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中国人民 *** 将迎来92岁生日。而今天(7月25日)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88年7月25日,经 *** 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 *** 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 *** 军歌》。军歌嘹亮,今天可是军歌的诞生日哦。
那么,你知道这首歌的来历和最后被确定为军歌的曲折故事吗?
让我们还是从80年前讲起吧。
军歌的来历
《中国人民 *** 军歌》原始歌曲为《八路军进行曲》,创作于1939年。歌词作者叫公木,曲作者是郑律成,他们都曾是文武双全的抗日战士。
公木的真名叫张松如,1910年出生于河北辛集北孟家庄一个农民家庭,在外祖父的帮助下入学念书。
(词作者公木在延安)
公木1938年8月从抗战前线去延安,在延安抗大学习。学习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写歌词、诗歌。学习结束后,组织上留他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当时事政策教育干事。此时,郑律成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音乐指导,给抗大学员教唱歌。在一起工作中,他和郑律成配合得很好。当时,郑律成住在他隔壁,他俩像亲兄弟一样友好,郑律成常到他的住处来玩。
(曲作者郑律成在延安)
一天,郑律成坐在他床上翻看他的笔记本,发现他那个本上有很多诗,高兴得不得了,很快为《子夜岗兵颂》谱了曲。郑律成唱给他听,他听后非常高兴,说:“一首诗变成一支歌,那确实是一个质的飞跃。”
到了1939年四五月间,郑律成提出搞个“八路军大合唱”,约他写词。郑律成还说,什么叫大合唱,就是多搞几首歌嘛。此时,冼星海与光未然也提出搞“黄河大合唱”。“大合唱”这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虽然公木住在山洞里,心胸和视野还是很开阔的。他首先写了《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接着还写了《骑兵歌》《炮兵歌》。8月份,“八路军大合唱”的歌词全部写完。延安的条件是很艰苦的。当时抗大连风琴也没有,郑律成就哼着作曲,他唱,公木听。9月份,曲还没作完,郑律成就调到鲁艺音乐系去了。鲁艺音乐系的条件好一点,有乐器。10月份,郑律成作曲完毕,“八路军大合唱”的全部歌曲印成油印小册子,传遍全延安,传遍全军,掀起了唱歌 *** ,前方后方都唱。1940年5月,《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两支歌刊登在总政主编的报刊上。总政宣传部部长萧向荣还专门请公木和郑律成去吃饭,说了很多鼓励他们的话。
公木曾说:“如果我不坐几次牢,不亲身参加抗战,不亲自作抗战时事研究,那是绝对写不了这样的歌词的。在‘八路军大合唱’中,抗战的三个阶段,我都写上了,写成大兵团音乐形象,不是个游击队的形象。其实,1939年还没有形成大兵团,但要站在抗战形势发展的高度去写。这是我当时的一种真感情,很自然很自觉地写的。不是首长叫写的,也没有谁告诉我要这么写,也没领导提意见,更没有开什么研讨会。回想起来,那时我们二人胆子也真够大的,既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一写就是军歌、进行曲。这样的环境,我想只有在那个年代才有,在任何时候可能都是不行的。”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更名为《人民 *** 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 ***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发试行的《中国人民 *** 内务条令(草案)》,将《人民 *** 进行曲》改名为《人民 *** 军歌》。
1953年5月1日,中央人民 ***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重新颁布的《中国人民 *** 内务条令(草案)》,又将其改为《人民 *** 进行曲》。
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 *** 进行曲》。
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 *** 签署命令:“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 *** 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 *** 军歌”。
词曲作者的结局
词作者公木受到迫害
曾被划为右派开除党籍
1940年《八路军军歌》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后,在各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深受喜爱,成为激励广大军民团结抗战,英勇杀敌的精神力量。1941年8月,该歌获延安五四青年奖金委员会评定的音乐类甲等奖。解放战争中,各部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歌词作了修改,更名为《人民 *** 进行曲》。1949年此曲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曲目。1941年5月公木调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室任主任,1942年9月调鲁迅艺术学院任教。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公木参加文艺工作团到东北开展革命工作,被任命为本溪市委宣传部长。1946年1月,公木参加筹办东北公学任党委书记、教育长。1947年4月成立东北大学教育学院,公木任院长。全国解放后,公木曾在鞍钢教育处任处长。1954年10月调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副所长、所长。
(公木)
1958年公木被错划“右派”,受到迫害,并被开除党籍,安排到吉林图书馆任馆员。1962年,公木被分配到吉林大学中文系当教员,他开始转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公木晚年仍坚持创作)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公木的冤案得以昭雪,恢复了党籍。他先后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副校长,吉林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暨文学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委员暨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暨吉林分会主席、中国 *** 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公木塑像)
1998年10月30日公木病逝于吉林长春。如今,公木先生的塑像矗立在吉林大学的校园内;公木安葬于河北省辛集市烈士陵园。
2019年6月,《中国人民 *** 军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曲作者郑律成原为朝鲜人
周总理批示转为中国籍
郑律成(1914.8.13 - 1976.12.7),原名郑富恩,出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
(“军歌之父”郑律成)
1933年,郑律成来到南京参加朝鲜人的抗日革命组织“义烈团”,开始了一边革命,一边学习音乐的生活。1939年,郑律成创作《延安颂》一举成名,并于1939年正式加入中国 *** ,同期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被更名为《中国人民 *** 军歌》。
1942年春,在周扬主持下,郑律成与丁雪松举行了婚礼。
1942年8月,郑律成被派往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华北朝鲜革命军政学校教育长。
1945年,郑律成携夫人回到朝鲜后,历任朝鲜劳动党黄海道委宣传部部长、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国立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为朝鲜军民谱写了《“8.15”颂歌》、《朝鲜人民军进行曲》、《朝鲜解放进行曲》、《歌颂新中国》,大合唱《图们江》《东海渔夫》等十余部作品。
1949年初,郑律成与夫人调到中国东北行政委员会驻平壤商业代表团任代表,党的关系也由朝鲜劳动党转回中国 *** 。同期郑律成被调离人民军,安排到朝鲜国立音乐大学当作曲部部长。
(郑律成在民间采风)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在周恩来总理的批准下,郑律成同妻子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国籍。后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
1950年12月,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创作组的成员,郑律成和刘白羽、欧阳山尊、凌子风、李瑛等人一道去了朝鲜。他和刘白羽合作写了《歌唱白云山》,他和魏巍同志合作谱写了具有浓郁朝鲜风情的《亲爱的军队亲爱的人》,并与欧阳山尊同志合作谱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和《志愿军十赞》。
1956年,郑律成调到中央乐团(现中国交响乐团)创作室作曲。他深入工厂、农村、边防,足迹踏遍了中国大地,到处寻找新的创作原料,为工农兵创作,谱写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郑律成晚年照片)
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在北京突发脑溢血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2009年,郑律成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中国人民 *** 军歌歌词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 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壹点号《节日研究》出品,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翟恒水,参考资料:光明日报:公木与《八路军进行曲》 ;中国青年报:著名作曲家——郑律成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