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北京时间9月21日,“中国天眼”(FAST)再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研究成果获得多个世界首次。
人们眨一下眼睛的时间大概300毫秒,而宇宙中有种现象,可以在1毫秒的时间内爆发出太阳大约一年才能辐射完的能量,这种现象就是天文学中非常火爆的领域——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FRB)。2007年以来,FRB已经被观测到数百个,但天文学界对其核心区域的直接观测仍然很少,其起源、能源机制仍然成谜。依托“中国天眼”,我国科研人员获得迄今为止最大的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并首次发现了法拉第旋转量的奇异演化行为,首次发现了FRB的猝灭现象,首次在FRB中探测到了与之前所有FRB都显著不同的高圆偏振度脉冲,首次发现频率依赖的偏振振荡现象,这正是“中国天眼”登上《自然》的原因所在。两年前,在《自然》评选的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中,首次发现“银河系中的快速射电暴”名列其中,观测结果也是来自“中国天眼”。
大国重器出大成果。“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让中国在射电天文领域从远远落后到领先世界20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介绍,它可以把我们探测宇宙天体的能力拓展到137亿年前。不少研究者指出,像绝大多数天文发现一样,快速射电暴领域的发展是由观测设备的更新以及新技术应用所推动的。
再往前看,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率团队24载心无旁骛,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从“中国天眼”到航母入列,从“蛟龙”入海到“嫦娥”探月,一项项科技成就的背后,是科学家们的心血和奉献,更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缩影。
今年9月15日,南仁东先生逝世五周年。他给我们留下的是,“别人都有自己的大设备,我们没有,我想试一试”的创新精神,20余年如一日追逐梦想的坚毅执着,对浩瀚宇宙的憧憬与渴望,也将激励一代代人不畏艰难,铸就更多大国重器,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