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打造文化强市新(打造文化强市新标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打造文化强市新(打造文化强市新标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打造文化强市新(打造文化强市新标杆)

8月4日晚,七夕节,“火柴盒”音乐会在东坑、道滘、莞城、沙田、石碣、虎门等多个镇街浪漫上演。至今,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启动满100天,此项活动早已覆盖所有镇街(园区),大多已是多次举办。在传统与潮流相融的文化氛围中,千万人口的都市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充盈。

在更早前的8月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召开,释放出东莞高位谋划文化建设的强烈信号。市委书记肖亚非强调,要加快推动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市32个镇街步调一致,纷纷响应、迅速落实,汇聚成文化强市大潮中一股澎湃激昂的“镇能量”。

镇街强,则东莞强。专家认为,东莞的镇街不是一般的镇街,在文化强市建设中,镇街要有不一般的高度、不一样的精彩,尤其要有大格局和大视野,紧扣蓝图、广惠民众、久久为功。接下来,各镇街将围绕“七大文化”“四张名片”等重点,坚持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争当打造文化强市的践行者、排头兵,助力东莞建设与城市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城市文化,为增强千万人口的进取心、归属感,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打造更多平台载体和响亮品牌,为推动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东莞将因文化而更强、更富魅力。

■ “火柴盒”东莞城市艺术Time

一场报告引发大讨论

8月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召开,凝心聚力推动东莞文化强市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全省文化事业持续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上,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受邀作辅导报告,他围绕“我们的文化何以自信自觉自强”,立足深圳文化建设历程,结合理论与实践,对文化观念、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活动、文化精品、文化梦想等问题作了深入解读,对东莞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做好东莞新时代文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启迪作用。

一时之间,报告在各镇街引发热议。各镇街“一把手”纷纷谈认识、提举措,动员镇街上下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文化强市建设上来,全力提升末端执行力,助力东莞进一步开创新时代文化发展新局面,提升东莞文化在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热议之下,全市迅速形成上下同频共振、大力推进建设文化强市的浓厚氛围。

“这次专题学习,是全市提升基层末端执行力大会后又一个提振干部精气神的会议,学习的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感悟良多。”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利民表示,作为东莞的城市中心,南城将努力做到文化自信自觉自强,为“首善文明”城市建设培根铸魂,加快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起新势、开新局、出新彩。

石龙镇委书记陈庆松表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龙将把握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通过在挖掘中传承、在传承中活化、在活化中创新,讲好红色故事,让城市资源“活”起来;讲好历史故事,让产业发展“动”起来;讲好体育故事,让优良传统“热”起来,推动文化产业化、文化现代化,努力打造更具特色魅力的文化名镇。

“听完报告后,深受启发、获益良多。”道滘镇委书记曾平治表示,道滘是“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接下来将以“四个量”继续推动文化建设,为打造“现代化和美道滘”、推动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茶山镇委书记黄锦发表示,近年来该镇以打造湾区传统文化实践地为目标,积极推动古村活化利用和非遗文旅开发,推动“茶园游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南社古村落获得13项国字号荣誉及15项省级荣誉。接下来将聚焦重点持续发力,推动茶山文化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场报告会后,凝聚的是各镇街推进文化事业发展的更强大合力,一幅建设文化强市的宏伟画卷在莞邑大地进一步铺展开。

■东莞篮球城市文化节活动现场

文化强,则镇街更强

当前,东莞站在“双万”新起点上,城市发展进入全新赛道,奋力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争先进位、走在前列,东莞必须要有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强调,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对一座城市而言,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脉和灵魂,决定着城市的命运和未来。实践表明,有文化支撑的城市能够反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文化自信的城市才能精神抖擞地走向未来。

放眼市外,深圳多年前便在全国率先吹响“文化立市”的号角,坚定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不仅创造出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还实现了文化崛起。从市内看,长安镇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其经济实力也排在全市第一,充分展现其东莞乃至全国“强镇”的风采;今年,洪梅镇惊艳建成高品质美术馆、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石排镇潮玩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都走出一条文化先行、小镇振兴的路子,今年上半年,该两镇GDP增速分列全市前两名。

新征程中有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发展文化事业,既是镇街贯彻落实文化强市建设的政治要求,也是镇街自身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

“镇街发展文化有三个意义。”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教研部教授袁敦卫认为,文化能够增强镇街的区域竞争力,尤其是对产业人口的吸附力。促进镇街经济内涵式发展,使经济形态更富有文化内涵。文化滋润人心,可以增强情感认同,减小镇街基层社会治理的压力。

文化强,镇街则更强,这已经成为各镇街的共识。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个人及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长安镇委书记叶孔新表示,长安高度重视打造文化强镇,塑造了长安文化中心、图书馆、“两馆一中心”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阵地,建设成全国文明村镇、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他介绍,接下来长安将进一步加大文化投入,重点做好建设公共文化新阵地、营造文明实践新风尚、开展文化惠民新活动等三方面工作。

清溪镇委书记叶锦锐认为,要为清溪注入文化内涵,形成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互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走出一条以“文化力”作为经济发展“内核”,提升城市品质的兴镇富民之路。他表示,将培育一批“清溪记忆”历史文化项目和“时代清溪”新兴文化项目,让清溪更有书卷气、翰墨香、时代感,让人民更有文化认同、文化底气、文化自信。

“文化与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繁荣的经济为文化的培育提供肥沃的土壤,而良好的文化是引才聚才、招商留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横沥镇委书记叶效怀表示,将围绕“思想引领+文化供给”主线,擦亮横沥文化品牌,重点做好提升文化空间、丰富文化活动、提升文化素养、做好文化传承、打响文化品牌等五方面工作。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各镇街将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文化强市更广阔的舞台上,演绎高质量发展新故事,奋力续写改革开放新篇章。

镇街在探索在行动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

舞台上歌舞飞扬、公园里好戏连台、图书馆内书香四溢、体育场中活力四射……近年来,各镇街文化事业飞速发展。

尤其是今年以来,各镇街落实全市统一部署,陆续开展“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生态露营节、中国·东莞音乐剧节、篮球文化节等品牌活动,跨界融合打造城市IP,持续擦亮东莞新的城市名片,越来越多市民享受到更丰富、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大餐”。

文化强市的号角已经吹响,一系列新的课题摆在了各镇街的面前:如何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怎样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怎样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镇街在思考,镇街在探索,镇街在行动。

——创新体制机制。8月2日,广东虎门太平文旅有限公司揭牌,这是虎门镇人民 *** 出资的独资企业,将盘活全镇文体旅经济资源,推动虎门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今年,道滘组建文化小分队,下设综艺小分队、书画小分队、摄影小分队、戏曲小分队等八个小分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

——打造文化平台。黄江筹建科技公园,这将是全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公园,打造成该镇新的城市名片和新的会客文化性地标,酷炫展示“黄江智造”的同时,也潜移默化提高市民科学文化素质。今年,洪梅高标准建成精致时尚而充满韵味的美术馆,为水乡市民提供满足个性化与多元化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打造成水乡文化新地标、精神文明新高地。

——举办主题活动。今年6—7月,大朗、寮步、厚街、大岭山、樟木头等多个镇举行荔枝旅游文化节,整合荔枝文化、露营文化、潮流文化、篮球文化、人文非遗、生态资源,以及毛织、家具、汽车等特色产业,惠民生、促消费、稳增长。今年3月,东坑将“卖身节”搬到线上,打造一场与众不同、充满新意的“云卖身节”,展示东坑传统特色文化魅力,在疫情防控不放松的情况下,让云端过节也精彩。

——活化文化底蕴。今年,清溪着手擦亮张松鹤这张文化名片,整合红色文化、生态资源,高标准筹建张松鹤美术馆,致力打造“雕塑之乡”。厚街规划建设“鳌台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鳌台书院片区,擦亮鳌台书院品牌,让厚街文脉在新时代中赓续传承,续写新精彩。

——加速文旅融合。石龙利用东征博物馆、周恩来东征演讲台、党建活动基地等红色资源,打造红色精品路线,并建设中国举重博物馆,同步推动石龙博物馆、东征博物馆升级改造,打造多业态博物馆聚集区。

乘势而上,再开新局。接下来,各镇街将对标深圳等先进城市,结合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千万人口尤其是人才对文化供给的需要,全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

“不一般的镇街”绽放不一样的精彩

东江潮涌,莞邑千年。

纵观东莞各个镇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皆是东莞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镇街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千万人口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推进文化强市的蓝图目标相比,尚不完全相匹配、相适应。

东莞提出建设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改革开放文化、潮流文化、体育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七大文化”,擦亮“近代史开篇地”“国际制造名城”“潮流东莞”“篮球城市”的“四张名片”。

围绕文化强市建设的蓝图,各镇街如何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努力形成新的文化优势?王京生指出,希望东莞能够站在国家发展的格局上,而不局限于一时一地去考虑自己的文化特色、文化行为及文化情怀,争取为广东省、为大湾区、为全国作出贡献。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谢有顺也认为,东莞不是一般的地级市,东莞的镇街也不是一般的镇街,文化发展要有不一般的高度、不一样的精彩,尤其要紧扣文化强市蓝图,有大格局、大视野、大气魄,引领大湾区、引领全国、走向世界。

谢有顺建议,镇街抓文化工作,要讲平衡、重引领、有持续。首先,平衡传统与现代、地方与世界的关系。其次,做文化不能总想着迎合,而要用文化引领、塑造民众的口味,引导民众学会欣赏和接受更高端、更有内涵的文化。第三,文化讲究积淀,要有情怀、有毅力、有恒心,久久为功,方显成效。

“不要总是一讲到文化,就一定得追溯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传统,这不是东莞大多镇街的强项,各镇街要避开这个误区。”谢有顺说,东莞是一个开风气之先、敢为人先的地方,文化的重要核心之一是现代文化,各镇街可以多挖掘现代的文化元素和品格,这样才能做得有特色,做得与众不同。

“创新固然重要,但镇街也不要总是想着有特色、求不同。如果每个镇街都有这种想法,难免落入标新立异的怪圈当中。”谢有顺解释说,文化有个性的一面,也有共性的一面,文化归根结底是人的语言、行为、生活本身,终极目标是通过文化供给让人生活得更好、更有品位。

他建议,镇街要重视文化普及教育,从最基础、最末梢的地方做起,潜移默化,成风化人,让文化广惠民众,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底色。基础工作持之以恒下去,慢慢会形成一种风格,进而成为一个文化品牌。有群众基础的文化品牌,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袁敦卫认为,镇街加强文化建设,要在满足市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质,普及与提高要结合起来,并为不同群体提供差别化的文化服务。他建议,各镇街要结合实际,呼应东莞特殊的文化地理和城市结构,如年轻化、青春动感、产业集群等,做出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他表示,今年在各镇街兴起的露营文化、潮流文化等,就是一些很好的例子和开端。

32个镇街的文化,有着共同的使命,也各有特色、各有精彩。东莞文化“镇能量”凝心聚力,必将在文化强市建设的新征程中,合力奏响更动听的华彩乐章。

文/记者 李健武

图/首席记者 程永强 记者 郑家雄

更多打造文化强市新(打造文化强市新标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