏曲相比,实在是短小精悍。但就是在简单的曲调中,将理性与感性发挥到了极致。几乎完全相同的音乐不断重复却不显得单调,这是卡农最突出的特征;而回旋往复的旋律之美,让这首曲子在历经三百多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依旧纯真而热烈。正因如此,《卡农》也常被称作是“人类理性在艺术上的音乐名作”。
你是否也深陷在这循环往复的魅力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