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因从小听老前辈说“岐岭寨”(古称“麒麟寨”)名震粤西“一门三代举”故事,又受坡头区历史文化研究会史学家黄天聪先生邀请!昨天特意驱车探“岐岭”!
昨访岐岭村八十多岁村老人和村长:现属亷江良坰镇南桥村委会岐岭村,村庄不大现丁口五佰多人。但一村八景罕见,青山环抱,景色秀丽。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该村一直以诗礼传家自诩,读书之风甚盛。
一村八景罕见其观
徙居“岐岭寨”开基祖人称“万三郎”的江文富,是粤西江氏四世祖,他当时是一个小货郎,但却通晓天文地理。曾有一天从茂名来到岐岭寨“叫卖”时,见那里山川形胜,四水汇聚。能断定居此,定会兴旺发达,富贵双全。于是带领家眷定居下来。
万三郎说这一地带山川形胜并非空穴来风,岐岭村竟现八景之多。后人置村中八景:东山呈秀、西岭吐奇、合石堆翠、双树连云、高石双峙,长江晚潮,远峰凌汉,流水鸣琴。
其中“合石堆翠”就是“砰硼”石。形状为二石叠合如杯筊,互不相连也不相离,径大十余丈,高数丈,上平如砥,可坐数十人。用石或锤击之,则发出“砰硼”之声。“高石双峙”就是皇冠石。二石卓立,一如摺扇,一如弁冕,皆径数丈,高倍之,上列数十坑,其棱均匀若屋瓦,更像一顶官帽。
村长指引观察位于新村的品岭的四世祖墓穴,喝形渔翁撒网,由国师江任泉所点,坐东北向西南,四象関齐,村居青龙崎萼,明堂开阋朝向高雷琼通暹南桥河,甚为壮观。
江任泉国师点了两口地歧岭寨村渔翁一口,一口天地人三奇穴,江氏七世祖江觉占卜葬神山岭“人”穴主富贵双全。
岐岭村从四世祖江文富算起,仅过5代(即到了第九代)就成为石城当地富甲一方的村庄了。不少为官经商者,十世浩然公被外村人称为“江百万”,十一世的江乾生,江澧生两户,就拥有“当铺”20间,铸就富商大户。源于村前南桥河上达州府下砥广州湾。
读书成风人才辈出
岐岭村人读书成风。听村人介绍说清朝时期,江念祠和村中的大户宅院,都办有村族学塾或家庭学塾。民国期间,村中办有初级小学两所。抗日战争爆发后,又办起了文通中学(文通中学是良垌中学的前身,成为廉江县的第三中学)。
在科举时代,清朝咸丰到光绪间该村不但一连出了江国华、江诚和、江慎中、江珣4位举人,还出了江宗泗、江宗尧等30多名贡生、监生。民国时期,除多人留学于日本和欧美之外,还有江增瑞、江增玙等获得北京大学学士。新中国成立后,毕业于中山大学等名牌大学者更有数十名之多。江氏为现廉江书香大户官宦之家,如现在出(坡头区委常委、坡头区副区长,廉江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吴川市市长、雷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农业厅副厅长)…等人物,可见风水宝地验证名符其实。
结缘状元 姻亲缔结
清朝道光状元林召棠,吴川美阳人,清末民初,岐岭村著书立说者有数十名之多,其中江熙和的《晨钟录》林召棠亲笔为书作序。岐岭南溪村江诚和咸丰十一年中举后,便于1868年与弟江式和捐巨资建起了一座连通村道大石桥。两边桥翼设有扶栏,东西端各建一亭。西亭跨立桥上,两面正顶石刻“绳武桥”,两旁石刻对联为:“绳陈继始先犹行率乃;武接遵同轨有极归其。”行人车马皆可穿亭而过,是当时粤西乃至广东最大的建桥工程。林召棠为桥通撰《绳武桥碑纪》,文曰:“石城之南有要津,广肇雷琼之通衢也……岁贡生大埔教谕江君式和,辛酉举人兵部主事江君诚和,不惜数千缗以肩其任,为一邑久远利也;实承先德之志也。林召棠记并书。
举人江诚和十分仰慕状元林召棠的家族文化,林召棠也羡江诚和是书香世家。江诚和共生有13个子女,将唯聪慧秀外四女许嫁给林召棠孙子林伯厚,结为姻亲。
原创作庚子年3月28日于大洋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