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孙子兵法包含的军事思想精华有哪些(《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有哪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孙子兵法包含的军事思想精华有哪些(《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有哪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孙子兵法包含的军事思想精华有哪些(《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有哪些?)  第1张

#头条创作挑战赛#

遵义会议上,凯丰,当着所有与会代表的面,对毛主席,说了一番尖酸刻薄、有意挖苦的话:“你懂什么马列主义?不就是凭着《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指挥打仗吗?我坚决反对 *** 来指挥红军!”

这句话,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毛主席一直都忘不了,还常对人提起;那种难受,他恐怕是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当时毛主席一招化解,平静的反问凯丰:“你读过《孙子兵法》吗?《孙子兵法》一共有几篇?第一篇的题目是什么?”

毛主席的这一应对,来源于他十三岁时,发现的一个战术,

毛主席: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

即是以对方提供的材料,推理分析能得出的结论——凯丰既然那么说、那凯丰一定是看过《孙子兵法》了,于是就有了这个发问。

这个战术,是毛主席写宣传时、和人交谈时的主要战术——既可以有力的驳倒对方、使其失去影响力,也可以反向证明、补充对方,从而与对方达成共识,建立进一步的对话氛围。

凯丰没有看过《孙子兵法》,他答不上来。 *** 就说,你也没有看过,怎么晓得我就熟悉《孙子兵法》呢?一席话说得凯丰哑口无言。凯丰本人没有读过《孙子兵法》,所以他这样说 *** 是没有根据的。

当然,至于 *** 当时的战略思想是否借用了《孙子兵法》,多年后 *** 也给出了答案。他说他当时没看过这本书,只是因为有同志坚持说他看过,所以后来才开始研究《孙子兵法》。

在长征结束后,毛主席就指明要求买一部《孙子兵法》。

在一九六○年五月二十七日 *** 同蒙哥马利的谈话中,还给蒙哥马利推荐了《孙子兵法》,

毛主席:你没有看过两千年以前我国的《孙子兵法》吧?里面很有些好东西。

蒙哥马利:是不是提到了更多的军事原则?

毛主席:一些很好的原则,一共有十三篇。

毛主席在革命生涯中,多次应用了《孙子兵法》里的一些军事原则。

第一个、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在早期,红军弱小时期,在反围剿中,取胜的首要条件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为此,毛主席还有精彩的论述,

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我们向战场上作战的各个局部的敌人这样说。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敌人一般地都摸熟我们的脾气了。然而敌人不能取消我们的胜利,也不能避免他们的损失,因为何时何地我们这样做,他们不晓得。这一点我们是保守秘密的。红军的作战一般是奇袭。

而对于不意,毛主席认为就是无准备,

什么是不意?就是无准备。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也没有主动。懂得这一点,劣势而有准备之军,常可对敌举行不意的攻势,把优势者打败。我们说运动之敌好打,就是因为敌在不意即无准备中。

一个军队,如果缺少了对某种可能性的准备,那么它尽管有很大的优势,在这个可能性到来时,它也不是真正的优势。

所以,这是弱军对强军的一个重要原则,如果自己比较强,则对这个要求就少些严格。但即使自己是强军,这个原则也是增加自己胜率的。

第二个、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这里用毛主席的语言来描述,就是

从战略防御中争取胜利,基本上靠了集中兵力的一着。

其表现结果就是,

分兵几乎没有一次不失败,集中兵力以击小于我或等于我或稍大于我之敌,则往往胜利。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对应的则是,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靠走,让自己生存了下来,让自己的发展得以展开,

天下也没有只承认打不承认走的军事家,不过不如我们走得这么厉害罢了。一切的“走”都是为着“打”,我们的一切战略战役方针都是建立在“打”的一个基本点上。

而司马懿军事五要旨“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惟有降与死耳。”这就列出了五种可能性,由可能性出发,所以成为当世人杰。

第三个、兵贵胜,不贵久。

所以,要贵速决,这是获得战略持久的办法,

这种战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全歼,方能最有效地打击敌军,使敌军被歼一团少一团,被歼一旅少一旅。对于缺乏第二线兵力的敌人,这种战法最为有用。全歼,方能最充分的补充自己。这不但是我军目前武器弹药的主要来源,而且是兵员的重要来源。全歼,在敌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速决,则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也使我军有可能避开敌军的增援队。在战术和战役上的速决,是战略上持久的必要条件。

只有战役上的速决,才有战略上的持久,战略上如果不能持久,则只是一个称霸之国,而不是一个能令天下归一的统一之国。

比如,美国就是一个称霸之国,原因是在战略上的持久、它做不到,武器虽然高精尖,但是太贵了,它也经不起多年的消耗。而其他有些国家,也有能足以毁灭它的武器,所以它只能是一个称霸之国、因为大家都是两害取其轻。

第四个、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毛主席在这点上表现为,

凡行动不可只估计一种可能性,而要估计两种可能性,……凡在局势未定之时,我主力宜位于能应付两种可能性之地点。

如果对手只准备了一种可能性、而没有另一个可能性,那么就可以施加对手另一种可能性,而使对手败亡。

而本身,准备两种可能性、使自己处于能应付两种可能性的位点,这也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实际内容。

宁冈能成为我军事大本营,即在山势既大且险,路通两省,胜固可以守,败亦可以跑,且敌人绝对无法把我围着。

像这里,就是准备了胜和败两种可能性,排除了敌人把我军包围的可能性,于是在军事上,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这就是辅周,没准备到就是辅隙。

孙子兵法: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第五个、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所谓正,就是互相准备的部分、互相冲抵,往往一时难以决出胜负;所谓奇,就是施加对方没有准备到的那个可能性,往往能速决、并引发敌人的重新部署。

保定决战、晋北固守的方针,完全是处在被动的挨打的姿势下,如无上述一支奇兵袭入敌后,决难持久,只有实行上述计划才能变被动为主动。现在仅仅剩下此一着活棋,应向蒋阎极力建议。

互相准备的那部分,随着时间,越来越互相冲抵,我力量有限能准备的少、而敌力量强大能准备的多,所以说不能持久。所以,只有出一支奇兵袭入敌后,因敌未防备,就可以完全打乱敌人的部署,使敌人正面的准备大量的失效,然后才可能以有备对无备,战而胜之。

之所以有效,也是敌人未准备那种可能性,故奇兵才是奇兵,如果敌人有所准备了,则奇兵失去其奇的实质,实际上则还是正兵的一部分。

第六个、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准备两种可能性,体现于从过程到结果,就是迂。在过程中,表现为先创造战场,在结果上,表现为敌人对失败可能性的没有准备、或者少准备;而己方既准备了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也准备了自己胜利的可能性,比如保留有强大的预备队在手。

所以,兵法上说——未虑胜、先虑败。

敌人在展势、得势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准备失败的可能性,则可以在局部让敌人经历几个失败,从而使敌人没有准备失败这种可能性的缺陷足够放大,引发敌人的混乱和恐惧,最终反败为胜。

这就能达到《孙子兵法》里说的——“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敌之变化,就是敌人在变化过程中,对另一种可能性准备的错漏、施加这种可能性于敌人身上,于是取胜。

第七个、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这可以通过分割地方,来实现。

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有些则是隔而不围(即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

通过包围、分割,就可以使敌人虽众,可使无斗。也通过奇袭和速决,只袭击敌人一部、而在敌人其他各部没有反应过来之前,结束战斗。从而实现敌虽众、可使无斗。

第八个、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这个知,就是对敌人矛盾的知、对敌人可能性的知,只要反敌人可能性,就可以给予敌人失败。

尤其是敌人内部的瓦解是最难准备的。毛主席通过给立小传的方式,来获得全局的控制。

对名人,

每人为立一小传,要有籍贯、年龄、出身、履历、派别、资产活动、嗜好、政治动向、对我态度等项。

对军官,

关于军官调查,总司令、军长、师长、团长四项,每人立一小传,传内亦有履历、派别、资产活动、政治动向、对我态度等项。

从传记,可以看出各人的可能性,有利之可能性、则使之变为现实;不利之可能性、则也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

第九个、知吾卒之可以击

毛主席通过政治工作、通过支部建立在连上,通过两次大战之间,必让部队补充整理、休息之后,再开始下一次的大战。

对于胜兵,则在此过程中,可以去骄、加慎、加勇;对于败兵,则可以鼓气、改错并举,学习其他军队战胜的经验,可以重来。

善于利用两个战役或战斗之间的空隙进行短时休整 (七天、十天或半月),善于捕捉战机,经常保持旺盛士气,多打胜仗,每战确保胜利,一切从打胜仗中解决问题的思想。这后一种思想,必须在各军巩固地建立起来,特别是关内各军必须如此。即使有后方接济,亦决不可存依赖之心,必须将重点放在依靠前线,依靠野战军从前线自己解决问题。

这里,就是对多种可能性的准备,而不能只依赖于一种可能性。

第十个、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通过对各种可能性的准备,那么首先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了,如此,敌人来了也讨不了便宜,所以敌人来攻的可能性,就大大的缩小了。

但是假如只准备了一种可能性,而没有准备另一种可能性,要知道敌人也是很厉害的,它必从我方没有准备的可能性下手,像猎人打猎似的、我方就成为猎物了。

因我愈有准备,彼愈不敢进攻,这是有备无患道理。

碰个大铁钉,是敌人都不乐意的、也不是那么傻的;但捏个软柿子,则是敌人敢于轻进的。

这十大军事原则,可以说是毛主席极重要、也是极巧妙运用的,这是毛主席战无不胜的一个极大原因。

更多孙子兵法包含的军事思想精华有哪些(《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有哪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